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像上一讲那样,学会如何巧妙地去拒绝别人,而且还要学会巧妙地去回避一些我们不愿意如实回答的问题。这种问题常常涉及到我们的隐私,又或在公开场合不便透露,又或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或尊严而必须保密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做到守口如瓶,同时还要做到不伤害彼此的感情。以下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灵活应对这些让我们感到尴尬和困扰的“难题”。
1.答非所问
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在出席一次记者招待会时,记者问她有多少件旗袍礼服,科拉松·阿基诺夫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所有的旗袍礼服,都是第一流服装设计师奥吉立德罗为我设计的。你知道吗?她经常向我提供最新流行的服装样式。”记者问数量,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却回答是谁设计的,这样回答明显是文不对题,然而,那名记者却明白科拉松·阿基诺夫人不愿透露她的这个隐私,知趣地不再追问了。
2.似是而非
有一位女名人准备与一位考古学家结婚,朋友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考古学家?”她一本正经地回答:“对一个女人来说,选择考古学家做丈夫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她就不用担心衰老,考古学家对越古老的东西越感兴趣。”女名人的回答显得十分幽默和落落大方,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听上去似乎已经回答了对方的问题,但其实并不是对方想要的那个答案。
3.绕圈子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不愿公开自己的体重,于是,当有人问他现在体重多少时,他说:“比过去轻。”再追问他过去多重时,他说:“比现在重。”他用的是和对方绕圈子的技巧,绕来绕去,最后对方还是什么信息也没得到。
4.否定问题
著名影星,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记者问他:“当初谈恋爱,你和于虹谁追的谁?”六小龄童回答:“到底谁追谁,有什么重要?我们都没有想过要‘追’对方,因为不是在赛跑,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我们是夜色中的两颗星星,彼此对望了几个世纪,向对方眨着眼睛,传递着情意。终于有一天,天旋地转,我们就像磁石的两极碰到一起,吸在一起了。”六小龄童根本就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一开始就否定了对方问题的前提,即认为两人谈恋爱不一定是一方主动追另一方,随后便对两人的爱情作了一个浪漫、精彩的比喻。这样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又没有透露自己的隐私。
5.直言相告
有一位女士因公出差,在火车上和旁边的一位看起来挺有涵养的男士交谈起来。谁知,谈着谈着,男士突然话题一转,问了一句:“你结婚了吗?”女士一听顿时心生厌恶,于是她态度平和地对那位男士说:“先生,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句是‘对男人不能问收入’,所以我一直没打听你的收入,后半句是‘对女人不能问婚否’,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回答了。请你原谅。”这位女士直接坦率地拒绝了对方的打听,并引用别人的话来显示那个先生的唐突,这样的回绝干脆而得体,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有时候,对于一些纠缠不休者,选择直言相告比委婉含蓄地回避更加有效。
6.反踢皮球
有一次,一位英国电视台记者采访中国作家梁晓声。记者老练机智,在进行一些交谈后,他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梁晓声略为一怔,未料到对方竟会提出如此难以回答的怪题。他灵机一动,立即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对于“文化大革命”与产生青年作家之间的关系,一两句话是难以说清楚的。如果梁晓声顺着这个思路去回答,势必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此,梁晓声巧妙地转移话题,反而把难题转移到对方头上,自己占据了主动地位。
7.换位思考
1956年,赫鲁晓夫作了“秘密报告”,揭露批评了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错误。由于赫鲁晓夫曾经是斯大林非常信任和器重的人,很多苏联人都怀有疑问:既然你早就认识到了斯大林的错误,那么你为什么早先没有提过不同意见?你有没有参加这些错误行动?
