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动画音乐为契机,引入小学课堂,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动画音乐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切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动画音乐;小学音乐
动画音乐和纯音乐不同的是它融合了动画画面,是以人们喜闻热见的形式出现的音乐。它把有趣的动画搬进了音乐之中,有着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伴随着不同的音乐展现不同的形象,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深得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动画音乐为契机,引入小学课堂,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于是,我有计划、有目的的将动画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尝试:
一、动画音乐:“动”出音乐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第9课有首歌曲《理发师》,在以往的教学导入,我总是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一些理发师的图片,并让学生们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中模仿理发师理发的动作,虽然学生也会配合,但教学效果一般。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我从网上找到了《理发师》的动画音乐,动画充满童趣,理发店的老爷爷快乐地为小朋友理发,发型各式各样,剪刀像鲨鱼的大嘴巴,会自己追着小朋友的头发跑,梳子踮起小脚,会自己跳舞,画面生动有趣,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竟不由自主的随着动画的内容手舞足蹈。利用动画音乐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热情,无疑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画音乐:“动”出音乐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画音乐作为教学手段,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不仅会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还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思考,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十册第3课的主题是“幻想”,其中收录了两首作品《天地在我心》《望月节》,它们均出自国产动画片《宝莲灯》。在为学生介绍这两首作品时,我引入《宝莲灯》的两段动画音乐,从而引导学生有更多自己 的感受体验。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了《望月节》的动画音乐,并让学生展开想象:“影片中的画面让你想到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敲鼓?”这段动画音乐中人物与音乐融合得那么贴切,动画中部落民众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伴随着击鼓声中颇有神奇色彩的女声音调,画面把学生带入了神奇的意境之中,学生们积极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时我再讲解这是部落民众在举行祈祷拜祭仪式,以避免灾祸,望月节也就是今天的中秋节,学生们既从动画中感受到意境,又了解了内容。接着我介绍这首作品来自于国产动画《宝莲灯》,并讲述了民间神话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天地在我心》旋律优美,抒发了沉香思念和深爱母亲的真挚情感,配合上动画画面,学生马上能融入到情境之中,感受到沉香的思念和劈山救母的决心。
三、动画音乐:“动”出音乐技能
音乐课堂不只是单纯的学唱歌曲,掌握好相关的音乐知识,是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利用动画音乐,可以把单调枯燥的音乐知识学习转化为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第5课作品《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运用不同的乐器来刻画人物与动物,本课的重难点是听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音色,感受并体验乐器音色所刻画的音乐形象。由于本首作品采用朗诵和音乐交替进行的方式讲述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所以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很认真的聆听,但是在讲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所刻画的音乐形象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兴趣开始下降了,如果我继续不停讲解下去,那无疑会变成填鸭式的教学。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我找到了两个版本《彼得与狼》的动画短片,其中有一个版本,在代表不同动物音乐主题出现的时候,画面会出现扮演该主题的动物吹奏相关乐器,比如扮演小鸟吹着长笛,扮演猫吹着单簧管等等。这么形象而直接的展现出动物与所演奏乐器,并同时伴随着不同动物的主题音乐,我再穿插其中讲解这些西洋乐器的音色与所刻画动物的形象,学生们在动画短片中学习到了知识,把枯燥的音乐知识讲解转换成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动画,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四、动画音乐:“动”出音乐视野
音乐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音乐教材的学习,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一些经典的动画音乐,作为对教材作品的拓展和延伸,能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第5课《牧童短笛》是首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作品以清新的线条,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让听众仿佛看到了在江南美丽的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悠然自得的吹着笛子。在完成欣赏的教学任务后,我播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牧笛》的片段,水牛的质朴憨态,牧童的可爱天真,笛声的悦耳婉转,一幅幅中国水墨以动画的形式展现,配之以笛声为主的背景音乐,既让学生在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中体验和把握了中国的音乐风格,同时又让学生欣赏美、体验美,极大培养了学生音乐审美情趣。
综上,笔者认为把动画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能极大的提高音乐课堂的实效性。动画音乐在课堂中的引入,必须是适时的、适度的。其题材也必须是老师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由老师精心选择的。在欣赏的过程中,还需要老师恰到好处的把握以及点拨和引导。当孩子们沉浸在动画音乐优美的旋律当中,同时也为动画音乐生动画面所深深吸引的时候,他们怎能不在耳濡目染中深深地爱上音乐?
