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1月初,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会上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加快城镇化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内涵提升及农村硬环境、软实力综合推进的变革过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所以,我们要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
1.完善规划体系,发挥城乡规划引导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
推进改革,开放市场,引进竞争。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关键是要以思想的大解放、城门的大开放、资金的大投入,激活规划设计市场,把能人、名人、高人请进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搞顶级规划、顶级设计、顶级开发、顶级建设。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关键是要引得来,用得上。
塑造特色,打造精品。克服千城一面、盲目求洋、求大,求宽。要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城市特色,借鉴先进城市的规划建设理念,突出自然人文和历史特色,彰显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壮大城乡经济实力
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城市建设。坚持“政府控制规划、规划引导项目、项目吸引资金”的思路,形成规划培育一批、前期储备一批、动工建设一批的项目实施计划。
大力推进城市精品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策划与城市形象设计工作,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思路,对城市整体形象及工程项目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切实加强建筑风貌管理,结合人文自然元素,打造具有鲜明建筑语言和地方文化特色,促进城市建筑群体和谐统一,塑造富有文化品位和艺术个性的城市景观。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产业用地,规划建设好各类产业园区。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承载功能
着力抓好城乡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城乡畅通工程,加快城乡快速路、主次干道建设,突破瓶颈,打通城乡道路。
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完善供水网络,加强城乡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抓好备用水源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加快供气、供热工程建设;完善供电网络,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健全配电网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完善信息网络,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等。
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福利、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
4.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在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基础上,全面放开市域内户口迁移政策,以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转移。
5.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和活力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实体运作、责权明确、自求平衡”的原则,加快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建投融资体制。
调整城乡管理体制。按照“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原则,创新城乡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
收稿日期:2010-09-08
1.完善规划体系,发挥城乡规划引导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
推进改革,开放市场,引进竞争。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关键是要以思想的大解放、城门的大开放、资金的大投入,激活规划设计市场,把能人、名人、高人请进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搞顶级规划、顶级设计、顶级开发、顶级建设。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关键是要引得来,用得上。
塑造特色,打造精品。克服千城一面、盲目求洋、求大,求宽。要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城市特色,借鉴先进城市的规划建设理念,突出自然人文和历史特色,彰显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壮大城乡经济实力
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城市建设。坚持“政府控制规划、规划引导项目、项目吸引资金”的思路,形成规划培育一批、前期储备一批、动工建设一批的项目实施计划。
大力推进城市精品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策划与城市形象设计工作,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思路,对城市整体形象及工程项目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切实加强建筑风貌管理,结合人文自然元素,打造具有鲜明建筑语言和地方文化特色,促进城市建筑群体和谐统一,塑造富有文化品位和艺术个性的城市景观。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产业用地,规划建设好各类产业园区。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承载功能
着力抓好城乡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城乡畅通工程,加快城乡快速路、主次干道建设,突破瓶颈,打通城乡道路。
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完善供水网络,加强城乡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抓好备用水源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加快供气、供热工程建设;完善供电网络,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健全配电网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完善信息网络,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等。
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福利、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
4.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在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基础上,全面放开市域内户口迁移政策,以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转移。
5.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和活力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实体运作、责权明确、自求平衡”的原则,加快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建投融资体制。
调整城乡管理体制。按照“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原则,创新城乡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
收稿日期: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