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扎实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1 创新思维点——树立校本研究全新理念,形成全员参与研究网络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要实现以校为本,就必须树立校本研究思想,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建立校本研究机制,形成研究网络。
1.1 组织保障。学校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工作,“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学校首先形成了由校长直接领导,副校长分管工作,教研处主任具体负责的基本管理模式,并形成了由教科室负责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总结,课题组、年级组、教研组负责具体落实的网络化工作组织体系。各部门严司其责,做到将各项计划落到实处。
1.2 制度保障。校本教研工作要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重要保障。为了更有实效地督促、检查校本教研工作,学校陆续制定了《教科室人员的岗位职责》、《教科室工作条例》、《课题管理方案》、《教师理论学习制度》以及《教师考评细则》等制度,研究成果直接与晋级、绩效挂勾。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使校本教研工作得到全校教师的支持和重视,进一步促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1.3 师资保障。我们优先培训骨干教师,做到以点带面,为教师建立教师个人档案,主要记录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所承担的课题研究、相关学习知识、论文、教案获奖情况。
1.4 资金保障。一是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已建校园网络系统,配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每间办公室、教研组、每个班级都配备台式液晶电脑,网络连通,安装了常用办公软件,各教室均有辅助课堂教学的大屏幕彩电,配备专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的畅通。第二方面对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供充足的资金。第三方面,积累资源,保障资金的投入。购买了大量的光盘、软件等学习资料。
2 找准中心点——确定校本研究的核心课题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建立一个统领研究的核心课题。我校在确定核心课题时,主要从学校原有基础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两个方面来考虑。我们分析了学校的基础:教师事业心强,有一群教学骨干,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近几年,学校一直就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什么是影响教改发展的关键呢?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教学实践策略,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日趋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探索课堂教学如何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益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为此,我校把“有效课堂”作为校本研究的专题,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教学研究立足点放在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把生长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以实现教学的创新。
3 拓宽开凿点——开展有效课堂专题培训
什么是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指在课堂设置的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果的最优化,使学习者和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从哪些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全校性的多层次多角度专题培训,开展理论培训,如有效课堂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微格培训等,从“重情境、重生活、重探究、重合作、重应用、重质疑、重评价、重个性”等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着重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用课改的理念去指导,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进行实践培训,派教师外出学习,增加阅历。通过这些培训拓宽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学研究的进行和成果出于课堂又回归于课堂,真正做到为课堂教学服务。
4 确定落脚点——从小现象、真问题入手,确定研究子课题
教学中的问题很多,不可能把任意一个问题都作为研究课题。因此,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帮助教师恰当地确立研究课题,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去引导:
4.1 坚持课题的方向性,就是从有效课堂教学的几个方面去选择课题,如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等。做到“小题大做”,按照有效课堂专题的内在逻辑联系,把专题分解成相互联系,可以操作的若干小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途径。如情境教学几个教研组都在研究,低年组专题:《创设情境教学,提高识字效果》,英语专题:《创设教学情境 落实语言训练》,一年数学专题:《有效利用主题图,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主题图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目的是把教学内容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图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读懂主题图?就成为了研究专题。
4.2 坚持选题的可行性。即课题的选择不要太大,要力所能及。如有的教师选择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课题就比较大,我们就引导教师改成更具体的问题来研究,《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猜想验证式学习》,课题大小比较适中。课题确定之后,还有一个如何表述的问题。如有的教师确定的研究课题是:“观察 想象 创新”“心理问题探究”就不能清晰地表达要研究什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告诉教师课题表述最好要写明在什么范围内、什么学科中、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如上述课题改为《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问题成因及教育对策的研究》。为了规范课题的形成过程,我们采取了个人选题——组内讨论——学校交流——专家评审这一过程,确保了教师选题的规范性,对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抓实提升点——注重研究过程,落实研究行为
