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阵地,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党史党情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项工作的急迫性、原因以及提出了一些方法对策。
关键词:高校 党史党情 教育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7-068-02
一、高校加强党史教育的急迫性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的GDP增加了18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缘起于西方的一些唯心主义、“全盘西化”、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逐渐蔓延开来,甚至在公开场合抨击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以及实行的政治制度,大肆渲染党在历史上的错误和曲折,特别是在高校校园里,借助网络作为一种普遍的信息、文化传播平台,一些图谋不轨的西方媒体死死盯住高校这块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净土,瞄准大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对我国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一些负面宣传,企图把其主导“文化”融入政治运动中,模糊我国高校学生前进的方向,损害党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严和形象,让其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党的历史,动摇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所以,高校作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让在校大学生通过党史的学习,增强对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理想和信念。
二、高校大学生应认真学习党29年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记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的历史。特别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看待党在历史上出现的一些错误,但党最终凭借自身的力量纠正失误,并密切联系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当今的国际国内环境,真正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来还原和评价历史,的确值得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
1、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全面了解党在29年中走过的艰难历程
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党在29年中走过来的风雨历程,艰难曲折,对当今大学生充满了启迪。只有通过对这一段党史的认真学习,大学生才能全面了解党在建国后,面对战后的满目疮痍,面对种种自然灾害,面对苏联的毁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压迫、封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努力探索适合中国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借此,让高校大学生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坚定跟着党走的信念,并以此为学习的动力,向着党领导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发愤图强,履行好一名高校在校大学生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2、正确认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29年来取得的成就
目前,在国内一些书刊以及国外部分学者的影响下,一些高校大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一些源于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思潮也悄悄潜入高校校园,甚至在各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博弈中,一些西方怀有不良用心的人士不断散播以西方为中心的普世观念,散布一些抨击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在校园中产生着不良影响。当代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都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一段艰难岁月,特别是建国后,由于没有现成的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照搬照套,党对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建设这个庞大的国家全无经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曲折和错误,“比如‘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十年中,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派’斗争等‘左倾’错误严重泛滥”,① 国内外一些文章和书籍,借此否定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人物,无中生有,颠倒是非,甚至在互联网上还出现调侃党的领导人的歪曲言论,让在校的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辛历程,不能抓住正确的历史主题和主线,逐渐陷入唯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泥藻,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只看到孤立的历史事件,从而得出不客观、不符合实际的错误结论,不能理性地看待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以及党在经受了各方面考验后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发展壮大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取得的瞩目成就。
3、通过学习领悟蕴含其中的时代精神
当今大学生身处于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难免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负面思潮的影响,所以,他们更应该认真地学习中国共产党这29年的历史,了解到在这段时间,涌现出寻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仿以及先进集体,例如雷锋的钉子精神、焦裕禄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大庆精神,在他们身上,真正让当代大学生看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艰苦奋斗、公私分明、为人民服务的真人模范和时代风范,这些精神风貌,都给今天的大学生以强大的精神鼓舞,虽然现在已经转型为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在他们身上培育新时代的积极向上为社会、为人民奉献的精神。
4、通过学习吸取经验教训,把握好现在和未来
目前,正如前面所讲,西方不断加强对国内高校大学生的普世价值的宣传,而国内,正好是我国的GDP跨越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是社会各种矛盾凸显的时期,一些社会问题如就业、贫富差距、可持续发展、廉政建设等现象都会让一部分大学生感到困惑甚至于产生疑虑和不解,产生对党的领导能力质疑或对社会不满等情绪。在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推进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高校的当时教育工作,让学生真正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出发,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真正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事业,在行动上能把这些理论在实际上加以运用,从根本上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带动高校校园崇高、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为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合格建设人才和接班人。
