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1月,南京市委一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18]1号)第10条明确提出,营造国际化氛围最佳的城市,建設国际学校和国际社区,全面提升我市社区建设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为此,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颁布了《国际社区建设指引(试行)》。按照《南京市国际社区建设规划(2018—2025年)》,2018年开展国际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在试点社区形成经验,并在全市推广;到2020年底,国际社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区国际化功能和人居环境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国际社区建设示范点;到2025年,国际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社区建设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具备国际水准、全国示范引领的现代社区建设体系。
关键词: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
一、国际社区的概述
(一)国际社区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国际社区,是指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籍的人们聚居或工作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国际社区建设指引(试行)》,国际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包容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国家、种族、民族背景的人能够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国际社区一般要求外籍人口占所在社区人口20%~30%以上。对于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国际社区的外籍人口比例要求更高一些。比如根据《上海浦东新区国际化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规定,境外居民的比率大于30% 才能称为国际社区。
国际社区要求外籍人口涉及不同国家、种族、民族背景,以及不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如果社区外籍人口过分单一,或过分流动、低端同质化种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社区。比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唐人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主要是留学生群体的社区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同样,北京的望京地区(韩国人占外籍人口80%以上)、南京的银城东苑社区(韩国人占外籍人口85%以上)、广州的三元里地区非洲裔人聚集区等,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
国际社区应当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社区所在区域相对而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2)社区外籍人口规模较大,具有辐射吸纳效应;(3)社区居民多为境内外高端人群;(4)社区各楼盘品质相对都比较高端;(5)社区配套设施完善,基本能够满足国际高端人群的生活消费方式;(6)社区物业服务国际化、精细化和人性化;(7)社区文化具有多元、开放、包容、共享、友善等理念;(8)社区追求绿色环保低碳等生态宜居理念。
(二)国际社区的生成机理
国际社区多产生于一线发达城市。这类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辐射性强,人文交流活动频繁,容易汇聚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资源。其中,国际化城市(或称为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是典型。具有全球性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功能的中心城市,统称国际化城市。国际社区主要存在于国际化城市。
衡量一个区域的国际化指数,主要包括如下指标:(1)国际经济和政治组织的集聚地;(2)跨国公司总部、跨国公司投资的区域总部以及常驻高管;(3)国际金融机构;(4)国际性创新基地;(5)国际贸易水平;(6)政府或民间国际交流频率和层级;(7)涉外机构;(8)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9)国际游客等。
(三)国内国际社区建设基本情况分析
我国国际社区的形成有多种元素和类型。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1)外交元素型,在广泛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外交元素型,以北京朝阳麦子店社区聚焦于去特殊化、推动外交人员与本地社区融合为代表;(2)产业集聚型,以上海浦东开发和制造业集聚而形成的联洋、碧云国际化社区、杭州高新开发区以推动国际化创新创业社区空间体系为代表;(3)教育辐射型,以北京五道口国际化社区以及杭州西湖区“环浙大”国际化社区为代表;(4)商业生态型,以深圳福田区香蜜湖东海社区和杭州江干区钱江街道钱塘C B D 商区以推动大型商业楼宇带动的国际化社区多元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全面融合为代表;(5)族群杂居型,以深圳南山区蛇口街道以实现83个国家外籍人口构成的复杂社区的稳定治理为代表;(6)族群聚居型,以北京朝阳区望京街道形成的约3 万韩国人聚居的社区、深圳福田区香蜜湖社区约8 万韩国人聚居的社区、广州三元里一带形成的1.6 万非洲裔聚居社区为代表;(7)中外融合混居型,以杭州西湖区文鼎苑推动外籍人员同本地居民融情共建为代表。当然,上述类型划分具有相对性,有些存在交叉重叠。
