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属于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教学实际条件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直接对吸收知识的效率造成影响。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数学;激发兴趣;学习兴趣
  一、前言
  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所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那么,在农村数学教学中没有普及多煤体教学条件的前提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昵?下面结合笔者所学专业及教学实践谈儿点体会。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二、改变教学方法,设计生活情境
  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对数学产生厌恶的情绪。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来引入新课学习,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捕捉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利用身边的事例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讲解新课“循环小数”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放一段关于春夏秋冬的景物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四季的不断变化,循环往复,从而能够初步理解“循环”的内涵,再进行导入新课“循环小数”概念方面的知识。通过创设循环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对“周长与面积的关系”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在课堂上可设置这样的情景:先给每位学生分20根火柴,让他们动手摆出各种形状,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逐渐让学生得出多边形的长宽之间的差距越大面积越小,多边形变数越小面积就越小等结论。通过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情景,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逐渐触摸到新课的相关知识点,从而在新课的学习上更加得心应手。
  三、探索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不失良机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巧妙的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爿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JE确地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的疑惑。此时,教师的思路方法只有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亲自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好学数学的自信心。
  四、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就是思维活动的巾枢,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争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从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的运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动口数、动口说、动手量、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实质,变枯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激趣乐学。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改交了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而是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直径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形硬纸板,独立做实验,让每位同学测量自己手中的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剧长,然后再测量直径,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亲自测量,同学们都明白,从前面的三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中发现不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都是与这个圆本身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很快理解圆周率的的意义,自己推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着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进行正确的交流
  (1)说得出来。合作交流的起点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在教学中引导每一位学生倾吐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让与自己交流的每一位同学看到自己的优势。小学生十分缺乏这种合作交流的有效的技能,做教师更有责任去引导学生学会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经过观察,说不出来的学生中大多数是组内的学习较差的弱势学生。这些学生说出来的想法不但能使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从而有效地实施分层次教学,他们的见解还有利于组内同学掌握他们的识知水平,进而对他们进行小组内的互助辅导。
  (2)听得进去。教师让学生明确倾听是一种对发言者的尊重。能在别人发言时仔细地听,并给予一定的语言或肢体上的回应,同时还能尊重和你不同的见解,这是一种完美人格的体现。
  (3)能提出来。也就是学会质疑。在倾听别人的见解辨别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疑议,必要时与之产生争执,在争执中达成共识,提高认识。此时才是合作中交流的高潮所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强调辩论时,对理不对人,是对观点的争论不是对人格的攻击。学生在和谐而有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进行着善意的争执,从中得到合作交流的最大收获与成功。
  六、养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农村的孩子,胆小、“不出趟”、表现的机会少,但是教师要绞尽脑汁去引导课堂上的他们被动变为主动,由被提问到主动参与,并反提问老师等问题,因在传承的数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所以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所谓“课堂学习活动”就是指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设计的,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学习形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摘 要: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演化,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近年来,学校足球运动发展迅速,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可是我国足球文化落后于许多国家,在发展校园足球还存在了许多问题。  关键词:足球;师资  三大球中足球对学生的吸引力远不如排球与篮球,教学训练更是不景气,出现滑坡现象,原有的足球队也所剩无几,参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业几乎天天有,学生天天做。做作业是为了什么,为巩固知识?为检验教学效果?为学生升学考试?还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本文从存在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及基本的原则三方面阐述语文老师在作业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旨在让我们的学生乐于做语文作业,从而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作业;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更关
摘 要:情感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虽然如今语文的情感教育还不属于成熟时期,但是我相信通过教育者们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就能够让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变得更加成熟。  关键词:新课改;情感教育;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它要求任课教师掌握部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知识,能
摘 要: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习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在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
摘 要:语文教学由过去“思想内容分析课”到现在着力追求“自主、合作、探究课”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进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新课程推进的有力措施,是实践新课程的有益补充。因此,应在研究语文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建构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这对于提高课堂质量、提升教
新时代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随着终生学习观念在全社会的进一步确立,实现教师在任教学校的终身学习发展,已成为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代一些学校已对校园网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建立了宽带校园网、配置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也有的学校为教师配置了电脑设施,并建立了校园无线网,所有教室将安装多媒体投影仪。这一切,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都取得
期刊
摘 要:正负强化理论是法国心理学家托夫特提出的理论。托夫特认为强化有两种类型,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是正强化又叫积极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就是负强化又叫消极强化。强化通过强化物发生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前者是由教师、同学、家长、学校等施予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后者则是学生的自我强化,即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的强化。  关
摘 要:为积极响应学校分层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学校采用了操作性强的分层教学法,为了契合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对初中语文分层布置作业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布置作业;原因;举措;评价与激励;困惑  一、分层布置作业的原因  学生完成作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这也是学生应尽的义务。但对经常拖欠作业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对他们来说实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