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为驱动,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是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就有必要在实验教学中改老师讲授为学生体验,通过“看、想、改、做”四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看实验,养成仔细观察的科学习惯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出来的,可见观察和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学会观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的重要环节。人们认识自然,总是从观察开始。“观”是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接受各种信息包括耳闻、目睹、手摸、鼻嗅、舌尝。“察”就是观察,了解事物,是用脑积极思考、分析。因此观察不仅要会“观”还要会“察”,才能有所收获。在化学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养成对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的观察习惯。
  1.通过对化学仪器的观察,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中学化学中涉及非常多的常规化学仪器,通过观察认识仪器,并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不仅是课程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观察中教师可采取直观法,培养观察能力。如在教学容量瓶的使用时,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结构,容量瓶的规格,刻度线的位置,标注的温度等,然后让学生对事先准备好的容量瓶进行洗涤、检查是否漏水等操作。这些观察和操作对学生来说,一定比单纯的说教印象深刻。在观察和实验中还可采用对比观察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比较两者的不同;让学生分别观察量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结构和刻度,比较它们的不同,从而弄清它们的用途。
  2.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观察,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要彻底弄清化学的一些规律,就一定要对化学现象和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既要做到全面、细致,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任务、要求,明确主要看什么。例如,观察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较多。过程有煤油中取钠,小刀切割,镊子夹取,滴加酚酞等,现象更是目不暇接:浮在水面、四处游动、嘶嘶响声、熔成小球、酚酞变红等。为了使学生更好、更有目的的观察,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好一些有正对性的问题或思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观察。这样就使学生观察的范围缩小,有利于减小观察时间,提高观察效果,明确观察德主要目标,避免漫无边际地看“热闹”。观察得细致深刻,才能提高观察的质量,提高观察的能力。
  3.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提高观察的能力
  观察能力的提高,要求观察者善于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并在观察中对问题加以认真的分析和反复的推敲,找出正确的解释。如在演示乙醇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乙烯的实验中,烧瓶中反应液往往在加热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黑,并且可以闻到有不同于乙烯和乙醇的刺激性气味。如果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看了应该有很大的疑惑,为什么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现象呢?变黑是由于什么原因,刺激性气味又是什么气体?带着这些疑问去思考、去推敲,联系所学知识,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不仅容易找到答案,而且有助于习惯的养成。
  二、改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上应该体现出创新。对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进行改变,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结合实验层层设问,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结论。如氯气与水的反应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实验进行如下的安排:
  问题设计:(1)氯气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根据氯水的成分,分析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将发生怎样的反应?
  实验设计:(1)观察氯水的颜色,初步作出推测;(2)往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
  讨论分析:实验(1)中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可推断出氯水中有氯分子,说明氯气溶于水有物理变化;实验(2)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了具有酸性和漂白性物质,有化学变化发生。
  结论:(1)氯气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2)氯水的成分:Cl2、H2O、HCl、HClO;(3)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漂白色素,且是永久性漂白。
  在实验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这种情景的出现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行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动力。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做实验,加强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之一,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化学课程安排了较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然而受到现实条件,特别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唯分数是图的影响,很多学生实验在教学中被取消了,很多老师也以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殊不知这不仅使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更是剥夺了学生动手体验的权力,使实验教学走入误区。
  除了课堂实验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外,还要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冬季和夏季食物变质的快慢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家中菜刀的防腐蚀方法、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对一些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成分的分析及它们对自然界污染情况、如何进行防治的调查;对社会热点现象(如瓦斯爆炸、毒奶粉事件)如何解释;建筑、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了解;对市场上所卖的冰冻海产品是否含有福尔马林的检测。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学生不仅很好地完成了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任务,而且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面对世界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心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则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在语
期刊
掌握新一轮课改命运的,其实不是那些制订课改方略的专家,也不是那些具有推行课改权力的各级行政领导,而是我们的一线教师。他们走进课堂,其举手投足与一颦一笑,都成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21世紀,是许多国家教育大转身的世紀。我国基础教育猛然间转身了。教学大纲变成课程标准;一纲一本变成一标多本、多标多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一起挤进中小学教育……反思十年小学语文学科新课改,展望未来小学语文教
期刊
课改并无玄妙,只要厘清一些概念,回到源头上审视常识,往往会有顿悟之感。比如,“学校”之所以不叫“教校”,可见,“学”比“教”重要得多;“教学”、“教学”——“教”的其实是如何“学”;“学生”、“学生”——“学”之重点在“生成”;“生成”、“生成”——没有“学生”的参与什么也“成”不了;“生动”、“生动”——唯有学生动起来,才有课堂的精彩。    “学校”PK“教校”——好学校是一方池塘  “如果你
期刊
当前教育体制随着社会改革而改革,这些改革对学校、家庭、学生触动很大,“不包分配、自主择业”的教育体制,在农村中犹如一响闷雷,令老师、家长一时难以适应。家长、学生中固有的“读书出人头地”、“读书洗脚上田”的观念受到冲击,加之“不读书也能挣大钱”的不合理现象的辐射等原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开始了动摇,新的“读书无用论”再次在农村广为流传,多数农民对子女在校表现不闻不问,学校教育脱节,
期刊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也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也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
期刊
信息技术的教育,是国家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主要手段。在中国,使用计算机的人数已经是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是把互联网看成是娱乐和消磨时间的工具,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记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曾有个计划:“要让12岁的儿童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可见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知使命而奋发有为,为国家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国汉字更是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
期刊
新课程实行近十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课程评价越来越成为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考试如何考、怎么考,更是广大一线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李艺教授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研究报告”指出了笔试型试题的鲜明特色,笔者认为笔试是高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的最佳选择。  命题指导思想  对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如何在纸笔测试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评价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笔试型
期刊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及讲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面对新课标和新一轮教学改革,抓好作业环节,提高作业环节的有效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很是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有量但低质;有的教师布置批改作业重质但量不足;有的教师作业布置有量无质;有的教师作业没有评讲等问题。  积极探索教学中有效作业管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保持、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信心的强化、对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着重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