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交锋》背后的交锋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u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马立诚与凌志军合作撰写《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出版后连续两年成为当年中国最畅销书。《交锋》发行200万本,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1999年9月,马立诚被美国《亚洲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然而,围绕着这本书,也有一场激烈的交锋。
  
  改革催生《交锋》
  
  《国家历史》:为什么要写《交锋》?
  马立诚:这是由改革之潮催生的。1995年春天,京城开始流传《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若干因素》这样一篇打印文章,声讨改革开放,认为改革开放造就一个新的资产阶级。这篇文章可能写于1994年底或1995年初,没有署名,但作者肯定是“左”的思潮的坚定代表者。这是第一份“万言书”。稍有经验的人都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有来头”的。随着这篇文章流向全国,一种恐慌的情绪也开始蔓延。
  1995年夏秋之间,第二份“万言书”——《未来一二十年我国国家安全的内外形势及主要威胁的初步探讨》在海外发表,然后“出口转内销”。这篇文章否定改革开放,提出要以“反对和平演变”为纲,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1996年底,第三份“万言书”《关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若干理论和政策问题》问世,文章认为“抓大放小”就是搞私有化,搞资本主义。需要提及的是,这篇文章引发了该文作者段若非与我们的一场官司。第四份“万言书”是1997年1月到2月间完成的,题目是《1992年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动态和特点》,这篇文章点了一大批所谓“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知识分子、报刊和书籍的名字,要求开展“大批判”,肃清“资产阶级自由化”。这四份“万言书”,力倡以阶级斗争为纲,设置姓“社”姓“资”和姓“公”姓“私”的禁区,批判邓小平理论,否定改革开放,来势甚为凶猛。在1997年春,“左”派还拿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示众”,对他开展大批判,要求撤销他的职务。这一切,导致当时的形势越来越紧张,搞改革开放的人“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进而趑趄”,心有余悸,生怕挨整,情绪一片低落。左派在邓小平去世前后的日子里接连抛出四份“万言书”,用意是很深的。他们想在邓小平去世之后,影响和干扰中国前进的方向。对此,我和凌志军以及我们的朋友都十分忧虑,一直想用某种方式回答“万言书”的挑战,回击“左”的思潮,为推动改革开放贡献绵薄。
  直到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重申了邓小平的“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万言书问世以来,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回答万言书的指责。这次讲话之后,一些媒介发表了于光远、邢贲思、吴敬琏、李君如等人的谈话,要求推进改革,冲破姓公姓私的禁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击“万言书”的契机。
  
  《中国经济时报》抓住了这个时机。8月中旬,该报的张剑荆、施滨海约我写一篇系统评价1978年以来思想解放运动的文章。我于8月底完成了这篇一万字的文章,题为《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9月12日,十五大开幕当天,《中国经济时报》以头版整个篇幅套红全文发表这篇文章,引起广泛关注。9月下旬,一些出版社找到我,要求以此文为提纲,扩充内容,写一本专著,特别是要把十五大召开之后的改革热潮也写进来。出版社提出,要趁热,两个月左右拿出30万字的稿子。此时,人民日报社华东版采访部主任凌志军从上海来京开会,我邀请他加盟此事。凌志军同意合作,于是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分头紧张写作,于11月底完成了这部32万字的书稿。最后确定书名叫《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这本书冲破了禁区,公开披露了四份“万言书”给改革开放造成的危害,批评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要求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结果是大家都看到了,这本书表达了多数人的心里诉求,受到欢迎,发行200万本,形成了持续的“交锋”热。
  《国家历史》: “三次思想解放”,为什么这么称呼?
  马立诚:《交锋》出版,正值改革开放20周年。我们提出三次思想解放,是对这20年划分阶段的方法之一,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划分方法。
  我们认为,从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是1978年冲破“凡是派”禁锢,打破个人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是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破除“姓社姓资”。第三次思想解放就是1997年新的思想解放潮流,冲破“姓公姓私”。当然,思想解放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川流不息,一次接着一次。我们提出三次,是一种概括方法,其根据是以大的突破作为标志。
  《国家历史》:《交锋》这本书是怎么出版的?