二、南京市暨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一)南京市国际社区试点基本情况
南京市外籍人士有17000多人,绝大多数是高校留学生。根据南京市委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在2018年,南京市进行首批7个国际社区试点,分别是: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青岛路社区、玄武区孝陵卫街道银城东苑社区、雨花台区雨花街道翠竹园社区、栖霞区仙林街道仙鹤社区、建邺区双闸街道青奥社区、江宁区淳化街道大学城社区、江北新区沿江街道水城社区。
如果按照外籍人口占比20%~30%标准衡量,南京市7个试点国际社区均有较大差距。其中,玄武区孝陵卫街道银城东苑社区外籍人口1603人,其中韩国人约占85%,外籍人口过分单一,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如同北京的望京地区。此外,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青岛路社区、栖霞区仙林街道仙鹤社区、江宁区淳化街道大学城社区等主要是以留学生为主,也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总之,无论与世界上国际化城市还是国内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相比,南京市距离国际化社区建设标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二)建邺区国际社区试点基本情况
青奥社区于2014年10月成立,因“青奥村”在本辖区而得名。青奥社区是南京市7个国际社区试点之一,也是建邺区第一批国际化试点社区。根据2016年《建邺区关于全面提升新中心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建成国际社区3个,实现现代化国际社区入住率达90%;常住境外人口占全市比重达10%。目前,青奥社区外籍人口160人左右,约占社区总人口11%,主要来自英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1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青奥社区建设情况来看,建邺区民政局专门成立了国际社区建设试点协调小组,双闸街道创建了青奥国际社区工作指导小组。青奥社区依托公安部门,在外籍人士聚集地设立了全省首家进入社区、具有签证权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成立了青奥社区麦秋外籍家庭服务中心,主要为境外人士提供办理签证、申请临时住宿登记等便利服务。2019年,街道又划拨650㎡的空间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学习、互动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青奥国际社区WORLD融·享空间,将社区办公场所与居民公共生活场所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社区国际化治理能力。
近年来,青奥社区联合麦秋外籍家庭服务中心、327戏剧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辣时花开生活社、雅集公益培训中心等社会组织,打造“五洲共融·四季共享”社区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推动开展国际化服务的融合项目落地社区,联合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结合中外节日特点,为辖区居民开展了“悦享五洲·悦动青奥”网红旅游打卡地主题竞赛、“我们的节日——时装周”儿童节环保主题秀、缤纷夏日主题活动——热浪击退总动员、国际社区体育比赛等系列活动,较好地满足了辖区中外居民的文化需求。
三、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优劣势分析
(一)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优势分析
从南京市来看,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较为发达、高等教育较为发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景点较多等优势。这也是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具体而言,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具有如下优势:(1)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位于南京市河西新城地区,是南京市目前最具国际化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城区之一。(2)南京市重点发展区域。南京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河西,将其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建邺区发展定位是国家东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中心、华东地区商务商贸中心、长三角会展中心、文体中心、创新创意中心等。(3)现代产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主要包括新城科技园、河西中央商务区、江东商贸区、中新生态科技岛四大功能园区,初步形成了金融服务、广告创意、动漫游戏、商务商贸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4)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配套服务的现代化程度较高。比如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博物馆、金陵图书馆、档案馆等;奥体中心、博览中心、青奥双子塔、“南京眼”步行桥成为南京新地标等。
(二)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劣势分析
