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应注重“虚实结合”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一类比较难教的文体,由于它在各方面都非常灵活自由,因而难以被学生掌握到位。很多习作都偏离了散文的方向,不是写成纯粹的记叙文就是前一半只记叙、后一半只抒情的“四不像”,再就是一种几乎完全架空的滥情呓语。如何才能让学生把握好散文应有的分寸,这便是散文教学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散文(特别是抒情类散文)的指导重点应放在“虚实结合”上。
  这里所谓的“虚实结合”指的是在写实(叙述、描写现实生活的现象、场景等)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思考等来表现感受和抒发情感(抒情、议论等),即写虚。或者先表达感受和抒情,再联想思考现实生活的现象等加以深层地印证强调。虽然散文的表达方式、布局形态、结构形式、题材选择等都非常自由灵活,但散文的基本要求是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抒发出真挚情怀,因而散文的根基必须先扎在现实的土壤上,即先对现实事物、人物、事件、情景、情理甚至某种真切的情结等进行一定程度的表述,再进一步地借助修辞、联想、想象、思索发现等表现手法来表达内心感想和抒发情感。这样写实和写虚(细致和概括、具体和抽象、感性和理性)的疏密有机结合,就能避免文章写得过于叙述化和过分空洞。如何在具体的散文教学中落实“虚实结合”呢?
  
  一、“虚实结合”体现在全文的谋篇布局上,就是整体结构上写实(记叙事件、描写情景等)与写虚(抒发情感、议论思索等)的比例要实现一定的平衡。
  
  通常有:①先叙事描写再抒情议论(实——虚型);②一边叙事描写一边抒情思索(夹实夹虚型);③先抒情感慨再与写实联系加以印证,最后又强化思想主旨(虚——实——虚型)等谋篇结构。例如巴德·舒尔伯格(美)的散文《我的第一首诗》的整体结构便是由实到虚型,“我八岁时就写下了我的第一首诗……”该散文前多半部分更集中在叙述童年往事上,显得具体、感性,很逼真而写实;而后半部分则将重点放在抒情议论上,多为概括式的感悟,显得抽象、理性,较写虚,诸如“‘真美!’……‘真糟!’……这些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风帆。”
  
  二、“虚实结合”体现在常规段落的行文上,就是写实(记叙、描写等)与写虚(抒情、议论等)的比例要实现一定的平衡,不能走两个极端。
  
  在特定的范畴内,写实是在为写虚做铺垫,现实生活的书写与体验感受、抒发情感是由此及彼、相互生发的。一篇散文要表达什么思想主旨、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写虚的部分,这也就决定了要先想好选择写哪些材料作为铺垫。落实到每段的写作时,基本上都是由“写实”过渡到“写虚”,或者相反,“虚实”必须有机结合,文章才不至于太空泛。到了散文的高潮部分,写虚的比重可能远远大于写实,但依然要有实的部分做依托。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段:“今晚在院子里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第二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第三段:“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每一段基本上都是由写现实生活状态、眼前景物过渡到由“实”产生的联想、想象、思考、感受、抒情的“虚”上,四、五、六段更是由荷叶、月光、荷花、杨柳等景物的描写很自然地展开了诗意的联想。这样,全篇散文虚实结合得有序而平衡,实为虚作铺垫,虚表现了感受、思想、情感,虚实相互生发,自然和谐。
  上学期,我在指导写《感受春天》的散文时,看到很多同学只是一味地描写各种花草,情感没有充分抒发,“虚实”整体不平衡,这也便偏离了要求练习借景抒情散文的初衷。有位同学写道:“迎春花、榆钱、梧桐花还有丁香花在春风的吹拂下,三三两两、疏密间隔地飘落了。”虽然她抓住了春天景物的部分实的特点,但没有充分地过渡到感受、联想、想象的写虚部分,而是继续描绘其它景物,文章就显得过于写实,散文虚实平衡的特点不强。我就引导着全班帮她去续写:“迎春花、榆钱、梧桐花、丁香花在春风的吹拂下,三三两两、疏密间隔地纷纷飘落,没有伤感、萧凄、无奈,更多的是豁然、执着和成熟。是啊,爱开花的很多植物在春天都是虚荣的、爱炫耀的、爱张扬的,蜂歌蝶舞中互相攀比着光鲜的头饰。但她们在春夏交割之际,似乎被万物的灵长之神点拨了一下,就立刻顿悟了。由懵懂无知的女孩开始变成脚踏实地的女青年,由花枝招展的少女开始蜕变为洗尽铅华的女子……特别是她们的思想性格开始蜕变得成熟、理性和虔诚,不是吗?因为每一株植物都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绿色菁华贡献出来,为了回报阳光、土地、雨露,为了感激大自然的期盼和神灵的庇佑,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和信仰而顶礼膜拜着,如一步一叩首的僧人般。”
  