在一次党代会上,有人从听众席递来一张纸条,赫鲁晓夫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那时候你在哪里?”这是一个不便直接回答的尖锐问题,赫鲁晓夫的脸上很难堪。他沉思了片刻,拿起纸条,通过扩音器大声念了一遍纸条的内容。然后望着台下,大声喊遣“谁写的这张纸条,请你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上台。”没有人站起来,所有人都吓得心怦怦地跳,不知赫鲁晓夫要干什么。赫鲁晓夫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请写纸条的人站出来。全场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鲁晓夫的爆发。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平静地说:“好吧,我告诉你,我当时就坐在你现在的那个地方。”
面对尖锐的问题,赫鲁晓夫不能不讲真话。但是,如果他直接承认“当时我没有胆量批评斯大林”,势必会失去自己作为一个领导人的权威。于是赫鲁晓夫巧妙地即席创造出一个场面,借这个众人皆知其含义的场景来婉转、含蓄地隐喻出自己的答案。
当不便回答的问题被问及时,如果采取退一步思考问题的策略,把角色“互换”一下,就能够很顺利地继续交谈。
8.玩笑回避
在埃及和美国会谈结束后,萨达特和基辛格两人会见了记者。一名记者问萨达特:“总统先生,美国是不是从现在起不再给以色列空运军用物资了?”萨达特笑着回答道:“你这个问题应当向基辛格博士提出。”虽然此时他已十分清楚地知道空运即将结束,但他还是选择了回避。基辛格说“幸亏我没有听见这个记者问的是什么问题。”对于空运是否即将停止这个敏感的机密问题,双方都出于保密原因而选择了回避,但萨达特用的是转移视线,而基辛格用的则是“打哈哈”,即说笑回避。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
9.转移话题
1986年,广东一家玻璃厂就引进新设备的问题,与美国欧文斯玻璃公司开始了谈判。但是,在全部引进还是部分引进的问题上,双方相持不下,形成僵局,美方坚持全部引进的方案,而我方为了既引进新设备,又为国家节约外汇的原则,坚持部分引进生产线的方案。为了缓和气氛,我方首席代表微笑着变换了话题说“你们欧文斯的技术、设备和工程师都是世界第一流的。你们用最好的设备帮助我们成为全国第一,这不但对我们有利,而且对你们更有利!我们外汇有限,国内有的就不需要再引进。现在其他国家也准备在我国北方的厂家投资,如果你们不尽快和我们达成协议,那么,你们就会失掉中国的市场,人家也要笑话你们欧文斯公司的无能。”
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我方首席代表巧妙地将谈判焦点从“是否全部引进”转到了“是否马上引进以争取中国市场”。话题一转,产生了奇妙的效应,僵局打破了,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
[练一练]
与你的同桌进行角色问答,一个作为记者,一个作为明星、科学家或国家领导人等。扮演记者的一方要问及对方不便透露的隐私、专利成果、国家机密等内容,而扮演明星、科学家或国家领导人的一方则要灵活运用以上的各种会话方法巧妙地回避问题。
1.答非所问
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在出席一次记者招待会时,记者问她有多少件旗袍礼服,科拉松·阿基诺夫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所有的旗袍礼服,都是第一流服装设计师奥吉立德罗为我设计的。你知道吗?她经常向我提供最新流行的服装样式。”记者问数量,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却回答是谁设计的,这样回答明显是文不对题,然而,那名记者却明白科拉松·阿基诺夫人不愿透露她的这个隐私,知趣地不再追问了。
2.似是而非
有一位女名人准备与一位考古学家结婚,朋友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考古学家?”她一本正经地回答:“对一个女人来说,选择考古学家做丈夫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她就不用担心衰老,考古学家对越古老的东西越感兴趣。”女名人的回答显得十分幽默和落落大方,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听上去似乎已经回答了对方的问题,但其实并不是对方想要的那个答案。
3.绕圈子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不愿公开自己的体重,于是,当有人问他现在体重多少时,他说:“比过去轻。”再追问他过去多重时,他说:“比现在重。”他用的是和对方绕圈子的技巧,绕来绕去,最后对方还是什么信息也没得到。
4.否定问题
著名影星,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记者问他:“当初谈恋爱,你和于虹谁追的谁?”六小龄童回答:“到底谁追谁,有什么重要?我们都没有想过要‘追’对方,因为不是在赛跑,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我们是夜色中的两颗星星,彼此对望了几个世纪,向对方眨着眼睛,传递着情意。终于有一天,天旋地转,我们就像磁石的两极碰到一起,吸在一起了。”六小龄童根本就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一开始就否定了对方问题的前提,即认为两人谈恋爱不一定是一方主动追另一方,随后便对两人的爱情作了一个浪漫、精彩的比喻。这样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又没有透露自己的隐私。
5.直言相告
有一位女士因公出差,在火车上和旁边的一位看起来挺有涵养的男士交谈起来。谁知,谈着谈着,男士突然话题一转,问了一句:“你结婚了吗?”女士一听顿时心生厌恶,于是她态度平和地对那位男士说:“先生,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句是‘对男人不能问收入’,所以我一直没打听你的收入,后半句是‘对女人不能问婚否’,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回答了。请你原谅。”这位女士直接坦率地拒绝了对方的打听,并引用别人的话来显示那个先生的唐突,这样的回绝干脆而得体,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有时候,对于一些纠缠不休者,选择直言相告比委婉含蓄地回避更加有效。
6.反踢皮球
有一次,一位英国电视台记者采访中国作家梁晓声。记者老练机智,在进行一些交谈后,他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梁晓声略为一怔,未料到对方竟会提出如此难以回答的怪题。他灵机一动,立即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对于“文化大革命”与产生青年作家之间的关系,一两句话是难以说清楚的。如果梁晓声顺着这个思路去回答,势必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此,梁晓声巧妙地转移话题,反而把难题转移到对方头上,自己占据了主动地位。
7.换位思考
1956年,赫鲁晓夫作了“秘密报告”,揭露批评了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错误。由于赫鲁晓夫曾经是斯大林非常信任和器重的人,很多苏联人都怀有疑问:既然你早就认识到了斯大林的错误,那么你为什么早先没有提过不同意见?你有没有参加这些错误行动?
