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在2003年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了序言单元之一。此后《胡同文化》也相继进入国家规划新教材项目,成为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单元首篇。然而针对这样一篇重要课文的理解却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本文就对《胡同文化》误读、误解、误判进行解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力求为之后此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胡同文化》 ;误解;误判;误读;论述
一、对《胡同文化》相关艺术影集的误读
《胡同文化》是一本摄影艺术集的序言。序言从内容上讲涉及异常广泛,主旨内容停留在作品与作家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尚可。从写法上来看也相对自由,可以自序也可以他序,他序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了解书本内容与作家本身。
作为《胡同之没》的序言,汪曾祺先生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法,介绍摄影集的产生过程及摄影集是怎样的,相关编者也没有给出任何阐述。最近,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寻到了答案,首先确认了《胡同之没》的作者是沈继光先生,出生在北京胡同,是位高级美术设计师。从1984年开始,沈先生就通过摄影语言来记录胡同,在之后的探索拍摄中,通过解读、创意构思、敏捷处理等建立了图文复杂的胡同档案。1992年有关于《胡同之没》的摄影展开设,引来了各方关注,之后赵园先生推荐,最后汪曾祺先生为此作序。之后因努力出版未果,这边摄影集一直沉存台北,而序文《胡同文化》收入到先生的散文集被出版。
沈先生经过长达八年的勘测拍摄,排除万难,为胡同文化留下最后的记录。他感受到了时代已嵌入地层了,他以相机作为武器,赢得了很多建筑家与艺术家的共鸣,共同进行一场胡同的生死抢救。历经十年,从拍摄的百来张照片来看,很多胡同已经不复存在,还有一些已变成残片或者新旧参半,不能以残片来形容。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灵魂性,它能够记录文化的变迁,同时也会记录文化最实际的部分,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铁证而存在。但在这一问题上,《胡同文化》中并没有涉及到,从历经八年的勘测到复杂的图形结构图再到文化保护意识都没有讲到。很显然,在此序言中并没有将沈先生的真实意图表达出来。
在相关教科书中也结合《胡同文化》对胡同的消失做出了阐述,主要原因在于大都市生活现代化的变迁,造成了很多的变化,将胡同之没解释为无可奈何的现象。其实这只是部分人的观点,还有很多艺术从业者、作家、乃至国外学者都给予了胡同文化保护更多的支持与声援。但在《胡同文化》中,汪曾祺为胡同及四合院的拆除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然是对摄影集作者的误读。同样是图集序言,徐萍芳先生则对胡同文化保护给予了高度的支持,保留街道遗迹是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的,所以两者相比,谁的观点客观,不言自明。
二、对胡同文化特征的误解
在《胡同文化》中,汪曾祺先生的观点主要停留在胡同及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生活的文化形态上。他以此为基调对胡同做出了分析,从建筑特点到居民生活再到文化特征及胡同命运形成整篇文章。他认为胡同文化代表着一定的北京思想,同时也认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这样的写法看似合乎发展规律及人们认知心理,但是对于胡同文化特征的阐述却有待商榷。
首先,从居民角度来看,胡同文化并不封闭。不能以建筑形式来判断文化的封闭性,不能完全反映文化的精神。就如汪先生所言“胡同的取名,有多种来源。”有的取名带有民族性,类似于牛录胡同、牛巴巴胡同;还有的胡同带有阶层性质,类似于张皇亲胡同,是以皇亲国戚命名的;胡同的命名还可以从功能性进行区分,蓝旗营等来源于满族八旗,王皮胡同是以职业命名,所以胡同的命名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它既来源于世俗,又包含了皇家、宗教、少数民族等文化,由此可以看出,胡同文化并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性的。