一方面,从南京来看,既没有北京的首都功能,也缺乏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地的地理位置优势,距离国际化城市尚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建邺区相比较国内外发达城市区域以及南京市某些区域,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如下:(1)从国际化社区形成条件来看,地理位置仍有不足,既缺乏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使领馆区,也缺乏诸如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深圳南山蛇口自贸区等。(2)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不够,辐射带动作用不足。比如建邺区虽然引进世界500强和境外上市公司有2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有30余家,但缺乏规模较大的外国投资企业、跨国企业总部,世界500強、全国500强企业落地相比较较少;缺乏典型的国际贸易聚集区;缺乏高层次的国际论坛、峰会或赛事;缺乏国际交流的涉外教育文化组织机构等。(3)建邺区相对于南京市其他区域而言几乎没有高校,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景点相对较少,缺乏留学生群体和境外人士光顾驻足的旅游景点等。(4)南京市南部新城、江北新区等区域开发对建邺区新一轮发展及其辐射吸纳效应构成一定竞争和挑战等。
四、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思路
国际化城市或国际化中心的形成受到国家发展定位、经济发展、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根据南京市暨建邺区发展要求,结合建邺实际情况,国际化中心发展定位是建邺区发展目标。以此为前提,建邺区应当结合自身条件,以及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布局,寻求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路径。
因此,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既要超前规划,也要掌控好过程建设。对此,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国际化社区建设重在“筑巢迎凤”。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还不完全是因为外籍人口多而需要为此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而是重在“筑巢迎凤”,希望通过国际化社区建设,吸引、留住、引导更多南京市暨建邺区所需要的高端外籍人才及其相应的消费群体来建邺区投资、工作、居住和生活。这与世界上某些国际化城市以及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地的某些国际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差异。
2、适度渐进性是国际化社区试点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2016年《建邺区关于全面提升新中心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已建成国际社区3个,实现现代化国际社区入住率达90%;常住境外人口占全市比重达10%,距离国际社区标准差距较大。因此,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既要“筑巢引凤”,也要尊重自身发展规律。
3、以国际化标准推动社区建设。在适度国际社区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建邺区更多以国际化标准,结合自身条件,循序渐进地推动所有社区建设。建邺区作为河西新城开发,更具备这样的条件。这符合公共资源均等服务境内外居民的规则和理念。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个城市及其区域生活品质和国际化形象,而且还有利于境外人士相对分流,嵌入式居住在不同社区中,不容易过分集聚等。
4、国际化社区建设对境内外居民实行同等待遇。社区所有资源对本社区的境内外居民采取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原则,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对境外居民不应采取“超国民待遇”。这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做法。在满足社区全体居民服务需求的同时,适当兼顾到境外居民需求的差异化。这既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社区治理理念。
5、对国际化社区建设进行规范引导。借鉴发达国家某些国际社区经验教训,国际化社区建设尽量避免同质化群体过分集聚,尽量不要让外国人在某一社区过度“族群聚居化”,尤其低端、流动的同质化种群和族群集聚,更不要因为某一族群某一方面资源不足,而让他们与当地社会越来越远。否则,容易带来城市问题。比如广州三元里一带非洲裔黑人聚集区等。此外,对于某些宗教、种族群体也要规范引导,避免过分集聚,从而有利于形成多元文化和文明包容性,有利于城市治理及其社会治理。 五、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具体对策和建议
立足于上述国际化社区建设思路,依托建邺区十大国际化功能区项目,加强建邺国际化建设,助推建邺成为真正的国际品质生活、生产、生态城区,以及南京高端置业、就业、商业高效整合的示范城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
(一)以国际化标准加快经济发展及其经济国际化
经济发展及其经济国际化是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的重要条件,以此集聚更多境外高端人才。加强园区互动,以建邺科技创新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国际科技企业孵化示范园区,以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和小米科技华东总部为核心打造河西国际科技总部企业示范园区,以鱼嘴超高层为核心打造河西国际总部企业集聚示范街区,以金融城一期二期三期为核心分别打造河西传统金融、新兴金融生态区,以此推动建邺经济发展和经济国际化。
(二)以国际化标准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