在一次党代会上,有人从听众席递来一张纸条,赫鲁晓夫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那时候你在哪里?”这是一个不便直接回答的尖锐问题,赫鲁晓夫的脸上很难堪。他沉思了片刻,拿起纸条,通过扩音器大声念了一遍纸条的内容。然后望着台下,大声喊遣“谁写的这张纸条,请你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上台。”没有人站起来,所有人都吓得心怦怦地跳,不知赫鲁晓夫要干什么。赫鲁晓夫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请写纸条的人站出来。全场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鲁晓夫的爆发。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平静地说:“好吧,我告诉你,我当时就坐在你现在的那个地方。”
面对尖锐的问题,赫鲁晓夫不能不讲真话。但是,如果他直接承认“当时我没有胆量批评斯大林”,势必会失去自己作为一个领导人的权威。于是赫鲁晓夫巧妙地即席创造出一个场面,借这个众人皆知其含义的场景来婉转、含蓄地隐喻出自己的答案。
当不便回答的问题被问及时,如果采取退一步思考问题的策略,把角色“互换”一下,就能够很顺利地继续交谈。
8.玩笑回避
在埃及和美国会谈结束后,萨达特和基辛格两人会见了记者。一名记者问萨达特:“总统先生,美国是不是从现在起不再给以色列空运军用物资了?”萨达特笑着回答道:“你这个问题应当向基辛格博士提出。”虽然此时他已十分清楚地知道空运即将结束,但他还是选择了回避。基辛格说“幸亏我没有听见这个记者问的是什么问题。”对于空运是否即将停止这个敏感的机密问题,双方都出于保密原因而选择了回避,但萨达特用的是转移视线,而基辛格用的则是“打哈哈”,即说笑回避。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
9.转移话题
1986年,广东一家玻璃厂就引进新设备的问题,与美国欧文斯玻璃公司开始了谈判。但是,在全部引进还是部分引进的问题上,双方相持不下,形成僵局,美方坚持全部引进的方案,而我方为了既引进新设备,又为国家节约外汇的原则,坚持部分引进生产线的方案。为了缓和气氛,我方首席代表微笑着变换了话题说“你们欧文斯的技术、设备和工程师都是世界第一流的。你们用最好的设备帮助我们成为全国第一,这不但对我们有利,而且对你们更有利!我们外汇有限,国内有的就不需要再引进。现在其他国家也准备在我国北方的厂家投资,如果你们不尽快和我们达成协议,那么,你们就会失掉中国的市场,人家也要笑话你们欧文斯公司的无能。”
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我方首席代表巧妙地将谈判焦点从“是否全部引进”转到了“是否马上引进以争取中国市场”。话题一转,产生了奇妙的效应,僵局打破了,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
[练一练]
与你的同桌进行角色问答,一个作为记者,一个作为明星、科学家或国家领导人等。扮演记者的一方要问及对方不便透露的隐私、专利成果、国家机密等内容,而扮演明星、科学家或国家领导人的一方则要灵活运用以上的各种会话方法巧妙地回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