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利用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欲赢得持续性竞争的优势,都必须抢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制高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争夺战中争取主动地位。可以说,人才资源管理已成为21世纪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现代企业要素管理的第一管理。如何抓住知识经济这一显著特征,寻求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嫁接与突破,一直是企业界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因素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实质上是人力资本主导型经济。随着钢铁工业从规模化扩张向资源优化配置的转化,市场技术竞争愈加激烈,技术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因此,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培养和使用,促使大批的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是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需要,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
我们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创新人才管理模式,高起点规划,制定了"培养一批技术专家、选拔一批技能人才、速成一批技术能手"的人才培养战略,并将其纳入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战略全局。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速推进人才战略的实施。
(一)创新用人机制,激发内在动力。我们从用人机制上打破条条框框,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才标准的陕隘的人才观,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思路,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让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尽快走上重要岗位,担当重任。工人出身、只有初中文化的职工唐效国,因具有突出的专业技能,经我们破格推荐,被评为莱钢煤气系统技术专家。同样是工人出身的职工吕宜国等7名职工,由于技术能力过硬,被我们聘为主任技师,并享受中层干部待遇。用人机制的科学创新,有效激发了广大员工学知识、钻业务、立足岗位提升工作业绩的积极性,促使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二)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动态管理。针对企业生产区域点多面广、技术力量紧缺的实际,我们将竞争机制纳入人才战略管理,对优秀科技人才、优秀技能人才、技师及助理技师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各种考核激励制度,采取理论考试与工作能力相结合,技术答辩与岗位业绩相结合,业务学习与现场解决技术难题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模式,消除了部分员工的惰性思想,调动了各类技术人才学知识、钻业务、技术争先的积极性,带动了企业整体技术力量的提升。
二、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职工培训方式
"梨园三怪"是我国清代末年京剧界的三位名伶。他们的成才之路至今还被人们传为美谈。一怪是跛子孟逢春,幼时患了软骨病,腿短身长,头大脚小,行动很不方便。但他立志成才,扬长避短,苦学两年,一举成为京剧界独树一帜的名丑。二怪是瞎子双阔亭,从小学戏,后因病双目失明,但他并不灰心,反而更加勤奋,在台下行走时拿拐棍,还要人搀扶,但一上台却泰然自若,应酬自如,寸步不乱,成为京剧界功底深厚的名须生。三怪是哑巴王益芳,先天性聋哑,自幼看父亲排戏,默记于心,每天坚持起早贪黑练功,成为有名的武花脸。
如此,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第一生产要素,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知人之所长和用人之所长,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开发人力资源要力求具有针对性、富于实效性、立足长期性。近年来,我们以岗位培训和继续工程教育为重点,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全体员工的岗位技能为落脚点,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全员素质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形成具有管理创新能力的管理层。我们从打造管理人员的"听、说、读、写、学、辨、思、带"的能力入手,通过持续加大适应性继续教育培训,使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增新和扩展,促进其素质、能力和层次不断得到提高。同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工艺技术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聘请高级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理论疏导、互动交流、案例研讨等形式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新的企业发展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抢占管理人员的心智资源,进一步开启他们的管理思维,促进管理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为持续提高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快速发展需求,我们以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为主要内容,聘请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同时,通过定期举办科学技术周活动,为广大技术人员充分展示自身才能、提高创新能力搭建有效平台,带动了全厂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以考促培,以赛促学,提高职工练技能的积极性。为促进职工学业务、练技能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们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为出发点,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对抗赛。通过操作比赛、理论考试和现场交流,帮其找出在理论知识和操作中的不足,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职工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通过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管理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使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大大增强了企业人才核心竞争力。
三、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创新人才成长机制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现代管理学认为,用人之所长不在于因人设事,而在于因事用人,人才的使用、管理要把握其规律,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近年来,我们遵循"人人都是人才,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建立了以业绩为重点,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为内容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科学的用人机制,为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心理环境。为给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我们及时把优秀人才放到重要工作岗位上培养锻炼,鼓励和支持他们成就一番事业。同时,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特点,将其安排到相应的岗位量才使用,使其专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是由于我们满腔热情地关心人才,尽心尽力地帮助人才,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真心实意地留住人才,才使得我们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得以发展壮大。
四、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本质要求出发,发挥"人"的价值作用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人们已经产生一种共识,那就是"人力资源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现在,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而且应该是唯一"动态的资产"。
一个企业,无论是土地,还是设备,还是流动资金,他们的实质都是静态资产。人们认为财务管理首要的是讲"管好钱"。其实钱是属于静态资产,是不会跑的。如果说钱会跑,是因为有人去动他。钱是不能主动创造价值的,即使是被投资于很好的项目,也是人做的决定,也是由人在那里管理。所以,唯有人的行为才是动态的,只有人的行为才能创造价值。
