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学英语写作中学生无话可说、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探讨写作教学中课前语言最佳输入、课堂输入模式的多样化,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出理论为基础,结合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出探究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视即实性语言素材的输入;通过篇章分析培养英语思维;加强语言输出。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探究式教学;语言输出
写作能力作为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现阶段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应试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僵化单一。教师通常以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主要教学目标,把教学过程错误地简化为“讲解高分范文,要求学生背诵范文”或“布置题目—批改作文一发放作业”的单一流程。(2)单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过程缺乏师生、生生互动。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专注于范文讲解,而忽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师生、学生间缺乏知识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对立情绪。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并机械地应用于写作中,忽视了语言习得规律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18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从哲学角度将建构主义定位为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功应用于教育领域的首推20世纪60年代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构建,而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不断协调、建构的过程旧。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其他的建构主义学者对认知结构以及个体的主动建构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发展和完善了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他们普遍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能够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学习。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以即实性语言素材输入为主,促进英语写作的现实性与应用性。
以即实性语言素材输入为主,促进英语写作的现实性与应用性。输入是输出的前提。没有大量地道的目标语语言材料的输入,就谈不上加强学生语言的输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真实性输入的不足已成为学生语言产出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探究式教学要求授课教师所选的上课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而要另外补充一些课外的材料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容易激发他们读与听的兴趣。而且新闻的语言材料具有真实性和即时性,学生可见到或听到传统语言教材中没有的语言风格和文体形式,还能增加和更新词汇学生课前在网上浏览英文网页。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想象力
通过背诵范文、套用模板,当代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充斥着陈词滥调,严重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真实情景。正Gibbons(2002)所言,只有在一系列真实、有意义的语境中,语言学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仅仅将写作任务真实化,创设真实的情景是不够的。只有围绕情景提出恰当的问题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自觉地建构意义。在分析学习者的心态,营造学习心理氛围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供线索、设置问题:首先,打破思维定式,避免公式化,设计趣味性强的问题。其次,寻找想象的“触发点”,设计能唤醒学习者的好奇心的问题。再次,创设能激发想象力潜能的开放性问题。最后,可提出具体的问题来吸引学习者体验与最初假设产生矛盾的探索,同时鼓励讨论。
结论
实践证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写作兴趣,又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其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该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了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助者、指导者,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動机;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文本等多媒体网络资源,使相关背景知识形象化,将写作主题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真实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共鸣,为学生建构知识创造了有利情境;通过分组讨论、正反观点辩论、访谈、角色模拟、学生作文点评等活动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分工协作、建立信任,营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韩梦然(198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探究式教学;语言输出
写作能力作为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现阶段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应试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僵化单一。教师通常以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主要教学目标,把教学过程错误地简化为“讲解高分范文,要求学生背诵范文”或“布置题目—批改作文一发放作业”的单一流程。(2)单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过程缺乏师生、生生互动。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专注于范文讲解,而忽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师生、学生间缺乏知识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对立情绪。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并机械地应用于写作中,忽视了语言习得规律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18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从哲学角度将建构主义定位为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功应用于教育领域的首推20世纪60年代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构建,而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不断协调、建构的过程旧。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其他的建构主义学者对认知结构以及个体的主动建构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发展和完善了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他们普遍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能够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学习。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以即实性语言素材输入为主,促进英语写作的现实性与应用性。
以即实性语言素材输入为主,促进英语写作的现实性与应用性。输入是输出的前提。没有大量地道的目标语语言材料的输入,就谈不上加强学生语言的输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真实性输入的不足已成为学生语言产出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探究式教学要求授课教师所选的上课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而要另外补充一些课外的材料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容易激发他们读与听的兴趣。而且新闻的语言材料具有真实性和即时性,学生可见到或听到传统语言教材中没有的语言风格和文体形式,还能增加和更新词汇学生课前在网上浏览英文网页。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想象力
通过背诵范文、套用模板,当代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充斥着陈词滥调,严重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真实情景。正Gibbons(2002)所言,只有在一系列真实、有意义的语境中,语言学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仅仅将写作任务真实化,创设真实的情景是不够的。只有围绕情景提出恰当的问题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自觉地建构意义。在分析学习者的心态,营造学习心理氛围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供线索、设置问题:首先,打破思维定式,避免公式化,设计趣味性强的问题。其次,寻找想象的“触发点”,设计能唤醒学习者的好奇心的问题。再次,创设能激发想象力潜能的开放性问题。最后,可提出具体的问题来吸引学习者体验与最初假设产生矛盾的探索,同时鼓励讨论。
结论
实践证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写作兴趣,又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其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该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了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助者、指导者,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動机;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文本等多媒体网络资源,使相关背景知识形象化,将写作主题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真实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共鸣,为学生建构知识创造了有利情境;通过分组讨论、正反观点辩论、访谈、角色模拟、学生作文点评等活动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分工协作、建立信任,营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韩梦然(198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