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可以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从小练习音乐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音乐虽然不是主科,但却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学科。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教师进行的教育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价值,丰富学生的艺术内涵和精神世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民族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具体的教学策略,为中学音乐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现状;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素质教育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音乐虽然不是考试科目,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把民族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文化,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音乐的有效推广。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接触的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受到许多国外音乐文化的影响,导致很多中学生出现“崇洋”的现象,忽视了民族音乐的美感。中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民族音乐文化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表现民族感情,传递民族音乐文化。
一、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将民族音乐文化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音乐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教育中,可以展现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音乐思维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工作中的紧要的内容。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经得起时间的洗礼,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音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对学生音乐文化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一)上课时学生缺乏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对老师讲的东西感兴趣。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他们的热情,一味地将知识注入课堂,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音乐失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学习音乐,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教师讲课不注重民族音乐的教学
大多数老师在音乐课上只进行弹唱,老师弹钢琴,学生听,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这是一堂毫无意义的音乐课。老师可以讲一下民间音乐的背景,提问学生民间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与同学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注意课堂气氛,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民族音乐,才能享受民族音乐。
(三)教师没有很好地使用信息技术
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音乐课堂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盲目灌输音乐知识,学生不仅吸收不了,而且对音乐感到厌烦。教师在教授音乐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民乐与一般音乐的区别,对教授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类,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老師的教学设计应该富有趣味性,结合课本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学生有效学习。
三、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的具体思路
(一)情境构建,激发兴趣
现代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教师要想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就需要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音乐文化课堂枯燥乏味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学生通过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进一步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节奏、音乐性、旋律和技巧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民族音乐创作技巧的学习。教师可以用民歌向学生演示,然后让学生重新观看现代版本,分析现代版和民歌形式的异同,具体分析文化差异,提升音乐和艺术的价值感,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鉴赏力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所以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课堂上不断指导学生学习,课后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和力量。除了中学音乐教师的辛勤付出,还要求学生对音乐有深厚的热爱,能够积极学习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鉴赏民族音乐的能力,无疑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展多样教学活动,欣赏民族传统音乐
中学音乐课本中关于民乐的作品并不多,民乐作品不仅是指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乐器或音乐,还包括一些近代创作的能够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文化价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归入民族音乐文化范畴。中学生的音乐知识还不够,所以民族音乐的欣赏要靠老师的引导,所以老师要注意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多样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欣赏民族音乐作品的积极性。
(四)加強音乐情感引导,回归教学课堂本身
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优秀的音乐素养,用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民族思想。民族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中学音乐教材中包含独特的戏曲文化和民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音乐材料,正确认识民族音乐的价值。为了让学生尊重和热爱民族音乐和艺术,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课堂氛围,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结束语
音乐教育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我国民族音乐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从而提高音乐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晓艳.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J]. 北方音乐,2020,No.388(04):179+181.
[2]王海瑞.浅谈民族音乐文化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体现和传承[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9).
[3]刘曙艳.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歌艺术的传承与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06):193.
[4]王永亮.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路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7):88-91.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现状;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素质教育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音乐虽然不是考试科目,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把民族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文化,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音乐的有效推广。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接触的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受到许多国外音乐文化的影响,导致很多中学生出现“崇洋”的现象,忽视了民族音乐的美感。中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民族音乐文化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表现民族感情,传递民族音乐文化。
一、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将民族音乐文化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音乐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教育中,可以展现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音乐思维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工作中的紧要的内容。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经得起时间的洗礼,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音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对学生音乐文化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一)上课时学生缺乏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对老师讲的东西感兴趣。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他们的热情,一味地将知识注入课堂,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音乐失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学习音乐,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教师讲课不注重民族音乐的教学
大多数老师在音乐课上只进行弹唱,老师弹钢琴,学生听,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这是一堂毫无意义的音乐课。老师可以讲一下民间音乐的背景,提问学生民间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与同学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注意课堂气氛,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民族音乐,才能享受民族音乐。
(三)教师没有很好地使用信息技术
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音乐课堂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盲目灌输音乐知识,学生不仅吸收不了,而且对音乐感到厌烦。教师在教授音乐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民乐与一般音乐的区别,对教授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类,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老師的教学设计应该富有趣味性,结合课本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学生有效学习。
三、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的具体思路
(一)情境构建,激发兴趣
现代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教师要想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就需要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音乐文化课堂枯燥乏味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学生通过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进一步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节奏、音乐性、旋律和技巧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民族音乐创作技巧的学习。教师可以用民歌向学生演示,然后让学生重新观看现代版本,分析现代版和民歌形式的异同,具体分析文化差异,提升音乐和艺术的价值感,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鉴赏力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所以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课堂上不断指导学生学习,课后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和力量。除了中学音乐教师的辛勤付出,还要求学生对音乐有深厚的热爱,能够积极学习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鉴赏民族音乐的能力,无疑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展多样教学活动,欣赏民族传统音乐
中学音乐课本中关于民乐的作品并不多,民乐作品不仅是指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乐器或音乐,还包括一些近代创作的能够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文化价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归入民族音乐文化范畴。中学生的音乐知识还不够,所以民族音乐的欣赏要靠老师的引导,所以老师要注意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多样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欣赏民族音乐作品的积极性。
(四)加強音乐情感引导,回归教学课堂本身
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优秀的音乐素养,用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民族思想。民族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中学音乐教材中包含独特的戏曲文化和民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音乐材料,正确认识民族音乐的价值。为了让学生尊重和热爱民族音乐和艺术,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课堂氛围,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结束语
音乐教育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我国民族音乐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从而提高音乐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晓艳.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J]. 北方音乐,2020,No.388(04):179+181.
[2]王海瑞.浅谈民族音乐文化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体现和传承[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9).
[3]刘曙艳.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歌艺术的传承与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06):193.
[4]王永亮.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路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7):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