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传统文化的动态演绎与创新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m_7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碎片化、肢解式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依然横行无忌,因其片面重视静态的传统文化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文言文教学早已经沦为了语言训练的工具,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失去了生命力。教学中对作品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的关注严重缺失,使文言文作品变得干瘪、丑陋,失去了灵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内容包括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目标与内容”除了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外,还要求精读作品,体会作品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写出阅读感受等等。显然,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非常注重作品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与意义。换言之,就是要让作品“活”下去。
  那么,怎样才能让经典“活”在学生的心中呢?
  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动态演绎与创新。即将文言文作品中所反映的真、善、美与现代人的生活、情感、追求等相沟通,让学生体验到其中蕴含的某些情愫、哲理、美德等是亘古不变的,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生成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新的认识,这样,传统文化才具有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以《兰亭集序》一课的教学为例,此文的抒情说理部分历来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其中关于死、生和长命、短命的感慨,学生总感觉莫名其妙。教师授课时,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悟的现实意义。文中叹到:人们的爱好、个性虽千差万别,但若遇到所喜爱的事物,便会自得、高兴、满足,对于时光的流逝却浑然不知;等到对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厌倦了,才恍然大悟,原来再喜爱的事物,也可能在一瞬间化为陈迹(即很快就在自己的世界里消亡了),而人的生命最终也是要走向尽头的。这样说来,死和生的确是值得思考的大事啊!
  如果仅仅理解到这个层面,那王羲之的人生体悟对学生来说仍然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将其投射于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不少学生联系到明朝时期流行的“促織之戏”和清朝的鸦片大行其道,那些沉溺其中的人无不是“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而转眼间挥霍尽了青春,有的败了家,有的亡了身,更甚者间接导致大清的亡国,悔悟者又有几人不痛惜呢?还有学生联系自身的学习、生活,反思自己沉迷于网游之中而浑然不知,转瞬之间,高中生涯就会结束,那时定会如作者所言“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所以,面对自己喜好的事物,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能认识到这个层面,王羲之的思想就在后世读者的意念中复活了。
  对文中王羲之思想的创新层面的见解是这样的:“欣于所遇”并“快然自足”的结果并不一定会“所之既倦”。莫言笔耕不辍,屠呦呦持之以恒,他们完全没有倦怠,几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取得成果之时,人们莫不“感慨系之”,但那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人生当如此,才不会死有所憾,生有所悔!这样王羲之思想不但在读者认识中复活而且焕发出新的生机,作者“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也才真正具有了现实意义。这样应该才算是对传统文化的动态演绎与创新。
  进一步探究,文中不可忽视的哲理之思在于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关于这一点,自古及今,人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思索,可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文学命题。先秦时期,庄子在《逍遥游》中感慨“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唐代大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等等无不透露出人生短促的悲凉。而苏轼“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完全超越了对生命个体意义的思考,让人豁然开朗。到了当代,史铁生告诉我们:“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由此不难看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我国文学作品的一个古典、传统命题,是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的。这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兰亭集序》主题的生命力,消除与作者思想的时空距离,才真正让这篇经典作品在学生的世界里“活”下去,达成本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目标。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传统命题还有很多,例如乡愁、爱国、爱情等等。围绕这些命题的创作同样是动态发展的,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以动态演绎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深入解读与探讨,“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的课程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作者通联:西安市临潼区铁路中学]
其他文献
大旱之中,重庆陷入了双重危机。这所坐拥三江、水电资源丰富的城市,竟然患上了水源、电力的“饥渴症”。在“百年一遇”背后,实有颇多值得反思之处。  这个夏天,长江边的城市——山城重庆再次向世人展现了其“火炉”的独特“魅力”:树木大部分枯死,森林火灾此起彼伏,大部分农作物颗粒无收……40℃以上的热浪不分白天黑夜地弥漫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气象资料显示,重庆正经历着百年不遇的干旱天气。这座江边的城市饱受
1996~2006,整整10年台海关系的风云变幻,仿佛是中华民族又经历了一次宿命的轮回。  一个民族隔海分治的历史,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最终的结局究竟是兄弟阋墙,骨肉相残,抑或是否极泰来,皆大欢喜?    10年对台的政策牵引    过去10年台海关系的迭宕起伏,于1995年除夕夜揭开了序幕。   1995年1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大陆涉台系统共同举办的迎新茶话会上,发表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学的最大价值便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爱上这门学科。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依据教材照搬照抄,让原本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学失去了原来的生机。面对此种情形,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要进行不断地进行探索,以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推动教学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在此,笔者以“乐导·享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乐导·享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概念  “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并不十分合理,存在着土地利用的机制扭曲。其中既有产权上的问题,也有政府管理上的问题,更有如何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的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土地关系中,各方利益主体集约用地的激励约束较弱,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政府层级下的“囚徒博弈”    首先以浙江为例,建设用地征用最明显的特征是在不同年度间具有相当大的波动。而造成这种波动的首要原因,在于不同政府层级、政府和企业间的博弈问
目前高中语文的热词,恐怕要算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了。这牵涉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问题,“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源于全球教育所面临的未来挑战,也是全球教育理性的回归,它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即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放在制高点,以新的姿态呈现给关注未来教
“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眼下在杭州,随便翻看报纸都能看到“天堂”的大小官员们不停地叨咕这句话。5月,当数十位国内“快乐经济学”研究者来到西子湖畔,以研讨会的方式加入这场大合唱时,他们被告知这句广告语便是今年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的主题词,是执政党地方党委提出的“奋斗目标”,不少学者目瞪口呆。  他们惊讶的,不是杭州把城市品牌广告语与一级党委奋斗目标合二为一,而是杭州执政者理直气壮地谈论“生活品质”,并
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沃尔夫冈·伊瑟尔。伊瑟尔认为论及接受美学,核心概念“不确定性”与“空白”是必须应该提到的,他希望凭借它们可以解释文本与读者接受之间的关系。伊瑟尔认为,因为文学文本并不确定规定其语境,而是直接在读者和文本之间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语境框架,“空白的东西导致了文本的未定点”,由此产生了文本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克里斯·波尔蒂
“必须是夜里,女人穿细瘦的高跟鞋,独上阁楼,鞋子发出踢踢踏踏的声响。上了楼,阁楼漆黑一片,十指丹蔻打开老虎窗,窗外有层层叠叠的风景,霓虹养眼、软红十丈,而窗里面,端的懒洋洋却繁花似锦的上海女人的做派。”这是《繁花》序言赋予读者的画面感,它是《繁花》的开端,它呈现出的独特的上海味道,是没有经过文化融合的、被金宇澄小心翼翼提纯过后的上海味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特色都很鲜明。  一、粉墨登场的
成为“英雄”的文花枝被问起过去时,最常说的是“不记得了!”当面对“应该怎样学习雷锋”的问题时,更“哑口无言”。而这一切皆源于25岁的她,只想“真实地活着”。  “你们先上吧,我走得慢。”湘潭大学附近一间茶室,狭窄的楼梯前,文花枝对记者说。她的声音轻和、温柔,似乎需要照顾的不是她。  转眼间,花枝在湘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已将近一年了。受伤后的花枝不愿照相,她说自己“形象不好”。但是,镜头里的她,还
在欧洲持续右倾化的带动下,美欧关系在今年底达到近年来的高潮。与此同时,因默克尔推行“价值观外交”及欧盟对华贸易赤字不断膨胀,中欧关系开始生变。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中美欧三边关系在国际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中、美、欧各执一边的新战略三角正逐步形成,中美欧三家将很可能成为21世纪前半期的主导性力量。而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美欧三角关系中的各个“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