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对翻译课堂教学的补充,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着重翻译过程,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在翻译中学习翻译”、 “在讨论中学习翻译”、 “在合作中学习翻译”,促使自身的译者能力和翻译能力进一步提高,继而为日后从事相关翻译工作夯实基础。
【关键词】 翻译工作坊;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周晓娴,应孔哲,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教改项目“工作坊(workshop)模式在翻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湖南省大学生科创项目“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
一、引言
基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大背景,我国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纵观当今翻译人才市场,质量良莠不齐。不必说令人哭笑不得的中式英文标语,也不必说翻译公司参差不齐的译文成品,单是一直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的学生们,就能充分表明我国的翻译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眼下,高校虽普遍开设了翻译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但仅靠有限的翻译课堂来全面夯实学生的翻译水平并不是切实可行的。 如若学生的翻译训练仅停留在翻译课堂,没有强大的实践加以支撑,就会造成翻译课堂“象牙塔”与社会“练兵场”的脱节,令初入翻译市场的学生措手不及。此外,枯燥的“满堂灌”式教学与单一的翻译题材十分容易让学生进入疲劳期,殆尽对翻译的新鲜感与热情,衍生倦怠情绪。
二、翻译工作坊模式概念
翻译工作坊的原型是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创设的基于实践的作坊式翻译培训班。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Gentzler认为:“翻译工作坊是一种类似于某种翻译中心的论坛,在该论坛上,两名或两名以上译者聚集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 实际上,以翻译工作坊的运作过程为蓝本的教学模式在翻译实践教学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训练学生翻译实践能力;Don Kiraly,德国美因茨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提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翻译项目工作坊,推动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诸多高校如德克萨斯、哥伦比亚、耶鲁、纽约州立大学和普林斯顿等举世闻名的高等学校都先后建立了翻译工作坊式的研修班,开设各阶段的翻译专业课程。与此同时,瑞士日内瓦大学也聚焦学员开办了翻译工作坊相关的翻译培训课程。
国内开展对翻译工作坊模式的研究虽相对较迟,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翻译工作坊”概念首次被提及是张健(2003)于《电脑爱好者》发表的《借鸡下蛋——开一家翻译连锁店》一文中;首次进行详细阐述的是肖红(2005)刊登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的文章——《“翻译工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翻译工作坊”形式的课堂教学更是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纵观全局,翻译工作坊模式总体呈现欣欣向荣的蓬勃态势,但究其细则,仍可窥见该模式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绝大多数对翻译工作坊模式的应用研究把翻译课堂当成了其完美的栖息地,竭力把传统的翻译课堂打造成翻译工作坊。但是,在我看来,翻译课堂绝不应该成为羁绊翻译工作坊模式永久的温柔乡,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短暂驻足,翻译工作坊模式还须得延伸至课堂之外,超越传统模式的樊篱,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继续与同伴及老师互动,从而提升翻译能力。 在此目的的驅动下,我们尝试建构课下的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把主动权返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该模式的主人公。在技能训练的同时,以工作坊为基础,双管齐下,引领学生通过宏观语言对比,在实践中让学生触摸、感受翻译过程中的思考、选择、博弈,以及效果最大化,从而实现“授人以渔”。
三、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
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旨在把翻译学习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实践“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坊间成员个性化发展,增强工作坊成员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达到“1 1>2”的学习成果。作为翻译工作坊课堂教学模式的延伸、拓展与补充,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工作坊在构建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时,立足翻译工作坊的基本操作理念,同时借鉴翻译公司的管理模式与流程,将工作坊与学生的翻译实联连结起来,此模式是我院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上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与探索,其流程图展示如下。
1.破课堂局限自主选材。成功组建翻译工作坊后,学生便可着手自主选取翻译材料。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坊间成员可立足差异,根据个人兴趣、专业背景、实用性等来广泛选择素材。与翻译课堂上教师给定的翻译材料不同,该模式所选素材跨领域、跨文化,更贴近生活与市场,有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灵活思维,符合实践的要求。
2.设项目经理统筹安排。借鉴翻译公司的管理流程,设项目经理统筹安排翻译任务是翻译工作坊学生管理模式的一大亮点。
