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时下流行的整理理念“断舍离”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主张通过断问、舍情境、离信息化,使课堂提问更高效、情境创设更有效、技术手段更精简,以期构建更加真实、自在的课堂。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断舍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31-01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其实,这种被越来越多人推崇的生活理念同样适用于治学,我们的数学教学也需要“断舍离”。
1.断问——追求高效提问
英美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只有20%的提问需要高层次的思维活动,60%的提问需要回忆知识点,剩余20%的提问则毫无效果,仅仅用于课堂监控. [1]我國学者对教师课堂提问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2]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的低效甚至无效提问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诸如“是不是”、“对不对”这类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大量存在;其次,教师所提问题并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展开,不分主次,不管重难点,无论是否有疑,只是一味提问,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答问状态。为了贯彻新课程师生交往互动的理念,一些教师刻意迎合,营造出师生一问一答的“和谐课堂”,但只要仔细揣摩,不难发现,大部分的问题流于形式,并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引导,随声附和的回答也无法反映思维的深度,甚至因此造成部分学困生浑水摸鱼,掩盖了真正的“无知”。
基于以上种种,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当断问。如在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时,笔者精心设疑,开门见山地抛出问题:“登分时,老师将xx的成绩录为-2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对此议论纷纷,并在教师的理答、追问下提出假设:“是和另一个分数进行了比较”,进而想到了“标准”并作出解释,本课的难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迎刃而解。再如,当学生已经接触了新知,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节点,在关键处设问,以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知识重点。
2.舍情境——创设有效情境
创设数学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策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如在一节《认识乘法》的课堂上,教师采用情境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动物园的一角,并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被精致的画面吸引,发言踊跃,可细听内容——“我发现小河里有鱼儿在游”、“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我看到了小鸡在捉虫子”……竟与数学毫无关系!试问,这样的情境意义何在?还有一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于关注“生活味”,忽略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有些异化甚至泛化的生活化情境中,显得尤为苍白与无力。
因此,笔者主张数学教学应舍情境。舍情境,并不意味着不要情境,而是舍弃那些“变味的”、“走调的”情境,设计既富有情趣又有实效性的数学情境。
总之,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3]只有敢于“舍”,教师才能不为“情”所困,不为“境”所累。
3.离信息化——精简技术手段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很多学校用电子白板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电子手段也逐渐取代传统教学,一切都以幻灯片为介质进行互动教学。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确为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以信息技术“引领”小学数学教学的观点和做法,存在很大弊端。
笔者曾听过同课异构的两节《认识厘米》,第一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孩子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接着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之后在课件中呈现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判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运用了平板电脑的多种功能,如限时答题、在线提交、抢答、积分奖励等,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笔者也发现,学生的这份热情大都来源于对电子设备的好奇和喜爱,当教师脱离平板进行教学时,部分学生出现明显的注意分散。试问,教师不得不通过技术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这是否偏离了教学的本质?而另一节《认识厘米》,执教者脱离了对课件的“迷恋”,仅用一张张小纸片就激活了课堂!教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4张长1厘米、宽1毫米的长方形纸片,并指出长的那一段就是1厘米,此时学生纷纷感叹“真小”,无需多言便已初步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小。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小纸片“站”在食指与拇指之间,再抽走纸片,学生轻松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随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从身边的物体上找1厘米,学生们手握纸片测量寻找,在活动中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最后,教师故意让学生用“微型尺”测量长橡皮,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尺子的需求。纵观整节课,教师虽然没有绚丽多彩的技术手段,却用小小纸片拴住了孩子的心。可见,技术并不是数学课堂的必需品。
“断舍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理念。学会“断舍离”,数学教师才能轻装上阵;学会“断舍离”,数学课堂才能真实高效。数学教学,需要“断舍离”!
参考文献
[1]胡淑珍.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
[2]王翔.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7
[3]金长余.“热课”中的“冷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Z2)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断舍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31-01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其实,这种被越来越多人推崇的生活理念同样适用于治学,我们的数学教学也需要“断舍离”。
1.断问——追求高效提问
英美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只有20%的提问需要高层次的思维活动,60%的提问需要回忆知识点,剩余20%的提问则毫无效果,仅仅用于课堂监控. [1]我國学者对教师课堂提问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2]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的低效甚至无效提问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诸如“是不是”、“对不对”这类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大量存在;其次,教师所提问题并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展开,不分主次,不管重难点,无论是否有疑,只是一味提问,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答问状态。为了贯彻新课程师生交往互动的理念,一些教师刻意迎合,营造出师生一问一答的“和谐课堂”,但只要仔细揣摩,不难发现,大部分的问题流于形式,并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引导,随声附和的回答也无法反映思维的深度,甚至因此造成部分学困生浑水摸鱼,掩盖了真正的“无知”。
基于以上种种,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当断问。如在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时,笔者精心设疑,开门见山地抛出问题:“登分时,老师将xx的成绩录为-2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对此议论纷纷,并在教师的理答、追问下提出假设:“是和另一个分数进行了比较”,进而想到了“标准”并作出解释,本课的难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迎刃而解。再如,当学生已经接触了新知,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节点,在关键处设问,以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知识重点。
2.舍情境——创设有效情境
创设数学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策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如在一节《认识乘法》的课堂上,教师采用情境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动物园的一角,并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被精致的画面吸引,发言踊跃,可细听内容——“我发现小河里有鱼儿在游”、“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我看到了小鸡在捉虫子”……竟与数学毫无关系!试问,这样的情境意义何在?还有一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于关注“生活味”,忽略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有些异化甚至泛化的生活化情境中,显得尤为苍白与无力。
因此,笔者主张数学教学应舍情境。舍情境,并不意味着不要情境,而是舍弃那些“变味的”、“走调的”情境,设计既富有情趣又有实效性的数学情境。
总之,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3]只有敢于“舍”,教师才能不为“情”所困,不为“境”所累。
3.离信息化——精简技术手段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很多学校用电子白板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电子手段也逐渐取代传统教学,一切都以幻灯片为介质进行互动教学。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确为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以信息技术“引领”小学数学教学的观点和做法,存在很大弊端。
笔者曾听过同课异构的两节《认识厘米》,第一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孩子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接着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之后在课件中呈现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判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运用了平板电脑的多种功能,如限时答题、在线提交、抢答、积分奖励等,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笔者也发现,学生的这份热情大都来源于对电子设备的好奇和喜爱,当教师脱离平板进行教学时,部分学生出现明显的注意分散。试问,教师不得不通过技术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这是否偏离了教学的本质?而另一节《认识厘米》,执教者脱离了对课件的“迷恋”,仅用一张张小纸片就激活了课堂!教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4张长1厘米、宽1毫米的长方形纸片,并指出长的那一段就是1厘米,此时学生纷纷感叹“真小”,无需多言便已初步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小。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小纸片“站”在食指与拇指之间,再抽走纸片,学生轻松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随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从身边的物体上找1厘米,学生们手握纸片测量寻找,在活动中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最后,教师故意让学生用“微型尺”测量长橡皮,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尺子的需求。纵观整节课,教师虽然没有绚丽多彩的技术手段,却用小小纸片拴住了孩子的心。可见,技术并不是数学课堂的必需品。
“断舍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理念。学会“断舍离”,数学教师才能轻装上阵;学会“断舍离”,数学课堂才能真实高效。数学教学,需要“断舍离”!
参考文献
[1]胡淑珍.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
[2]王翔.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7
[3]金长余.“热课”中的“冷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