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爱情,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来源 :戏剧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刻画的人物生动鲜明。栩栩如生,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剧情委婉有致,跌宕多姿;曲词文采优美,音调和谐,为历代读者所赞赏。从王实甫生前到现在,这个戏一直活跃在我国各个剧种的戏曲舞台上,表现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内容。表明了在爱情婚姻问题上民主思想的进步和发展。剧作家提出的“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进步理想,塑造了红娘这个闪光的艺术典型。
  《西厢记》的剧情是,崔相国的小姐崔莺莺随母亲送亡父官柩回乡安葬,因道路有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的西厢。洛阳秀才张君瑞赴京应考途经河中府,游览普救寺偶遇莺莺而一见钟情。君瑞为追求爱情放弃赴京应考,搬到普救寺借住以寻机会和莺莺会面。月夜里两人隔墙和诗。道场上两人香火传情,加深了互相之间的爱慕之情。孙飞虎反叛欲掳莺莺为妻,老妇人下注“退兵者以女妻之”。君瑞挺身而出,请同学白马将军出兵打退了孙飞虎,莺莺得救。但老夫人赖掉诺言,却让君瑞、莺莺以兄妹相称,这使两人非常不满。老夫人治家严谨,将陷入热恋高潮的他们分割两处,两人相思日苦,几如大病,差点断送了张生君瑞的性命。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冲破阻拦暗地与张生同居了。事发之后,老夫人拷问红娘。红娘以攻为守,说完全是老夫人赖婚之过。老夫人无奈,准许君瑞和莺莺成了婚事。
  我第一次接触《西厢记》杂剧,是1980年学演《拷红》折子戏,那时老师讲解说《西厢记》故事部分源于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但是,《莺莺传》描写的是张生和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而《西厢记》却写出了爱情婚姻问题上平等民主的思想。写出了张生和莺莺双方在爱情上的真挚、专一和平等关系,写出了他俩自由恋爱的合理性、正义性,写出了他们的自由结合对于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冲击力,显示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思想。这是《西厢记》长期闪耀着青春光辉,为历来青年读者所欢迎的根本原因。这种理想虽然很难实现,但它向历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婚姻和爱情相脱离的现象是不符合人类生活的合理要求的,男女双方互相爱慕应当成为他们婚姻的基础。恩格斯在《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就指出了人民的这种愿望,他说“当事人双方的互相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讴歌爱情。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西厢记》的进步性也正表现在这里。而集中反映这种进步性的。就是红娘这个闪光点艺术典型。
  剧情里,张生和莺莺的爱情发展一波三折,多次濒临绝望。尤其是老夫人赖掉婚约之后,君瑞和莺莺热恋而不能成婚,几乎酿成大病。正是红娘在老夫人划开的“天河”上,为他们搭起了爱情发展的“鹊桥”。事发之后。两人的爱情幸福面临着被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彻底摧毁的严重关头,又是红娘击败了老夫人。使他们的结合公开化、合理化。试以《拷红》一折中红娘与老夫人的对白进行分析:
  (夫人说)这件事,都是你这个贱人做的。(红娘说)不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而是夫人的过错。(夫人说)这个贱人倒指责起我来,怎么是我的过错?(红娘说)信义,是做人的根本,正像古语说的:“人若是没有信义,就不知怎么行事。大车没有车辕上的横木,小车没有车衡上的插木,它怎么能走路呢?”想当日,叛军孙飞虎率兵包围了普救寺,要强掳莺莺小姐,那时夫人所应许的退兵条件。是把女儿嫁给他。张生如果不是爱慕小姐的美丽容貌,难道肯诚心诚意地献出退兵的计策吗?故兵退去,身家性命得到安全,夫人就悔掉以前的诺言,难道不是失信吗?既然不能成就他们的婚事,就应该拿出金帛钱财报答人家,让张生放弃小姐。离开此地。却不应挽留,请张生住进了内宅的书院,使未嫁未婚的成年男女,各个早晚偷看,暗中爱慕,所以他们才有了“一处宿”的这件事。老夫人要不及时把这件事停息下来,一来使你这宰相门第受到耻辱,二来张生今后名扬天下,娶了别人,你忍心反而受他的侮辱吗?假使到了官府,夫人也会得到治家不严的罪名。官府要是追问起详情,又知道老夫人忘恩负义,难道还能成为贤德的人吗?红娘不敢妄自判断,恳求夫人明察的高见:莫如原谅池们的小过失,成就了他们的终身大事,轻轻擦掉这个污点,这不是长久之便吗?