任“项目经理”一职的成员需要详细分析翻译项目类型,制定项目标准体系,分配具体任务,保证翻译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如是,在项目经理、审校人员、终审译员、编辑排版人员的协同运作下,通过提取术语-翻译-审核-排版-校对流程完成翻译工作。此外,“项目经理”在整体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格式及译文风格的统一和术语的提取与使用,成为连接翻译工作坊成员与教师之间的纽带。
3.设互评机制交流总结。互评机制是贯彻实施该模式的有力支撑。为保证该模式的顺利运行,还需定期召开译文研讨会。各成员将自己的译文打印好共享给其他成员,会上各成员就自己和他人的译文及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对比和讨论。讨论中如果出现对某处的译文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 则对该处进行重点讨论并重新翻译。思维的碰撞诚可贵,争议点的出现往往会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还可邀请指导教师参与讨论会,解答有争议问题。指导老师还可以分享翻译实践经验、感悟,简单拓展翻译课外知识,为学生日后继续学习翻译学知识或是从事翻译工作提供帮助。 4.进企业实习积攒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后期,选派部分优秀成员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实践来修正或补充已知理论。企业实习是理论层面到社会实践层面的一个重要跳板,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学生可以解决以往翻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翻译实践中的新问题。通过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可培养学习积极性,提升翻译素养,积攒工作经验,增强自身竞争力,为日后成为优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1.学生角色定位的转变。与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有所不同,本模式基于学生自主管理,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已经发生了转变,从“被动式聆听者”转换为“自主式学习者”。在前者中,学生虽被设定为主体,但教师依旧对整个翻译课堂实践加以管理和监控,学生仍是处于半被动地位。而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这种开放、交互和合作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中,学生要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学会独立思考,通过工作坊间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中来,更为充分地习得翻译知识,领悟翻译的真谛,把握翻译的专业精神。
2.基于市场导向的选材。在翻译工作坊运作过程中,材料的选取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导向是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在大批应届毕业生求职竞争中占据优势。其次,市场不断需求“应用型”人才,事业单位特别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工作坊成员应该有意识地选取市场中的翻译项目资料以此适应市场需求,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3.保证监督体制的实施。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学生成了主体。为防止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译文不负责任、应付式交作业的敷衍现象发生,在组建翻译工作坊的同时,要设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制。通过监控各环节学生的工作来规范翻译工作坊的操作流程,使得整个翻译工作坊的运营秩序井然。
4.关于校企合作的跟进。一方面需要筛选合适企业进行实习,另一方面需要在学校和企业间寻找平衡。在职场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翻译问题或与所学理论知识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可将新问题记录整理,在译文讨论会与工作坊成员讨论,或向指导老师、企业导师寻求帮助。在职场环境中,学生要把握好实习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处事能力。
五、结语
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秉承“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成功地让翻译实践从课堂延伸到課外,构建了课堂、课外一体化的翻译实践体系,适应了翻译教学改革的规律。古语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知行合一才能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最终满足社会需求。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所创设的一种交互式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中,学生能够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坊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在不断地信息加工、交流和内省过程中,学生更为充分地习得翻译知识,领悟翻译的真谛,把握翻译的专业精神,最终提高翻译能力、译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日后更进一步迈入社会工作做好了铺垫。当然,翻译工作坊的应用不该以学生毕业而终止,而是应该逐渐改进,并持续的应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
参考文献:
[1]张健.借鸡下蛋——开一家翻译连锁店[J].电脑爱好者,2003,(16).
[2]肖红.“翻译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139-142.
[3]刘和平.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翻译,2009(6):34-41.
[4]邓静,穆雷.《象牙塔的逾越:重思翻译教学》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319.
[5]邹向辉.MTI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5):1173.
[6]刘瑞,杨楠.翻译工作坊模式与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9):35.
[7]舒晓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网络环境下翻译新手提升翻译能力的新取向[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58-62.
