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从《贤愚经》称谓研究意义探讨入手,对《贤愚经》称谓词语进行了归纳、概括和分析,笔者在本书的称谓词语中选择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研究,从分类和结构特征方面仅进行探讨研究,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了解本书中佛经称谓词语的特点。通过这些称谓词语的探究,我们也可以探究到这个时期佛经文献语言中称谓词语所具有的一些共性特点及其这些佛经称谓词语的一些发展特点。
关键词:贤愚经;称谓词;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51-02
称谓是在人际关系中标志着人的特定身份和职业的特殊类词语,这种独特的词语能够直接地系统地反映汉民族的政治制度、婚姻生活、礼仪风尚和民族心理。我们对称谓词语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基础研究,实际上是追述历史、掌握古代文化和语言发展规律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称谓的研究,透过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这类词语的研究,我们不但能够了解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社会习俗、阶级人等,而且能够从语言的角度对称谓进行分析和总结,寻找出它在汉语史中的重要位置,寻找与中土文献中称谓词语的异同,及与中土文献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一、《贤愚经》进行称谓类词语研究的意义
《贤愚经》,又名《贤愚因缘经》。《出三藏记集》卷九《贤愚经记》中明确记载了这本书的来源:当时,河西沙门昙学、威德等八人“结志游学,远寻经典”,在于闻大寺遇上了五年一度的般遮于瑟会。于是数人分头去听,回来记下所见所闻,回到高昌,结成一部。后凉州名僧慧朗始定其名为《贤愚经》。
《贤愚经》具有非同寻常的语言价值,是进行本时期语言研究不可少的佛经语料。首先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和中土文献相比,佛经具有口语性强,与百姓语言变化密切结合,贴近民间语言,能反映这个时代的语言及变化特点,同时又因为该经是昙学等八人依据别人讲经记录而成,故不属于纯粹的翻译,属于编译。而编译往往比翻译更能摆脱原来语言的影响,更能反映出当时汉语的特点,,加上《贤愚经》著书年代清楚,记载的语料时代明确,无异议,所以是研究汉语史不可多得的好语料。《贤愚经》语言流畅,含有较多的口语词和俗语词,其中的称谓又十分丰富。我们对本书做了比较充分的调查,试图通过对本书中的称谓的研究进而能寻找到一些本时期语言演变的一些规律。
二、《贤愚经》中称谓词语分类
本书中的所有称谓词语笔者可以把它们分成以下几类:
(一)人称代词
这类称谓词在文中出现的总数及频率都不多,是本书中最少见的,第一、二、三人称都有,和中土文献中出现的代词用法基本相同。
如:吾、我、我曹、余、他、人、孤、汝、尔、己、卿、谁、诸人、君、自己等。
这类词虽然不多,但却是和中土称谓语密切相关的一类称谓词。
(二)亲属称谓词
本书中,亲属称谓词要比人称词明显增多,当然有些亲属称谓词在使用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个亲属称谓词泛化的趋势和情况,这种现象在一些称谓词研究类文章中都曾经提及,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如:姊、大姊、二姊、姊子、姊妹、姐、男、男儿、大兄、兄弟、弟、二兄、兄、兄子、兄王、弟、女、女夫、女妹、嫂、兄嫂等。
(三)用来表身份和职业的
这一类是用来表示人的身份职业的称谓词类,和亲属称谓是相对应的。
如:医、医王、敕猎者、猎师、大猎师、捕鱼师、捕鱼人、臣吏、使、油师、油家、油主等。
(四)僧人佛徒专用称谓语
1、意义单纯的佛教称谓
这一类应该是本书中的特色称谓词语,也是本书涉及的重点称谓词语。
如:和上、维那、沙门、婆罗门、帝释、大菩萨、菩萨、梵王、梵天王、梵志、阿罗汉、比丘、比丘尼、比丘僧等。
2、其他类
如:道士、天神、宫神、庙神、神仙、旧仙、仙士、大仙、仙人、天龙人鬼、门神、魔王、魔、天王、天、龙鬼、圣尊、仙人师、天女等。
三、《贤愚经》中各类称谓词语的结构特征及语言特点