作者简介:谢艳逾,1985年出生,女,福建省泉州人,文学学士学位,福建省高崎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关键词】动画音乐;小学音乐
动画音乐和纯音乐不同的是它融合了动画画面,是以人们喜闻热见的形式出现的音乐。它把有趣的动画搬进了音乐之中,有着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伴随着不同的音乐展现不同的形象,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深得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动画音乐为契机,引入小学课堂,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于是,我有计划、有目的的将动画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尝试:
一、动画音乐:“动”出音乐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第9课有首歌曲《理发师》,在以往的教学导入,我总是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一些理发师的图片,并让学生们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中模仿理发师理发的动作,虽然学生也会配合,但教学效果一般。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我从网上找到了《理发师》的动画音乐,动画充满童趣,理发店的老爷爷快乐地为小朋友理发,发型各式各样,剪刀像鲨鱼的大嘴巴,会自己追着小朋友的头发跑,梳子踮起小脚,会自己跳舞,画面生动有趣,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竟不由自主的随着动画的内容手舞足蹈。利用动画音乐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热情,无疑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画音乐:“动”出音乐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画音乐作为教学手段,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不仅会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还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思考,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十册第3课的主题是“幻想”,其中收录了两首作品《天地在我心》《望月节》,它们均出自国产动画片《宝莲灯》。在为学生介绍这两首作品时,我引入《宝莲灯》的两段动画音乐,从而引导学生有更多自己 的感受体验。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了《望月节》的动画音乐,并让学生展开想象:“影片中的画面让你想到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敲鼓?”这段动画音乐中人物与音乐融合得那么贴切,动画中部落民众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伴随着击鼓声中颇有神奇色彩的女声音调,画面把学生带入了神奇的意境之中,学生们积极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时我再讲解这是部落民众在举行祈祷拜祭仪式,以避免灾祸,望月节也就是今天的中秋节,学生们既从动画中感受到意境,又了解了内容。接着我介绍这首作品来自于国产动画《宝莲灯》,并讲述了民间神话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天地在我心》旋律优美,抒发了沉香思念和深爱母亲的真挚情感,配合上动画画面,学生马上能融入到情境之中,感受到沉香的思念和劈山救母的决心。
三、动画音乐:“动”出音乐技能
音乐课堂不只是单纯的学唱歌曲,掌握好相关的音乐知识,是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利用动画音乐,可以把单调枯燥的音乐知识学习转化为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第5课作品《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运用不同的乐器来刻画人物与动物,本课的重难点是听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音色,感受并体验乐器音色所刻画的音乐形象。由于本首作品采用朗诵和音乐交替进行的方式讲述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所以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很认真的聆听,但是在讲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所刻画的音乐形象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兴趣开始下降了,如果我继续不停讲解下去,那无疑会变成填鸭式的教学。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我找到了两个版本《彼得与狼》的动画短片,其中有一个版本,在代表不同动物音乐主题出现的时候,画面会出现扮演该主题的动物吹奏相关乐器,比如扮演小鸟吹着长笛,扮演猫吹着单簧管等等。这么形象而直接的展现出动物与所演奏乐器,并同时伴随着不同动物的主题音乐,我再穿插其中讲解这些西洋乐器的音色与所刻画动物的形象,学生们在动画短片中学习到了知识,把枯燥的音乐知识讲解转换成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动画,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四、动画音乐:“动”出音乐视野
音乐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音乐教材的学习,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一些经典的动画音乐,作为对教材作品的拓展和延伸,能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第5课《牧童短笛》是首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作品以清新的线条,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让听众仿佛看到了在江南美丽的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悠然自得的吹着笛子。在完成欣赏的教学任务后,我播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牧笛》的片段,水牛的质朴憨态,牧童的可爱天真,笛声的悦耳婉转,一幅幅中国水墨以动画的形式展现,配之以笛声为主的背景音乐,既让学生在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中体验和把握了中国的音乐风格,同时又让学生欣赏美、体验美,极大培养了学生音乐审美情趣。
综上,笔者认为把动画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能极大的提高音乐课堂的实效性。动画音乐在课堂中的引入,必须是适时的、适度的。其题材也必须是老师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由老师精心选择的。在欣赏的过程中,还需要老师恰到好处的把握以及点拨和引导。当孩子们沉浸在动画音乐优美的旋律当中,同时也为动画音乐生动画面所深深吸引的时候,他们怎能不在耳濡目染中深深地爱上音乐?
作者简介:谢艳逾,1985年出生,女,福建省泉州人,文学学士学位,福建省高崎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