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使人精神焕发,信心百倍,也可以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当她波动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当她平和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当她激烈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种东西就是人的情绪。情绪对人的所有活动,特别是一些创造性活动的完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研究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我们追求四十五分钟内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
情绪调节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在课堂上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运用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如图所示)是有关教学中情感互动的教学设计,也就是要把有益于课堂学习的情绪调动起来,使这种主要的情绪发挥更大的作用的一个模式化图解。在这个教学模式中突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愉悦的心情以及各种焦虑的状态,这些情绪能够促进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个模式中,课堂过程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情绪的刺激因素,比如:教学内容是否有趣,教学环境是否新奇,老师是否幽默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等。在这些外界因素中当然教师的作用最重要。教师要根据所上课型的特点来调节学生的情绪,使积极情绪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一些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教师在课堂上要设置一个好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的设置能使学生有一个目标任务,有导向性,在产生新奇的同时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学习;通过交流展示能使学生产生适度的紧张感,致使其注意力集中;通过当场反馈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体会到学习的自豪感与乐趣。
三、运用情绪调节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积极的学习心理需要积极的情绪
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这也是情绪的两个极端情况。课堂上,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不良的情绪就会降低教学效果。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兴趣状态和精神愉快的状态互补且交替出现时,能表现出更好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学生的情绪消极,也就是在心情郁闷时就很难完成预定的学习,这是消极的情绪对思维的过程产生抑制,使得心不在焉,无法正常学习。
(二)教师引导,让学生心中充满阳光
情绪是人们对周围的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能有足够的艺术魅力,能审时度势地引导学生。
如一位教师所说:“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必须心中布满阳光。”
(三)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培养积极的情绪
多边活动。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使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当学生经过思考踊跃发言时,不管内容对与错,教师都不应该嘲笑,而应对其进行鼓励。这样,发言者就会感觉到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从而能促进良好情绪的产生,因而也就思维敏捷。
(四)采用激励法,培育积极课堂情绪
通过一些研究可以发现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个人的需要直接的一种关系的反映,因此,情绪是可以得以调节与控制的。那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使学生有积极的课堂情绪,让学生们明白在学习上需要什么。激励法是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激励法有目标激励、特长激励、竞争激励、语言夸奖、兴趣激励等。
(五)克服不良情绪
首先,要想让学生有良好的上课情绪,那么教师就要控制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否则,因为教师的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次,当学生在家里和父母或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产出一些不良的情绪,导致在课堂上不服从教师的管理时,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敏锐的观察力发现问题,给予鼓励或表扬,从而化解学生心中的矛盾,让其能自主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让其在自主学习中积极地思考,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忘记不快。
一堂成功的课,与课堂情绪的掌控密不可分。要想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学方式艺术化,必须学会调节课堂情绪。“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这句话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长期修炼与把握的目标之一。
(责任编辑 韦淑红)
一、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
情绪调节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在课堂上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运用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如图所示)是有关教学中情感互动的教学设计,也就是要把有益于课堂学习的情绪调动起来,使这种主要的情绪发挥更大的作用的一个模式化图解。在这个教学模式中突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愉悦的心情以及各种焦虑的状态,这些情绪能够促进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个模式中,课堂过程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情绪的刺激因素,比如:教学内容是否有趣,教学环境是否新奇,老师是否幽默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等。在这些外界因素中当然教师的作用最重要。教师要根据所上课型的特点来调节学生的情绪,使积极情绪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一些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教师在课堂上要设置一个好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的设置能使学生有一个目标任务,有导向性,在产生新奇的同时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学习;通过交流展示能使学生产生适度的紧张感,致使其注意力集中;通过当场反馈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体会到学习的自豪感与乐趣。
三、运用情绪调节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积极的学习心理需要积极的情绪
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这也是情绪的两个极端情况。课堂上,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不良的情绪就会降低教学效果。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兴趣状态和精神愉快的状态互补且交替出现时,能表现出更好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学生的情绪消极,也就是在心情郁闷时就很难完成预定的学习,这是消极的情绪对思维的过程产生抑制,使得心不在焉,无法正常学习。
(二)教师引导,让学生心中充满阳光
情绪是人们对周围的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能有足够的艺术魅力,能审时度势地引导学生。
如一位教师所说:“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必须心中布满阳光。”
(三)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培养积极的情绪
多边活动。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使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当学生经过思考踊跃发言时,不管内容对与错,教师都不应该嘲笑,而应对其进行鼓励。这样,发言者就会感觉到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从而能促进良好情绪的产生,因而也就思维敏捷。
(四)采用激励法,培育积极课堂情绪
通过一些研究可以发现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个人的需要直接的一种关系的反映,因此,情绪是可以得以调节与控制的。那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使学生有积极的课堂情绪,让学生们明白在学习上需要什么。激励法是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激励法有目标激励、特长激励、竞争激励、语言夸奖、兴趣激励等。
(五)克服不良情绪
首先,要想让学生有良好的上课情绪,那么教师就要控制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否则,因为教师的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次,当学生在家里和父母或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产出一些不良的情绪,导致在课堂上不服从教师的管理时,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敏锐的观察力发现问题,给予鼓励或表扬,从而化解学生心中的矛盾,让其能自主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让其在自主学习中积极地思考,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忘记不快。
一堂成功的课,与课堂情绪的掌控密不可分。要想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学方式艺术化,必须学会调节课堂情绪。“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这句话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长期修炼与把握的目标之一。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