(一)《贤愚经》中僧人佛徒专用称谓词语结构构成特征
这类词语比较有特点,所以在结构中把这类词单独列出。
按许卫东的归类,可以把所有僧人佛徒的称谓按来源分为四类:
1、音译型:以意义单纯的佛教称谓为多,如: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罗刹等。
2、借用型:直接借用于汉语中土文献中固有的一些词语,很多是道教所具有的一些固定称谓,如道士、天王、天女、大仙、天神、神仙等,这类词直接被运用于佛经文献中。
3、混合型:这类词进入汉语系统后成为新的构词成分,然后和汉语中其他词合成构成新的词语,一般应该是两种词语要素组合而成的词语,一种是佛经中专用称谓词语,另一是中土常见的称谓词语,如:尼师、圣僧、梵王等。
4、意译型:根据佛教已有的词语的含义,用汉语中土文献中所现有的词语表达出来。如:出家人、导师,徒众、居士等。
除了以上四种,笔者认为还有一种,即音译称谓词和含义相同而中土文献中已有的汉语表达词语并列组成的同义并列称谓词语,意义表达上重叠,但是有强调和朗朗上口这些特点,如夜叉鬼、比丘僧等,这类词语在《贤愚经》中比较少见。
从称谓词语发展的总体情况看,后两类称谓词语有越来越多发展扩大趋势。而第一种的使用趋向于越来越减少。
从以上对称谓词语的结构剖析可以看出,在前四类称谓词语中,僧人佛教专用称谓语有其佛经文献中才能出现的特殊场合,而其他三类的使用和中土文献用法基本相同的,大都借用中土文献中原来的词语来表达的,而最后一种是比较特殊的类似于一种临时的“活用”。
(二)佛经中的其他类称谓词语结构特点
主要是中土文献中固有的词语,双音节结构为多。
我们这里主要列举三种比较常见的:结构固定(拆分开,意义就要发生变化)、意义并举(包括同义并举,结构前后词语何以互换位置,词语意思不发生变化)、偏正结构(一个是主要词语,另一部分是当作修饰成分的)。 第一种如:余、医、人民、卿等。
第二种如:臣吏、吏臣、兄弟等。
第三种如:大姊、油家、油师、女夫、行人、贵族等。
在本书中,以第三种为最多,总体汉语语言中具有同样特点。
(三)《贤愚经》中称谓词语语言发展特点
1、词汇双音化趋向
从汉语词语发展的总体规律看,中古汉语词语变化的一个主要规律就是双音化,由于佛经更加接近口语化,是词语变化的窗口,对词语变化的时代性体现得更明显,所以双音化现象在佛经语言中表现得更明确。
《贤愚经》中称谓词语有单音节、三音节、双音节、四音节,双音节占了绝大多数。较好地体现了佛经类词语变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如施主、徒众、菩萨、和尚、沙门、比丘、弟子等都是本经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
2、称谓种类丰富
第二部分分类中就可以看到,本书中称谓词语不仅丰富,数量多,而且种类多,代词称谓、亲属称谓,泛亲属称谓。
3、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称谓类词语也有和中土文献结合,为中土文献所使用,甚至逐渐脱离了本身的固定用法,在百姓日常语言传播中广泛使用,有了另外一层其他隐含的扩张含义,如“临时报佛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等,变成了泛称,不是专称了。
总之,佛经语言和汉语中土文献互相影响,在各类称谓词语中得到了证实,同时,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汉语中,对普通百姓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佛教中的一些称谓,所以佛经类称谓词语对中土语言的影响应该是最明显的。
参考文献:
[1]常正.佛教称谓的涵义及正确运用[J].中国宗教,2000,(1).
[2]陈文杰.贤愚经[J].词语考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3]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邵丽英.汉语的职衔称谓与汉民族的文化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2011,(3).
[5]许卫东.高僧传中僧人佛徒称谓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11,(4).
[6]马丽.经律异相称谓词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7]吴立民.佛教的称谓及职称[J].佛教文化,1999,(3).