  马立诚:书稿写完之后,我们首先给了《中国改革报》。该报十分热心,于1998年1月8日开始连载这本书的内容,引起了各界极大反响,读者纷纷给报社写信、打电话,希望报社联系安排此书出版,以振奋改革锐气。辗转相传的结果,今日中国出版社在1998年春节前夕拿到了书稿。这家出版社自1997年初以来策划出版了“中国问题报告”丛书,深受欢迎。丛书总顾问是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总策划是当时今日中国出版社副社长黄隽清和副总编刘洪,丛书主编是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明。在他们的支持下,《交锋》列入“中国问题报告丛书”,于1998年3月5日出版。
  
  《交锋》巨浪
  
  《国家历史》:据说这本书出版之后,引起了高层很大关注。
  马立诚:是这样。《交锋》出版之后,前上海市长、时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极为关注,1998年4月8日,汪老向台湾各界人士推荐这本书。4月18日,前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我,与我谈到当年安徽农村改革的情况,说我们写得很准确。这时凌志军在上海,没有参加这次接见。4月下旬,凌志军回到北京,万里在中南海又接见了凌志军。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在手术之后读了《交锋》,对前往探望他的前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惠说:“这本书写得不错,把改革开放20年来的斗争,用详细的材料披露出来了,包括披露了四个‘万言书’。许多同志对这些斗争的过程不是很了解,只是听说。这一次全部把它披露出来,对大家全面了解历史有好处。为什么邓小平讲一百年不动摇?邓小平的话不是凭空讲的。的确是有动摇,历史上动摇过,现实中也有动摇。1989年下半年,1990年、1991年这两年半动摇得很厉害。有一家杂志1992年第一期还发文章说要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时舆论界动摇得很厉害。”谈话之后,郑惠将胡绳的话转告了我们。当然,还有很多领导人都读了这本书,并且表示了支持。前不久出版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第291页,谈到了《交锋》,给予了正面评价。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阅。
  《国家历史》:国内媒体是如何关注的?
  马立诚:《交锋》出版之后,全国各地大约有近千家报刊报道、评论《交锋》,或选载《交锋》的内容,这里边发生了很多故事,将来有机会可以说说。就北京来看,《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图书商报》、《北京晚报》、《环球时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生活时报》、《华声月报》、《青年文摘》、《炎黄春秋》等诸多报刊,从1998年3月起到年底,先后发表报道、评论或者转载,向读者介绍《交锋》。在北京三联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上,《交锋》连续一个多月名列第一。《交锋》也名列上海市畅销书榜首。香港1998年6月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交锋》名列第四。《太原晚报》在1998年6月7日刊登一篇评论提出:“国人皆该认真读读《交锋》”。
  《国家历史》:学者们有什么评价?
  马立诚:1998年4月4日,北京大学风入松书店举行《交锋》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风入松书店总经理王炜主持。参加的人有厉以宁、赵宝煦、孙长江、王贵秀、白钢、雷颐、邓伟志、秦晖、刘军宁、胡伟希、钱满素、单少杰、王焱等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知名人士,及首都30几家新闻媒体的代表。孙长江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作者之一,这些学者都对《交锋》的出版给予了鼓励和好评,他们当时的发言,已经在有些媒体发表了。
  《国家历史》:《交锋》对四份“万言书”作了详尽的披露和剖析,另一种主张的人有什么反应?
  马立诚:北大这个研讨会开过一周,1998年4月10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三楼会议大厅里,针对《交锋》,举行了一个方向完全相反的会议。一百多人出席会议。这个聚会名称是“《中流》创刊百期座谈会”(该杂志现已停刊)。
  会上,《中流》主编魏巍对《交锋》一书作了判决书式的基调发言,题目是《坚持初衷,继续战斗》。魏巍说:《交锋》这本书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把改革引入歧途,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化。其他一些与会者也发言痛批《交锋》。
  这次大会有如动员令,由此开始,另一种主张的人开足马力批判《交锋》。后来以《中流》、《当代思潮》、《真理的追求》三杂志为主,把批《交锋》作为重中之重,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大批判之旅。魏巍担任名誉主编的陕西《天人古今》杂志,还出版了批《交锋》专刊——该刊1999年第1期集中发表8篇批判《交锋》的文章。2002年3月,梁柱主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四项基本原则》一书出版。该书第十四部分题为“《交锋》:资产阶级自由化向我们党发起的新一轮交锋”,这一部分共计40页,约5万字,都是痛骂《交锋》的。直至2007 年7月底,某些人士又聚在北京一家书屋批判《交锋》。
  《交锋》出版10年来,极左势力批判热情经久不衰,总计发表批判文章一百多篇。这些文章上纲上线,无所不用其极,给《交锋》扣了十顶大帽子。一、“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二、“反对和歪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反对社会主义,企图复辟资本主义”;四、“鼓吹私有化”;五、“否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六、“大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七、“歪曲历史,篡改历史”;八、“只反左,不反右”;九、“鼓吹卖国主义、世界主义”;十、“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否定一切、打倒一切、扫荡一切”。
  看看这些帽子和棍子,像不像“文革”中的大字报?
