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情感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ow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以读感人,陶冶情操
  朱熹说:“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可见,要重视学生朗读训练,读出感情,读出语势,如出自己之口,自己之心。在课堂45分钟内,教师要充分发掘作品中韵味无穷的审美情趣;实现学生眼、手、口、心全频道式接受,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那么我们学习朗读是使学生感知课堂作品、理解教材内容,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欢乐、一同忧愁,直接从中受到熏陶。作为语文教师朗读讲解课文作品时,要以读感人,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因情制宜”。一方面要善于运用语言、语速、语气调整的变化及组合,来展示豪放、热烈、优美、恬静、清新、淡雅、轻松、愉快、悲伤、肃穆等意境;另一方面在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表情目光手势,身势非语言手段的辅助作用,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作品内容升华,才能对主题加深、拓展与延伸。充满激情的朗读,既能感染学生的情绪与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加深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人文作品的把握。在朗读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把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该激昂就激昂,该低沉九低沉,注意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节奏韵律,就可以增强作品的动人之处。如上王羲之的名篇《兰亭集序》时,我就先让同学们听读,以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然后仿读,以培养文言语感;接着默读,以明其义;最后品读语句,涵咏情感。通过这四读,同学们既陶冶了情操,又得到了心灵的震撼。
  二、以情激趣,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语文教师要在作品蕴含的基调上,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教师应该披文入情,以自己的感情去牵动学生的情思,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兴趣。学生、老师、作者三位一体,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上一篇新课,开始就要创设一种特定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去感悟。如教学《故都的秋》时,开场白是这样的: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那么关于秋便产生了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凉;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呢?大家纷纷发言,“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等等,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种情景交融、我物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他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这些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名句,便将学生们的精神从课间迅速引入课堂。
  三、以惑诱情,发散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面尤其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抵于不待教师传授之谓矣。”本着这种教学思想,笔者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在老师引导去探索。根据教学内容,人为制造悬念,来引发学生强烈的解惑欲望,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情感。如陆蠡的《囚绿》到底是“囚”还是“放”?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归”是“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诸如此类问题,往往能掀起积极波澜,自然而又活跃地进入课文学习。
  学习要善于发问,释疑解惑。教师抱着重在激励的态度,做有心人,提倡勤问,巧于点拨。如引导学习《荷塘月色》语段时让学生指出哪些句子分别描写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这四种感觉。有同学答问说,还有错觉。我便引导他阐明回答理由,即便学生理由不充分甚至不能成立,也要让学生说出来,引起争论也无妨。当然,教师要巧妙地把学生的解惑引致教学思路上来,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四、以情写作,交流情感
  各种形式的朗读、解惑,使学生心中蕴蓄了各种各样的美。这就需要把心中的美以写作的方式再现出来,况且,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内心情感复杂又细腻,他们大多喜欢用笔来渲染。这种渲染,其实也就是进行情感内省。而积极的情感内省,可以使主体的情感逐渐强化,创造明朗心境。教师也要本身有创作的激情和素养,用这种激情去激荡学生写作的热情,达到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师生的情感融会贯通了,教学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是可行的,实际操作证明是有效的。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创造教学条件,多在善导上下功夫,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宰,语文教学效率就完全可以提高。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也才能迎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其他文献
一、分层教学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必然情感体验”。在参加教学能力提升项目的培训学习中,专家们介绍了《分层测式卡》及使用方法,使我如获甘露。《分层测试卡》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分层测试的题卡,更重要的是分层测试带动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分层教学。纵观以往的语文教学,我深深认识到学生缺乏自信,是由于极少体验成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因此,自实施分层教学后,我对后劲的学生不轻
期刊
不久前,参加了乡中心小学组织的公开课研讨会,现根据张老师执教《铅笔有多长》的有效教学片段,粗浅地谈谈如何改变无效教学行为。  片段一:创设故事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看过《西游记》吗?  生:看过!(学生兴奋状)  师:你最喜欢《西游记》里面的哪个人?  生:孙悟空!(惊喜喊答)  师:孙悟空的什么最厉害啊?  生:武功!金箍棒!……(争先恐后抢答)  师:是啊,孙悟空的金箍棒可长可短,最厉
期刊
下面我就针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谈几点方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爱护学生,用诚心和爱心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创设情景营造语言气氛  在教学中,根据课本情节,努力创设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较真实的环境中达到学习的目的。比如每次课前请一位学
期刊
新课标实施以来,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正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1.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坚持传统语法教学中的落后方式,他们忽视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  2.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标就是淡化语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特意回避语法。  3.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标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大量交际活动。  上述倾向都背离了新课程的要求,因而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观是当前
期刊
一、学校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之间的关系  学校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学校文化与和谐校园是一下一上的交集,学校文化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文化的目的,学校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两者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
期刊
学校的体育教学应朝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成为终身体育的启蒙阶段和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终身体育思想赋予学校体育的新任务  1.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各种运动技术、技能,不能只考虑增强体质,还必须让学生学会理解运动的意义,学会体验在运动中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走入大学或社会后能自觉地从事运
期刊
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的范围也的确非常广泛,从远古时代到二十世纪,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以及风情万种的大自然都为我们提供了环境教育的丰厚土壤。而我们的语文许多篇课文都可以很好的渗透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潜移默化的渗透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渠道  首先,“小课堂,大世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的课文,如《罗布泊,消失
期刊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集体备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校本教研方式,已被广大学校和教师所认可,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让语文教师从封闭的独立备课走向合作备课,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从独立走向合作。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们共同探讨语文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更为重要的是集体备课给语文老师节省出了更多的时间,减轻了语文教师单独备课的压力,使语文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能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去反
期刊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下面就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途径谈一点看法。  能力首先体现在运算上,所以首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新课程中数学的运算一般包括数的计算,式的变形,方程和不等式的同解变形,数据处理、几何学的测量与计算,数列和函数极限、积分、概率、统计的初步计数等。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上述计算能力的培养,首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运算所需要的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其次要
期刊
初中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  一、注重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注意每一节课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的关联等,从而突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对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类比关联,掌握历史发展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