其次,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汪先生认为北京人容易满足,有窝窝头便够,事实并非如此。北京饮食文化多元,种类繁多且独具特色。最奢华的要数宫廷菜系“满汉全席”,还有多元的风味小吃,包含了少数民族口味,市井口味,类似于油饼、豆面糕、萨其玛等足以证明北京饮食文化的封闭这种说法并不客观。
再次,从处世与精神面貌角度来看,汪曾祺先生已经承认北京婚丧嫁娶的多元形式,那就不能直观的断定它是封闭的。虽说不相识不关心现象是存在的,但人与人之间追求和谐,经常组织活动,遇到困难互相鼓励,友爱相处才是大势所向。在《胡同文化》中汪曾祺先生用历史与现实形成对比,来证明北京人心理的劣根性。从忍让来体现北京市民的精神面貌,但是就北京的發生的一系列文化运动就可以证明,北京市民并不是旁观者,他们会积极参与捍卫民族文化,争取自身的权利。至于,太过极端的例子来反映市民的精神面貌,很显然不合适。因此,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这一观点难以成立。
三、对胡同文化命运的误判
当代关注胡同文化命运的学者与作家不在少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很多作家对北京胡同给予了家的肯定。北京胡同给予他们家的感觉,钱钟书先生也引用哲学思家病来体现对北京胡同的深刻情义。因此,文学界和学术界完全不支持胡同的拆除,胡同文化的消失。即使拔地而起设计美观的高楼大厦层出不穷,但依旧存在如季羡林这样的国学大师只关心自己的小胡同。北京胡同在很多人的心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他们的心灵归宿。
1992年,市场经济开启新纪元,在这一背景下,汪曾祺先生为《胡同之没》作序,给予了拆除胡同支持,认为胡同与胡同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总有一天会消失这样的误判?可能各人的文化眼光不同。冯骥才先生曾给予了这样的说法,认为汪先生只是从现实的角度做出判定,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很多东西都将失去其价值。但直接主观的判定文化的消亡很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四、结语
对于文化的判定,不仅要看当下还要结合未来及历史,将主观与客观结合,更全面的对待文化的传承与消亡。在文化评判中做个有良心的人。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拓展模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2]谢昌咏.说说,胡同文化[J].中学语文教学,2014(03)
[3]徐萍芳.图说北京史序[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07)
关键词:《胡同文化》 ;误解;误判;误读;论述
一、对《胡同文化》相关艺术影集的误读
《胡同文化》是一本摄影艺术集的序言。序言从内容上讲涉及异常广泛,主旨内容停留在作品与作家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尚可。从写法上来看也相对自由,可以自序也可以他序,他序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了解书本内容与作家本身。
作为《胡同之没》的序言,汪曾祺先生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法,介绍摄影集的产生过程及摄影集是怎样的,相关编者也没有给出任何阐述。最近,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寻到了答案,首先确认了《胡同之没》的作者是沈继光先生,出生在北京胡同,是位高级美术设计师。从1984年开始,沈先生就通过摄影语言来记录胡同,在之后的探索拍摄中,通过解读、创意构思、敏捷处理等建立了图文复杂的胡同档案。1992年有关于《胡同之没》的摄影展开设,引来了各方关注,之后赵园先生推荐,最后汪曾祺先生为此作序。之后因努力出版未果,这边摄影集一直沉存台北,而序文《胡同文化》收入到先生的散文集被出版。
沈先生经过长达八年的勘测拍摄,排除万难,为胡同文化留下最后的记录。他感受到了时代已嵌入地层了,他以相机作为武器,赢得了很多建筑家与艺术家的共鸣,共同进行一场胡同的生死抢救。历经十年,从拍摄的百来张照片来看,很多胡同已经不复存在,还有一些已变成残片或者新旧参半,不能以残片来形容。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灵魂性,它能够记录文化的变迁,同时也会记录文化最实际的部分,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铁证而存在。但在这一问题上,《胡同文化》中并没有涉及到,从历经八年的勘测到复杂的图形结构图再到文化保护意识都没有讲到。很显然,在此序言中并没有将沈先生的真实意图表达出来。