1、提高现代城市治理水平,提升城市软实力。建邺区紧密围绕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安排,进一步深化改革,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理念,遵循国际惯例,依托与阿里合作的“云尚建邺”项目,打造河西线上政务服务、智能支付、智能交通、智能城管、智能治理等线上服务示范城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强城市智慧管理,依法民主管理城市,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城市软实力,从而改善和提升建邺区投资、工作、居住、生活等方面软环境。
2、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服務。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国际教育资源,根据《建邺区关于全面提升新中心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成国际学校2所,全区100%的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100%的中学和90%的小学聘有外籍教师等;进一步完善国际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强国际医疗合作,加强国际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建设河西南部国际医院;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通过加快过江通道、滨江开发、地铁建设和公交线路优化等措施,提升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完善生活设施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与人文环境的双语标识,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国际化小镇和街区,适时打造国际风情街,以德基、新鸿基、华彩天地、金鹰世界等为核心,打造河西国际商业示范街区。
3、厚植人文底蕴,进一步改善宜居环境。一是努力挖掘云锦非遗基地、莫愁湖公园、江心洲地方戏等当地传统资源,打造特色和亮点。二是依托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奥体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金陵图书馆等,提升打造河西国际文体体验示范街区。扩大国际文化、体育交流;引进、建设国际化艺术馆、美术馆、书画院;加大开发有品牌、有特色的国际音乐活动;金陵图书馆及区图书馆可以开设一些特色分馆等。以此开展各种系列文体活动,提升国际化、现代化人文气息。三是通过沿江开发和江心洲开发,打造滨江风光带和生态岛旅游度假区;通过过江通道建设,对接江北新区。以华侨城欢乐滨江和生态岛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打造河西国际文旅港湾,从而发挥长江、江岛等城市景观效应,补齐短板,提升区位优势,进而改善和提升建邺区投资和宜居环境等。
4、出台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高端人才落地。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移民新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建邺区通过深入实施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和市“创业南京计划”等,进一步优化调整境内外人才吸引扶持政策,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集聚一批境内外顶尖的科研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鼓励高校留学生、外籍教师等到建邺区投资创业。
(三)以国际化标准推动新一轮社区建设
1、进一步优化调整楼盘规划布局和社区区域范围。一方面,借鉴其他城市尤其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经验教训,进一步优化调整楼盘规划,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和高端楼盘等要合理布局,嵌入式规划设计建设,不宜形成隔离区,社区区域范围调整要适当兼顾不同楼盘及其居民。另一方面,根据南京市委、市政府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城市社区一般以3000户为宜。建议进行社区区域范围调整的可行性调研,进一步优化调整建邺区社区范围,以便更好适应以国际化标准建设社区要求,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合理利用公共资源服务。
2、积极探索建邺区以国际化标准进行社区建设的社区管理模式。采取政府主导模式、物业管理模式和外籍人士参与模式等多元模式。首先,在遵循社区自治的基础上,在国际化社区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政府推动、引导与规范。比如,建邺公安分局进驻青奥社区成立全省首家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其次,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等某些国际社区做法,在社区居委会成立选举时,邀请外籍人士参与选举或担任志愿者、观察员等,实行共同治理,共同制定社区公约。第三,不同楼盘、社区根据自身需要引入高品质物业公司进行社区管理,提升国际化物业服务水平。第四,培育更多专业服务型社会组织,引入社会组织、国际公益组织和中外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3、搭建建邺区乃至南京市境外人士以及国际化社区交流平台。通过在线论坛、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便民手册、服务指南等形式搭建交流服务平台,方便境外人士之间交流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还可以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境外人士需求,更好提供服务。