三、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实施举措的一些思考
1、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对党史党情的教育的时效性
目前高校开设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含形势与政策)普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强其时效性。的确,课堂上课的课时安排由于教学计划、专业理论学习的需要,再加上经费、师资、教学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对党史这一块的教育还是主要集中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而就集中地对党史的教育的事件安排就更少,有的条件稍好的学校会安排组织学生参观一些革命老区、会址等,时效性稍好一些,但也存在形式单一、草草了事、学生感触不够深刻等问题,真正把党史教育作为一项专题和任务来对在校大学生教育还存在许多空白点。对党史党情的教育更应该体现出思政理论课程的优势,多鼓励教师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媒体以及教育的时效性进行专题研究,除了探讨好教育形式,更应该去深入探讨教育的效果和实效,安排时间设计出学生愿意和喜欢接受的方式,寓教于乐,结合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展开专题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增加学生对党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并能把学习道德理论运用到对知己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中去。
2、加强高校校内各部门对党史党情教育的联动
高校一般都设置有学生处、团委、招就处等行政部门,还有以学生为主的各种学生社团,如何联动起这些部门,整合好各方面的资源,互相协作,把对党史党情的教育摆在一个重要位置,来实现多部门组织实施,把其当作一项专项任务来研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党史的教育单靠思政理论课程的开课单位来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立体的教育层次体系,把这一项学习全方位覆盖到校园中,通过理论的集中学习、相关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组织实地参观等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组织的优势,实现对在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点、线、面的结合,通过校内各部门对党史党情教育的联动组织工作,让学生在学习通识课、专业课之余,对原本觉得枯燥无聊的党史知识重新产生兴趣并内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校园里掀起爱学习、主动学习、并互相影响来学习党史知识的良好氛围。
3、加强高校与校外相关部门对党史党情教育的联动
各高校应摒弃原有那种关起门来搞教育的被动模式,应该结合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专题任务,密切练习校外的相关部门如当地的宣传部门、党史研究部门、历史博物馆、影院、美术展览馆等,取得这些部门对该项工作的支持,形成一种校内外良好的联动格局。并形成长期的专家专题讲座模式,定期聘请校外党政工作的专家、领导、干部结合他们工作内容的实际,从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入手,安排专场对党史知识结合当今的形势进行讲座;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党的历史的教育电影、图片、美术展、参观相关专题的博物馆、特别是对党领导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以及取得的瞩目成果进行学习和参观,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学习,让学生把对哦党史党情的学习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为,引导学生真正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出发看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来分析我国目前国内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对来自于西方的一些声音学会用正确客观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分析,去伪存真,以避免得出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
4、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都安排有指导学生具体学习、生活的辅导员,作为沟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高校辅导员,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对高校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工作。辅导员工作具有和任课教师不一样的性质,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接触时间比较多,在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工作中,更应该承担起重要作用。辅导员应该从对学生关注的就业、社会问题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吧党史党情知识穿插于其中,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由易及难地帮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协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从中也把现今党对在校大学生的大学生入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优惠政策进行宣传,让大学生在生活、学习的点滴中认识到党的关怀,自觉化解来自各方面误听误学带来的负面思想。
5、加强高校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观察、评价、学习的样板,特别是党员教师以及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更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从平时的教学活动的一言一行、甚至从生活的实际行动中落实好党员的义务和职责,用行动落实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从对党的理论的学习中延伸到平时的工作中,强化自身党性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所以,高校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不仅仅是满足于教学工作量的完成、科研工作量的落实,还应该认真学习党史党情,抛弃以往只注重形式的学习方式,把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学习当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非历史和党政理论专业的教师更应该主动和对党史、党情进行学习;学校应该把高校教师对党史党建的学习和落实纳入考核机制,创建加强教师专题学习的促进机制,紧密结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全校形成一种对党的理论和党史学习的氛围,并以此为核心在学生群体中延伸,给大学生健康的正面影响。
综上,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地--高校创建一种人人积极学习党史党情的热烈氛围,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一种客观看待分析我们党的历史的观点和态度,促使大学生能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并履行党员义务和职责,积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目标明确、理想坚定、踌躇满志的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 党史党情 教育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7-068-02
