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个维度,写好情境作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道作文题都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写作,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说:“充满生趣的美的情境,能吸引全体儿童快乐地学习……是情境的美激发了儿童热烈的情绪。”[1] 情境是一种引人设身处地置身其间的环境,是一种蕴含着特殊意味的场合,是一种能引发主体情感体验的氛围,是一种进入特定角色的心理状态。刘勰《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就形象地表明了情境对于写作的激发作用。创设写作情境,就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按照写作指令表达交流。
   情境作文,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2019年高考作文的鲜明特色,也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在2020年作文复习备考中,要注重练习情境作文。写作情境作文,也要重视审题立意、讲究谋篇布局、注意遣词造句,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情境作文的特点,关注情境作文写作的细节,具体而言,就要设定身份与角色,明确对象与读者,熟悉体裁与格式,注意口吻与语体。从微观上把握住这四个维度,有助于写好情境作文。
   一、身份与角色:什么人在表达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过程,写作的主体是作者。一般情况下,作者就是讲述者,按照写作的目的,作者选择一定的方式,以讲述者的身份和角色表达交流。但写作特殊文体和特定情境的文章时,讲述者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作者设定的某一角色,具有特殊的身份。小说作者与故事讲述人就不能混为一谈,比如《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故事讲述人却是小说中的人物小弗朗士。在一些特殊的写作情境中,为了完成特殊的写作任务,作者也要转换角色,设定身份,比如《為徐敬业讨武曌檄》(又名《讨武曌檄》等),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但文章却是用徐敬业(因其祖父徐勣被唐高祖李渊赐以李姓,又名李敬业)的名义和口气写作的,也就是骆宾王转换角色,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写出讨伐武则天的檄文。
   情境作文因为创设了特定的情境,写作者往往要根据需要,转换角色,设定身份,确定讲述人,以讲述人的口气表达交流。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要求“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在演讲稿、家信、书信、观后感或慰问信等五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不管选择了哪一个写作任务,作为写作的主体,考生要转换角色,“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讲述表达。
   写作情境作文,离不开想象,只有通过想象,才能置身“当事人”所处的情境,以“当事人”的身份讲述表达。例如,2016年北京卷优秀作文《神奇的书签》[2],就是通过想象,转换角色,设定身份,以“书签”作为讲述者写作的。在作文复习备考时,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情境,转换角色,设定身份,写出高质量的情境作文。
   二、对象与读者:表达给什么人
   文章的写作目的和用途不同,阅读对象也不同。一般的文章,阅读对象广泛而难以确定,一些实用性文章,阅读对象则是确定的。学生作文的阅读对象,首先是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可以说是直接读者;学生在写作时,潜意识里还有个交流与倾诉的对象,这个不确定的对象可以称之为“隐性交流对象”。高考作文的直接读者是阅卷老师,“隐性交流对象”因写作要求及文体特点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叙事议论类作文,学生在潜意识里虚拟一个交流与倾诉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不确定的;一些实用类作文,诸如演讲稿、倡议书、感谢信等等,交流与倾诉的对象是具体而又明确的。
   情境作文往往要求学生根据特定情境,面对确定的交流与倾诉的对象写作表达。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要求“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考生写作演讲稿时就应该明确,演讲的对象和受众是“复兴中学”的同学。全国Ⅱ卷作文要求在演讲稿、家信、书信、观后感或慰问信五个任务中选择写作,考生因选择不同,表达的对象与受众也不同。选择写演讲稿,受众就是参加“五四”运动集会的学生;选择写作家信或书信,读者就是家人或者同学;写观后感,读者其实就是自己,也可能是交流观后感的同学或朋友;写慰问信,读者就是2049年的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确定了讲述与表达对象,写作时,就好像在与听众或读者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清楚而流畅地表达。
   在训练写作时,学生要心有读者,确立对话意识。对话是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心灵交流的过程,有了对话意识,也就确定了作文的阅读对象,这样,写作的过程,也就是作者与读者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比如,2018年高考优秀作文《你与中国同在》[3],就是写给2035年18岁的“少年”的,全篇都是作者与“你”(即“少年”)的对话,显得情真意切。在作文复习备考时,心有读者,确定阅读对象,确立对话意识,有助于表情达意,写好情境作文。
   三、体裁与格式:用什么形式表达
   潘新和教授说:“诗人用诗思维,散文家用散文思维,小说家用小说思维,记者用新闻思维,学者用论文思维……优秀的作者往往得益于不同寻常的文体敏感。”[4]虽说“文无定法”,但就像古人所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作文还是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或文体规范写作。
   情境作文更有严格的文体规范或格式要求,虽说一些实用性文体的格式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但从学生平时写的作文来看,有些学生写出的作文却是“四不像”,对实用性文体的格式也不是很熟悉,因而有必要强调文章的体裁与格式。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要求写演讲稿,全国Ⅱ卷作文试题提供五个特定写作情境,要求考生在演讲稿、家信、书信、观后感或慰问信等实用性文体中选择写作,这就明确了文体要求,考生选择了写作任务后,就必须按照相应的文体规范和格式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文章体裁和格式写作,树立规范意识。学生有了规范意识,就会按照文体和格式写作,就不会出现“四不像”的作文,也就不会在文章格式方面出现常识性错误。比如,2018年高考优秀作文《写给2035年的你》[5],作文采用书信体写作,思路清晰,语言优美,在形式上也很好地体现了书信的格式要求。在复习备考时,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规范意识,进一步熟练掌握文体与格式的知识和写作技能,按照文体规范和格式要求写出好的作文。
   四、口吻和语体:用什么语气表达
   表达与交流的目的、对象、场合等不同,口吻与语体也相应地不同。表达与讲述时的口吻,或亲切生动,或慷慨激昂;或平实朴素,或严肃庄重;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还要选用风格不同的言语体式,即语体。语体的分类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口语语体包括会话语体、演讲语体等;书面语体包括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文艺语体。[6]写作时,要根据需要,选择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表达,使作文内容与语体相协调。
   情境作文创设了特定的情境,学生要通过想象进入情境构思写作,更应该注意表达的口吻和语体风格。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要求写演讲稿,全国Ⅱ卷作文要求在演讲稿、家信、书信、观后感或慰问信等五个任务中选择写作。写演讲稿要采用劝说激励的口吻,体现演讲语体风格;书信、慰问信要采用真诚交流的口吻,突出会话的语体风格。
   在作文训练中,学生要注意表达与讲述的口吻和语体风格,做到得体地表达。比如,2013年高考安徽考生以演讲稿的形式写的作文《树起追求梦想的旗帜》[7],这篇高考优秀作文语气亲切,感情热烈,多用呼告、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很好地突出了演讲稿的口吻和语体风格,受到阅卷老师的好评。在作文复习备考时,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合适的句式,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使学生写出的作文在口吻和语体方面符合写作要求,并与整体内容协调一致。学生能够得体地讲述表达,也就会写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作文。
   参考文献:
   [1]李吉林.40年情境教育创新之路带来的6个甜果子[J].人民教育,2018(24).
