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操作层面上看,教师实施新课程还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反思探索实践过程,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实践中曾经步入一些误区。
一、过分强调课堂活动,忽视思维训练,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空间
新课程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调查实践,强调合作交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本是让学生体验、感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自己和同事教学中出现这样一种不少见的现象:本应为思维搭桥、“形散而神不散”的活动演变成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环节,过分追求形式,忽视数学学科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目标,也因此挤占了课堂思维训练时间,占居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取代了独立思考的环节,于教学无益。所以,对于“活动”环节的安排,还要力求形散而神收。
二、过分强调平等和谐,忽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品格
新课程倡导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本无可非议,但由于对此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以致课堂上出现这样的现象:明明学生理解出现错误,却听之任之,或一带而过,不置可否,为了和谐而不向学生说“不”,结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正处在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还不全是老师眼里“该懂事”的人,在情感态度上、在对知识理解过程中、在形成严谨的的学习品格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倒是用恰当的方式给学生一点维生素N,让他们及时纠偏。在学生长知识、形成良好学习品格的过程中,这不是更高境界的关爱、更高层次的和谐吗?
三、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忽视课堂“隐性”控制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这一理念更加得到重视和强化。是不是矫枉过正,还不敢说,但课堂上毕竟出现了太多让位于学生“探究”,听任学生信马由缰,乃至有些“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热闹是热闹,这样的自主、这样的探究,其效果就让人怀疑了。这种情境到底该如何处理?
就学生而言,其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毕竟有限,认识能力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就教学规律而言,学生积极的成果尚处于一种散乱状态,还需要老师及时评价、肯定、梳理、总结、升华,进而形成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教师的介入与学生积极探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又能充分发挥老师“导”的作用,有效驾驭课堂。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向着“活而不乱”的境界前进。
四、过分强调“言之有理即可”,忽视“双基”训练
实施新课程,强调重视学生的“感悟”、尊重学生的“体验”,无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与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只见文本,不见学生,只抓训练,不顾情感相比,是一个质的飞跃,了不起的进步。但在新课程背景下,审视课堂教学似乎有些谈“讲”色变、谈“练”色变,以至学生有些基本技能因缺乏训练而使以后学习知识过程中表现出“先天的不足”来,致使学生自我发展潜能降低。虽然训练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素养,但素养一定离不开一定量的训练。如比较繁杂的计算可以利用计算器,但如分式的运算、解方程等是不能利用计算器求解的,所以必要的基本的计算能力还是要有的。这就离不开必要的训练,而现在我们很多学生一算就错,从而影响其他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学生数学能学好?素质就高了吗?
五、过分强调“改变”,完全抛开旧的教学模式,却又落入“模式化”的套路中
在实施课改过程中,为寻求“改变”而迷信有些教学模式,乃至生硬地套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力求跳出一个窠臼却又步入新泥潭,费心费力套用诸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3、应用迁移,巩固提高;4、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程序却又显得牵强附会,而使课堂失去原本由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就“教条主义”了。突破任何一种模式化的套路,对具体教学内容 “我教我法”,充分挖掘我之所长,追求“教无定法”的、个性化教学境地,才是符合课改精神的做法,才是我们应该去孜孜以求的。
实施新课程,我们经历了不断思维——学习——实践——探究——再学习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新课程理念才会在闪现教育智慧的教学过程中鲜活起来。
(作者单位:443400湖北省五峰县渔关中心学校)
一、过分强调课堂活动,忽视思维训练,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空间
新课程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调查实践,强调合作交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本是让学生体验、感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自己和同事教学中出现这样一种不少见的现象:本应为思维搭桥、“形散而神不散”的活动演变成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环节,过分追求形式,忽视数学学科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目标,也因此挤占了课堂思维训练时间,占居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取代了独立思考的环节,于教学无益。所以,对于“活动”环节的安排,还要力求形散而神收。
二、过分强调平等和谐,忽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品格
新课程倡导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本无可非议,但由于对此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以致课堂上出现这样的现象:明明学生理解出现错误,却听之任之,或一带而过,不置可否,为了和谐而不向学生说“不”,结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正处在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还不全是老师眼里“该懂事”的人,在情感态度上、在对知识理解过程中、在形成严谨的的学习品格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倒是用恰当的方式给学生一点维生素N,让他们及时纠偏。在学生长知识、形成良好学习品格的过程中,这不是更高境界的关爱、更高层次的和谐吗?
三、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忽视课堂“隐性”控制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这一理念更加得到重视和强化。是不是矫枉过正,还不敢说,但课堂上毕竟出现了太多让位于学生“探究”,听任学生信马由缰,乃至有些“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热闹是热闹,这样的自主、这样的探究,其效果就让人怀疑了。这种情境到底该如何处理?
就学生而言,其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毕竟有限,认识能力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就教学规律而言,学生积极的成果尚处于一种散乱状态,还需要老师及时评价、肯定、梳理、总结、升华,进而形成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教师的介入与学生积极探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又能充分发挥老师“导”的作用,有效驾驭课堂。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向着“活而不乱”的境界前进。
四、过分强调“言之有理即可”,忽视“双基”训练
实施新课程,强调重视学生的“感悟”、尊重学生的“体验”,无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与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只见文本,不见学生,只抓训练,不顾情感相比,是一个质的飞跃,了不起的进步。但在新课程背景下,审视课堂教学似乎有些谈“讲”色变、谈“练”色变,以至学生有些基本技能因缺乏训练而使以后学习知识过程中表现出“先天的不足”来,致使学生自我发展潜能降低。虽然训练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素养,但素养一定离不开一定量的训练。如比较繁杂的计算可以利用计算器,但如分式的运算、解方程等是不能利用计算器求解的,所以必要的基本的计算能力还是要有的。这就离不开必要的训练,而现在我们很多学生一算就错,从而影响其他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学生数学能学好?素质就高了吗?
五、过分强调“改变”,完全抛开旧的教学模式,却又落入“模式化”的套路中
在实施课改过程中,为寻求“改变”而迷信有些教学模式,乃至生硬地套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力求跳出一个窠臼却又步入新泥潭,费心费力套用诸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3、应用迁移,巩固提高;4、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程序却又显得牵强附会,而使课堂失去原本由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就“教条主义”了。突破任何一种模式化的套路,对具体教学内容 “我教我法”,充分挖掘我之所长,追求“教无定法”的、个性化教学境地,才是符合课改精神的做法,才是我们应该去孜孜以求的。
实施新课程,我们经历了不断思维——学习——实践——探究——再学习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新课程理念才会在闪现教育智慧的教学过程中鲜活起来。
(作者单位:443400湖北省五峰县渔关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