[8]张春柏,吴波.从翻译课堂到翻译工作坊——翻译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2):70-73.
[9]韩琪.经贸类院校“口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31-32.
【关键词】 翻译工作坊;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周晓娴,应孔哲,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教改项目“工作坊(workshop)模式在翻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湖南省大学生科创项目“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
一、引言
基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大背景,我国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纵观当今翻译人才市场,质量良莠不齐。不必说令人哭笑不得的中式英文标语,也不必说翻译公司参差不齐的译文成品,单是一直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的学生们,就能充分表明我国的翻译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眼下,高校虽普遍开设了翻译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但仅靠有限的翻译课堂来全面夯实学生的翻译水平并不是切实可行的。 如若学生的翻译训练仅停留在翻译课堂,没有强大的实践加以支撑,就会造成翻译课堂“象牙塔”与社会“练兵场”的脱节,令初入翻译市场的学生措手不及。此外,枯燥的“满堂灌”式教学与单一的翻译题材十分容易让学生进入疲劳期,殆尽对翻译的新鲜感与热情,衍生倦怠情绪。
二、翻译工作坊模式概念
翻译工作坊的原型是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创设的基于实践的作坊式翻译培训班。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Gentzler认为:“翻译工作坊是一种类似于某种翻译中心的论坛,在该论坛上,两名或两名以上译者聚集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 实际上,以翻译工作坊的运作过程为蓝本的教学模式在翻译实践教学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训练学生翻译实践能力;Don Kiraly,德国美因茨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提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翻译项目工作坊,推动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诸多高校如德克萨斯、哥伦比亚、耶鲁、纽约州立大学和普林斯顿等举世闻名的高等学校都先后建立了翻译工作坊式的研修班,开设各阶段的翻译专业课程。与此同时,瑞士日内瓦大学也聚焦学员开办了翻译工作坊相关的翻译培训课程。
国内开展对翻译工作坊模式的研究虽相对较迟,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翻译工作坊”概念首次被提及是张健(2003)于《电脑爱好者》发表的《借鸡下蛋——开一家翻译连锁店》一文中;首次进行详细阐述的是肖红(2005)刊登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的文章——《“翻译工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翻译工作坊”形式的课堂教学更是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纵观全局,翻译工作坊模式总体呈现欣欣向荣的蓬勃态势,但究其细则,仍可窥见该模式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绝大多数对翻译工作坊模式的应用研究把翻译课堂当成了其完美的栖息地,竭力把传统的翻译课堂打造成翻译工作坊。但是,在我看来,翻译课堂绝不应该成为羁绊翻译工作坊模式永久的温柔乡,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短暂驻足,翻译工作坊模式还须得延伸至课堂之外,超越传统模式的樊篱,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继续与同伴及老师互动,从而提升翻译能力。 在此目的的驅动下,我们尝试建构课下的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把主动权返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该模式的主人公。在技能训练的同时,以工作坊为基础,双管齐下,引领学生通过宏观语言对比,在实践中让学生触摸、感受翻译过程中的思考、选择、博弈,以及效果最大化,从而实现“授人以渔”。
三、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
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旨在把翻译学习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实践“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坊间成员个性化发展,增强工作坊成员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达到“1 1>2”的学习成果。作为翻译工作坊课堂教学模式的延伸、拓展与补充,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工作坊在构建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时,立足翻译工作坊的基本操作理念,同时借鉴翻译公司的管理模式与流程,将工作坊与学生的翻译实联连结起来,此模式是我院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上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与探索,其流程图展示如下。
1.破课堂局限自主选材。成功组建翻译工作坊后,学生便可着手自主选取翻译材料。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坊间成员可立足差异,根据个人兴趣、专业背景、实用性等来广泛选择素材。与翻译课堂上教师给定的翻译材料不同,该模式所选素材跨领域、跨文化,更贴近生活与市场,有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灵活思维,符合实践的要求。
2.设项目经理统筹安排。借鉴翻译公司的管理流程,设项目经理统筹安排翻译任务是翻译工作坊学生管理模式的一大亮点。
任“项目经理”一职的成员需要详细分析翻译项目类型,制定项目标准体系,分配具体任务,保证翻译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如是,在项目经理、审校人员、终审译员、编辑排版人员的协同运作下,通过提取术语-翻译-审核-排版-校对流程完成翻译工作。此外,“项目经理”在整体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格式及译文风格的统一和术语的提取与使用,成为连接翻译工作坊成员与教师之间的纽带。
