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杀人和自杀事件时有爆料,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试挖掘出事件的深层原因并从加强美育入手构建学生和谐人格以便逐渐减少或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美育;和谐;人格;意义
从“1995年清华朱令被用铊盐投毒”,到“1997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王小龙用铊盐向同学投毒”,到“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到“2009年郭力维在校杀人事件”爆发,到2010年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到2011年赴日留学5年的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挥舞屠刀,到“2013年张家界大学课堂杀人事件”等,在校学生犯罪案件屡有发生。不仅如此自杀事件也时有爆料。仅2017年,大学生自杀事件接连出现:1月11日,山东大学一女生被发现在出租屋内上吊自杀,被发现时已身亡四天;2月27日,广西大学一在读研究生烧炭自杀死亡;3月4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等。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事件在逐年递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富青春朝气、最活泼热烈、最睿智高雅的群体,可是这些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沦为杀人犯或自杀而走上不归路呢?笔者分析出以下原因:
一、浅层原因——心理素质差
如今的学生当中獨生子女较多,大都在“温室”中长大,小学到中学,一路顺风,没有经历什么挫折,导致整体心理素质下降。诸如面对考试失败、恋爱失败、人际关系失败、面试失败等挫折时便无所适从,既不能主动寻求解决方案,也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态,造成心理郁闷,难以承受。
二、深层原因——美育缺失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极大地丰富,人的物欲也急剧膨胀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圣洁的象牙塔了,开始变得功利化。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技能的课程,优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像人文课程、艺术课程这种很难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基础课程或砍或缩得不到足够重视,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难以得到启迪。忽视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去寻求人生意义和价值。许多大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更是急功近利,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不感兴趣,只想学习一些见效快,功利性强的知识和技能,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轻美育和人文科学,因而在义利之辨、美丑之辨、善恶之辨中迷失了方向,导致了人生价值取向走向了低谷,有的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与目标,有的甚至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航向。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这里,爱因斯坦一语中的道出了大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深层原因:学生仅仅学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学习其他知识学会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使之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和谐、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仅从加强美育化解大学生“人物”矛盾、人际矛盾、自身矛盾构建其和谐人格进行阐述。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全人格方面有特殊作用。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从西方引入的,但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美育,且不乏深厚丰富的内涵。
朱熹说:“学莫失于正心诚意。”只有具有高尚精神和独立人格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修身之要。所以说,道德缺陷使一切显得肤浅和媚俗。自“十八大”以来,习大大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其实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发布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把美育列入全国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德、智、体三育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阐明了美育具有德、智、体三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都对美育有相当程度的重视,其意义不可估量。
一、有利于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孔子的“大乐与天地同和”及古人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亦即宋代张载说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的意思是伙伴。中国古代科技中数学、天文学、中医学思想十分发达,就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说过: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其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即使人是“万物之灵”,其实在大自然面前,也是显得多么渺小,一旦自然灾害来临,生命更变得如此脆弱。人类不能或缺的食物、空气、水、阳光等都来源于大自然;但是,人类如果有过度砍伐树木等伤害大自然的行为,大自然又会用沙尘暴等行为报复人类。
所以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教学生如何更积极地生活,在生活工作中如何获得持久的和谐。这就要从美育着手,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上都能教学生发现、认识并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爱护大自然,节约资源,把自己当成大自然的一份子珍惜一草一木,自觉维护校园大环境和寝室小环境。这样人与自然就能和谐发展,从而化解了“人物”矛盾。
二、有利于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发展。
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人是特别害怕孤独的动物。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当然少不了人际交往,只有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生存发展,所以我们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季老先生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与人交往时,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宽恕他人的过错和缺点,因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特别丰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美育思想。例如孔子的“仁爱”思想,在人和人的交往中就一剂良药。孔子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也就是“爱人”。孔子“仁”的另外的表达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的“恕”。这一系列的美育思想渗透进学校美育中,有利于促进学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有利于个人自我身心和谐发展
一个人只有身心和谐发展才能健康成长。而美育能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摆脱盲目跟风缺乏内涵的审美行为。那些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嘴上横叼着香烟,身上纹着各种纹身的少男少女,毫无疑问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美,只会盲目跟风,还跟得不像样,为什么这么说呢?这种形象可能是某个明星在某个影视剧里的一个反面角色,结果因为审美判断力有误,把自己导航到了主流文化之外,偏离了航向,被人视为另类。在这种背景下,人际关系能好吗?个人身心的能和谐发展吗?
通过美育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可塑性极强,在这个重要阶段构建健康的学习生活模式,让自己内心生活充盈,内在精神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美育,能使生命更丰富、心地更善良、灵魂更高贵。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说和谐人生》[M],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2015.