人力资源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桥梁,知识型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发展的动力,企业最需要的是人才,最缺乏的也是人才。谁占领了人才战略的高度,谁就最先掌握企业发展制胜的主动权。面对人才的竞争,惟有高瞻远瞩、超前谋划、树立危机感,构筑起人才知识高地,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因素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实质上是人力资本主导型经济。随着钢铁工业从规模化扩张向资源优化配置的转化,市场技术竞争愈加激烈,技术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因此,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培养和使用,促使大批的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是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需要,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
我们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创新人才管理模式,高起点规划,制定了"培养一批技术专家、选拔一批技能人才、速成一批技术能手"的人才培养战略,并将其纳入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战略全局。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速推进人才战略的实施。
(一)创新用人机制,激发内在动力。我们从用人机制上打破条条框框,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才标准的陕隘的人才观,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思路,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让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尽快走上重要岗位,担当重任。工人出身、只有初中文化的职工唐效国,因具有突出的专业技能,经我们破格推荐,被评为莱钢煤气系统技术专家。同样是工人出身的职工吕宜国等7名职工,由于技术能力过硬,被我们聘为主任技师,并享受中层干部待遇。用人机制的科学创新,有效激发了广大员工学知识、钻业务、立足岗位提升工作业绩的积极性,促使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二)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动态管理。针对企业生产区域点多面广、技术力量紧缺的实际,我们将竞争机制纳入人才战略管理,对优秀科技人才、优秀技能人才、技师及助理技师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各种考核激励制度,采取理论考试与工作能力相结合,技术答辩与岗位业绩相结合,业务学习与现场解决技术难题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模式,消除了部分员工的惰性思想,调动了各类技术人才学知识、钻业务、技术争先的积极性,带动了企业整体技术力量的提升。
二、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职工培训方式
"梨园三怪"是我国清代末年京剧界的三位名伶。他们的成才之路至今还被人们传为美谈。一怪是跛子孟逢春,幼时患了软骨病,腿短身长,头大脚小,行动很不方便。但他立志成才,扬长避短,苦学两年,一举成为京剧界独树一帜的名丑。二怪是瞎子双阔亭,从小学戏,后因病双目失明,但他并不灰心,反而更加勤奋,在台下行走时拿拐棍,还要人搀扶,但一上台却泰然自若,应酬自如,寸步不乱,成为京剧界功底深厚的名须生。三怪是哑巴王益芳,先天性聋哑,自幼看父亲排戏,默记于心,每天坚持起早贪黑练功,成为有名的武花脸。
如此,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第一生产要素,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知人之所长和用人之所长,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开发人力资源要力求具有针对性、富于实效性、立足长期性。近年来,我们以岗位培训和继续工程教育为重点,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全体员工的岗位技能为落脚点,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全员素质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形成具有管理创新能力的管理层。我们从打造管理人员的"听、说、读、写、学、辨、思、带"的能力入手,通过持续加大适应性继续教育培训,使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增新和扩展,促进其素质、能力和层次不断得到提高。同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工艺技术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聘请高级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理论疏导、互动交流、案例研讨等形式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新的企业发展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抢占管理人员的心智资源,进一步开启他们的管理思维,促进管理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为持续提高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快速发展需求,我们以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为主要内容,聘请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同时,通过定期举办科学技术周活动,为广大技术人员充分展示自身才能、提高创新能力搭建有效平台,带动了全厂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以考促培,以赛促学,提高职工练技能的积极性。为促进职工学业务、练技能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们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为出发点,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对抗赛。通过操作比赛、理论考试和现场交流,帮其找出在理论知识和操作中的不足,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职工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通过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管理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使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大大增强了企业人才核心竞争力。
三、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创新人才成长机制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现代管理学认为,用人之所长不在于因人设事,而在于因事用人,人才的使用、管理要把握其规律,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近年来,我们遵循"人人都是人才,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建立了以业绩为重点,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为内容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科学的用人机制,为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心理环境。为给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我们及时把优秀人才放到重要工作岗位上培养锻炼,鼓励和支持他们成就一番事业。同时,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特点,将其安排到相应的岗位量才使用,使其专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是由于我们满腔热情地关心人才,尽心尽力地帮助人才,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真心实意地留住人才,才使得我们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得以发展壮大。
四、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本质要求出发,发挥"人"的价值作用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人们已经产生一种共识,那就是"人力资源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现在,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而且应该是唯一"动态的资产"。
一个企业,无论是土地,还是设备,还是流动资金,他们的实质都是静态资产。人们认为财务管理首要的是讲"管好钱"。其实钱是属于静态资产,是不会跑的。如果说钱会跑,是因为有人去动他。钱是不能主动创造价值的,即使是被投资于很好的项目,也是人做的决定,也是由人在那里管理。所以,唯有人的行为才是动态的,只有人的行为才能创造价值。
人力资源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桥梁,知识型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发展的动力,企业最需要的是人才,最缺乏的也是人才。谁占领了人才战略的高度,谁就最先掌握企业发展制胜的主动权。面对人才的竞争,惟有高瞻远瞩、超前谋划、树立危机感,构筑起人才知识高地,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