一、高校加强党史教育的急迫性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的GDP增加了18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缘起于西方的一些唯心主义、“全盘西化”、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逐渐蔓延开来,甚至在公开场合抨击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以及实行的政治制度,大肆渲染党在历史上的错误和曲折,特别是在高校校园里,借助网络作为一种普遍的信息、文化传播平台,一些图谋不轨的西方媒体死死盯住高校这块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净土,瞄准大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对我国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一些负面宣传,企图把其主导“文化”融入政治运动中,模糊我国高校学生前进的方向,损害党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严和形象,让其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党的历史,动摇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所以,高校作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让在校大学生通过党史的学习,增强对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理想和信念。
二、高校大学生应认真学习党29年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记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的历史。特别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看待党在历史上出现的一些错误,但党最终凭借自身的力量纠正失误,并密切联系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当今的国际国内环境,真正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来还原和评价历史,的确值得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
1、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全面了解党在29年中走过的艰难历程
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党在29年中走过来的风雨历程,艰难曲折,对当今大学生充满了启迪。只有通过对这一段党史的认真学习,大学生才能全面了解党在建国后,面对战后的满目疮痍,面对种种自然灾害,面对苏联的毁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压迫、封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努力探索适合中国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借此,让高校大学生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坚定跟着党走的信念,并以此为学习的动力,向着党领导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发愤图强,履行好一名高校在校大学生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2、正确认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29年来取得的成就
目前,在国内一些书刊以及国外部分学者的影响下,一些高校大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一些源于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思潮也悄悄潜入高校校园,甚至在各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博弈中,一些西方怀有不良用心的人士不断散播以西方为中心的普世观念,散布一些抨击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在校园中产生着不良影响。当代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都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一段艰难岁月,特别是建国后,由于没有现成的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照搬照套,党对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建设这个庞大的国家全无经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曲折和错误,“比如‘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十年中,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派’斗争等‘左倾’错误严重泛滥”,① 国内外一些文章和书籍,借此否定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人物,无中生有,颠倒是非,甚至在互联网上还出现调侃党的领导人的歪曲言论,让在校的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辛历程,不能抓住正确的历史主题和主线,逐渐陷入唯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泥藻,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只看到孤立的历史事件,从而得出不客观、不符合实际的错误结论,不能理性地看待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以及党在经受了各方面考验后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发展壮大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取得的瞩目成就。
3、通过学习领悟蕴含其中的时代精神
当今大学生身处于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难免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负面思潮的影响,所以,他们更应该认真地学习中国共产党这29年的历史,了解到在这段时间,涌现出寻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仿以及先进集体,例如雷锋的钉子精神、焦裕禄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大庆精神,在他们身上,真正让当代大学生看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艰苦奋斗、公私分明、为人民服务的真人模范和时代风范,这些精神风貌,都给今天的大学生以强大的精神鼓舞,虽然现在已经转型为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在他们身上培育新时代的积极向上为社会、为人民奉献的精神。
4、通过学习吸取经验教训,把握好现在和未来
目前,正如前面所讲,西方不断加强对国内高校大学生的普世价值的宣传,而国内,正好是我国的GDP跨越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是社会各种矛盾凸显的时期,一些社会问题如就业、贫富差距、可持续发展、廉政建设等现象都会让一部分大学生感到困惑甚至于产生疑虑和不解,产生对党的领导能力质疑或对社会不满等情绪。在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推进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高校的当时教育工作,让学生真正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出发,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真正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事业,在行动上能把这些理论在实际上加以运用,从根本上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带动高校校园崇高、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为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合格建设人才和接班人。
