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0ok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阅读教育作为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份,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巧就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却出现了诸多乱象。
  乱象一:狭隘理解阅读教育的目标
  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重点在培养幼儿的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能力,很多教师却把它缩水为早期识字教育。要知道,一个好的阅读者一定是识字的,而一个识字者却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阅读者。
  乱象二: 阅读材料脱离幼儿的生活
  当前幼儿园的阅读材料,有陈旧乏味的《司马光砸缸》等,有晦涩难懂的《三字经》,有太直白乏味的材料,还有水土不服的外来作品.这些材料都远离幼儿的生活,无法找到阅读材料与幼儿生活的契合点,这些材料只会抹杀幼儿对阅读的最初兴趣源, 孩子以后的阅读之路又有何原动力来支撑呢?
  乱象三:阅读教学方法的落后
  阅读是幼儿与作品的对话过程。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少,幼儿从已有经验和口语中无法与书面语言建立对应关系,也就无法理解材料内容.而一些幼儿园的阅读活动仍强调记忆文字信息,强调讲述。至于材料蕴涵的教育意义,对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则全然不顾.
  乱象四:阅读环境创设的贫乏
  在越来越重视环境创设的今天,各个幼儿园也针对阅读教育的需要进行了相应的环境创设,而从大量事实却倾诉着另一个不争的悲哀:阅读环境的贫乏.导致阅读环境创设停留在低级阶段,脱离幼儿年龄和生活的图书角无人问津,人文环境的创设更显随意和零散。
  以上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乱象,呈现出了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发展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故此,我们的早期阅读教育必须改革。
  一、全面落实早期阅读教育目标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早期阅读教育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由此可见,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阅读和前书写准备,重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重在阅读习惯和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让幼儿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所以,强调通过阅读识字和获得认知的阅读是多么可笑。
  二、精选适宜幼儿的早期阅读材料
  早期阅读材料是将早期阅读目标转化为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中介。适宜既指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指接近幼儿生活,同时还能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1.根据年龄特征选择
  幼儿喜欢的阅读材料,有一个共性,就是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有情趣,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以帮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逐步的完成从画面到文字符号的过渡。年龄段不同,图文各占的比例就不同,内容的繁简也各异。小班幼儿的阅读材料,图的比例大,文字少而大,情节简单。而到了中大班,图、文比例呈反向变化,内容也日趋复杂。
  2.根据生活经验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一定与幼儿的生活能够链接,从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那些远离幼儿生活时代的早期阅读材料,书面语言在幼儿积累的口语中无法建立对应关系,其內容又怎能让幼儿理解?选择源于幼儿生活的阅读材料,幼儿自然就感兴趣,就会饱含感情的专注阅读,并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根据阅读能力选择
  幼儿阅读能力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建构的过程,违背此规律就会受到对应的惩罚。如从成人的视角出发,让幼儿阅读他们不理解、不感兴趣的材料,阅读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对幼儿人格和素质的培养。另外,早期阅读材料的语言要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且易学易记。阅读有个体差异,教师既应注意年龄段的差异,也应考虑相同年龄幼儿也有阅读发展能力的不同,不可同一要求,选择单一的阅读材料,材料的体裁、题材、难异程度应丰富,幼儿应有选择的空间。
  三、教学方法科学合理
  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就应让幼儿学会阅读。教师要在趣味引领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在真实的阅读和交流中积累阅读的经验,习得自主阅读的技能。
  1.教会正确的阅读方法
  (1)阅读环境和姿势。阅读首先要在光线好且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还应姿势正确的坐着看书,书与眼睛保持合适的距离。
  (2)正确翻书和看书。引导幼儿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翻书,学习按从左往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一页接着一页看书,让幼儿感受图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要一幅图接着一幅图有序地去看,并找到前后图的联系,才能读懂故事的内容。
  2.构建文字与事物的关系
  我们要让幼儿知道文字有具体的意义,可以读出声,并与具体事物、图画、口语、概念对应起来。如认识“香蕉”两个字,除了知道怎么读,还应把字与香蕉的实物、图片、概念建立对应关系,帮助幼儿构建理解文字的经验。通过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指导幼儿学会观察每幅画面上的人物、动物形象,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从而构建起幼儿对书面语言的经验,为入小学的正式阅读奠定基础。
  3.创设宽松互动的阅读氛围
  (1)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阅读。不论是集体阅读,还是小组阅读和个别阅读,教师都应倾其全力加以关注,关注幼儿阅读的进度、姿势、环境等,及时鼓励幼儿的优点,并让其他幼儿学习。
  (2)参与幼儿的阅读。幼儿在阅读时,教师以同伴的角色参与其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图文结合阅读、连贯讲述等。在与幼儿的交流中,幼儿自然习得语言的规则,增长有益的经验。
  (3)鼓励幼儿与图书及文字创造性的互动。引导幼儿复述故事,推测、假设结果,分享人物观点,讨论图书内容并大胆质疑,使其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引导幼儿在集体或同伴面前口头叙述听过的、看过的故事。鼓励幼儿扮演讲故事人,创编书上的故事,讲述自制图书上的故事。鼓励幼儿随机组合动物或人物形象创编故事。在真实的交往情境中玩文字游戏,如给好朋友写信,给画面配音,给图画编上文字材料等。
  四、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社区、家庭建立温馨人文的阅读条件,进一步完善阅读设施,形成有利于幼儿阅读的环境。幼儿园通过多渠道宣传科学的阅读方法,利用家长讲座等形式加强家长对孩子阅读方法的科学指导,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到图书馆参观,和孩子一起阅读并多多交流。幼儿园在阅读区建立必要的阅读规则,创设文雅有序的高质量阅读环境。孩子在这书香四溢的氛围里,自然就会爱上阅读。
  总之,要让阅读真正融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幼儿园必须创设优良的阅读环境,选择适合幼儿的读物,科学的引导,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十分喜欢画画,他们经常情不自禁地到处画,在地上、纸上、书上,无规则地乱涂乱抹,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无拘无束。他们用自己天真好奇的眼光去看、去认识、去探索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在美术活动的天地里,他们真正成了生活的主人。绘画活动中兴趣非常重要,幼儿有了兴趣,才有作画的愿望,才能更迅速地提高绘画技能,但是幼儿的绘画兴趣不是说有就有的,它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培养才行
幼儿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性地表现美的教育,而其中美术活动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良好途径。《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当前,我们的幼教同行已经在不断更新幼教理念,我们已经逐渐把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年龄特点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们懂得了要把幼儿的需要
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许多音乐家对此有过精辟的阐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才。"我国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在他所创办的鼓楼幼稚园中,把音乐活动就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正像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认为的那样:音乐是人的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全面发展的人
摘 要: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习的动力依赖于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填鸭式的,而是注重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关键性的问题。科学活动对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引导幼儿在玩中寻找科学、了解科学、获取科学呢?笔者的点滴经验与同行共勉。  
摘 要: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语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开端时期,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搞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会让人受益一生。在关注幼儿终生发展、倡导养成教育的今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式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与时俱进的方法,职业素质拓展活动是培养人才综合职场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那么学校合理设计职业素质拓展
一、幼儿家园行为差异现状  近年来,关于幼儿的行为教育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幼儿家园行为的不一致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重视。作为一线教师,对幼儿家园表现不一的现状有更清晰的了解。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家孩子在幼儿园里讲礼貌、爱劳动,但回到家后就成了小少爷、小公主,贪玩好动、偷懒任性。平时在接待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总能听到不少家长对老师“告状”:“我家小孩在幼儿园什么都听话,饭也自己吃、衣服也自己穿,但一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