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历史教育的核心以及重点之一,人文精神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育质量。与其他学科不同,历史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从历史课本中不断地发掘爱国主义内容,不断加强和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民族使命感、自豪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除此之外,历史教师更应当注重历史优秀人物的品格和情操,培养出学生健全以及积极向上的人格,将现实与历史有机结合,加强学生注重人类历史发展的责任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育 人文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1-0141-03
在对高中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文价值以及道德观引导,不断培育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对文化底蕴进行逐步积累。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着高度重视,并且加强对教学的深化和改革。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方面将涉及各个方面,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在提升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实现高效学习。
一、高中生人文素养教学现状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中生的知识日益丰富,同时也更加关注社会和自我,各种人格也正在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对培养自身成长以及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从学生本身角度出发,大部分高中生都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缺少对他人的关心,不尊重他人,过于的满足于物质享受,越来越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还是与学校的历史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息息相关。在对高中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中学的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但就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这些优势并没有被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出来,有些甚至成为了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道路上的一道阻碍。同时,有的高中生对历史教学中人文体验不足,无法感受到人文教学中的情感,未能融入到人文体验当中,这就无法提升历史课堂人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高中生没有在历史课堂上感知到人文元素,无法感知到人文元素在历史课堂上的展现,缺乏对人文元素的感知能力,进而影响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从教学角度出发,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中也愈来愈看重分数,很多高中历史课堂教师在授课中放弃了本该丰富多彩以及充满趣味性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呆板的说教、死记硬背以及逐渐僵化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以及学习环境中,高中生对历史的兴趣逐渐被消磨,缺少了个性的张扬,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对文化底蕴的缺失使得当前我国很多高中生对世界遗产、文化遗产以及各种瑰宝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缺少了解,從而导致了学生道德情操以及思想品质的严重不足。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高中教师没有明确当前历史教学的目标,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脱节,使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完全与人文教学目标无关,甚至造成学生无法理解历史人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逐步丧失了公民意识,无法形成较高的法治意识,建立起较低的人文素养。有的高中教师受到思维惯性的影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的内容,以提高他们的成绩作为教学的目标,使学生逐步丧失了人文学习的兴趣,未能挖掘出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人文素养,进而降低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达到培养他们人文素养的效果。
站在家庭的角度,更多的家长仅看重学生的历史成绩和分数,忽视了家庭的人文教育。久而久之使得学生的人文知识极为匮乏,人文素养逐渐降低。家长往往认为在高中阶段需要注重学生的成绩,未能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过于注重历史教材中的考试内容,却忽略了教材中存在的人文内容,使学生受到家长思想的影响,逐步忽视了人文内容的学习。
二、培养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的措施
(一)提升高中历史经典文化教育。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升,物质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当人们在享受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其中最为典型的则是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基于这样的原因,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传统本土文化,同时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地提升和融入对经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在课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如“舍生取义”的强调,对岳飞“精忠报国”的气节理解,为学生灌输古时候能人志士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进行感悟、体会;对杜甫“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保家卫国诗句进行解析,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节。除上述之外,在我国几千年悠久的优秀文化中,还有许多对品格以及思想道德等理念的表现,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像此类能够更好地塑造高中生人格的文化,都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同时进行渗透教育,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需要不断通过高中的历史课程进一步提升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在优秀文化的教育过程中,使学生重新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德育教育。要想为高中生树立更好的榜样,首先就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师德,在高中历史教师身上应当体现出公平和正直善良的优秀品格。最能体现教师正直善良的一方面则是在对学生传递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关心以及爱护。历史教师不仅仅扮演的是知识传播者、学生引导者的角色,更是一名长辈,历史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平易近人的形象,在这种良好师德的传播下学生便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文素养。 而公平性则主要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对任何学生进行特殊待遇,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坚决避免出现用成绩分好坏学生的情况,历史教师应当做到以身作则,从自身开始提高人格魅力和个人文化修养,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在加强历史教师的自我要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锻炼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到关于经济历史的课程时,可以让学生采访相关身边的老年人,让他们讲述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和差异,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谈感受。