4、进一步加强国际化社区服务的专业培训和社区教育。通过省市区外办、侨办、台办、律师事务所、高校等单位,以国际化标准,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涉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国际化培训,提升针对境内外居民的服务水平。同时,根据国际惯例,结合境内外居民需求,开展相应的社区教育,比如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社区安全等。
5、社区开展活动要充分尊重境外居民意愿及其生活风俗习惯。当今社会尤其城市社会是相对陌生人社会,尤其外国人特别注意个人隐私。因此,社区针对境外居民差异化需求可以适度开展活动,但要尊重境外居民意愿及其生活风俗习惯,不要受制于传统“政绩”考核或评比评优等因素。对境外居民过多关注并提供额外服务,反而有可能引起反感和敏感,往往适得其反。从此意义上说,不能用中国传统观念理解境外人士如何融入社区的问题。
关键词: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
一、国际社区的概述
(一)国际社区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国际社区,是指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籍的人们聚居或工作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国际社区建设指引(试行)》,国际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包容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国家、种族、民族背景的人能够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国际社区一般要求外籍人口占所在社区人口20%~30%以上。对于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国际社区的外籍人口比例要求更高一些。比如根据《上海浦东新区国际化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规定,境外居民的比率大于30% 才能称为国际社区。
国际社区要求外籍人口涉及不同国家、种族、民族背景,以及不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如果社区外籍人口过分单一,或过分流动、低端同质化种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社区。比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唐人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主要是留学生群体的社区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同样,北京的望京地区(韩国人占外籍人口80%以上)、南京的银城东苑社区(韩国人占外籍人口85%以上)、广州的三元里地区非洲裔人聚集区等,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
国际社区应当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社区所在区域相对而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2)社区外籍人口规模较大,具有辐射吸纳效应;(3)社区居民多为境内外高端人群;(4)社区各楼盘品质相对都比较高端;(5)社区配套设施完善,基本能够满足国际高端人群的生活消费方式;(6)社区物业服务国际化、精细化和人性化;(7)社区文化具有多元、开放、包容、共享、友善等理念;(8)社区追求绿色环保低碳等生态宜居理念。
(二)国际社区的生成机理
国际社区多产生于一线发达城市。这类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辐射性强,人文交流活动频繁,容易汇聚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资源。其中,国际化城市(或称为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是典型。具有全球性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功能的中心城市,统称国际化城市。国际社区主要存在于国际化城市。
衡量一个区域的国际化指数,主要包括如下指标:(1)国际经济和政治组织的集聚地;(2)跨国公司总部、跨国公司投资的区域总部以及常驻高管;(3)国际金融机构;(4)国际性创新基地;(5)国际贸易水平;(6)政府或民间国际交流频率和层级;(7)涉外机构;(8)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9)国际游客等。
(三)国内国际社区建设基本情况分析
我国国际社区的形成有多种元素和类型。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1)外交元素型,在广泛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外交元素型,以北京朝阳麦子店社区聚焦于去特殊化、推动外交人员与本地社区融合为代表;(2)产业集聚型,以上海浦东开发和制造业集聚而形成的联洋、碧云国际化社区、杭州高新开发区以推动国际化创新创业社区空间体系为代表;(3)教育辐射型,以北京五道口国际化社区以及杭州西湖区“环浙大”国际化社区为代表;(4)商业生态型,以深圳福田区香蜜湖东海社区和杭州江干区钱江街道钱塘C B D 商区以推动大型商业楼宇带动的国际化社区多元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全面融合为代表;(5)族群杂居型,以深圳南山区蛇口街道以实现83个国家外籍人口构成的复杂社区的稳定治理为代表;(6)族群聚居型,以北京朝阳区望京街道形成的约3 万韩国人聚居的社区、深圳福田区香蜜湖社区约8 万韩国人聚居的社区、广州三元里一带形成的1.6 万非洲裔聚居社区为代表;(7)中外融合混居型,以杭州西湖区文鼎苑推动外籍人员同本地居民融情共建为代表。当然,上述类型划分具有相对性,有些存在交叉重叠。
二、南京市暨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一)南京市国际社区试点基本情况
南京市外籍人士有17000多人,绝大多数是高校留学生。根据南京市委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在2018年,南京市进行首批7个国际社区试点,分别是: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青岛路社区、玄武区孝陵卫街道银城东苑社区、雨花台区雨花街道翠竹园社区、栖霞区仙林街道仙鹤社区、建邺区双闸街道青奥社区、江宁区淳化街道大学城社区、江北新区沿江街道水城社区。