3.设互评机制交流总结。互评机制是贯彻实施该模式的有力支撑。为保证该模式的顺利运行,还需定期召开译文研讨会。各成员将自己的译文打印好共享给其他成员,会上各成员就自己和他人的译文及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对比和讨论。讨论中如果出现对某处的译文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 则对该处进行重点讨论并重新翻译。思维的碰撞诚可贵,争议点的出现往往会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还可邀请指导教师参与讨论会,解答有争议问题。指导老师还可以分享翻译实践经验、感悟,简单拓展翻译课外知识,为学生日后继续学习翻译学知识或是从事翻译工作提供帮助。 4.进企业实习积攒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后期,选派部分优秀成员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实践来修正或补充已知理论。企业实习是理论层面到社会实践层面的一个重要跳板,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学生可以解决以往翻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翻译实践中的新问题。通过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可培养学习积极性,提升翻译素养,积攒工作经验,增强自身竞争力,为日后成为优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1.学生角色定位的转变。与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有所不同,本模式基于学生自主管理,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已经发生了转变,从“被动式聆听者”转换为“自主式学习者”。在前者中,学生虽被设定为主体,但教师依旧对整个翻译课堂实践加以管理和监控,学生仍是处于半被动地位。而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这种开放、交互和合作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中,学生要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学会独立思考,通过工作坊间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中来,更为充分地习得翻译知识,领悟翻译的真谛,把握翻译的专业精神。
2.基于市场导向的选材。在翻译工作坊运作过程中,材料的选取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导向是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在大批应届毕业生求职竞争中占据优势。其次,市场不断需求“应用型”人才,事业单位特别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工作坊成员应该有意识地选取市场中的翻译项目资料以此适应市场需求,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3.保证监督体制的实施。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学生成了主体。为防止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译文不负责任、应付式交作业的敷衍现象发生,在组建翻译工作坊的同时,要设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制。通过监控各环节学生的工作来规范翻译工作坊的操作流程,使得整个翻译工作坊的运营秩序井然。
4.关于校企合作的跟进。一方面需要筛选合适企业进行实习,另一方面需要在学校和企业间寻找平衡。在职场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翻译问题或与所学理论知识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可将新问题记录整理,在译文讨论会与工作坊成员讨论,或向指导老师、企业导师寻求帮助。在职场环境中,学生要把握好实习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处事能力。
五、结语
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秉承“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成功地让翻译实践从课堂延伸到課外,构建了课堂、课外一体化的翻译实践体系,适应了翻译教学改革的规律。古语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知行合一才能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最终满足社会需求。在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所创设的一种交互式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中,学生能够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坊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在不断地信息加工、交流和内省过程中,学生更为充分地习得翻译知识,领悟翻译的真谛,把握翻译的专业精神,最终提高翻译能力、译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日后更进一步迈入社会工作做好了铺垫。当然,翻译工作坊的应用不该以学生毕业而终止,而是应该逐渐改进,并持续的应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
参考文献:
[1]张健.借鸡下蛋——开一家翻译连锁店[J].电脑爱好者,2003,(16).
[2]肖红.“翻译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139-142.
[3]刘和平.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翻译,2009(6):34-41.
[4]邓静,穆雷.《象牙塔的逾越:重思翻译教学》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319.
[5]邹向辉.MTI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5):1173.
[6]刘瑞,杨楠.翻译工作坊模式与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9):35.
[7]舒晓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网络环境下翻译新手提升翻译能力的新取向[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58-62.
[8]张春柏,吴波.从翻译课堂到翻译工作坊——翻译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2):70-73.
[9]韩琪.经贸类院校“口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