关键词:美育;和谐;人格;意义
从“1995年清华朱令被用铊盐投毒”,到“1997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王小龙用铊盐向同学投毒”,到“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到“2009年郭力维在校杀人事件”爆发,到2010年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到2011年赴日留学5年的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挥舞屠刀,到“2013年张家界大学课堂杀人事件”等,在校学生犯罪案件屡有发生。不仅如此自杀事件也时有爆料。仅2017年,大学生自杀事件接连出现:1月11日,山东大学一女生被发现在出租屋内上吊自杀,被发现时已身亡四天;2月27日,广西大学一在读研究生烧炭自杀死亡;3月4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等。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事件在逐年递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富青春朝气、最活泼热烈、最睿智高雅的群体,可是这些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沦为杀人犯或自杀而走上不归路呢?笔者分析出以下原因:
一、浅层原因——心理素质差
如今的学生当中獨生子女较多,大都在“温室”中长大,小学到中学,一路顺风,没有经历什么挫折,导致整体心理素质下降。诸如面对考试失败、恋爱失败、人际关系失败、面试失败等挫折时便无所适从,既不能主动寻求解决方案,也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态,造成心理郁闷,难以承受。
二、深层原因——美育缺失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极大地丰富,人的物欲也急剧膨胀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圣洁的象牙塔了,开始变得功利化。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技能的课程,优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像人文课程、艺术课程这种很难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基础课程或砍或缩得不到足够重视,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难以得到启迪。忽视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去寻求人生意义和价值。许多大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更是急功近利,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不感兴趣,只想学习一些见效快,功利性强的知识和技能,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轻美育和人文科学,因而在义利之辨、美丑之辨、善恶之辨中迷失了方向,导致了人生价值取向走向了低谷,有的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与目标,有的甚至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航向。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这里,爱因斯坦一语中的道出了大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深层原因:学生仅仅学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学习其他知识学会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使之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和谐、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仅从加强美育化解大学生“人物”矛盾、人际矛盾、自身矛盾构建其和谐人格进行阐述。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全人格方面有特殊作用。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从西方引入的,但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美育,且不乏深厚丰富的内涵。
朱熹说:“学莫失于正心诚意。”只有具有高尚精神和独立人格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修身之要。所以说,道德缺陷使一切显得肤浅和媚俗。自“十八大”以来,习大大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其实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发布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把美育列入全国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德、智、体三育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阐明了美育具有德、智、体三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都对美育有相当程度的重视,其意义不可估量。
一、有利于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孔子的“大乐与天地同和”及古人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亦即宋代张载说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的意思是伙伴。中国古代科技中数学、天文学、中医学思想十分发达,就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说过: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其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即使人是“万物之灵”,其实在大自然面前,也是显得多么渺小,一旦自然灾害来临,生命更变得如此脆弱。人类不能或缺的食物、空气、水、阳光等都来源于大自然;但是,人类如果有过度砍伐树木等伤害大自然的行为,大自然又会用沙尘暴等行为报复人类。
所以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教学生如何更积极地生活,在生活工作中如何获得持久的和谐。这就要从美育着手,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上都能教学生发现、认识并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爱护大自然,节约资源,把自己当成大自然的一份子珍惜一草一木,自觉维护校园大环境和寝室小环境。这样人与自然就能和谐发展,从而化解了“人物”矛盾。
二、有利于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发展。
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人是特别害怕孤独的动物。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当然少不了人际交往,只有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生存发展,所以我们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季老先生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与人交往时,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宽恕他人的过错和缺点,因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特别丰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美育思想。例如孔子的“仁爱”思想,在人和人的交往中就一剂良药。孔子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也就是“爱人”。孔子“仁”的另外的表达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的“恕”。这一系列的美育思想渗透进学校美育中,有利于促进学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有利于个人自我身心和谐发展
一个人只有身心和谐发展才能健康成长。而美育能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摆脱盲目跟风缺乏内涵的审美行为。那些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嘴上横叼着香烟,身上纹着各种纹身的少男少女,毫无疑问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美,只会盲目跟风,还跟得不像样,为什么这么说呢?这种形象可能是某个明星在某个影视剧里的一个反面角色,结果因为审美判断力有误,把自己导航到了主流文化之外,偏离了航向,被人视为另类。在这种背景下,人际关系能好吗?个人身心的能和谐发展吗?
通过美育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可塑性极强,在这个重要阶段构建健康的学习生活模式,让自己内心生活充盈,内在精神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美育,能使生命更丰富、心地更善良、灵魂更高贵。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说和谐人生》[M],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