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國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我国古今文人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对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当代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体系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学生缺失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本文针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现状提出将传统文化融入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以强化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德育效果。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品德教育;小学生;文化渗透
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倡道德教育和塑造人格,对小学生品德教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文化埋没和外国文化入侵导致许多年轻人追捧西方文化,冷落民族文化。为巩固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学校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品德教育显得极其重要,形势刻不容缓。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现状
辞海对“文化”的初定义是: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产物,综合人类生活的所有经验和智慧,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结晶。传统文化的雏形随人类活动开始形成,然后渐渐随历史进程演变成当代文明,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经历过漫漫的历史长河,却能稳定留存至今,对于我们而言真是何其幸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即保留了人类普遍赞扬的优秀品质,又形成了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形态。近年来,十八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该核心价值观吸取前人的文化理念,用24个字高效地浓缩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规范每个人的道德行为。这些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有示范性意义,能让学生深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践行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异国文化效应影响范围甚广,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颇大。许多入世未深的小学生容易被西方文化吸引,反而忽视本国文化。这个困境是民族文化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小学品德教育需要认真面对的难题。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因此许多学校正积极开展相关教育和活动。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也开始融入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念,让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小学品德教育体系目前不是很完善,导致许多问题出现。首先,德育课流于形式,不重视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其次,教师缺乏专业的文化知识体系,太多都一知半解或知之不解,导致教育效果不到位。再者,教课内容选择不当,或与现实脱节,或内容寓意太深,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教育模式和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赢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可见,传统文化融入品德教育之路依旧漫长,需要师生继续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使命。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中最大效益化策略
小学生处于读书学习的起始阶段,尚未接触社会各方的诱惑和精神洗涤,其思想比较纯粹。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和吸收能力极强,其可塑性也很高。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前,品德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学校塑造小学生品行的主要方法,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在小学生品德教育过程中挖掘传统文化的潜能,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2.1引导学生全面领悟,增强文化素养
教师传授学生文学作品时一般以片段化教学为主,只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能力,而忽略学生的文学感受。这样的学习方式缺乏历史氛围的整体感知,并不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运用。小学生单纯地学习和背诵割裂式文词并不能领悟字里行间的深意,无法真正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品行素质。传统文学的阅读和学习应当注重整体性,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的全面性和领悟力。
教师在传授文学知识时往往会将词句、段落、中心思想和作者情感等写作内容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讲解。这样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习惯于拿来主义,越来越依赖标准答案而放弃文学的育人效用。教师对古文诗词的折分式教学虽然能统一考试标准,但是大大降低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削弱其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理解文学知识的深层含义,让学生从知识中找寻和发现对自己感触或影响最深的部分。
2.2注重学生的自主自悟,提升文化感知力
形式主义和命令模式是目前传统文化学习进程中最大的阻碍,严重忽略个体的思想悟性。教师一般会给小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学习任务作为学习标准,如:完整背诵文学作品段落、完成某些美德行为指标或家庭任务等。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性极强,却抹杀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只有当小学生心甘情愿地主动阅读和自主思考,才能真正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日常行为表现出来。
教师应当尝试放下管控欲,让学生自主感悟文学的魅力、自主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自主实践所悟所想。小学生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不足,并开始发现全新的自我,这种向内感化的过程才能深刻地牢记心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字句便能鲜活地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中,然后内化为每个独立的个体,成为小学生的生活灵魂和道德准绳。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独特而鲜明的个体,使每个人做到心有模范、行有规矩、道有准则。
2.3引领学生多方面阅读,扩大文化知识圈
发散性思维对于学习文学知识和传统文学都有不可多得的作用,不但能扩宽知识范围,还能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尚未成熟,仍然缺乏整合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把控全局,引导学生跳出知识框架,积极结合和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理解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学生只要能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就能得到全面提升且获益匪浅。
古诗词以不同的方法和文字抒发离别之情、手足之情、爱国之情和思乡之情等。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融合贯通相似情怀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意境,便能提升自身的文化感受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带领小学生自在地畅游在文化知识的海洋里,必将让学生受益终身。另外,传统文化的阅读和创新将会成为多元化和整合化的学习过程,其文化活力也会更加源源不断。
三、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引领学生前行的灯塔,也是当代人的行为准则和模范。教师需要紧握传统文化的传承权杖,并运用合适的方式将这份文化荣耀传播下去,这些都是学校品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如若每个小学生都能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并积极探索它的精髓,未来我国必将拥有庞博而深厚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力量。
参考文献:
[1]左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6:22.
[2]顾青,吴魏.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语文建设,2017:4.