  《国家历史》:这本书的台湾版是怎么出的?
  马立诚:前面说过,《交锋》引起了汪道涵的关注。1998年4月8日中午,汪老在上海国际饭店宴请台湾政要及文化界人士。据参加这次宴请的台湾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创办人高希均先生见告,餐叙中,汪老的秘书递给汪老一袋书。汪老把这袋书打开,高兴地对大家说:“我要向各位推荐一本书,送给每位一本,这是一本目前非常受到重视的书,书名是《交锋》,讨论20年来我们的三次思想大转变,很值得你们带回去看一看。我对这本书有些观点还不能完全赞同,但这本书能够帮助你们了解大陆当前的情况,增加两岸的了解与沟通。这本书能够出版,说明大陆的进步。希望你们时时关注大陆的进步。”高希均第二天乘飞机到京,在三联书店的老朋友沈昌文帮助下找到了我,介绍了汪老对这本书的重视。他说,汪老在台湾有很高的声誉,承汪老推荐的雅意,他希望这本书能在台湾出版,让更多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改革与进步,以利于两岸沟通。我征求了凌志军先生的同意之后,提出要求,希望把汪道涵先生对这本书的推荐作为序言加进台湾版《交锋》中,高希均先生慨然允诺。1998年6月20日,他们就出了台湾版。
  可以说,1998年,《交锋》充当了两岸交流的文化使者。《交锋》在台湾热销,引动了台湾读者关心大陆,从而增加了沟通,增加了心理认同。台湾《联合报》从1998年6月22日起,开始用整版篇幅连载《交锋》全书。这样介绍大陆书籍,在台湾是没有前例的。为适应北美华人读者需要,《联合报》在美国办的《世界日报》于6月份开始连载《交锋》的主要内容。台湾另一大报《中国时报》1998年3月12日发表书评:《反左著作〈交锋〉成北京畅销书》。4月14日又发表报道《〈交锋〉震京华》。
  《国家历史》:香港媒体、国际媒体给予了怎样的关注?
  马立诚:香港《大公报》于1998年3月24日发表《三度交锋,艰难突破——三次思想解放轰动京华》的长篇报道,介绍《交锋》出版引起轰动。26日,又发表长文《四份万言书出笼经过》。4月5日,该报发表《首都学者座谈〈交锋〉》的长篇通讯,介绍了4月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交锋》座谈会发言情况。
  《镜报》月刊1998年8月号、9月号,1999年3月号等发表多篇长篇述评,介绍《交锋》引起的争论,以及各界对《交锋》的反映。
  《亚洲周刊》1998年3月30日至4月5日一期发表两篇长篇报道《摆脱旧理论,再创新天地》、《20年论争笔底风云》,报道了《交锋》在京出版引起各方关注的情况。该刊5月11日至17日一期又刊发三篇长文《〈交锋〉引起新的交锋》、《改革首先是思想解放》、《〈交锋〉面世一波三折》,报道了《中流》杂志批判《交锋》的座谈会,以及北京学者座谈支持《交锋》的发言。
  从4月起到年底,香港《信报》、《明报》、《苹果日报》、《星岛日报》、《南华早报》、《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等报刊也先后发表多篇文章,评述《交锋》以及围绕《交锋》所产生的争论。
  世界主要国家的主流媒体均大量报道了《交锋》出版情况。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新闻周刊》、英文《亚洲周刊》以及英国BBC电台、法国广播电台、德国《莱茵周刊》、《世界报》、澳大利亚中文报纸《澳华时报》、日本《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媒体都追踪报道了《交锋》的出版及其后的命运。
  东京著名的出版社中央公论新社通过天津图书版权代理公司,争取到了《交锋》日文版版权。由著名翻译家、日本华侨邱茂先生翻译,于1999年9月20日出版了《交锋》日文全译本。《交锋》日文版现在已经成为日本一些大学教授中国当代史的教材。
  《国家历史》:你前面提到,《交锋》引发了你们与第三份“万言书”作者段若非之间的官司,具体是怎么回事?
