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设计出让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是语文老师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同仁们共勉。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2-0060-01
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时刻影响着教学的整体,每次在设计教学活动单的各个环节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单呢?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一节语文课大致可以分为新课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析、拓展提升和课后学习五个板块。每一个板块的设计必须顾及到彼此之间的衔接整合,还要紧密联系文本,更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始终牢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节课从哪开始教学,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都是至关重要的,既要考虑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层层铺垫,又要顾及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还不能忽略学生的学习期待。我坚信“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导入得精彩首先就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愉悦更顺畅自然地进入到文本学习中去。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要让学生在这一环节先有成就感,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为吸收新知识而做好准备。
记得在教学《柳叶儿》一文时,我尝试着让学生挖掘出更深的生活思考。例如文中讲到的饥荒年代,对于新世纪的青少年来讲那个年代只存在于电视电影中,真实感不强,怎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真实存在的年代呢?最终经过不断地思考修改,我将导入定为:向你的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父辈祖辈们的童年趣事。这个导入只需要学生能向家里的长辈询问快乐的事情,有条件的
学生可由这个问题向长辈了解更多,没有条件的也可尽量避免
出现不和谐的话题,而且长辈们曾经生活的年代比起现在确实
清贫、苦涩得多了,一苦一乐也正好符合了文章中苦中带涩的主题。
在我认为,短短几分钟的新课导入比一般教学内容可能更
为重要,往往会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良好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正确清晰的时代观念。
二、始终认清大师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学书法,要临摹;做教师,也是从听一堂课上一堂课开始。人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再创造才会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教育学里讲到,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教师的一切言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那么教学课堂中教师所呈现的教
学内容肯定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在设计《散步》这篇文章的教学方案时,我觉得文章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认识比较熟悉,怎样让他们更有兴趣再次接受熟悉的事物呢?我想到就是“新瓶装旧酒”。我给整篇文章设计了四个教学情境:我是大编剧、我是设计师、我是大导演、我是大评委。我让学生用编剧的身份了解文本的主要信息,学会抓主要情节;让学生从设计师的角度赏析文中的写景语句,感悟句子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以导演自居帮助“演员”把握人物性格,顺利入戏;又套用了时下很是轰动的综艺节目《我是大评委》的名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点评、体悟文本及交流的信息。整节课上学生根据情境的提示大胆发言,交流讨论,充满激情地深化了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
学生或许有年龄的局限性,但是他们的情感是无限的,只要引导的好,他们不会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产品,而是广袤土地上自由生长的奇花异草,长大后的他们将会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璀璨光辉。不要把他们仅仅当成孩子看待,让他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大师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三、始终信守语文必须回归现实生活
我在教学活动设计的拓展提升这一环节一度走过一些弯路,前辈教师评价说,我在这一环节中呈现的内容选得不错,也确实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但是把它放进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中就发现已经远远脱离了文本。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未能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生成可利用资源,例如上一节“海”专题的课,前面都是与海有关的文学资料,到拓展提升时放了大量的海洋生物的图片,就似乎仅仅是让学生观赏一下,难怪课后有人说,如果只看这一个环节,会以为是在上生物课呢。
慢慢地,我在拓展提升这块内容上小心谨慎地做尝试,坚持了超越文本但又必须回归文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时考虑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想超越文本不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本借助教师提供的补充内容走进生活,而回归文本就是利用文本阅读中的收获来解决生活中问题或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于是我在《蓝蓝的威尼斯》的教学设计中给学生补充了水城威尼斯两个不同时期的材料,还补充了一些我们城市中与水有关的几处景点资料。利用威尼斯城市新旧资料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文章将威尼斯介绍得非常美丽,而资料中介绍到水城正在消失,这正好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受挫感。随后紧接着出示本城的景点图片和资料,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仿照文本介绍景点,再让学生寻找对策使这些美丽的景色不再消失,让学生受挫的心理立刻得到补偿乃至满足。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接触及收获的信息也将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内化,如果下次学生来到某个景点,他也许会想到自己曾经是如何赞美这片美景,他也就会不由自主地化身为天使保护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课堂与现实,语文和生活就这样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再说课后学习,更是凝聚着大量无形的可利用资源。现代教育积极提倡减负增效,更是明文规定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的时间每门要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这样无形中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又绝对不能没有家庭作
业,否则学习的圆环就会出现断痕。秉承我一贯的教学活动设计理念,我也更愿意让学生完成一些有生活意义,更具灵活性的作业。例如我在上完《柳叶儿》一课后,让学生设计了一份对照表格,查找30年前和现在的生活资料,通过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展开对比。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查找资料,也可以交流合
作,而最后对比的结果也能让学生再次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的进
步,生活的美好。而在《父母的心》教学过程中,因为文中的父母对孩子那种爱感染了大家,学生也都回忆了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的事,于是我让学生当天晚上回去也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并在做完事情之后及时记下心里的感受。
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语文不再仅仅是字词句的堆砌,更是教师和学生守望生活的一扇心灵之窗。透过这扇窗,我们能感受到字画的墨香如秋季田野的金黄色浓浓的弥漫