如果按照外籍人口占比20%~30%标准衡量,南京市7个试点国际社区均有较大差距。其中,玄武区孝陵卫街道银城东苑社区外籍人口1603人,其中韩国人约占85%,外籍人口过分单一,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如同北京的望京地区。此外,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青岛路社区、栖霞区仙林街道仙鹤社区、江宁区淳化街道大学城社区等主要是以留学生为主,也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社区。总之,无论与世界上国际化城市还是国内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相比,南京市距离国际化社区建设标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二)建邺区国际社区试点基本情况
青奥社区于2014年10月成立,因“青奥村”在本辖区而得名。青奥社区是南京市7个国际社区试点之一,也是建邺区第一批国际化试点社区。根据2016年《建邺区关于全面提升新中心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建成国际社区3个,实现现代化国际社区入住率达90%;常住境外人口占全市比重达10%。目前,青奥社区外籍人口160人左右,约占社区总人口11%,主要来自英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1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青奥社区建设情况来看,建邺区民政局专门成立了国际社区建设试点协调小组,双闸街道创建了青奥国际社区工作指导小组。青奥社区依托公安部门,在外籍人士聚集地设立了全省首家进入社区、具有签证权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成立了青奥社区麦秋外籍家庭服务中心,主要为境外人士提供办理签证、申请临时住宿登记等便利服务。2019年,街道又划拨650㎡的空间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学习、互动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青奥国际社区WORLD融·享空间,将社区办公场所与居民公共生活场所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社区国际化治理能力。
近年来,青奥社区联合麦秋外籍家庭服务中心、327戏剧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辣时花开生活社、雅集公益培训中心等社会组织,打造“五洲共融·四季共享”社区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推动开展国际化服务的融合项目落地社区,联合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结合中外节日特点,为辖区居民开展了“悦享五洲·悦动青奥”网红旅游打卡地主题竞赛、“我们的节日——时装周”儿童节环保主题秀、缤纷夏日主题活动——热浪击退总动员、国际社区体育比赛等系列活动,较好地满足了辖区中外居民的文化需求。
三、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优劣势分析
(一)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优势分析
从南京市来看,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较为发达、高等教育较为发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景点较多等优势。这也是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具体而言,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具有如下优势:(1)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位于南京市河西新城地区,是南京市目前最具国际化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城区之一。(2)南京市重点发展区域。南京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河西,将其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建邺区发展定位是国家东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中心、华东地区商务商贸中心、长三角会展中心、文体中心、创新创意中心等。(3)现代产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主要包括新城科技园、河西中央商务区、江东商贸区、中新生态科技岛四大功能园区,初步形成了金融服务、广告创意、动漫游戏、商务商贸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4)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配套服务的现代化程度较高。比如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博物馆、金陵图书馆、档案馆等;奥体中心、博览中心、青奥双子塔、“南京眼”步行桥成为南京新地标等。
(二)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劣势分析
一方面,从南京来看,既没有北京的首都功能,也缺乏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地的地理位置优势,距离国际化城市尚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建邺区相比较国内外发达城市区域以及南京市某些区域,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如下:(1)从国际化社区形成条件来看,地理位置仍有不足,既缺乏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使领馆区,也缺乏诸如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深圳南山蛇口自贸区等。(2)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不够,辐射带动作用不足。比如建邺区虽然引进世界500强和境外上市公司有2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有30余家,但缺乏规模较大的外国投资企业、跨国企业总部,世界500強、全国500强企业落地相比较较少;缺乏典型的国际贸易聚集区;缺乏高层次的国际论坛、峰会或赛事;缺乏国际交流的涉外教育文化组织机构等。(3)建邺区相对于南京市其他区域而言几乎没有高校,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景点相对较少,缺乏留学生群体和境外人士光顾驻足的旅游景点等。(4)南京市南部新城、江北新区等区域开发对建邺区新一轮发展及其辐射吸纳效应构成一定竞争和挑战等。