  马立诚:前面提到,“左派”集中火力对《交锋》的批判,不但没有达致预期的效果,反而促进了《交锋》畅销。极左势力的一位重要人物说:《交锋》“唱和者如此之多,令人感慨不已!”他们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企图利用著作权法打一场官司,扳倒《交锋》,借以打击改革,压制对万言书的批评。
  1998年6月1日,《当代思潮》主编段若非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控告《交锋》作者以及今日中国出版社。他说,第三份万言书是他所写,此文并未公开发表,《交锋》一书未经他的许可,摘录和引用该文,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发表权)。另外,《交锋》一书评论他的文章时,歪曲了他的观点,破坏了他的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因此请求法院“责令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以正视听。”大家都清楚,段若非的背后,是左派势力集团,不过是由段若非出面罢了。
  1998年11月26日中午1点30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正式开庭审理此案。1999年4月22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判决。判决书说:“原告段若非自行印刷其作品五千册,对外发送达三千八百册之多,其发送对象恰恰与其作品的读者群是一致的,且在其发送范围内其发送的对象是不特定的,故应视为原告段若非已将其《公有制》一文公之于众,其诉称被告马立诚、凌志军、今日中国出版社侵犯其发表权,本院不予支持。”判决书驳回了原告段若非的诉讼请求。
  段若非不服判决,于4月30日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诉状。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6月24日上午开庭审理上诉案,并于8月24日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为终审判决”的判决。
  有意思的是,在庭审之前,原告高价请来的律师对我说,“虽然自己是受人之托,但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律师业。”这位律师甚至买了十几本《交锋》,说是送给自己的朋友。由此可见,左派是不得人心的。
  综合《交锋》引起的上述效应,是不是可以称之为“《交锋》巨浪”?
  
  从宏观到个案
  
  《国家历史》:10年过去了,回首《交锋》,有没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马立诚:《交锋》所揭露的这一场斗争,并没有结束。在2001年,左派就“民营企业家能否入党”的问题,挑起新的争论,发表新的“万言书”,指责共产党变成了“全民党”。在十七大召开之前,左派势力,以及某些思想一时转不过弯子的老人,又接连发表文章、签名信和“万言书”,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国有企业改制是搞资本主义的“私有化”,是鲸吞人民大众利益;他们还批评国家领导人“抛弃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背叛无产阶级专政”,指责“市场化”是中了英美的奸计,他们说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都错了。某些人甚至要求为“四人帮”“平反昭雪”,要再来一次“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这些宣传和鼓动,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对于这些挑战,当然应当给予回答,这样才有利于迎接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切都说明,《交锋》并没有过时,这本书在今天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针对性。最近,很多人要求重印《交锋》,就表明了这一点。
  《国家历史》:后来你是不是又出版过类似的书?
  马立诚:1999年,再度与凌志军合作,出版了30万字的《呼喊》一书,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五种思潮,继续对左倾思想提出质疑和批评。
  从2005年起,关于改革的新的争论又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在这场论战中,我于2006年3月出版了30几万字的新作《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这本书描述了1949年到2005年这56年中,私营经济起伏跌宕的兴衰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本私营经济史专著。在这本著作中,我揭露了早期左倾势力对私营经济的迫害,也回答了现实生活中对私营经济的种种责难。这本书的结论是,中国经济要想继续突破,必须大力支持私营经济发展。
  《国家历史》:你为什么出版《大突破》、研究私营经济?