除上述之外,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去体验改革开放之后给我国带来的各种发展和进步,通过这种实践的模式加深学生对书本、教科书上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开展合作学习,搜集不同家乡的变化,并在课堂中与同学分享,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寻到与人文相关的资源。教材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含了许多关于人文素养的内容。高中教师积极挖掘教材中存在的人文资源,找寻到每一章节与人文相关的内容,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到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较高的人文意识。教师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将人文资源分为人文素养、人文意识两大种类,将这两大人文资源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使学生逐步明确人文资源的本质内涵,建立起较高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章节的内容,带领学生对比中内外所涉及到的法治制度,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五)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体验。情境教学方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构建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体验中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建立起完善的人文思想,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例如,教师讲解与孔子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上播放“孔子”这一影片,以影片创建出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扮演电影中的角色,使学生体验到孔子的思想情感,形成较高的人文素质。
(六)创设开放性教学策略,营造人文教学氛围。营造民主、人文的教学氛围是当前教师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产生重大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积极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营造出人文教学氛围,创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融入到人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营造出人文教学的氛围,引领学生投入到讨论当中,使学生与周围的同学一起讨论与人文相关的内容,共同挖掘历史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人文知识内容。
(七)正确引导历史情怀,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也是当前历史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的历史情怀,向学生传授与爱国情怀、诚实守信等相关的内容,使学生逐漸具备较高的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质,进而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讲解与唐代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唐代诗人的代表作,补充一些关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语句,使学生在阅读这些诗句的同时掌握到其中所蕴藏的人文情怀,形成较高的爱国品质。
三、结束语
人文素养的培养应当在高中历史学科中得到重视,能够帮助学生今后的全面成长,使得教师的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对经典文化的教育更好地培养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推动国民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彬.浅析高中历史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38.
[2]魏晋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8(11):197.
[3]闫秀洁.浅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基础教育论坛,2018(17):45-46.
[4]陈荔歆.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J].黑龙江史志,2013(13):302.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育 人文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1-0141-03
在对高中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文价值以及道德观引导,不断培育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对文化底蕴进行逐步积累。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着高度重视,并且加强对教学的深化和改革。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方面将涉及各个方面,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在提升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实现高效学习。
一、高中生人文素养教学现状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中生的知识日益丰富,同时也更加关注社会和自我,各种人格也正在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对培养自身成长以及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从学生本身角度出发,大部分高中生都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缺少对他人的关心,不尊重他人,过于的满足于物质享受,越来越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还是与学校的历史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息息相关。在对高中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中学的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但就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这些优势并没有被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出来,有些甚至成为了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道路上的一道阻碍。同时,有的高中生对历史教学中人文体验不足,无法感受到人文教学中的情感,未能融入到人文体验当中,这就无法提升历史课堂人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高中生没有在历史课堂上感知到人文元素,无法感知到人文元素在历史课堂上的展现,缺乏对人文元素的感知能力,进而影响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从教学角度出发,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中也愈来愈看重分数,很多高中历史课堂教师在授课中放弃了本该丰富多彩以及充满趣味性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呆板的说教、死记硬背以及逐渐僵化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以及学习环境中,高中生对历史的兴趣逐渐被消磨,缺少了个性的张扬,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对文化底蕴的缺失使得当前我国很多高中生对世界遗产、文化遗产以及各种瑰宝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缺少了解,從而导致了学生道德情操以及思想品质的严重不足。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高中教师没有明确当前历史教学的目标,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脱节,使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完全与人文教学目标无关,甚至造成学生无法理解历史人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逐步丧失了公民意识,无法形成较高的法治意识,建立起较低的人文素养。有的高中教师受到思维惯性的影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的内容,以提高他们的成绩作为教学的目标,使学生逐步丧失了人文学习的兴趣,未能挖掘出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人文素养,进而降低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达到培养他们人文素养的效果。
