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色处见繁花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rcji54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沃尔夫冈·伊瑟尔。伊瑟尔认为论及接受美学,核心概念“不确定性”与“空白”是必须应该提到的,他希望凭借它们可以解释文本与读者接受之间的关系。伊瑟尔认为,因为文学文本并不确定规定其语境,而是直接在读者和文本之间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语境框架,“空白的东西导致了文本的未定点”,由此产生了文本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克里斯·波尔蒂克在他的《牛津文学术语词典》中也这样阐释过不确定性——“就读者反应理论而言,指文本中任何一个需要读者决定其意义的成分”这样看来,文本的不确定性反而会变成一座联系文本和读者的桥梁,给读者一个更好去解读文本的通道。
  “不确定性意味着多变、存疑甚至自相矛盾,意味着作品有生动的气韵和混沌的面貌,好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地呈现了这些性质。”如沈从文在《边城》中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他把翠翠悬置于一个等待的状态中,让读者永远怀着惆怅和伤感的情绪去揣测,让翠翠的命运始终牵扯着读者的心。卡夫卡《骑桶者》中的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我”呢?悬疑让文章摇曳生辉,每一种揣测和思考都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让读者享受着阅读的多重趣味。这些正是不确定性带给文学作品的独特审美体验。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从来都不喜欢一目了然、一览无余,它需要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给读者留有“空白”,需要读者根据确定的文本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审美和想象去思考、补充和创造,让文学作品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感。正是如此,一千个读者才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在阅读这类作品的过程中才会更多地体验到一种创造的愉悦,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迷人魅力,感悟出作品中蕴藏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马尔克斯有多部作品运用到了小说创作的这种不确定性,如《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而他认为最好的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也同样呈现出不确定性,我以为它恰是马尔克斯在这篇小说情节设置上的最大一个亮点,是这篇小说所以成功的一大关键。
  《礼拜二午睡时刻》讲述的是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前去祭拜被当成“小偷”打死的儿子的故事。为什么是“被当成小偷”呢?因为“小偷”只是众人的猜测,小说自始至终也没有向读者明确,这位坚强母亲的儿子是否真的是小偷。不要觉得小说主要是刻画母亲坚韧伟大形象的,这个差点连名字都没人注意的“小偷”角色在文中无足轻重,其实“小偷”才是叙事的出发点,母亲、神父的形象因其而丰满,小说的主题因其而更鲜明突出。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关键的人物居然在文章中交代不清呢?这样设计的艺术价值在哪儿呢?让我们来好好理理思路,探究马尔克斯那番匠心。
  我们不妨看看几个假定的情节下小说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其一,是小偷。从“案发现场”来看,他有作案的动机——贫穷和饥饿;他处在作案的有利时间——雨夜,凌晨三点钟;他处在一个利于作案的地点——寡妇雷微卡太太家,那里堆满了东西;他中枪的部位——鼻子,说明正面对着门,且视线和门锁高度相当,有撬锁的嫌疑。再者,从家庭生活教育背景来看,文中母亲告诉神父“我告诉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母亲为什么特意给儿子这样一个嘱咐呢?我们大胆推想下,卡洛斯欺骗了自己的母亲,在贫穷和饥饿的胁迫下,他确实是偷东西了。如果推想属实,那么在那样一个生活困苦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小偷的入骨仇视也就可以理解了,神父“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的谴责就有了着力点。对于母亲,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便她可能并不知情。在道德和法律面前,小说的情感主题必然被打折扣,这显然会影响小说着力刻画的母亲形象。
  其二,不是小偷。从情感角度讲,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才是事实,文中也大量暗示着这种可能性。我们还是回到“案发现场”,从客观角度分析。文中交代,作为寡妇的雷微卡有“二十八年的独身生活”,再加上当天夜里“细雨的淅沥声”,这让她“产生的恐惧感”更容易导致臆想,也必然影响了她的判断和行为。并且,“雷微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面撬临街的门”,注意是“听”和“撬”,恐惧再加上下着雨,“听”得可能不够真实,“撬”的话总该有工具吧,但在案发现场死者身边我们什么也没“发现”。再从卡洛斯的家庭生活教育背景看,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的母亲坚韧、执着、严谨、自尊,在小镇表现得不卑不亢,这是一个让人不敢侧视的母亲,她身上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对女儿“别喝水”“不许哭”的苛刻,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威信有尊严的母亲。在这样一位母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卡洛斯会是一个罔顾尊严而行窃的小偷吗?我们当然不愿意相信,或许卡洛斯只是在雷微卡太太門外避雨呢。
  从不是小偷这个思路去看,母亲的强硬就有了十分充分的理由,她的那种超越了道德审判的母性情怀就演化成读者对一位母亲不幸痛失自己唯一儿子的深切同情了,小说的重点可能变成了对镇上人的道德批判,对拉丁美洲小偷就理所当然可以被打死的现实批判,传达出尊重生命的呼告。这是马尔克斯希望通过这部小说表达的思考吗?
