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新世纪对学校提出了新要求:品德教育应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实践与体验的环境。研究证明:道德认识是道德的一部分,光有道德知识的人不一定是一个道德的人。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性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因此,我认为让活动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才会有知与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能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生长规律,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创设教学环境,提供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情感对人内心情绪的调动,具有独特的作用,其爆发力之大,往往异乎寻常,惊心动魄,而由此产生的情感效应则转换为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发的巨大作用力。因此,在思想品德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进行情感诱导,努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是非好坏的理解,往往是具体的、个别的,分析问题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行为辨析题,引导他们参与评价活动,从而明辨是非,深化道德认识。如教学《待人要宽容》时,组织学生辨析:“同学A无意中砸坏了学校的花盆,怕被老师知道后让他赔偿,就让同学叶征毅替他保守秘密,同学B答应了。请问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了,要原谅同学无意的过失,同学A砸坏花盆确实是无意的,可根据小学生守则规定:损坏东西必须赔偿,做错事必须承认。同学B替施陈伟隐瞒事实,这不是宽容,这是包庇纵容。这样,使学生从表面现象的认识逐步提高到本质的认识。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传统中的教育只要孩子们受教育,而不要孩子们生活,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通过其组织参加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领悟到人在生活实际中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能把学校所受的教育转化为生活实际中需要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們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三、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学习沟通,交流定位在学生的议论,教师概括总结上的教法,尊重学生人格,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乐于极激励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 观点,并对他人的看法和意见方式发表不同的见解,以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评论的方式可以谁教材特采用集体评论,小组评论,同桌评论自由组合评论的形。通过评论他人的观点来推崇新见解,去伪存真,扬善抑恶,提高每个学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
例如,学习《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前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察理发、修鞋等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课后组织学生体验父母的职业活动;学习“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课后,分小组举行“我为小区做件事”的实践活动;学习《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准备地调查访问学校有关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学习《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时,让学生从“五人六腿”游戏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教师设计“单手穿衣”、“蒙眼走路”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的困难……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并不难,难在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收到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有周详的计划,活动时有具体组织安排,活动后能有力地评价。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的小学品德课程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发展质疑、反思、批判的能力。为此,课程倡导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倡导教师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指导方式。
作者简介:
苏小云,沽源县莲花滩寄宿制小学,研究方向:小学品德与社会。
一、创设教学环境,提供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情感对人内心情绪的调动,具有独特的作用,其爆发力之大,往往异乎寻常,惊心动魄,而由此产生的情感效应则转换为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发的巨大作用力。因此,在思想品德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进行情感诱导,努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是非好坏的理解,往往是具体的、个别的,分析问题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行为辨析题,引导他们参与评价活动,从而明辨是非,深化道德认识。如教学《待人要宽容》时,组织学生辨析:“同学A无意中砸坏了学校的花盆,怕被老师知道后让他赔偿,就让同学叶征毅替他保守秘密,同学B答应了。请问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了,要原谅同学无意的过失,同学A砸坏花盆确实是无意的,可根据小学生守则规定:损坏东西必须赔偿,做错事必须承认。同学B替施陈伟隐瞒事实,这不是宽容,这是包庇纵容。这样,使学生从表面现象的认识逐步提高到本质的认识。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传统中的教育只要孩子们受教育,而不要孩子们生活,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通过其组织参加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领悟到人在生活实际中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能把学校所受的教育转化为生活实际中需要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們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三、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学习沟通,交流定位在学生的议论,教师概括总结上的教法,尊重学生人格,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乐于极激励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 观点,并对他人的看法和意见方式发表不同的见解,以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评论的方式可以谁教材特采用集体评论,小组评论,同桌评论自由组合评论的形。通过评论他人的观点来推崇新见解,去伪存真,扬善抑恶,提高每个学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
例如,学习《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前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察理发、修鞋等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课后组织学生体验父母的职业活动;学习“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课后,分小组举行“我为小区做件事”的实践活动;学习《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准备地调查访问学校有关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学习《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时,让学生从“五人六腿”游戏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教师设计“单手穿衣”、“蒙眼走路”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的困难……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并不难,难在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收到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有周详的计划,活动时有具体组织安排,活动后能有力地评价。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的小学品德课程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发展质疑、反思、批判的能力。为此,课程倡导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倡导教师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指导方式。
作者简介:
苏小云,沽源县莲花滩寄宿制小学,研究方向:小学品德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