三、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实施举措的一些思考
1、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对党史党情的教育的时效性
目前高校开设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含形势与政策)普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强其时效性。的确,课堂上课的课时安排由于教学计划、专业理论学习的需要,再加上经费、师资、教学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对党史这一块的教育还是主要集中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而就集中地对党史的教育的事件安排就更少,有的条件稍好的学校会安排组织学生参观一些革命老区、会址等,时效性稍好一些,但也存在形式单一、草草了事、学生感触不够深刻等问题,真正把党史教育作为一项专题和任务来对在校大学生教育还存在许多空白点。对党史党情的教育更应该体现出思政理论课程的优势,多鼓励教师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媒体以及教育的时效性进行专题研究,除了探讨好教育形式,更应该去深入探讨教育的效果和实效,安排时间设计出学生愿意和喜欢接受的方式,寓教于乐,结合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展开专题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增加学生对党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并能把学习道德理论运用到对知己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中去。
2、加强高校校内各部门对党史党情教育的联动
高校一般都设置有学生处、团委、招就处等行政部门,还有以学生为主的各种学生社团,如何联动起这些部门,整合好各方面的资源,互相协作,把对党史党情的教育摆在一个重要位置,来实现多部门组织实施,把其当作一项专项任务来研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党史的教育单靠思政理论课程的开课单位来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立体的教育层次体系,把这一项学习全方位覆盖到校园中,通过理论的集中学习、相关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组织实地参观等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组织的优势,实现对在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点、线、面的结合,通过校内各部门对党史党情教育的联动组织工作,让学生在学习通识课、专业课之余,对原本觉得枯燥无聊的党史知识重新产生兴趣并内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校园里掀起爱学习、主动学习、并互相影响来学习党史知识的良好氛围。
3、加强高校与校外相关部门对党史党情教育的联动
各高校应摒弃原有那种关起门来搞教育的被动模式,应该结合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专题任务,密切练习校外的相关部门如当地的宣传部门、党史研究部门、历史博物馆、影院、美术展览馆等,取得这些部门对该项工作的支持,形成一种校内外良好的联动格局。并形成长期的专家专题讲座模式,定期聘请校外党政工作的专家、领导、干部结合他们工作内容的实际,从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入手,安排专场对党史知识结合当今的形势进行讲座;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党的历史的教育电影、图片、美术展、参观相关专题的博物馆、特别是对党领导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以及取得的瞩目成果进行学习和参观,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学习,让学生把对哦党史党情的学习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为,引导学生真正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出发看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来分析我国目前国内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对来自于西方的一些声音学会用正确客观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分析,去伪存真,以避免得出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
4、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都安排有指导学生具体学习、生活的辅导员,作为沟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高校辅导员,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对高校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工作。辅导员工作具有和任课教师不一样的性质,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接触时间比较多,在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工作中,更应该承担起重要作用。辅导员应该从对学生关注的就业、社会问题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吧党史党情知识穿插于其中,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由易及难地帮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协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从中也把现今党对在校大学生的大学生入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优惠政策进行宣传,让大学生在生活、学习的点滴中认识到党的关怀,自觉化解来自各方面误听误学带来的负面思想。
5、加强高校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观察、评价、学习的样板,特别是党员教师以及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更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从平时的教学活动的一言一行、甚至从生活的实际行动中落实好党员的义务和职责,用行动落实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从对党的理论的学习中延伸到平时的工作中,强化自身党性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所以,高校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不仅仅是满足于教学工作量的完成、科研工作量的落实,还应该认真学习党史党情,抛弃以往只注重形式的学习方式,把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学习当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非历史和党政理论专业的教师更应该主动和对党史、党情进行学习;学校应该把高校教师对党史党建的学习和落实纳入考核机制,创建加强教师专题学习的促进机制,紧密结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全校形成一种对党的理论和党史学习的氛围,并以此为核心在学生群体中延伸,给大学生健康的正面影响。
综上,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地--高校创建一种人人积极学习党史党情的热烈氛围,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一种客观看待分析我们党的历史的观点和态度,促使大学生能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并履行党员义务和职责,积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目标明确、理想坚定、踌躇满志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