  三、“虚实结合”体现在单个句子的艺术表达上,就是更巧妙地使用迁用修辞或者伴随着词语及修辞的“陌生化组合”来实现句子的微观“虚实结合”。
  
  迁用,又称“移就”,是甲、乙事物相关联,就把本是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来修饰乙实物的修辞方式。“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形状移属于乙印象的,名叫移就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这种修辞其实就伴随着一种词类和修辞的陌生化组合,名词、动词、形容词经常活用并灵活“变格”搭配,以及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的巧妙运用从而产生了特别的新奇效果。比如王全吉的《蓝印花布》中就运用了大量的移就修辞:“在寒冷的冬天,那来自乡间植物的温柔和暖意,严严实实地捂着我的童年。”“唐时的夹染色彩艳丽,丝、帛的织物上,浸染了大唐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给我们惊鸿一瞥的欣喜和绵长的伤感。”“在那苍翠的绿色植物里,竟然藏着深蓝深蓝的秘密。”
  一次,我看到一位平时很爱听歌的同学在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几句话:“顺着她的小手指的方向,看到与我们背道而驰的那条马路,它弯弯曲曲地消失在远处某个山崖的拐弯处,路两旁的青草野花随风摇曳着一种苍凉伤感的姿态。我试图将目光向更远处浸透,可是只有朦朦胧胧的烟雾如泪水般模糊了朋友们的面庞、朴素的村舍山景、喧嚣的声音和难以名状的辛酸情绪……”我夸赞他写得很诗意、表达得很艺术,并问他是怎样学会这样表达了呢?他说我就是经常听歌,特别是周杰伦的歌把我熏陶成这样了。我吃了一惊,周杰伦的歌居然开启了学生们在课堂上日益尘封的想象力和美的感受力,使得文字获得了神奇的活力?
  于是我想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散文训练方式,将学生那极具个性的新鲜感受、情愫还有奇妙的想象、思索得以艺术化地巧妙表达,让作文更贴近本真的内心世界,令散文习作更散发出独特的生机和魅力。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朗读训练不仅
期刊
语文是工具,语文教学应当努力使学生会学习、善思考、能表达、懂创造。一个学生如果能够由文本迁移,由课堂联想,由自身拓展,生发出自己对于语文的独特理解和个性展示,那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让学生学会在基础之上大胆创新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当给学生广阔的天地,引导他们的创新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给学生一片创新的天地     高中学生有思想的火花,有自由的心灵,有
期刊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五条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空间。根据《宁阳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对科学作业的要求,我们改变了原来只设课堂笔记的做法,设计了三类科学实践性作业。围绕实践性作业的落实与实施,我们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强化落实常规细则,转变教师观念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阅读手段和方法,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知识储量和质量,增长小学生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才干并激发其创造才能。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认清阅读能力的结构,对于认识阅读教学的目的、途径、方法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就提高阅读效果的基本途径,谈谈个人的体会和做法:    一、明确阅读目的,提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能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
期刊
摘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关健词:语文教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习惯。”语文教育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寻求语文知识和熟悉语文技能的习惯,这也是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
期刊
摘要:阅读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开发。每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青少年正处在认知世界和素质形成时期,阅读对于其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培养合格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具有不可忽略、不可替代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将有益于个人的发展。同时,通过阅读材料的优选、编、排、演课本剧的活动及“四个一”工程的开展,对学生阅读兴
期刊
摘要:农村中学数学是教育的薄弱环节,文章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如何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背景、如何更新学生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方法农村中学兴趣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质疑氛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发挥各种潜力,积极主动探究教学方式的转变的重要性,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通过活化作业设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本文就如何使数学作业“活”起来进行了一个粗浅的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外作业不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课堂教学的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