有了研究课题,还要有规范的研究行为,这是任何研究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落实六个研究行为,对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细致到位,具有可操作性。
5.1 理论学习。校本研究必须以现今的教育理论为支撑。理论功底的深浅,直接关系到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学校课程改革的水平,为此,各教研组在确定了研究专题后,都组织教师围绕研究专题学习相关理论和先进的经验,为教学行为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学习方法是个人自学与组内学习相结合。学校为教师学习提供理论学习资料。
5.2 集体备课。同教研组群策群力,将“有效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表现出来,共同备好一堂课。我们要求教师围绕教学行为设计做到六备:即备三维目标的确定;备教学环节的安排;备学法;备教法;备教学情境的设置;备练习题的设计。教师集体研究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状态,重点解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变重“教”为重“学”。把备课的过程作为学法研究的过程。
5.3 组内观摩。常规课与评优课相结合,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各教研组都做到精心组织、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取“六位一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即: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谈论修改形成教案——上课、听课——评课——形成结论,形成了互助的教师团体。在准备展示课的活动中,同年组的老师常常聚在一起商讨教学设计:例如英语组晏红老师上市英语评优课,小组内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落实语言训练方面,各抒己见,通过动画、动作、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学习单词。以表演形式内化对课文语言的训练。听课后从语态、语音、衔接、课文操练等反方面提出建议。完善了课堂教学。研讨中集中大家的智慧,难题迎刃而解,提高了彼此的教学技能。
5.4 专业引领。以教研处为主线,以课例为载体,先提出问题,再组织教师一起研讨,寻找教学问题的共识。开展“问题——案例——分析”的指导方式,研究时强调,研究的环节不偏离研究课题,研究什么就设计什么,研究的成果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怎么设计就怎么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去完善课题。每个教案几乎都经历了设计——反思——再设计的反复提炼的过程。进修学校各科教研员也亲临学校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发挥了专业引领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5.5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我们开展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过程。教师们经常反思,形式多种多样,有教育叙事、案例分析、教学随笔、听课随想等。在专题研究的活动中,从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小结,教师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研究过程,教师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我校年轻教师陈杰在总结时写道:在活动中,我们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我学会了很多,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欣赏、合作、观察与理解……
5.6 总结交流。在学校网站上开设“教育科研”专栏,同时搭建各学科校本教研的专题页面。“教育科研”专栏包括教育广角、教研动态、课题研究、教研文集、成果展示等栏目,为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提供了信息和学习资源。教师在个人博客和心得报告中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心得体会。在“个人博客”中教师们会讲一些“教育故事”,他们会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了这个问题叙述出来。通过教师“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一旦发现问题,则对教学行为、研究计划及时作出调整。
6 “有效课堂”专题研究,凸显了实效
6.1 有效课堂使教学管理落到了实处。这种教学模式真正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工作作风,切实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把握了有效教学课堂的走向,保证了有效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
6.2 有效课堂激发了教师的研究活力。“有效课堂”使教师的教学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改变过去相对盲目、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教者做课前必须先确定一个专题,再根据专题选择教材,在备课上课中用“专题”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使这一“专题”在不断反思总结中得以完善。一年来,围绕有效课堂这一专题,教师们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教师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增强了,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了学习型学校的建立。
6.3 有效课堂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使广大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全校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测试来看,学生自主学习、确定目标、与人交流、质疑解疑、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自我评价等能力均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个性与专长的发展。
6.4 有效课堂牵动学校创新局面。有效课堂带动了学校的发展,我校先后被评为营口市课改先进单位、市研训基地、市语言文字示范基地、市英语特色学校、市文明学校、市科研先进校、省普及实验学校、全国英语示范学校……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区教育局、进修学校指导下,我们将一如既往,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让有效课堂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从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使有效课堂研究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 张光缨.小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4~6
2 周一贯.福建教育.福建教育杂志社,2009.4:26~28
3 李生滨.辽宁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2009.6:8~10