站在家庭的角度,更多的家长仅看重学生的历史成绩和分数,忽视了家庭的人文教育。久而久之使得学生的人文知识极为匮乏,人文素养逐渐降低。家长往往认为在高中阶段需要注重学生的成绩,未能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过于注重历史教材中的考试内容,却忽略了教材中存在的人文内容,使学生受到家长思想的影响,逐步忽视了人文内容的学习。
二、培养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的措施
(一)提升高中历史经典文化教育。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升,物质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当人们在享受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其中最为典型的则是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基于这样的原因,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传统本土文化,同时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地提升和融入对经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在课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如“舍生取义”的强调,对岳飞“精忠报国”的气节理解,为学生灌输古时候能人志士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进行感悟、体会;对杜甫“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保家卫国诗句进行解析,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节。除上述之外,在我国几千年悠久的优秀文化中,还有许多对品格以及思想道德等理念的表现,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像此类能够更好地塑造高中生人格的文化,都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同时进行渗透教育,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需要不断通过高中的历史课程进一步提升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在优秀文化的教育过程中,使学生重新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德育教育。要想为高中生树立更好的榜样,首先就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师德,在高中历史教师身上应当体现出公平和正直善良的优秀品格。最能体现教师正直善良的一方面则是在对学生传递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关心以及爱护。历史教师不仅仅扮演的是知识传播者、学生引导者的角色,更是一名长辈,历史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平易近人的形象,在这种良好师德的传播下学生便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文素养。 而公平性则主要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对任何学生进行特殊待遇,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坚决避免出现用成绩分好坏学生的情况,历史教师应当做到以身作则,从自身开始提高人格魅力和个人文化修养,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在加强历史教师的自我要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锻炼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到关于经济历史的课程时,可以让学生采访相关身边的老年人,让他们讲述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和差异,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谈感受。除上述之外,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去体验改革开放之后给我国带来的各种发展和进步,通过这种实践的模式加深学生对书本、教科书上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开展合作学习,搜集不同家乡的变化,并在课堂中与同学分享,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寻到与人文相关的资源。教材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含了许多关于人文素养的内容。高中教师积极挖掘教材中存在的人文资源,找寻到每一章节与人文相关的内容,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到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较高的人文意识。教师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将人文资源分为人文素养、人文意识两大种类,将这两大人文资源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使学生逐步明确人文资源的本质内涵,建立起较高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章节的内容,带领学生对比中内外所涉及到的法治制度,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五)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体验。情境教学方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构建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体验中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建立起完善的人文思想,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例如,教师讲解与孔子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上播放“孔子”这一影片,以影片创建出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扮演电影中的角色,使学生体验到孔子的思想情感,形成较高的人文素质。
(六)创设开放性教学策略,营造人文教学氛围。营造民主、人文的教学氛围是当前教师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产生重大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积极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营造出人文教学氛围,创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融入到人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营造出人文教学的氛围,引领学生投入到讨论当中,使学生与周围的同学一起讨论与人文相关的内容,共同挖掘历史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人文知识内容。
(七)正确引导历史情怀,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也是当前历史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的历史情怀,向学生传授与爱国情怀、诚实守信等相关的内容,使学生逐漸具备较高的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质,进而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讲解与唐代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唐代诗人的代表作,补充一些关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语句,使学生在阅读这些诗句的同时掌握到其中所蕴藏的人文情怀,形成较高的爱国品质。
三、结束语
人文素养的培养应当在高中历史学科中得到重视,能够帮助学生今后的全面成长,使得教师的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对经典文化的教育更好地培养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推动国民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彬.浅析高中历史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38.
[2]魏晋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8(11):197.
[3]闫秀洁.浅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基础教育论坛,2018(17):45-46.
[4]陈荔歆.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J].黑龙江史志,2013(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