四、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思路
国际化城市或国际化中心的形成受到国家发展定位、经济发展、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根据南京市暨建邺区发展要求,结合建邺实际情况,国际化中心发展定位是建邺区发展目标。以此为前提,建邺区应当结合自身条件,以及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布局,寻求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路径。
因此,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既要超前规划,也要掌控好过程建设。对此,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国际化社区建设重在“筑巢迎凤”。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还不完全是因为外籍人口多而需要为此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而是重在“筑巢迎凤”,希望通过国际化社区建设,吸引、留住、引导更多南京市暨建邺区所需要的高端外籍人才及其相应的消费群体来建邺区投资、工作、居住和生活。这与世界上某些国际化城市以及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地的某些国际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差异。
2、适度渐进性是国际化社区试点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2016年《建邺区关于全面提升新中心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已建成国际社区3个,实现现代化国际社区入住率达90%;常住境外人口占全市比重达10%,距离国际社区标准差距较大。因此,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既要“筑巢引凤”,也要尊重自身发展规律。
3、以国际化标准推动社区建设。在适度国际社区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建邺区更多以国际化标准,结合自身条件,循序渐进地推动所有社区建设。建邺区作为河西新城开发,更具备这样的条件。这符合公共资源均等服务境内外居民的规则和理念。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个城市及其区域生活品质和国际化形象,而且还有利于境外人士相对分流,嵌入式居住在不同社区中,不容易过分集聚等。
4、国际化社区建设对境内外居民实行同等待遇。社区所有资源对本社区的境内外居民采取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原则,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对境外居民不应采取“超国民待遇”。这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做法。在满足社区全体居民服务需求的同时,适当兼顾到境外居民需求的差异化。这既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社区治理理念。
5、对国际化社区建设进行规范引导。借鉴发达国家某些国际社区经验教训,国际化社区建设尽量避免同质化群体过分集聚,尽量不要让外国人在某一社区过度“族群聚居化”,尤其低端、流动的同质化种群和族群集聚,更不要因为某一族群某一方面资源不足,而让他们与当地社会越来越远。否则,容易带来城市问题。比如广州三元里一带非洲裔黑人聚集区等。此外,对于某些宗教、种族群体也要规范引导,避免过分集聚,从而有利于形成多元文化和文明包容性,有利于城市治理及其社会治理。 五、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具体对策和建议
立足于上述国际化社区建设思路,依托建邺区十大国际化功能区项目,加强建邺国际化建设,助推建邺成为真正的国际品质生活、生产、生态城区,以及南京高端置业、就业、商业高效整合的示范城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
(一)以国际化标准加快经济发展及其经济国际化
经济发展及其经济国际化是建邺区国际化社区建设的重要条件,以此集聚更多境外高端人才。加强园区互动,以建邺科技创新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国际科技企业孵化示范园区,以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和小米科技华东总部为核心打造河西国际科技总部企业示范园区,以鱼嘴超高层为核心打造河西国际总部企业集聚示范街区,以金融城一期二期三期为核心分别打造河西传统金融、新兴金融生态区,以此推动建邺经济发展和经济国际化。
(二)以国际化标准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
1、提高现代城市治理水平,提升城市软实力。建邺区紧密围绕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安排,进一步深化改革,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理念,遵循国际惯例,依托与阿里合作的“云尚建邺”项目,打造河西线上政务服务、智能支付、智能交通、智能城管、智能治理等线上服务示范城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强城市智慧管理,依法民主管理城市,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城市软实力,从而改善和提升建邺区投资、工作、居住、生活等方面软环境。