[3]李媛,安志康.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观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256-25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品德教育;小学生;文化渗透
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倡道德教育和塑造人格,对小学生品德教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文化埋没和外国文化入侵导致许多年轻人追捧西方文化,冷落民族文化。为巩固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学校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品德教育显得极其重要,形势刻不容缓。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现状
辞海对“文化”的初定义是: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产物,综合人类生活的所有经验和智慧,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结晶。传统文化的雏形随人类活动开始形成,然后渐渐随历史进程演变成当代文明,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经历过漫漫的历史长河,却能稳定留存至今,对于我们而言真是何其幸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即保留了人类普遍赞扬的优秀品质,又形成了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形态。近年来,十八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该核心价值观吸取前人的文化理念,用24个字高效地浓缩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规范每个人的道德行为。这些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有示范性意义,能让学生深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践行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异国文化效应影响范围甚广,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颇大。许多入世未深的小学生容易被西方文化吸引,反而忽视本国文化。这个困境是民族文化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小学品德教育需要认真面对的难题。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因此许多学校正积极开展相关教育和活动。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也开始融入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念,让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小学品德教育体系目前不是很完善,导致许多问题出现。首先,德育课流于形式,不重视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其次,教师缺乏专业的文化知识体系,太多都一知半解或知之不解,导致教育效果不到位。再者,教课内容选择不当,或与现实脱节,或内容寓意太深,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教育模式和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赢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可见,传统文化融入品德教育之路依旧漫长,需要师生继续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使命。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中最大效益化策略
小学生处于读书学习的起始阶段,尚未接触社会各方的诱惑和精神洗涤,其思想比较纯粹。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和吸收能力极强,其可塑性也很高。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前,品德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学校塑造小学生品行的主要方法,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在小学生品德教育过程中挖掘传统文化的潜能,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2.1引导学生全面领悟,增强文化素养
教师传授学生文学作品时一般以片段化教学为主,只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能力,而忽略学生的文学感受。这样的学习方式缺乏历史氛围的整体感知,并不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运用。小学生单纯地学习和背诵割裂式文词并不能领悟字里行间的深意,无法真正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品行素质。传统文学的阅读和学习应当注重整体性,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的全面性和领悟力。
教师在传授文学知识时往往会将词句、段落、中心思想和作者情感等写作内容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讲解。这样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习惯于拿来主义,越来越依赖标准答案而放弃文学的育人效用。教师对古文诗词的折分式教学虽然能统一考试标准,但是大大降低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削弱其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理解文学知识的深层含义,让学生从知识中找寻和发现对自己感触或影响最深的部分。
2.2注重学生的自主自悟,提升文化感知力
形式主义和命令模式是目前传统文化学习进程中最大的阻碍,严重忽略个体的思想悟性。教师一般会给小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学习任务作为学习标准,如:完整背诵文学作品段落、完成某些美德行为指标或家庭任务等。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性极强,却抹杀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只有当小学生心甘情愿地主动阅读和自主思考,才能真正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日常行为表现出来。
教师应当尝试放下管控欲,让学生自主感悟文学的魅力、自主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自主实践所悟所想。小学生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不足,并开始发现全新的自我,这种向内感化的过程才能深刻地牢记心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字句便能鲜活地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中,然后内化为每个独立的个体,成为小学生的生活灵魂和道德准绳。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独特而鲜明的个体,使每个人做到心有模范、行有规矩、道有准则。
2.3引领学生多方面阅读,扩大文化知识圈
发散性思维对于学习文学知识和传统文学都有不可多得的作用,不但能扩宽知识范围,还能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尚未成熟,仍然缺乏整合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把控全局,引导学生跳出知识框架,积极结合和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理解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学生只要能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就能得到全面提升且获益匪浅。
古诗词以不同的方法和文字抒发离别之情、手足之情、爱国之情和思乡之情等。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融合贯通相似情怀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意境,便能提升自身的文化感受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带领小学生自在地畅游在文化知识的海洋里,必将让学生受益终身。另外,传统文化的阅读和创新将会成为多元化和整合化的学习过程,其文化活力也会更加源源不断。
三、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引领学生前行的灯塔,也是当代人的行为准则和模范。教师需要紧握传统文化的传承权杖,并运用合适的方式将这份文化荣耀传播下去,这些都是学校品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如若每个小学生都能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并积极探索它的精髓,未来我国必将拥有庞博而深厚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力量。
参考文献:
[1]左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6:22.
[2]顾青,吴魏.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语文建设,2017:4.
[3]李媛,安志康.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观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