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要想学好化学,我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概括为以下几点。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习方法
一、听会≠会听
只有会听课才能听懂课,课堂上注意听讲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讲授新课时,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注意力很集中,看着听的很入神,但仅仅把 学习的着眼点放在“听”的方面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是“听”,充其量是听会了,只是盲目地听,还要多动动脑筋。例如在讲空气污染时,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听老师讲,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找出空气污染的来源,产生的后果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时让学生自由发挥,勤于思考,只有积极的思考,才能使自己真正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其次,在听讲过程中,不能只记住题的答案,而忽视了“过程” ,这种做法是 “不会讲课”、“不会听课”的表现。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得出结论的思路与方法,拓展思路,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 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能一分为二,又能合二为一,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中。
二、读懂≠会读
阅读不仅仅是了解知道字里行间的表面意义,而是通过阅读深化认知,找出其精髓。 首先,在讲解新课的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阅读教科书,并通过合作学习找出书中的精要。例如在讲解金刚石、石墨时,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①什麽是单质?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看谁找出的例子多。②金刚石和石墨 物理性质的异同点,为何有差异性?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列举他们的用途?其次,在讲解习题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读题 ,以免在考试中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第一步、找出关键词,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弄清楚。第二步、排除和题目无关的干扰信息。第三步、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找出问题的 答案。同时还要注意题目中所设的陷阱,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 求。比如题目要求“找出不正确的”,一旦不仔细审题,没有看到“不”字,肯定出错。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会读”。
三、看会≠会看
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莆洛夫在他的实验室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失去对事物实际的观察,任何研究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广泛的途径。但是很多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知识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认为看到老师说的现象就可以了,就会了。不会利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现象来获取知识。要学会观察,首先,观察要分清层次,先是反应前、反应中、再是反应后。其次,观察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注意细微之处。例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瓶底装少量水,铁丝上还缠上一根火柴,要学生找出这样做的目的。最后,观察时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实验结果并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进入集气瓶的水没有到瓶体积的 1/5,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不去深究。良好的观察能力 是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看会了,并不等于会看了,要真正学会“观察”、学会“看”。
四、多问≠会问
这里的“问”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但是问题多,并不等于会问。做学 问,要既学又问,问是学习的一把钥匙。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是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仅仅是问:老师,这道题怎麽做?只有真正学会问问题,才能开启智慧的大门。首先,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了解他学习的深浅,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学生发现了问题是好事,而抓住隐藏的问题才是学习深化的表现。知惑才能解惑,学习和研究就是困惑和解惑的过程。善于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重要的问题要抓住不放,要层层剥笋,步步紧逼,一直追到核心问题。把核心问题解决了,才能收到豁然贯通的效果。其次,不要认为只能向别人提问,更重要的是要多问问自己。这样更有针对性, 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老师要格外注意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更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为自己开辟思考的空间。
五、记住≠会记
这里的“记”即“记忆”,跟数学、物理学科相比较, “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学好化学的最基本的方法。首先、化学知识非常琐碎,且有着本身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 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于这些内容大多数都需要记忆,这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对于现在的初一学生而言,学习化学刚刚入门儿,有很多学生在背化学方程式时,就当作英文单词那样记,虽然他能够写对化学方程式,却违背了学习化学的原则, 即所谓“记住了,但并不等于会记”。另外、在记忆一些化学实验现象时,也不妨采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减轻学生的 负担。例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教师可以让学生记 成“包公变关公”这样很形象又幽默。很多记忆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尽量的去创新,帮助学生解决记忆的难题,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和技 巧,让学生真正做到“会记” 。
随着新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内容不断更新,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更新,以上是我个人的拙见,希望能和老师们共同交流。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习方法
一、听会≠会听
只有会听课才能听懂课,课堂上注意听讲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讲授新课时,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注意力很集中,看着听的很入神,但仅仅把 学习的着眼点放在“听”的方面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是“听”,充其量是听会了,只是盲目地听,还要多动动脑筋。例如在讲空气污染时,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听老师讲,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找出空气污染的来源,产生的后果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时让学生自由发挥,勤于思考,只有积极的思考,才能使自己真正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其次,在听讲过程中,不能只记住题的答案,而忽视了“过程” ,这种做法是 “不会讲课”、“不会听课”的表现。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得出结论的思路与方法,拓展思路,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 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能一分为二,又能合二为一,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中。
二、读懂≠会读
阅读不仅仅是了解知道字里行间的表面意义,而是通过阅读深化认知,找出其精髓。 首先,在讲解新课的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阅读教科书,并通过合作学习找出书中的精要。例如在讲解金刚石、石墨时,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①什麽是单质?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看谁找出的例子多。②金刚石和石墨 物理性质的异同点,为何有差异性?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列举他们的用途?其次,在讲解习题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读题 ,以免在考试中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第一步、找出关键词,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弄清楚。第二步、排除和题目无关的干扰信息。第三步、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找出问题的 答案。同时还要注意题目中所设的陷阱,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 求。比如题目要求“找出不正确的”,一旦不仔细审题,没有看到“不”字,肯定出错。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会读”。
三、看会≠会看
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莆洛夫在他的实验室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失去对事物实际的观察,任何研究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广泛的途径。但是很多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知识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认为看到老师说的现象就可以了,就会了。不会利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现象来获取知识。要学会观察,首先,观察要分清层次,先是反应前、反应中、再是反应后。其次,观察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注意细微之处。例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瓶底装少量水,铁丝上还缠上一根火柴,要学生找出这样做的目的。最后,观察时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实验结果并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进入集气瓶的水没有到瓶体积的 1/5,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不去深究。良好的观察能力 是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看会了,并不等于会看了,要真正学会“观察”、学会“看”。
四、多问≠会问
这里的“问”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但是问题多,并不等于会问。做学 问,要既学又问,问是学习的一把钥匙。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是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仅仅是问:老师,这道题怎麽做?只有真正学会问问题,才能开启智慧的大门。首先,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了解他学习的深浅,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学生发现了问题是好事,而抓住隐藏的问题才是学习深化的表现。知惑才能解惑,学习和研究就是困惑和解惑的过程。善于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重要的问题要抓住不放,要层层剥笋,步步紧逼,一直追到核心问题。把核心问题解决了,才能收到豁然贯通的效果。其次,不要认为只能向别人提问,更重要的是要多问问自己。这样更有针对性, 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老师要格外注意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更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为自己开辟思考的空间。
五、记住≠会记
这里的“记”即“记忆”,跟数学、物理学科相比较, “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学好化学的最基本的方法。首先、化学知识非常琐碎,且有着本身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 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于这些内容大多数都需要记忆,这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对于现在的初一学生而言,学习化学刚刚入门儿,有很多学生在背化学方程式时,就当作英文单词那样记,虽然他能够写对化学方程式,却违背了学习化学的原则, 即所谓“记住了,但并不等于会记”。另外、在记忆一些化学实验现象时,也不妨采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减轻学生的 负担。例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教师可以让学生记 成“包公变关公”这样很形象又幽默。很多记忆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尽量的去创新,帮助学生解决记忆的难题,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和技 巧,让学生真正做到“会记” 。
随着新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内容不断更新,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更新,以上是我个人的拙见,希望能和老师们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