2、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服務。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国际教育资源,根据《建邺区关于全面提升新中心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成国际学校2所,全区100%的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100%的中学和90%的小学聘有外籍教师等;进一步完善国际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强国际医疗合作,加强国际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建设河西南部国际医院;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通过加快过江通道、滨江开发、地铁建设和公交线路优化等措施,提升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完善生活设施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与人文环境的双语标识,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国际化小镇和街区,适时打造国际风情街,以德基、新鸿基、华彩天地、金鹰世界等为核心,打造河西国际商业示范街区。
3、厚植人文底蕴,进一步改善宜居环境。一是努力挖掘云锦非遗基地、莫愁湖公园、江心洲地方戏等当地传统资源,打造特色和亮点。二是依托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奥体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金陵图书馆等,提升打造河西国际文体体验示范街区。扩大国际文化、体育交流;引进、建设国际化艺术馆、美术馆、书画院;加大开发有品牌、有特色的国际音乐活动;金陵图书馆及区图书馆可以开设一些特色分馆等。以此开展各种系列文体活动,提升国际化、现代化人文气息。三是通过沿江开发和江心洲开发,打造滨江风光带和生态岛旅游度假区;通过过江通道建设,对接江北新区。以华侨城欢乐滨江和生态岛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打造河西国际文旅港湾,从而发挥长江、江岛等城市景观效应,补齐短板,提升区位优势,进而改善和提升建邺区投资和宜居环境等。
4、出台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高端人才落地。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移民新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建邺区通过深入实施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和市“创业南京计划”等,进一步优化调整境内外人才吸引扶持政策,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集聚一批境内外顶尖的科研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鼓励高校留学生、外籍教师等到建邺区投资创业。
(三)以国际化标准推动新一轮社区建设
1、进一步优化调整楼盘规划布局和社区区域范围。一方面,借鉴其他城市尤其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经验教训,进一步优化调整楼盘规划,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和高端楼盘等要合理布局,嵌入式规划设计建设,不宜形成隔离区,社区区域范围调整要适当兼顾不同楼盘及其居民。另一方面,根据南京市委、市政府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城市社区一般以3000户为宜。建议进行社区区域范围调整的可行性调研,进一步优化调整建邺区社区范围,以便更好适应以国际化标准建设社区要求,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合理利用公共资源服务。
2、积极探索建邺区以国际化标准进行社区建设的社区管理模式。采取政府主导模式、物业管理模式和外籍人士参与模式等多元模式。首先,在遵循社区自治的基础上,在国际化社区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政府推动、引导与规范。比如,建邺公安分局进驻青奥社区成立全省首家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其次,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等某些国际社区做法,在社区居委会成立选举时,邀请外籍人士参与选举或担任志愿者、观察员等,实行共同治理,共同制定社区公约。第三,不同楼盘、社区根据自身需要引入高品质物业公司进行社区管理,提升国际化物业服务水平。第四,培育更多专业服务型社会组织,引入社会组织、国际公益组织和中外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3、搭建建邺区乃至南京市境外人士以及国际化社区交流平台。通过在线论坛、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便民手册、服务指南等形式搭建交流服务平台,方便境外人士之间交流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还可以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境外人士需求,更好提供服务。
4、进一步加强国际化社区服务的专业培训和社区教育。通过省市区外办、侨办、台办、律师事务所、高校等单位,以国际化标准,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涉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国际化培训,提升针对境内外居民的服务水平。同时,根据国际惯例,结合境内外居民需求,开展相应的社区教育,比如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社区安全等。
5、社区开展活动要充分尊重境外居民意愿及其生活风俗习惯。当今社会尤其城市社会是相对陌生人社会,尤其外国人特别注意个人隐私。因此,社区针对境外居民差异化需求可以适度开展活动,但要尊重境外居民意愿及其生活风俗习惯,不要受制于传统“政绩”考核或评比评优等因素。对境外居民过多关注并提供额外服务,反而有可能引起反感和敏感,往往适得其反。从此意义上说,不能用中国传统观念理解境外人士如何融入社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