在心间;推开这扇窗,我们能更真实地融入在生活这片广袤的土地。更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2-0060-01
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时刻影响着教学的整体,每次在设计教学活动单的各个环节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单呢?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一节语文课大致可以分为新课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析、拓展提升和课后学习五个板块。每一个板块的设计必须顾及到彼此之间的衔接整合,还要紧密联系文本,更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始终牢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节课从哪开始教学,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都是至关重要的,既要考虑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层层铺垫,又要顾及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还不能忽略学生的学习期待。我坚信“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导入得精彩首先就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愉悦更顺畅自然地进入到文本学习中去。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要让学生在这一环节先有成就感,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为吸收新知识而做好准备。
记得在教学《柳叶儿》一文时,我尝试着让学生挖掘出更深的生活思考。例如文中讲到的饥荒年代,对于新世纪的青少年来讲那个年代只存在于电视电影中,真实感不强,怎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真实存在的年代呢?最终经过不断地思考修改,我将导入定为:向你的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父辈祖辈们的童年趣事。这个导入只需要学生能向家里的长辈询问快乐的事情,有条件的
学生可由这个问题向长辈了解更多,没有条件的也可尽量避免
出现不和谐的话题,而且长辈们曾经生活的年代比起现在确实
清贫、苦涩得多了,一苦一乐也正好符合了文章中苦中带涩的主题。
在我认为,短短几分钟的新课导入比一般教学内容可能更
为重要,往往会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良好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正确清晰的时代观念。
二、始终认清大师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学书法,要临摹;做教师,也是从听一堂课上一堂课开始。人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再创造才会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教育学里讲到,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教师的一切言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那么教学课堂中教师所呈现的教
学内容肯定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在设计《散步》这篇文章的教学方案时,我觉得文章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认识比较熟悉,怎样让他们更有兴趣再次接受熟悉的事物呢?我想到就是“新瓶装旧酒”。我给整篇文章设计了四个教学情境:我是大编剧、我是设计师、我是大导演、我是大评委。我让学生用编剧的身份了解文本的主要信息,学会抓主要情节;让学生从设计师的角度赏析文中的写景语句,感悟句子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以导演自居帮助“演员”把握人物性格,顺利入戏;又套用了时下很是轰动的综艺节目《我是大评委》的名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点评、体悟文本及交流的信息。整节课上学生根据情境的提示大胆发言,交流讨论,充满激情地深化了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
学生或许有年龄的局限性,但是他们的情感是无限的,只要引导的好,他们不会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产品,而是广袤土地上自由生长的奇花异草,长大后的他们将会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璀璨光辉。不要把他们仅仅当成孩子看待,让他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大师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三、始终信守语文必须回归现实生活
我在教学活动设计的拓展提升这一环节一度走过一些弯路,前辈教师评价说,我在这一环节中呈现的内容选得不错,也确实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但是把它放进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中就发现已经远远脱离了文本。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未能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生成可利用资源,例如上一节“海”专题的课,前面都是与海有关的文学资料,到拓展提升时放了大量的海洋生物的图片,就似乎仅仅是让学生观赏一下,难怪课后有人说,如果只看这一个环节,会以为是在上生物课呢。
慢慢地,我在拓展提升这块内容上小心谨慎地做尝试,坚持了超越文本但又必须回归文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时考虑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想超越文本不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本借助教师提供的补充内容走进生活,而回归文本就是利用文本阅读中的收获来解决生活中问题或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于是我在《蓝蓝的威尼斯》的教学设计中给学生补充了水城威尼斯两个不同时期的材料,还补充了一些我们城市中与水有关的几处景点资料。利用威尼斯城市新旧资料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文章将威尼斯介绍得非常美丽,而资料中介绍到水城正在消失,这正好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受挫感。随后紧接着出示本城的景点图片和资料,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仿照文本介绍景点,再让学生寻找对策使这些美丽的景色不再消失,让学生受挫的心理立刻得到补偿乃至满足。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接触及收获的信息也将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内化,如果下次学生来到某个景点,他也许会想到自己曾经是如何赞美这片美景,他也就会不由自主地化身为天使保护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课堂与现实,语文和生活就这样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再说课后学习,更是凝聚着大量无形的可利用资源。现代教育积极提倡减负增效,更是明文规定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的时间每门要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这样无形中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又绝对不能没有家庭作
业,否则学习的圆环就会出现断痕。秉承我一贯的教学活动设计理念,我也更愿意让学生完成一些有生活意义,更具灵活性的作业。例如我在上完《柳叶儿》一课后,让学生设计了一份对照表格,查找30年前和现在的生活资料,通过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展开对比。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查找资料,也可以交流合
作,而最后对比的结果也能让学生再次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的进
步,生活的美好。而在《父母的心》教学过程中,因为文中的父母对孩子那种爱感染了大家,学生也都回忆了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的事,于是我让学生当天晚上回去也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并在做完事情之后及时记下心里的感受。
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语文不再仅仅是字词句的堆砌,更是教师和学生守望生活的一扇心灵之窗。透过这扇窗,我们能感受到字画的墨香如秋季田野的金黄色浓浓的弥漫
在心间;推开这扇窗,我们能更真实地融入在生活这片广袤的土地。更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