  马立诚:《交锋》和《呼喊》对于改革的关注是很宏观的角度,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大突破》则是从一个具体的领域切入改革,呼唤改革。
  2002年,我曾应《新民周刊》之邀,写了一篇《中国私营经济24年》的万字长文,24年是从1978年到2002年。这篇文章反响也很大,内地多家媒体转载,海外媒体也发表了评论。当时我就打算就此问题作一点研究。但我从2003年8月去香港凤凰卫视担任评论员,工作繁重,就把这个念头暂时放下了。在香港期间,内地有些出版社、出版商不断打电话到香港找我,希望我在那篇文章的基础上扩展一下,写成一本书,他们觉得这个选题很有意义。这正好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加紧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开始研究。2004年9月我回到北京,就集中精力投入到这个工作之中。资料工作做得很辛苦,从1950年到1956年内地出版的有关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的大大小小的书,我就读了30多本。我从研究中深深感到,私人财产权利问题是发达国家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石和前提,同时也是我们推动改革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是我这些年来的思考,也是写《大突破》的一个考虑。
  
  思想解放是永恒的主题
  《国家历史》:你是如何看待2005年前后关于改革的那场争论的,有没有感到意外?
  马立诚:2005年围绕改革出现的争论,并不出我意料。《交锋》是1998年春天出版的,这本书的内容最晚写到1997年。但是,正如上面我所说的,《交锋》所披露的争论还在继续,还在发展。2005年的争论,实质上是姓社姓资、姓公姓私争论的继续。《物权法》拖延讨论是一个例子。有人说国企比私企好、产权改革要不得又是一个例子。看来这一类争论还要继续下去。2005年的争论有它的特点,大背景是改革的帕累托过程(所有人都受益)中止,民众对收入差距扩大不满,对住房、医疗、教育、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满。再加上由于某些利益集团的势力得不到遏制,扭曲了市场经济,结果就出现了一种比过去更加复杂,博弈更加多元的局面。有人利用民众的不满做文章,把问题都归结到改革头上,归结到市场经济头上,以此反对改革,煽动民粹主义。
  其实,改革者对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也十分痛心,对于民众利益受损也高度关注,不断呼吁,并且提出了解决办法。但是,大家开出的药方不一样。左倾势力要求回到过去,改革者则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要建立能够体现公平和正义的法治社会,约束垄断势力,开展政治体制改革。改革者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措施解决中国社会发生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中国社会唯一的出路。
  《国家历史》:这是否表明我们还需要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果是的话,应该体现在什么方面?
  马立诚:的确如此。思想解放是永恒的主题,永远是后浪推前浪,只要思想还活着,就有束缚和解放的斗争。
  我们的改革只搞了一半,工业化进程搞了一半,城市化进程也是搞了一半。要想继续突破,继续前进,完成现代化大业,当然需要不断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表现在各个方面。从经济方面来看,比如说,金融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的银行离真正的商业银行差得很远。财政体制也还有很多课题需要解决,到省里去看看,那里就不是实行分税制。解决国企垄断的问题,才刚刚起步。发展私营经济也还要迈过很多门槛。最近不断有人主张进行新的“土地革命”,建议给农民土地所有权,理顺土地产权。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解放思想。从政治方面来看,发展民主政治,建立真正的法治社会,转变政府职能,显然有待于进一步思想解放。从社会方面来看,解决社团建设、非政府组织和农会的问题,都需要解放思想逐渐探索。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克服左的思想和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当然还有利益调整问题。解放思想和利益调整互相交织,非常复杂。但是,观念的更新显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家历史》:你本来是研究中国社会、政治的,为什么要研究中日关系?你2002年提出“对日关系新思维”之后,遭到网上“愤青”大量攻击,被骂为“汉奸”、“卖国贼”,你对此有何感想。
  马立诚:我掺合中日关系纯属偶然。2002年1月,我第一次去日本,呆了十几天,有感而发,写了《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一文,文章发表在2006年第6期《战略和管理》杂志上。我重新审视中日关系,提出了“现实第一、历史第二”,“不必纠缠于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接受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等观念。当然,我讲这些是有前提的,这就是,日本政府已经多次就战争问题进行反省和公开道歉,并以实际行动支援中国现代化建设,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和揭露日本右翼势力。这三点,就是我提出“新思维”的前提。这些前提,我在文章中也讲得很清楚。但此文一出,就遭到一些“爱国者”的谩骂,这是意料之中的,没有关系。