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材料的准备和使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由市局组织的科学课送课下乡活动,听了两位科学优质课市级一等奖获得者的实验教学课。一位是城区资深实验教学专职教师李松老师,一位是农村年轻实验教学兼职教师黄蓉老师,两位老师课堂程序设计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活动精彩不断。而从专业的实验教学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有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那就是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去准备材料和使用材料。例如,李松老师的《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从课题看,教师要准备米饭和淀粉两样食品,而实验中却只准备加糖的馒头,没有米饭和淀粉,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达到实验目的;黄蓉老师的《磁铁有磁性》一课,材料准备的很充分,但没有很好的掌握材料控制策略,对材料在教学中什么时候发放什么材料,什么时候收回材料没有考虑清楚,导致部分学生“跑出”教师的“控制范围”。针对以上情况,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在实验教学中怎样准备和使用教学材料。
  实验的准备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和实验的目的和效果
  要进行实验就必须要有实验材料,课前准备实验材料就成为科学课教学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探究性的材料是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基础和关键。
  在实验材料的准备中,首先,要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和方法,确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各种材料的特性来确定实验教学中使用的材料,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例如,李松老师的《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从内容和目的来看,教师必须要准备米饭和淀粉两样食品,而实验中却准备馒头,没有淀粉,而在本地,米饭和馒头是不完全相同的,米饭一般不加糖,馒头一般制作时为了口感好,就加入糖,这些材料的特性不利于学生学习构建科学概念,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错误认为:甜的食物(不是淀粉)遇碘酒变蓝,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达到实驗目的。如果李松老师能掌握米饭和馒头的特性,根据实验内容、目的选用合适材料,相信教学目标就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
  其次,教师在选取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实验材料的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要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操作实验材料能揭示科学概念,反映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能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探究,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就必须对实验材料的进行精心选择,尽量选择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材料。
  另外,准备材料时,要留有余地,适当多准备一些,用于发生意外或者材料有损坏时进行补充和替换。在实验教学前,教师最好亲自做一做实验,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免课堂上出现与教学结果相悖的结论。
  使用实验材料,要及时、有效控制材料的收发和整理。
  课堂上对实验材料的使用,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出示、发放、收回、整理实验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要求,有助于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首先,注意提供材料的时机。儿童的天性决定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要注意提供材料的时机,提供过早,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不做实验时,应将实验材料放到学生看不到的地方,以免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特别是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或者讲解实验方法时,最好不许学生手里头实验材料,避免学生只顾观察、思考自己的材料,而对教师的演示看而不见,对教师的讲解听而不闻,导致学生在后面的教学中不知所然,分组实验搞得一塌糊涂。
  其次,用完的材料可及时收时。有些材料用完之后,要及时的收回,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一堂课中教师需要有多次演示实验,那么在做其中的一个实验时,其它的材料最好收藏起来,以免分散学生的视线。例如,黄蓉老师的《磁铁有磁性》一课,材料准备的很充分,但从第一演示实验开始时,就把所有的实验材料一股脑地发给了学生,并且途中没有及时收回,导致后面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课堂讲解时,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到桌子上的材料中,根本没有在意老师的教学环节,因此,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上实验课时,一定要注意提供材料的时机,提供的时机合适,并及时收回,既不影响别的环节的教学效果,也能在提供材料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最后,实验结束后,要让学生学会整理材料。针对实验的不同,材料可以采取分批发放或者边用边发的形式,而且,一个实验完成,相应的材料不再需要时,必须要求回收整理到原来的位置,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一旦忘记回收材料,这些材料将成为很多学生的玩具,于是,实验到底研究什么,研究到哪里,再也不是他关心的内容。即使你再提醒和要求,学生也难听进去,如果学生再一不小心,材料随时有可能又被损坏。
  一节实验教学课结束后的整理,也是涉及到教学效率和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问题。现在的各个学校,由于师资配备的问题,很多老师还会涉及跨年级教学,前一节课还是这个年级的实验,下节课就得换另一个年级的实验材料,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时间,既要收集整理本节课的材料,又要准备下节实验课的材料,老师就需要像变戏法一样,往往忙的像陀螺一样的在旋转,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实验教学过程材料准备不充分的后果。教师如果把对实验材料的整理作为每一节实验课的一个课堂教学内容来对待,教师节约整理的时间,就多有一点时间来准备下节课的实验材料了,同时,如果把实验材料的整理作为每一节实验课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来对待,不断对学生进行意识教育培养,反复训练,若哪个实验桌没有将材料整理好就离开了,教师要叫学生重新回来整理好,几次下来,学生就会养成自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以上两位老师就没有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下课学生走完之后,实验桌上布满了各种实验材料,一片狼藉。
  一节优质的实验课,除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等因素外,材料的准备和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实验教学的效果,还关系到我们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其他文献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我越来越认识到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新课程教材文言文篇目数量增多,课文难度增大,它也是考试中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因此,文言文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师讨论的焦点问题。  可以说学好文言文,是提高语文能力,是获得语文高分的关键之一。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深刻认识到只有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动机,培养积极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才能真正提高文言
一、视听结合,感知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
课堂心理环境,即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师生互动环境,它是由教师的心理环境和学生的心理环境构成。语文课堂上,教学心理环境通常会呈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或紧张等形式。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以人格魅力为基础    语文教学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其一是语文知识的力量,其二是人格的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内容生动的插图。低年级孩子在学习课文时,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理解了课文,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学生的认识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学习速度快,接受能力强;有的反应较慢,理解能力也较差。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关注学生的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教学时若能
摘要:如何将学生从现实世界带入文学世界,然后回归到现实世界中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探索的课题。我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的正是此理。只有努力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适时地与教材知识融会贯通,方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使生活充满阳光和乐趣。  关键词:生物知识 贴近生活 融入农业 生活经验 回归生活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
【摘要】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小学外语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要在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英语学习思维,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不断的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优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全面的提高语言表达
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没有语言,思维很难实现。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语的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我在长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同样是“说”,有的学生说得准确、简练、条理清楚;有的学生却显得语无伦次,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说”。  调查发现:现今大多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比书面运算
科学探究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载体,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而当前对探究存在着“科学探究随意化”、“探究任务模糊化”、“探究过程简单化”、“小组合作形式化”等诸多问题。要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在教学中应该以“疑”为前提,“思”为核心,“做”为基础。在具体有效的科学探究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养成学生的质疑、评价、创新等意识和能力。  一、科学课堂中探究教学的存在问题分析  1.科学探究的随意化。只
【摘 要】要求学生要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写就会写得“端正,整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   【关键词】正确的写字姿势 良好的写字习惯 规范 端正 整洁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
【摘要】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是高效课堂,所谓高效就是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再不是以前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而是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课堂的根本是学生的学习需要,高效课堂的前提是组织好课堂,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把课堂还给学生,高效课堂的决定因素是预设好问题。  【关键词】高课堂效学习需要 组织课堂 预设问题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