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复植”母题之日本神话探究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73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神话是了解人类早期精神史的重要途径,对神话母题的研究则能够加深我们对一个民族的了解。“死而复植”母题指的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死后尸体(器官)长出植物的故事情节。该母题在世界各地神话中多由体现,本文通过日本神话与其他民族的同母题神话进行对比,得出日本该类神话体现的民族特点。
  关键词:复生;植物;神话;日本
  创世母题一直是神话领域研究的焦点,但是作为“生”的对立面——“死”也是先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这些关于“死”的神话中,“死而复植”母题的神话极具特色。该母题指的是神话中的主人公死亡后,身体(器官、血液)幻化成为植物,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再生。该母题神话在各国多有记载,比如在中国的《山海经·》记载的“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露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而流传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神话也与此类似:当地曾遇大旱,族长的小女儿卢英为了拯救众人自愿献祭,她用自己的鲜血滋润干裂的土地,求苍天降雨,结果解除了干旱。在卢英用鲜血滋润的土地上,长出了稻谷。日本文学作为东方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神话研究不可忽视。在日本神话中该母题神话也有所体现,并且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死而复植”神话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是日本重要的文学作品,而“死而复植”神话在这两本书中都有所体现。如《古事记》中记载:速须佐之男命又向大气津比卖神企求食物。大气津比卖用鼻孔、嘴和肛门中取出污秽之物做出了各种食物送给他。速须佐之男命看到这种情景,十分生气,便杀死了大气津比卖。被杀的大气津比卖身上生长出一些东西:头上生蚕,两眼生稻种,两耳生栗,鼻孔生小豆,阴部生麦,肛门生大豆。(后文简称“大气津比卖”神话)《日本书记》中也有类似记载:保食神已死矣,惟有其神之顶化为牛马,颅上生粟,眉上生蚕,眼中生稗,腹中生稻,阴生麦及大小豆。(后文简称“保食神”神话)
  日本民间流传的神话中还有女神瓜子姬被天邪鬼所杀,身体被分解,扔到旱田中,变成薯类,而她的血则让粟、荞麦、小麦的根和茎叶都变成了红色。(后文简称“瓜子姬”神话)。
  虽然同一母题的神话在情节、主题或者人物上具有相似性,但是各个民族的神话都会受到本民族实际情况的影响而各具特色,“就像同样一出戏在不同的时空上演时,会穿上不同的戏服。”在“死而复植”母题下,通过与亚洲其他民族神话比较,我们发现日本该母题神话也极具自身特色。
  1.相互影响
  印度尼西亚塞拉母岛上有一则传说:从椰果中长出的女子哈伊奴维丽具有一项神奇的能力——能够从自己的身体和粪便中长出昂贵的物品和食物。在一次舞会中,哈伊奴维丽因此技能被男子仇视和嫉妒,从而被活埋致死。她的主人通过占卜挖出了她的尸体,并把尸体切成了碎片,埋在了举行舞会的广场周围,结果被从埋的尸体各部分长出了各种各样的山药。(后文简称“哈伊奴维丽”神话)
  与此类似的还有另外一则“死而复植”神话:一位祖母与自己孙子相依为命,后来她把身体上的污垢放进材料中作粥,却被孙子发现。孙子怒而离家三日后发现祖母已经死去,并且头部长出了艾伦树,性器中长出了可可椰子树,胴体中长出西谷。(后文简称“祖孙”神话)
  我们发现这两则神话传说和日本的的两则“死而复植”神话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以下从神话的构成要素中进行进一步的论证,我们可以发现日本的“瓜子姬”神话与印尼的“哈伊奴维丽”神话在主人公死亡方式、幻化基础和结果都十分相似,而“大气津比卖”神话和“祖孙”神话中除了主人公一个是“被杀”,一个是“他杀”之外,其余要素几乎一致,并且在幻化的植物上十分富有地区特色
  这种相似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先民们的原始意识本就相似,另外一方面是可能是由于文化相互传播,神话之间相互影响。日本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国,海运便利,较早对外开放,在远古时代有可能就开始了交流往来,从而导致神话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2.性开放意识
  在“死而复植”神话中,中国神话对幻化的器官十分隐晦,但在日本的“瓜子姬”神话和“哈伊奴维丽”神话中,我们看到除了提及一般的口、鼻、耳朵等器官外,还涉及了“阴部”这一性器。如果说不涉及五官是因为中国思想较为保守,那么日本神话中提及“阴部”生长出植物则体现了日本性意识的开放。
  日本人向来对“性”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从不故意回避这个话题,甚至认为“性”带有圣性。如在《古事记》中众神为了引出太阳神,在天石窟前举行仪式,让一位名叫天宇受女命的女神露出乳房和阴部跳起舞蹈,太阳神受到感召,忍不住探出头观看,天地间才恢复了光明。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性器”竟然能够让天地恢复光明,那么“死而复植”神话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能够为人们带去粮食),所以日本神话中中涉及性器官也就十分正常了。
  3.“耻”感文化
  从两则神话中,我们都看到矛盾起源于污秽之物。不过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吃不干净的东西而生气的吗?背后的原因可能和日本传统的“耻”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尼迪克特曾说:“与其说他们(日本人)重视罪,毋宁说他们更重视耻感在日本伦理中的权威地位与西方伦理中纯洁良心’,‘笃信上帝’,‘回避罪恶’的地位相等”。并且日本人“受到侮辱,或遭到失败,有‘洗刷’污名的义务,亦即报复或复仇的义务。”。处在此信仰支配下的日本人会以污秽和不洁为耻,因此当建速须佐之男命看到女神大宜都比卖给自己吃的东西时候大发雷霆,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直接殺了女神。
  总结