在历史上,提出新观念的人往往遭受误解,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我根据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呢?是根据邓小平理论。1978年10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天皇时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我们今后要积极向前看。”过去的事情指什么?当然是指战争。邓小平是伟大的爱国者,是抗日战争的领导人,他提出这样的认识,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另外就是邓小平多次强调,中日两国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大局。中日两国都有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或是利用“爱国”当幌子作秀的人,伤害中日关系,这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所幸的是,中国领导人最近一再重申,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并且采取措施修复两国关系。安倍首相和福田首相也都不再参拜靖国神社,对推动两国关系回暖做出了努力。目前中日两国关系已经破冰、融冰,正在健康发展。我对此感到非常欣慰,也印证了“新思维”的价值。我认为这样一个趋势,符合中国国家长远利益,有利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如果中日两国关系持续恶化下去,误会连着误会,最后导致擦枪走火,那绝不是中国的福音。我为什么写《对日关系新思维》?就是担心这样一个前景。秦穆公说,事情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应该看到它的后果。我想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智慧。在世界史上,因为两国国民的情绪而引致战争的事情,屡见不鲜,中国需要的不是这个。
  在和平环境中抓住时机,努力完成现代化大业,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国家历史》:如何看待9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
  马立诚: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恐怕一两句话很难说清楚,有机会再展开吧。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点,很多人现在还没有看清楚。民族主义排斥理性,帮助“中国威胁论”扩大市场,造成一种虚骄和狂妄,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疑虑,反过来又会伤害中国。现在中国的目标是什么呢?是理性大国、责任大国和平衡大国,民族主义的目标恰恰与此相反。另外,民族主义的政治诉求是“一族一国”,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样的诉求,对中国究竟是有利还是不利?
  《国家历史》:如何来看这30年的改革开放?
  马立诚: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转型,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深刻、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光辉成就,这是没有疑问的。但与我们要达到的目标相比,仍然差距很大。目前,增量改革的部分,或者说容易改的部分,有了很大突破,当然也是来之不易,可是剩下的体制方面比较顽固的东西,还要攻坚,这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改革是一项极为艰巨、困难重重的事情。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十几次改革,大多以失败告终。我们今天的改革,应该争取成功。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继续解放思想,殚精竭虑,消除障碍,寻求新突破。我最近写了一些研讨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文章,为的就是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中国的改革要渐渐前进,积土成山,这大概是一条历史的经验。H
  
  马立诚:1946年出生,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员、凤凰卫视评论员,长期从事中国政治与社会改革研究,著有《交锋》、《对日新思维》、《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启示录》等14本书,主编《当代中国经济学家评传》丛书。
  
  《交锋》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年3月出版
  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在警惕右的同时,主要防止“左”;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要解决那些阻碍改革和发展的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其中,防止“左”与反对“左”,是贯穿始终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能给人带来摆脱枷锁般的解放感,促使经济发展出现新高潮。
  
  《大突破》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6年3月出版