  这样分析我们发现文章恐怕是在故意模糊这一情节,读者无法确认卡洛斯是否是小偷,我们只能说他可能是小偷。那么“可能是小偷”,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比明确出他的身份更具魅力呢?
  当小镇人包括神父都认为卡洛斯是小偷,都认为他的死是不值得同情的,是应该遭到惩罚和唾弃的时候,母亲却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无辜的。那么在这场不可能有定论的交锋中,究竟谁会胜出呢?似乎更应该是占据道德审判高峰的小镇人和神父,但事实并非如此。
  即使孩子被当成“小偷”打死,在世人面前死得毫无尊严,但在母亲心中,他却是“很听我话的”“一个非常好的人”,他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怜。在这种情感和道德的势均力敌的交锋中,我们更能强烈地感受到情感的伟大力量。母亲身份卑微力量渺小,她无力改变世人对自己儿子的偏见,她无法要求法律的公正严肃审判,她更无法改变儿子死亡的事实。但她没有退缩,因为她是母亲,她没有哭天抢地,因为她强烈的自尊。她能做的就是有尊严地祭拜自己的儿子,给儿子找回在这儿失去的尊严,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自己和家人都是体面的。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一路上母亲都强压着自己内心的悲痛,保持着“安平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给自己的女儿穿上显然是为这次小镇之行特地准备的鞋子(卡洛斯光着脚,小姑娘不习惯穿鞋),对自己的女儿提出“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这样苛刻的要求。她到这儿来不是来寻求帮助,博取同情和怜悯的,她是来祭拜自己失去的唯一的儿子,替儿子找回尊严的。
  而正是母亲这种坚韧和执着、坦荡和尊严让相信卡洛斯是小偷的,代表着道德力量的神父都紧张汗颜——“神父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嘴里咕咕哝哝地说”“神父吁了一口气”……甚至羞愧而怀疑上帝的意志,动摇了自己的信仰。于是我们看到文章的结尾,神父兄妹真诚地想为母女俩做点什么。这才是超越一切的母性力量唤起的超越一切的悲悯力量,这恐怕才是小说最震撼人的地方。
  无论作品中的卡洛斯是否是一个“小偷”,无论那母女是否是“小偷”的家属,他们——死者和生者——都有资格享受来自亲人和他人的关爱。母女俩对卡洛斯、神父兄妹俩对母女俩的那份不欲明言的情感,会跨越种族、地域和时代的阻隔,作用于每一个读者的神经,使我们感受到那份平凡的心动。马尔克斯应该是特意安排了这个不确定的情节,他引导读者在疑惑中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爱有尊严的母亲,看到了一个憧憬中的懂得悲悯和爱的世界。这恐怕正是拉丁美洲最需要的东西。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不确定的情节如同艺术的空白,给了读者更多的审美体验,让小说奏出了更美妙的乐章。
  [作者通联:南京市宁海中学]
其他文献
正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自序》所言:“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聊斋志异》中近500个故事都是有寄托的。那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狼》寄托了怎样的情怀呢?   一般认为,《狼》嘲讽了狼的贪婪、凶狠与狡诈,赞美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同时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
北京奥运与政治的硬币两面    不管奥委会怎么“去政治化”,奥运会与政治之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有人所言“体育不仅包含政治目的,而且包含着政治手段。”无论如何否认,体育不仅成为缓解敌意、打破成见的实验场,同时也可能是表示反对立场、加深隔阂和偏见的论坛。  奥运会的焦点效应表明,奥运会是一个无法否认的政治舞台。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就出现了“黑权事件”,美国黑人运动员史密斯在领奖台上
一、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剖析  从小学到初中,记叙文应该是所有学生写作次数最多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文体。但从实践看,写作状况堪忧。主要问题体现在:叙述的故事情节缺乏当代高中生的生活体验,思想感情范围非常狭仄;记叙文的叙事方式缺乏变化,始终平铺直叙,即在叙事顺序上无法做到顺、倒、插、补的有机结合;在表达手法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不能水乳交融;语言表达不能围绕文章立意,大量的语言,包括人物琐碎的对话
