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记叙文写作的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cai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指导学生写作,我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写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费时较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写整篇作文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写片断练习,以突出写作训练的重点,二者交叉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片断训练
  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怎样写好片断呢?我向学生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初一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我就出一些题目,如《街头见闻》、《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时,我规定出写作范围,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但无论命题,还是自拟题,都必须按照我提的四点要求去写。
  经过反复的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李峥同学写的《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生活,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写作的结果。
  像这样真实具体、清新简洁的片断还很多。如梁丽华同学的《等》、王雪莉同学的《钥匙终于找到了》,都通过多侧面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郑铁同学的《送别》,描述了爸爸在南昌火车站送他和妈妈回北京时,一家人难舍难分的场面,都很真切感人。
  写小片断的效果如何呢?对此,我曾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写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时不多,自由灵活,能提高观察能力,有话可说,又为写大作文积累了材料,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名著阅读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名著阅读难以开展或者收效甚微。本文综合了近年来教育界对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并结合笔者的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参考。  【关键词】语文素养名著阅读习惯培养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著阅读则是这种活动中的重要一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
【摘要】“团队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在当下管理类课程实践摸索出,独立学院90后认同推崇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学生3-5人自主组队;根据老师讲授课程中,感兴趣的知识点,自拟选题;搜集一个经典案例,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加以整理分析;以PPT的形式课堂上汇报给大家,同学就案例现场提问,小组成员即时回答,老师穿插导向,双方辩论;最后老师点评,热点讨论,创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团队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讲话引发各界的热评和思考。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教育紧密相连,是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内部发展还很不均衡,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水平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而其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面临诸多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
文章如何才能“红”?本文以“猴子抓坚果”材料作文为例,从写作角度、文章结构、作文素材三方面入手,帮助大家写红材料作文。  在印度,人们常用一种特制的盒子捕捉一种狡猾的猴子。在安置好的盒子内放上美味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猴子的前爪刚好能伸进盒子。猴子发现盒子,就会将前爪伸进去,攥住坚果,可是爪子再也抽不出来了。奇怪的是这些抓住坚果的猴子竟无一例外的都死抓坚果不放,结果很容易就被人们捉住了,失去了
我作为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一分子,几年来走过了许多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真可谓是“几多茫然几多收获”。感悟最深的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地、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乐园。我也可在这乐园中神游一番,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
【摘要】音乐教学的真谛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不但要“以美育人”,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立足课堂,拓展课外, 在音乐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将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放在培育人才的首位,所谓德育,正表明了培育良好的品德的重大意义。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要的情感体验。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热情、积极的求知欲望、个性化的求异思维以及和谐的探究合作体系的课堂特点。而这样的课堂氛围必然有利于学生提出更富想象力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次数,加大了应变难度。如果教师在困难面前一味地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课的主要目的。如何合理设计阅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正是我们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就自己的一节阅读课教学,谈一下反思和体会。  【关键词】激发兴趣 竞赛活动 合作学习 任务型教学 阅读技能  一、教材分析  (一)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牛津9A Unit3 Read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心里总担心实验过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认为物理教学只要让学生会做题会考试就行了,一旦面对课时少的问题就一味地在实验上打折扣,即使有实验教学也基本以应试为基础,很少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做到演示实验,往往能省则省,或根据课本要求,通过演示某些实验,以讲解分析为主,从而使学生明白某些现象或掌握某些规律,为应试而做,那些一般考不到的实验往往就会漏掉不讲。而学生实验也
中共十八大春风吹拂着祖国大江南北,也温暖着亿万教师的心,广大教职工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立足本职,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求真务实,奋发工作,无私奉献。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常识和创新求实的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有极少数教师枉为人师,不求职业道德,玷污教师的人格,损害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生的称号。近年,中小学生在校被教师性侵的事屡有发生,如新疆一教育局官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