   [2][7]韦民.高考作文素材大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
   [3][5]高长城.高中作文 素材 方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
   [4]潘新和.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3).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图书出版市场作为传媒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被关注和分析得不多。成功的图书创意很容易被克隆,形成常见的跟风现象。一本书的畅销可能引发一系列从命名到内容都相似乃至雷同的产品。跟风多半模仿形式,而一本书是否畅销,涉及社会心理和市场营销等不同方面的因素。  2006年3月3日,三联书店重点推出了由师永刚等编著的《雷锋:1940-1962》(以下简称《雷锋》)一书。《新京报》于3月9日公布了该报图书排行
2006年3月22日,是萨顿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当代科学史的开山鼻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敦请江晓原、刘兵两教授领衔主持,策划了“萨顿科学史丛书”,经历一年多悉心的组织与审校,赶在2007上海书市前夜,一鼓作气出版了全套五种,其中有四种为萨顿作品的译作,分别为《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科学的生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观》(上、下)、《科学的历史研究》,另一种为刘兵的萨顿研究专著,也是萨顿作品
得到卓南生先生惠赠的《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是2006年12月上旬在京都,厚厚的三大册,总字数近180万,真正的“皇皇巨著”。当时我是从东京去京都、大阪一带旅游,把三本大书从京都提到大阪再提回东京,切身感到的是物理上的重量。“时论文集”收录的是卓南生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约四十年间撰写的日本评论,按内容分为《日本社会》《日本政治》和《日本外交》三卷。一读之后,深感其内容比其体积更为厚重。这
“正确”、“可证实性”,按田松的分类,都是些大词、好词。某种科学,当然要把这样的词汇贴到自己身上。不过,依照波普尔的科学哲学,“错误”、“可证伪性”,同样是“好词”。一个命题或理论,成为科学的命题或科学的理论的必要条件是,它是可错的、可证伪的。至少粗略地讲,事情就是这样。  按此逻辑,1846年8月31日法国人勒威耶就可能存在的一颗新行星提交的一份报告《论使天王星运行失常的那颗行星,它的质量、轨道
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主人公伽西莫多的许多行为表现有许多异常之处,但在通常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处理,直接归结为“善良纯真的性格特征”这种类似结论,大多数教辅资料,包括教参,也对其相应的深层情感心理却少作探析,即使有也过于简略,从而遮蔽和过滤掉了一些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个性特征的隐在的心理情感内容,使得这一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人物形象流为概念化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通常是借助人物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作出重要贡献的,无产阶级观察、认识战争基本问题的最根本的看法,它为我们揭示战争基本规律、正确认识战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然而近年来,由于世界军事变革的日新月异,当代战争现象的纷繁复杂,以及军事新观点、新思想的层出不穷,使得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在当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原本耳熟能详的基本原理受到质疑甚至否定,而一些似是而非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在北京语文高考中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相比2015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部分中仅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中提到“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以外,并没有其他对于经典阅读篇目的明显例举,但在2016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部分附录处增加了“《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
中国作为诗的国度,素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对诗的社会教化作用的肯定。古典诗歌固然精妙绝伦,但随着当代人的生活愈发丰富多姿,其情感表达无法再囿于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等拘束,新诗应运而生。  新诗又称现代汉诗,是用精粹的现代汉语书写现代人内在的情感与思想的富有音乐性的文学样式。施蛰存曾说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
鲁迅先生小说《祝福》自问世以来,评论不断,而选入语文教材以来,大部分教师却只着重人物分析,以祥林嫂为中心,重点解读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探析祥林嫂的死因。这样将对祥林嫂的分析来代替《祝福》的解读是不正确的,熟不知,《祝福》这部小说是以“我”为叙述者,将“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套在一起的叙事结构,解读文本时要注意结合两个故事的关联,这样才能深刻的了解并挖掘作品的主题。  一般人解读《祝福》时,仅仅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学生习作思路清晰但内容肤浅,总在一个层面翻来覆去,变着法子重复开头的意思,在一个观点上浅尝辄止,用大量的例举或华美的语言来掩盖思维的缺陷。总之,文章思路清晰,但層次内部流于肤浅缺乏深度。为了丰富议论文的思路结构,凸显论证的层次感和深度,笔者以南京、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试题为例来谈谈如何在议论文内部凸显层次感和深刻性,使文章内容条分缕析由浅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