  红娘的这段说白把对君瑞、莺莺暗自结合的一切指责批驳得体无完肤,是两人自由恋爱暗自结合而转化为合法化的关键,也是《西厢记》全剧发展的关键。当然,红娘用的是封建范畴的道理。但她抓住老夫人虚弱的空隙,连放劲矢,矢矢中的。老夫人第一个弱点是失信,出尔反尔,无力反驳;第二个弱点是怕家丑外扬,影响家族名望;第三个弱点是忘恩负义,视恩为仇,在道义上完全处于被审判的地位。红娘抓住这三点进行攻击,所以老夫人就失去了招架的能力。最后还为她指出出路:将错就错。不声不响,照前许诺,成婚便了。在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之下,老夫人不得不在红娘的“网开一面”的出路中走出来。可以看出,红娘这个典型是完全可以成为当时进步思想的代表的,代表着人民的愿望,体现着不可战胜的历史趋向。这种代表和体现,正是一种时代情绪融合在作为“奴婢”的红娘这个正义的少女活生生的鲜明个性之中。她单纯、热情、聪明、正义、大胆、果断,而又浑身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稚气。红娘这个典型历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讴歌爱情,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进步理想的实践者、代名词,是理所当然的。
  我特别爱看爱演《西厢记》这部戏,在戏校读书时就爱唱《拷红》选段。红娘的聪明睿智和干练果断的鲜明个性,让我体味一生。我愿扮演一辈子红娘,更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我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繁荣,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力争在十艺节“群星奖”评奖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我省近年来社会文化创作的崭新成就,由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委会、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全省社会文化新创文艺作品调演于11月10日至18日在省城济南举行。  为筹备这次调演活动,全省各地高度重视,广泛发动,周密部署,从去年8月份召开全省创作会议以来,掀起了社会文
期刊
经过2004年以来七年多时间精心打磨,已累计演出超过百场的济南原创方言剧《泉城人家》,最近又重装亮相,准备作为东道主城市参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奖项。由于该作品编剧王宏、导演胡宗琪以及整个创作演出团队成员都是受过济南泉水滋养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因此,全剧盈溢着澄澈酣畅的泉水情怀。尽管因工作关系已看过该剧许多次,但每次观赏都会为剧中浓烈的泉乡情怀所打动。该剧围绕着在老城区大杂院生活了七十年的泉妞失而复
期刊
精彩纷呈的节目、美轮美奂的演出、如诗如画的意境……为繁荣我省舞蹈艺术事业,挖掘我省优秀舞蹈作品和舞蹈人才,迎接第十屑中国艺术节在我省举办的盛事,由山东省文化厅和山东中外舞蹈交流协会主办的“长安悦翔杯”2011山东省舞蹈大赛决赛于12月17日至19日在山东剧院隆重举行。  此次舞蹈大赛作为我省文化厅推出的“喜迎十艺节,全民共欢庆”文化暖冬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9月份启动以来,得到全省17个地
期刊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要下江南私访,悄悄离开皇宫,到骡马市去买马……”听着这高亢明亮、耳熟能详的声音,相信多数人不用看就能猜个七八分,“这是刘兰芳在说书?”没错,这正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在“全国首届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晚会上的压轴演出。当晚,手拿折扇、装扮利落的她刚一亮相,就引起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而后,一段古今结合、幽默风趣的《康熙买马》,更是引得台下笑声不断,尤其
期刊
黄遵宪,山东郓城县人,出生于1932年,著名柳子戏表演艺术家,柳子戏代表人物。曾任山东省柳子剧团副团长、艺术顾问,山东省文化厅艺委会委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  近几十年来,业内人士只要谈论起柳子戏,大多话题会涉及到剧种的经典剧目《孙安动本》,一谈到这出历经千锤百炼的剧目,又自然会联系到饰演剧中人物孙安的黄遵宪。黄老先生的一生都与柳子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见证了半个
期刊
为加强我省舞台美术人才培养,推动戏剧事业的长足发展。建设文化强省,迎接中国“十艺节”在我省的召开,山东省文化厅和中国戏曲学院于2011年10月23日至11月24日,联合举办了“201l中国戏曲学院第十期舞美设计(山东)高级研修班”。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中国戏曲学院副书记李世英、中国舞美协会主席蔡体良等出席了开班典礼。  此次舞美设计研修班经层层选拔,共计选派了来自4个省直艺术院团和15个地市的
期刊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说:“从本质上而言,是主人公创造了其他人物。其他所有人物之所以能在故事中出现,首先是因为他们与主人公的关系以及他们每一个人在帮助刻画主人公复杂性格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人物关系的设置,其最本质的功能乃是塑造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人物关系的设置对于凸显主人公性格纬度,展现人物魅力,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雍正王朝》、《乔家大院》还是《汉武大帝》。胡玫历史剧中都塑造了极具个性
期刊
编者按  近年来,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地方戏研究已渐渐进入业内学者的视线,文化研究和戏曲研究者们对地方戏的生存状态和继承创新等问题发表了种种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当下众多地方戏所呈现出的凝固缓滞症候以及地方戏生存环境的日益贫瘠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的焦点也多关注于地方戏——凝聚着先民审美观念、散发着中华灿烂文化气息、蕴含着民族文化精髓、折射出中华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文化遗产载体——应如何应对当下的
期刊
2012年1月10日,由山东画院召集的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文化工程座谈会暨山东画院工作会议在济南珍珠泉宾馆隆重举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向红,省文联党组书记于钦彦,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山东画院书记、副院长张鹏举,省老领导刘国福、王玉玺、陈延明,老艺术家刘宝纯、孙墨龙及全省各美术院校负责人、省市美协及各地市画院负责同志,省内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120余人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的举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11月10日至13日,由山东省文化厅、中华曲艺学会主办,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曲艺家协会、济南市曲艺团共同承办的全国首届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暨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