[8]陈星桥.佛教称谓漫谈[J].法音,1999,(2).
[9]星空.佛门常用的称谓和忏仪[J].佛教文化,2004,(6).
[10]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关键词:贤愚经;称谓词;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51-02
称谓是在人际关系中标志着人的特定身份和职业的特殊类词语,这种独特的词语能够直接地系统地反映汉民族的政治制度、婚姻生活、礼仪风尚和民族心理。我们对称谓词语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基础研究,实际上是追述历史、掌握古代文化和语言发展规律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称谓的研究,透过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这类词语的研究,我们不但能够了解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社会习俗、阶级人等,而且能够从语言的角度对称谓进行分析和总结,寻找出它在汉语史中的重要位置,寻找与中土文献中称谓词语的异同,及与中土文献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一、《贤愚经》进行称谓类词语研究的意义
《贤愚经》,又名《贤愚因缘经》。《出三藏记集》卷九《贤愚经记》中明确记载了这本书的来源:当时,河西沙门昙学、威德等八人“结志游学,远寻经典”,在于闻大寺遇上了五年一度的般遮于瑟会。于是数人分头去听,回来记下所见所闻,回到高昌,结成一部。后凉州名僧慧朗始定其名为《贤愚经》。
《贤愚经》具有非同寻常的语言价值,是进行本时期语言研究不可少的佛经语料。首先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和中土文献相比,佛经具有口语性强,与百姓语言变化密切结合,贴近民间语言,能反映这个时代的语言及变化特点,同时又因为该经是昙学等八人依据别人讲经记录而成,故不属于纯粹的翻译,属于编译。而编译往往比翻译更能摆脱原来语言的影响,更能反映出当时汉语的特点,,加上《贤愚经》著书年代清楚,记载的语料时代明确,无异议,所以是研究汉语史不可多得的好语料。《贤愚经》语言流畅,含有较多的口语词和俗语词,其中的称谓又十分丰富。我们对本书做了比较充分的调查,试图通过对本书中的称谓的研究进而能寻找到一些本时期语言演变的一些规律。
二、《贤愚经》中称谓词语分类
本书中的所有称谓词语笔者可以把它们分成以下几类:
(一)人称代词
这类称谓词在文中出现的总数及频率都不多,是本书中最少见的,第一、二、三人称都有,和中土文献中出现的代词用法基本相同。
如:吾、我、我曹、余、他、人、孤、汝、尔、己、卿、谁、诸人、君、自己等。
这类词虽然不多,但却是和中土称谓语密切相关的一类称谓词。
(二)亲属称谓词
本书中,亲属称谓词要比人称词明显增多,当然有些亲属称谓词在使用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个亲属称谓词泛化的趋势和情况,这种现象在一些称谓词研究类文章中都曾经提及,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如:姊、大姊、二姊、姊子、姊妹、姐、男、男儿、大兄、兄弟、弟、二兄、兄、兄子、兄王、弟、女、女夫、女妹、嫂、兄嫂等。
(三)用来表身份和职业的
这一类是用来表示人的身份职业的称谓词类,和亲属称谓是相对应的。
如:医、医王、敕猎者、猎师、大猎师、捕鱼师、捕鱼人、臣吏、使、油师、油家、油主等。
(四)僧人佛徒专用称谓语
1、意义单纯的佛教称谓
这一类应该是本书中的特色称谓词语,也是本书涉及的重点称谓词语。
如:和上、维那、沙门、婆罗门、帝释、大菩萨、菩萨、梵王、梵天王、梵志、阿罗汉、比丘、比丘尼、比丘僧等。
2、其他类
如:道士、天神、宫神、庙神、神仙、旧仙、仙士、大仙、仙人、天龙人鬼、门神、魔王、魔、天王、天、龙鬼、圣尊、仙人师、天女等。
三、《贤愚经》中各类称谓词语的结构特征及语言特点
(一)《贤愚经》中僧人佛徒专用称谓词语结构构成特征
这类词语比较有特点,所以在结构中把这类词单独列出。
按许卫东的归类,可以把所有僧人佛徒的称谓按来源分为四类:
1、音译型:以意义单纯的佛教称谓为多,如: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罗刹等。