在相关教科书中也结合《胡同文化》对胡同的消失做出了阐述,主要原因在于大都市生活现代化的变迁,造成了很多的变化,将胡同之没解释为无可奈何的现象。其实这只是部分人的观点,还有很多艺术从业者、作家、乃至国外学者都给予了胡同文化保护更多的支持与声援。但在《胡同文化》中,汪曾祺为胡同及四合院的拆除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然是对摄影集作者的误读。同样是图集序言,徐萍芳先生则对胡同文化保护给予了高度的支持,保留街道遗迹是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的,所以两者相比,谁的观点客观,不言自明。
二、对胡同文化特征的误解
在《胡同文化》中,汪曾祺先生的观点主要停留在胡同及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生活的文化形态上。他以此为基调对胡同做出了分析,从建筑特点到居民生活再到文化特征及胡同命运形成整篇文章。他认为胡同文化代表着一定的北京思想,同时也认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这样的写法看似合乎发展规律及人们认知心理,但是对于胡同文化特征的阐述却有待商榷。
首先,从居民角度来看,胡同文化并不封闭。不能以建筑形式来判断文化的封闭性,不能完全反映文化的精神。就如汪先生所言“胡同的取名,有多种来源。”有的取名带有民族性,类似于牛录胡同、牛巴巴胡同;还有的胡同带有阶层性质,类似于张皇亲胡同,是以皇亲国戚命名的;胡同的命名还可以从功能性进行区分,蓝旗营等来源于满族八旗,王皮胡同是以职业命名,所以胡同的命名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它既来源于世俗,又包含了皇家、宗教、少数民族等文化,由此可以看出,胡同文化并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性的。
其次,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汪先生认为北京人容易满足,有窝窝头便够,事实并非如此。北京饮食文化多元,种类繁多且独具特色。最奢华的要数宫廷菜系“满汉全席”,还有多元的风味小吃,包含了少数民族口味,市井口味,类似于油饼、豆面糕、萨其玛等足以证明北京饮食文化的封闭这种说法并不客观。
再次,从处世与精神面貌角度来看,汪曾祺先生已经承认北京婚丧嫁娶的多元形式,那就不能直观的断定它是封闭的。虽说不相识不关心现象是存在的,但人与人之间追求和谐,经常组织活动,遇到困难互相鼓励,友爱相处才是大势所向。在《胡同文化》中汪曾祺先生用历史与现实形成对比,来证明北京人心理的劣根性。从忍让来体现北京市民的精神面貌,但是就北京的發生的一系列文化运动就可以证明,北京市民并不是旁观者,他们会积极参与捍卫民族文化,争取自身的权利。至于,太过极端的例子来反映市民的精神面貌,很显然不合适。因此,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这一观点难以成立。
三、对胡同文化命运的误判
当代关注胡同文化命运的学者与作家不在少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很多作家对北京胡同给予了家的肯定。北京胡同给予他们家的感觉,钱钟书先生也引用哲学思家病来体现对北京胡同的深刻情义。因此,文学界和学术界完全不支持胡同的拆除,胡同文化的消失。即使拔地而起设计美观的高楼大厦层出不穷,但依旧存在如季羡林这样的国学大师只关心自己的小胡同。北京胡同在很多人的心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他们的心灵归宿。
1992年,市场经济开启新纪元,在这一背景下,汪曾祺先生为《胡同之没》作序,给予了拆除胡同支持,认为胡同与胡同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总有一天会消失这样的误判?可能各人的文化眼光不同。冯骥才先生曾给予了这样的说法,认为汪先生只是从现实的角度做出判定,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很多东西都将失去其价值。但直接主观的判定文化的消亡很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四、结语
对于文化的判定,不仅要看当下还要结合未来及历史,将主观与客观结合,更全面的对待文化的传承与消亡。在文化评判中做个有良心的人。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拓展模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2]谢昌咏.说说,胡同文化[J].中学语文教学,2014(03)
[3]徐萍芳.图说北京史序[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