  死亡是人类亘古弥新的永恒命题,斯宾格勒指出,“在关于死的知识中产生了我们作为人类非兽类的世界观”。对死亡意义的深度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问是文学领域、思想领域的传统,而对日本神话中“死而复植”母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先民的生活和文化多样性以及日本民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已经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中班幼儿的倾听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且迫切的任务。其基本要求,是要在群体或集体中保持专注力,具有一定的语言情感认知能力和语言逻辑认知能力,并具备倾听之后提问的意识和勇气。其主要方法,是教师和家长起到示范和表率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语言做到简明易懂,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激励幼儿倾听,并给幼儿创造相互交谈相互倾听的机会。中班幼儿倾听能
期刊
摘要:幼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在教育教学中的自省和评价,来推动自身专业成长,改善教学方法和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教师就像是船上的风帆,指引航行的方向”。幼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教师的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所以,在现代化的语文教学中,我主张用艺术的直观结合语言描绘创设优化的情境教育,激起儿童积极的学习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导语铺设;课件牵引;诵读;肢体语言  创设多元化的情境教学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里一种高效技能,它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语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初中教学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不断地进步。多元化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要求。其中语文小组学习就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同合作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将对初中语文小组教学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分析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高效化  课改中语文教育指
期刊
摘要:本文对闻一多先生在其所著的《诗经讲义》中对《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诗经·唐风·有杖之杜》中对“施”字的训释方法进行分析,并参照历来学者对《诗经》中的“施”、“食”二字的训释,对两篇诗歌的“施”、“食”二字加以浅探。  关键词:《诗经》;“施”、“食”;训释  闻一多先生认为“将其来施施”一句应校正为“将其来施”,此处不仅与前后的句式相同,而且在行文上与上句中的“将其来食”的“食”字的象征
期刊
摘要:幸福的语文课堂,其核心内容,是要求语文课堂摆脱传统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教师始终将人类追求幸福的终极价值导向渗透进语文课堂的方方面面。主要变现为,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发现文本的幸福价值,以优秀的作品感染孩子;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平等互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的发挥,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益;教师反馈及时,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那么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沟通;情感教育  一、首先是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教学中,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有
期刊
摘要:文章从欲望幻灭、理想幻灭和精神幻灭三种写作类型讨论巴尔扎克幻灭写作背后欲与能的矛盾、城市与乡土的矛盾、人性与伦理的矛盾等内在隐喻,从而阐释“幻灭”写作的内在表达机制。  关键词:幻灭;批判现实主义;隐喻;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曾对其身处的时代如此评价:“上帝、国王、家长,这是博叙埃、路易十四、查理曼大帝、圣路易、拿破仑的社会。自由、选举、个人,这是宗教改革的社会。很不幸,法国眼下正好是第二个公
期刊
摘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讲诉了忒拜国王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在该戏剧中,作者用斯芬克斯之谜塑造了俄狄浦斯形象,这一关于“脚”的谜语也暗示着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斯芬克斯之谜;命运;智慧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的孩子被神预言将弑父娶母,为了避免这一可怕的悲剧,夫妻便将孩子的左右腿钉上并遣
期刊
摘要:《逍遥游(节选)》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课文的结构、文意和主旨;鉴赏课文的艺术特色;理解、评价和运用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积累课文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关键词:《逍遥游》;教学内容  前言: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逍遥游(节选)》(以下简称《逍遥游》)是高中阶段比较难教、难学的一篇经典课文,具有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