  作者用大量确凿的史实,记录了中国私营经济最近几十年兴衰、发展的历史,记录了围绕私营经济的理论的演变与突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私营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发展,记录了私营经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其他文献
一部关于霍格的好莱坞电影《黄石的孩子》已经拍摄结束,在电影的网上介绍中写道:战争的裹挟、惊险的旅程、乱世的爱情,一起交织出一个真实的传奇:责任让无力者有力,爱心使悲观者前行。在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出现什么危险的景况中,一个异邦大男孩化身成为60多个中国孤儿的守护天神。    在今天,新西兰人路易·艾黎的故事在中国早已广为人知,可是他的朋友和伙伴乔治·霍格(George.Alwin.Hogg)却显得
期刊
该计划的范围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唐皇城”核心区,即环城路以内的区域;第二部分为“唐皇城”协调区,指的是环城路外延200米~500米的区域;第三部分为“唐皇城”相关区,指唐大明宫遗址和唐兴庆宫遗址。该范围内,规划部门建立了老城保护体系和保护名录,并在老城内严格实行建筑高度分区控制。  按照规划,老城区将分为五个部分:顺城旅游服务区(城墙内侧周边)、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城市发展区(城内
期刊
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行动中,德、英两军中的中国雇佣军们“表现优异”,尤其是英军中的华勇营更是赢得了西方舆论的高度评价,在西方军史界“声名显赫”。华勇营的表现,足以推翻西方人对华人无能的偏见,“证明了中国人所需要的只是(优秀的)领导人而已”。    在德国柏林的帝国军事博物馆,有一件特殊文物:一个雕刻着圈龙图案的军用皮带扣。这是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行动的德国远东特遣队中的中国雇佣军“华勇连”
期刊
■来源:《亚洲周刊》作者:吕芳上  1930年12月,张学良到南京看蒋,离去后,蒋在日记里写:“与汉卿叙别时,托以万一我去后或死后之国事”。他暗示张学良,万一他死后,要张学良做他的接班人,把领导权交给他。可见蒋当时很信任张学良,要托以国事。因此,“西安事变”的发生,他对张显然难谅解。  吕芳上表示,蒋的日记越到后来写得越详细。早期的蒋日记,是蒋年轻时的纪录。日记里透露出年轻时的蒋是一位平凡人,记录
期刊
蒋丽丽 冯亦斐    与欧洲、近东以及北美的研究相比,对东南亚文化历史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好在,随着该地区的重返安宁,对高棉历史的研究即将迎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历史上全世界最享有盛名的两个季风-雨林文明是古典高棉和古典玛雅。二者皆产生并兴起于带有鲜明雨季和干季且中部土壤贫瘠的热带低地——事实上,这些地区不适于种植他们所依赖的主食作物(高棉主食为稻米,玛雅为玉米)。  这两种复杂的文明在艺术
期刊
印尼这个拥有2.15亿人口、1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在苏哈托下台后一度在数年间充满暴力和涣散现象的国家,只用了6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制度改造的任务和初步建立起新的政治文明共识的任务。    2008年1月27日,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因病去世。在他病危期间,他执政时期的老朋友、与苏哈托一样享有“威权领袖”名声的李光耀、马哈蒂尔曾先后来到病榻前看望。这三位老朋友现在的年纪分别是:苏哈托86岁,
期刊
这座古都在数十年间遭遇到的历史和现实的纠葛,韩骥一言蔽之:中国值得惋惜的事太多。    韩骥,西安市城市总规划师,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身体力行的矛盾协调者,一方面他继承梁思成的城保思路,为西安城努力延续了一些历史符号。而另一方面,面对各方时时涌起的经济冲动,他说,“我也只是一个打鸣的公鸡。”    国家历史:“梁陈方案”具体对西安的城市规划有哪些影响?  韩骥:跟你开个玩笑,规划师就像打鸣的公鸡。公
期刊
大炮轰鸣之时爱情的呻吟并未停息。只要男人与女人还存在于世界上,则无论多么惨烈的战争都无法摧毁两性之间最本质的互相吸引和渴求,无论多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由两性合作共同缔造。正如法国雷恩第一大学的佛朗索瓦·罗格教授所称:“箭与火的战争,也同时是一场情感与欲望的战争。”     2007年9月22日-12月31日,法国巴黎残疾人宫军事博物馆举办 “爱情、战争和性”主题展览会,展示从1914年到1945年
期刊
1925年冬天,当少年中国学会“全会骚然、不可终日……自动解散”后,邓中夏才以“再见于战场”的话语,终结了他们的友谊,并终结那携来百侣、书生意气、“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风华岁月。    1925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恽代英、邓中夏、杨贤江来到上海民厚北里1719号,拜访中国青年党的三位首脑,曾琦、左舜生和陈启天。这一天,六位少中会友交谈了一整天,但谈话很不愉快,“从早晨起,辩争至深夜……逐于深夜不欢而散
期刊
口述/王玉龄 整理/周逵    一个是身经百战的抗日名将;一个是豪门深闺、绝色佳人。张灵甫和王玉龄,虽然只做了两年夫妻,他们之间的故事却成就了贯穿20世纪的一段传奇。    2007年5月,孟良崮战役过去整整60年。我回到了他战死的地方。  天下着些小雨,山路有些滑。我已经79岁了,爬上那个山坡,感到非常吃力。回想六十年前的情形,我就想到他当时瘸腿爬山的那样子,真是很难为他。  60年前的战役,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