1 创新思维点——树立校本研究全新理念,形成全员参与研究网络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要实现以校为本,就必须树立校本研究思想,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建立校本研究机制,形成研究网络。
1.1 组织保障。学校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工作,“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学校首先形成了由校长直接领导,副校长分管工作,教研处主任具体负责的基本管理模式,并形成了由教科室负责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总结,课题组、年级组、教研组负责具体落实的网络化工作组织体系。各部门严司其责,做到将各项计划落到实处。
1.2 制度保障。校本教研工作要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重要保障。为了更有实效地督促、检查校本教研工作,学校陆续制定了《教科室人员的岗位职责》、《教科室工作条例》、《课题管理方案》、《教师理论学习制度》以及《教师考评细则》等制度,研究成果直接与晋级、绩效挂勾。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使校本教研工作得到全校教师的支持和重视,进一步促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1.3 师资保障。我们优先培训骨干教师,做到以点带面,为教师建立教师个人档案,主要记录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所承担的课题研究、相关学习知识、论文、教案获奖情况。
1.4 资金保障。一是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已建校园网络系统,配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每间办公室、教研组、每个班级都配备台式液晶电脑,网络连通,安装了常用办公软件,各教室均有辅助课堂教学的大屏幕彩电,配备专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的畅通。第二方面对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供充足的资金。第三方面,积累资源,保障资金的投入。购买了大量的光盘、软件等学习资料。
2 找准中心点——确定校本研究的核心课题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建立一个统领研究的核心课题。我校在确定核心课题时,主要从学校原有基础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两个方面来考虑。我们分析了学校的基础:教师事业心强,有一群教学骨干,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近几年,学校一直就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什么是影响教改发展的关键呢?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教学实践策略,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日趋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探索课堂教学如何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益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为此,我校把“有效课堂”作为校本研究的专题,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教学研究立足点放在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把生长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以实现教学的创新。
3 拓宽开凿点——开展有效课堂专题培训
什么是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指在课堂设置的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果的最优化,使学习者和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从哪些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全校性的多层次多角度专题培训,开展理论培训,如有效课堂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微格培训等,从“重情境、重生活、重探究、重合作、重应用、重质疑、重评价、重个性”等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着重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用课改的理念去指导,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进行实践培训,派教师外出学习,增加阅历。通过这些培训拓宽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学研究的进行和成果出于课堂又回归于课堂,真正做到为课堂教学服务。
4 确定落脚点——从小现象、真问题入手,确定研究子课题
教学中的问题很多,不可能把任意一个问题都作为研究课题。因此,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帮助教师恰当地确立研究课题,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去引导:
4.1 坚持课题的方向性,就是从有效课堂教学的几个方面去选择课题,如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等。做到“小题大做”,按照有效课堂专题的内在逻辑联系,把专题分解成相互联系,可以操作的若干小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途径。如情境教学几个教研组都在研究,低年组专题:《创设情境教学,提高识字效果》,英语专题:《创设教学情境 落实语言训练》,一年数学专题:《有效利用主题图,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主题图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目的是把教学内容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图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读懂主题图?就成为了研究专题。
4.2 坚持选题的可行性。即课题的选择不要太大,要力所能及。如有的教师选择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课题就比较大,我们就引导教师改成更具体的问题来研究,《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猜想验证式学习》,课题大小比较适中。课题确定之后,还有一个如何表述的问题。如有的教师确定的研究课题是:“观察 想象 创新”“心理问题探究”就不能清晰地表达要研究什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告诉教师课题表述最好要写明在什么范围内、什么学科中、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如上述课题改为《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问题成因及教育对策的研究》。为了规范课题的形成过程,我们采取了个人选题——组内讨论——学校交流——专家评审这一过程,确保了教师选题的规范性,对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抓实提升点——注重研究过程,落实研究行为