古诗教学既是教学出彩的高产田,也是高考得分的低产地。况且老师教得好,未必学生学得好;学生学得好,未必考试考得好。要想教、学、考均达到理想状态,个人认为必须做到注重景境,浸润诗情。一、注重诗歌背景知识的渗透  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虽然有的古诗字数较少,但因诗中有些字、词我们今天用得少或者不用,而有些字、词古代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又不一样,再加上学生与作者相距年代久远,作者的所思所想难于被学生
大旱之中,重庆陷入了双重危机。这所坐拥三江、水电资源丰富的城市,竟然患上了水源、电力的“饥渴症”。在“百年一遇”背后,实有颇多值得反思之处。  这个夏天,长江边的城市——山城重庆再次向世人展现了其“火炉”的独特“魅力”:树木大部分枯死,森林火灾此起彼伏,大部分农作物颗粒无收……40℃以上的热浪不分白天黑夜地弥漫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气象资料显示,重庆正经历着百年不遇的干旱天气。这座江边的城市饱受
1996~2006,整整10年台海关系的风云变幻,仿佛是中华民族又经历了一次宿命的轮回。  一个民族隔海分治的历史,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最终的结局究竟是兄弟阋墙,骨肉相残,抑或是否极泰来,皆大欢喜?    10年对台的政策牵引    过去10年台海关系的迭宕起伏,于1995年除夕夜揭开了序幕。   1995年1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大陆涉台系统共同举办的迎新茶话会上,发表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学的最大价值便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爱上这门学科。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依据教材照搬照抄,让原本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学失去了原来的生机。面对此种情形,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要进行不断地进行探索,以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推动教学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在此,笔者以“乐导·享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乐导·享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概念  “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并不十分合理,存在着土地利用的机制扭曲。其中既有产权上的问题,也有政府管理上的问题,更有如何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的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土地关系中,各方利益主体集约用地的激励约束较弱,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政府层级下的“囚徒博弈”    首先以浙江为例,建设用地征用最明显的特征是在不同年度间具有相当大的波动。而造成这种波动的首要原因,在于不同政府层级、政府和企业间的博弈问
目前高中语文的热词,恐怕要算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了。这牵涉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问题,“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源于全球教育所面临的未来挑战,也是全球教育理性的回归,它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即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放在制高点,以新的姿态呈现给关注未来教
“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眼下在杭州,随便翻看报纸都能看到“天堂”的大小官员们不停地叨咕这句话。5月,当数十位国内“快乐经济学”研究者来到西子湖畔,以研讨会的方式加入这场大合唱时,他们被告知这句广告语便是今年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的主题词,是执政党地方党委提出的“奋斗目标”,不少学者目瞪口呆。  他们惊讶的,不是杭州把城市品牌广告语与一级党委奋斗目标合二为一,而是杭州执政者理直气壮地谈论“生活品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