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在《两碗牛肉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品叙述了一个穷家孩子和他失明的父亲在一家面馆吃面,孩子走到柜台前大声说:“两碗牛肉面!”然后又忙着小声改口说:“一碗牛肉面,一碗素面。”显然,前面那句是孩子故意说给他父亲听的。面端上来了,孩子把那碗牛肉面送到父亲手中,自己就吃那碗素面。由此可见,牛肉面与素面的差价(两元)对这孩子来说有很大的意义,他对父亲的敬和爱以及对生活的节俭就在一碗牛肉面和一碗素面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店主出于对那俩父子的同情和关爱,就送他们一盘价格为六块的红烧牛肉,但在她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在那父亲的碗下压着六块钱,作者本想以此将故事推向高潮。然而,我认为这其中却出现了一个误笔,那就是:那六块钱不应压在父亲的碗下,而应压在儿子的碗下,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使最后这一情节成为故事的升华,使作品有一个“豹尾式”的收笔。
理由如下:首先,如果说那六块钱是儿子压在父亲的碗下的,这显然过于牵强,同时也使得故事情节与生活实际情景相差甚远,有脱离生活实际之嫌。按当时情形,对于儿子而言,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六块红烧牛肉的钱,他又何必舍近求远,不把钱就近压在自己的碗下,而非要把钱压到父亲的碗下呢?由此来看,作者写那六块钱被压在父亲的碗下,就使得我们读者顺理成章地认为那六块钱是父亲压的。如此一来,最后一个情节就是为了表现父亲的人物形象而设置的了,如果这样的话,作品的脉络就成了:前面通过绝大部分的篇幅来表现儿子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而最后的升华却升到了父亲的身上,这样,作品的表现“火力”就分散了。我认为,对微型小说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写法。
其次,那六块钱只有压在儿子的碗下,才能合理地认为是儿子压的。如果是儿子压的话,那作品的品味价值就大大地提高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就更为饱满,也就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了。具体地说就是,如果那六块钱是儿子压的,读者就可领会到:儿子给自己要了一碗素面,不是因为口袋的钱不够,而是要省下两块以备他用,无而不用,这是基于现实所迫,有而不用,才是真正的节俭。这不但无形地诠释了那碗素面,也把儿子思想的深层剖开于读者的面前了。压那六块钱是倔强、独立、自尊精神风貌的表现,要是儿子压的话,这不正是他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的升华吗?
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意见,望读者不吝赐教。
理由如下:首先,如果说那六块钱是儿子压在父亲的碗下的,这显然过于牵强,同时也使得故事情节与生活实际情景相差甚远,有脱离生活实际之嫌。按当时情形,对于儿子而言,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六块红烧牛肉的钱,他又何必舍近求远,不把钱就近压在自己的碗下,而非要把钱压到父亲的碗下呢?由此来看,作者写那六块钱被压在父亲的碗下,就使得我们读者顺理成章地认为那六块钱是父亲压的。如此一来,最后一个情节就是为了表现父亲的人物形象而设置的了,如果这样的话,作品的脉络就成了:前面通过绝大部分的篇幅来表现儿子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而最后的升华却升到了父亲的身上,这样,作品的表现“火力”就分散了。我认为,对微型小说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写法。
其次,那六块钱只有压在儿子的碗下,才能合理地认为是儿子压的。如果是儿子压的话,那作品的品味价值就大大地提高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就更为饱满,也就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了。具体地说就是,如果那六块钱是儿子压的,读者就可领会到:儿子给自己要了一碗素面,不是因为口袋的钱不够,而是要省下两块以备他用,无而不用,这是基于现实所迫,有而不用,才是真正的节俭。这不但无形地诠释了那碗素面,也把儿子思想的深层剖开于读者的面前了。压那六块钱是倔强、独立、自尊精神风貌的表现,要是儿子压的话,这不正是他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的升华吗?
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意见,望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