有了研究课题,还要有规范的研究行为,这是任何研究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落实六个研究行为,对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细致到位,具有可操作性。
5.1 理论学习。校本研究必须以现今的教育理论为支撑。理论功底的深浅,直接关系到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学校课程改革的水平,为此,各教研组在确定了研究专题后,都组织教师围绕研究专题学习相关理论和先进的经验,为教学行为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学习方法是个人自学与组内学习相结合。学校为教师学习提供理论学习资料。
5.2 集体备课。同教研组群策群力,将“有效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表现出来,共同备好一堂课。我们要求教师围绕教学行为设计做到六备:即备三维目标的确定;备教学环节的安排;备学法;备教法;备教学情境的设置;备练习题的设计。教师集体研究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状态,重点解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变重“教”为重“学”。把备课的过程作为学法研究的过程。
5.3 组内观摩。常规课与评优课相结合,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各教研组都做到精心组织、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取“六位一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即: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谈论修改形成教案——上课、听课——评课——形成结论,形成了互助的教师团体。在准备展示课的活动中,同年组的老师常常聚在一起商讨教学设计:例如英语组晏红老师上市英语评优课,小组内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落实语言训练方面,各抒己见,通过动画、动作、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学习单词。以表演形式内化对课文语言的训练。听课后从语态、语音、衔接、课文操练等反方面提出建议。完善了课堂教学。研讨中集中大家的智慧,难题迎刃而解,提高了彼此的教学技能。
5.4 专业引领。以教研处为主线,以课例为载体,先提出问题,再组织教师一起研讨,寻找教学问题的共识。开展“问题——案例——分析”的指导方式,研究时强调,研究的环节不偏离研究课题,研究什么就设计什么,研究的成果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怎么设计就怎么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去完善课题。每个教案几乎都经历了设计——反思——再设计的反复提炼的过程。进修学校各科教研员也亲临学校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发挥了专业引领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5.5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我们开展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过程。教师们经常反思,形式多种多样,有教育叙事、案例分析、教学随笔、听课随想等。在专题研究的活动中,从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小结,教师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研究过程,教师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我校年轻教师陈杰在总结时写道:在活动中,我们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我学会了很多,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欣赏、合作、观察与理解……
5.6 总结交流。在学校网站上开设“教育科研”专栏,同时搭建各学科校本教研的专题页面。“教育科研”专栏包括教育广角、教研动态、课题研究、教研文集、成果展示等栏目,为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提供了信息和学习资源。教师在个人博客和心得报告中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心得体会。在“个人博客”中教师们会讲一些“教育故事”,他们会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了这个问题叙述出来。通过教师“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一旦发现问题,则对教学行为、研究计划及时作出调整。
6 “有效课堂”专题研究,凸显了实效
6.1 有效课堂使教学管理落到了实处。这种教学模式真正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工作作风,切实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把握了有效教学课堂的走向,保证了有效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
6.2 有效课堂激发了教师的研究活力。“有效课堂”使教师的教学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改变过去相对盲目、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教者做课前必须先确定一个专题,再根据专题选择教材,在备课上课中用“专题”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使这一“专题”在不断反思总结中得以完善。一年来,围绕有效课堂这一专题,教师们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教师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增强了,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了学习型学校的建立。
6.3 有效课堂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使广大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全校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测试来看,学生自主学习、确定目标、与人交流、质疑解疑、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自我评价等能力均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个性与专长的发展。
6.4 有效课堂牵动学校创新局面。有效课堂带动了学校的发展,我校先后被评为营口市课改先进单位、市研训基地、市语言文字示范基地、市英语特色学校、市文明学校、市科研先进校、省普及实验学校、全国英语示范学校……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区教育局、进修学校指导下,我们将一如既往,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让有效课堂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从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使有效课堂研究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 张光缨.小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4~6
2 周一贯.福建教育.福建教育杂志社,2009.4:26~28
3 李生滨.辽宁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2009.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