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其身心启蒙的重要场所。为科学塑造小学生品行思维,为努力培育小学生行为素养,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打造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优质教育课程,是现代教育发展需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文以明确《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开展重要性为基础,探究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优化方案,以便构架适合培育小学生品行的科学课程,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品行与行为意识优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道德建设自古便是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关键性课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稳步发展的现如今,为迎合和谐社会建设,提升全民素质,于教育教学体系中开展全民行为素养与思维道德培育显得至关重要。对此,《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意识与道德观念培育的重要场所,需注重其教学开展的重要性,并构架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培育方法,以此保证小学生思维意识与行为理念的培育科学。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构成,《品德与社会》课程自其投入应用以来,一直以培育青少年身心思维,引导青少年品行意识为重点,借助思想教育与认知教育,激活青少年的自我认知,优化青少年的思维意识。可以说,作为贯穿了小学整个教育阶段的教学课程,《品德与社会》有别于幼儿教育时期的潜在能力培养,其极为直观的,极为科学的将品德与社会相关联,建立起极其符合现实需求的教育方案,以落实社会需求为核心,以建立个人价值观为目标,形成的教育模式有助于青少年更好的融入社会,更好的建立以社会发展为基础的思维体系,真正的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认知。总体来说,《品德与社会》于小学教育体系中落实,其目的在于培育青少年思维意识,促进其与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融合,这有助于青少年更好的优化意识,建立与时俱进的社会价值观。
  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开展的科学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对小学生身心发展而言意义重大,而其发挥巨大作用的根本,源自于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对此,详尽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开展的科学方法,其教学方法核心构成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基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融入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法打造过程中,紧密围绕社会发展本质,融入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育方式,都要着眼于《品德与社會》的核心目标,以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构筑良好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例如,在进行《我和规则交朋友》的课程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并将其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结合规则进行讲解,让小学生充分了解,核心价值观的构成是对规则遵守的终极目标,亦是构建社会的核心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选取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借助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融入到规则教学中,并在规则学习中更好的掌握与内化核心价值的内容。具体来说,在该教学中可注重学生自主性的调动,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规则”,并在“规则”中找寻核心价值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自发的研究规则,理解规则,并内化规则,从而借对规则的熟悉逐步掌握核心价值思维,逐步内化核心价值内容。不过,自主教学虽然是良好的核心价值内化手段,但并非唯一的核心价值内化教育方法,对此,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应用情景教育、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参与等多种类教育方法,也是保证《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的科学手段。
  (二)基于个体发展的道德意识理念灌输
  《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中,基于社会发展的考量而在课堂之上融入核心价值观内容,其是课堂教学方法构建的基础支持,亦是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促进手段。不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个体注重集体性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个体对自身能力与意识的培育决定了集体性发展的巩固性。对此,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注重核心价值培育的同时,针对个体的发展需求来构架道德意识理论灌输体系也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以《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课程学习为例,其是出于对学生融入群体的适应性为考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学校与社会,并以此为延伸,进而对整个社会有所认知。目前,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区的认知优化,在《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中,教师普遍选取榜样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正确优化行为,正确面对社会。例如,在家庭生活的认知中,教师多会选择古代先贤、感动中国人物,讲解他们的事迹,并让学生回忆家长曾经为自己做过的点滴,促进其在生活的平凡中寻找感动,寻找那些日常生活中父母付出的爱。借由这样的循序渐进引导,《品德与社会》课堂将构架起良好的品德教育氛围,以此来优化学生的个人思维,提升其品行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步入社会以及未来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教学方法的构成应遵循教育思维的导向,明确《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的重要性,并从核心价值融入,道德品行培养两个角度出发,保证教育方法为教育思想培植服务,才能确保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的科学化,真正培育出具备良好身心素养的受教群体。
  参考文献:
  [1]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9):231-234.
  [2]韩冬梅.“探究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5):113-115.
  [3]黄雅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草根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119-120.
  作者简介:
  李玉琴,大专学历,小教二级,从教17年,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其他文献
舞蹈作为在空间与时间中呈现的视觉艺术,是通过舞者的身体律动将作品的情感、意图展示给观众的艺术形式。在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舞蹈技巧之外,还要培养
摘 要:正负强化理论是法国心理学家托夫特提出的理论。托夫特认为强化有两种类型,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是正强化又叫积极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就是负强化又叫消极强化。强化通过强化物发生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前者是由教师、同学、家长、学校等施予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后者则是学生的自我强化,即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的强化。  关
摘 要:为积极响应学校分层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学校采用了操作性强的分层教学法,为了契合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对初中语文分层布置作业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布置作业;原因;举措;评价与激励;困惑  一、分层布置作业的原因  学生完成作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这也是学生应尽的义务。但对经常拖欠作业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对他们来说实属难事。
摘 要:数学课程属于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教学实际条件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直接对吸收知识的效率造成影响。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数学;激发兴趣;学习兴趣  一、前言  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所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摘 要:“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可得,教师的作文批改也是为了不批改。为了学生今后走上社会能自我成文,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恰当地修改自己的文章。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修改;方法  强调让学生自己修改,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任不管。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比较弱,教师必须加强指导,使学生逐步懂得怎样修改,逐步提高作文的能力,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就必须作为
一、背景及界定rn传统的地理学科考试中,考查地理机械性记忆的试题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地理课也给人们造成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得高分的错误认识.在2003年及今后的考试
期刊
缺乏科学理论,政治就不能坚定,理论难以统一,步调不能一致.我们必须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和方法保障党的建设就是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中职生的就业状况也倍受关注,而职业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职生主要存在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不在仅仅关注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其审美能力。而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想要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需要从激发兴趣着手。本文就兴趣教学在中职音乐鉴赏教育中的实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兴趣教学;中职;音乐鉴赏  1前言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音乐鉴赏课作
摘 要:通过对技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探究,提出在教学中如何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本人就体育教学中重难点的把握谈谈自己的处理方法,为在备课和教学实践中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重点;难点;处理方法  体育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教学方法的依据,更是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教学重难点这个核心问题,才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