2、借用型:直接借用于汉语中土文献中固有的一些词语,很多是道教所具有的一些固定称谓,如道士、天王、天女、大仙、天神、神仙等,这类词直接被运用于佛经文献中。
3、混合型:这类词进入汉语系统后成为新的构词成分,然后和汉语中其他词合成构成新的词语,一般应该是两种词语要素组合而成的词语,一种是佛经中专用称谓词语,另一是中土常见的称谓词语,如:尼师、圣僧、梵王等。
4、意译型:根据佛教已有的词语的含义,用汉语中土文献中所现有的词语表达出来。如:出家人、导师,徒众、居士等。
除了以上四种,笔者认为还有一种,即音译称谓词和含义相同而中土文献中已有的汉语表达词语并列组成的同义并列称谓词语,意义表达上重叠,但是有强调和朗朗上口这些特点,如夜叉鬼、比丘僧等,这类词语在《贤愚经》中比较少见。
从称谓词语发展的总体情况看,后两类称谓词语有越来越多发展扩大趋势。而第一种的使用趋向于越来越减少。
从以上对称谓词语的结构剖析可以看出,在前四类称谓词语中,僧人佛教专用称谓语有其佛经文献中才能出现的特殊场合,而其他三类的使用和中土文献用法基本相同的,大都借用中土文献中原来的词语来表达的,而最后一种是比较特殊的类似于一种临时的“活用”。
(二)佛经中的其他类称谓词语结构特点
主要是中土文献中固有的词语,双音节结构为多。
我们这里主要列举三种比较常见的:结构固定(拆分开,意义就要发生变化)、意义并举(包括同义并举,结构前后词语何以互换位置,词语意思不发生变化)、偏正结构(一个是主要词语,另一部分是当作修饰成分的)。 第一种如:余、医、人民、卿等。
第二种如:臣吏、吏臣、兄弟等。
第三种如:大姊、油家、油师、女夫、行人、贵族等。
在本书中,以第三种为最多,总体汉语语言中具有同样特点。
(三)《贤愚经》中称谓词语语言发展特点
1、词汇双音化趋向
从汉语词语发展的总体规律看,中古汉语词语变化的一个主要规律就是双音化,由于佛经更加接近口语化,是词语变化的窗口,对词语变化的时代性体现得更明显,所以双音化现象在佛经语言中表现得更明确。
《贤愚经》中称谓词语有单音节、三音节、双音节、四音节,双音节占了绝大多数。较好地体现了佛经类词语变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如施主、徒众、菩萨、和尚、沙门、比丘、弟子等都是本经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
2、称谓种类丰富
第二部分分类中就可以看到,本书中称谓词语不仅丰富,数量多,而且种类多,代词称谓、亲属称谓,泛亲属称谓。
3、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称谓类词语也有和中土文献结合,为中土文献所使用,甚至逐渐脱离了本身的固定用法,在百姓日常语言传播中广泛使用,有了另外一层其他隐含的扩张含义,如“临时报佛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等,变成了泛称,不是专称了。
总之,佛经语言和汉语中土文献互相影响,在各类称谓词语中得到了证实,同时,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汉语中,对普通百姓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佛教中的一些称谓,所以佛经类称谓词语对中土语言的影响应该是最明显的。
参考文献:
[1]常正.佛教称谓的涵义及正确运用[J].中国宗教,2000,(1).
[2]陈文杰.贤愚经[J].词语考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3]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邵丽英.汉语的职衔称谓与汉民族的文化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2011,(3).
[5]许卫东.高僧传中僧人佛徒称谓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11,(4).
[6]马丽.经律异相称谓词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7]吴立民.佛教的称谓及职称[J].佛教文化,1999,(3).
[8]陈星桥.佛教称谓漫谈[J].法音,1999,(2).
[9]星空.佛门常用的称谓和忏仪[J].佛教文化,2004,(6).
[10]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