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关注到教学效率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们学得轻松,老师们也教得很轻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情况下让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出有效教学,怎样做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效的,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现就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关于有效教学,本人认为其核心的问题是教学效果的问题,也就是教学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是低效的,还是高效的,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时间中或之后,学生是否获得具体的进步或者说某方面的发展。它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者教得认真不认真。
一、有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学是有效还是无效,是高效还是低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需要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可信任的人;对学生有爱心、有期望的人,对教学有热情的人。
根据我们的教学经历或小时的学习经历都知道,学生有时不是因为对该科知识热爱而喜欢学这一科,而是因为他喜欢你这个老师,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所教的这一科,特别是我们所任教的数学这样的科目,在有些学生看来是比较枯燥的,比较困难的,所以要让学生喜欢你,就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要成为这样的人,需要教师有爱心、对学生有期望。你爱学生,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也会喜欢你;你对学生充满期望,学生会在这种期望的推动下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学活动只有在学生的参与下才能产生,才可谈及有效还是无效。还有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热情的问题,或者说教学需要教师要有激情。我个人认为,没有激情的课堂,其教学效果可能是无效的,或者说是低效的。因为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多种感官与神经的参与,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只有在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最活跃、最亢奋的状态下,我们的教学效果才是最好的。所以要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效果有效,甚至高效,激情是不可缺少的。
二、有效教学对教学实施的要求
教师,由其职业的独特性告诉我们,光有爱心、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教师在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以及教学基本功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这些方面融合在一起,具体就体现在教学各环节的实施中。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要设计出一节课应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做,是必须预设好的,对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无作用的就要舍去,不要为设计而设计。现就课堂提问和学生活动两方面谈一谈。
(一)课堂提问
问题,几乎贯穿整个课堂,问题推到教学,所以,老师们提的问题是有效还是无效,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是有效还是无效。个人认为,如下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1、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基础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远远高于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问题,让学生无从入手,使课堂陷入僵局,这样太过拔高的问题对于教学的推动不光没有推动作用,反而成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障碍,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2、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而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样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3、不仅能让学生说出答案,而且能说出得出答案的过程,这样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既关注结果,又强调过程的提問是有效提问。
反之,有一些提问就是无效的。
1、简单地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在平时的听课中,会听到一些老师整个一节课会提很多“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或许是因为口头禅,或许就是有意识的行为,不管那种情况,我们说,这样的提问不能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思考,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2、暗示性太强的提问是无效提问。
暗示性太强的提问,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习惯性地提出,或者因为有老师来观课的时候,唯恐学生回答不上来而提出。这样的提问,因为暗示性太强,学生不用思考便会脱口而出。教师完全在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发展没有丝毫的帮助,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3、错误的提问是无效的。
有人会感到纳闷,还会有错误的提问,确实就有。有老师问:“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什么等?”,学生答:“全等。”老师问:“这样的两条线就什么行?”学生答:“平行。”当然,这样的提问反映了一位数学教师的数学语言规范程度的问题,但我们说,这样的提问是错误的,是无效的。
总之,有效提问能推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活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体现,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就有很多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等等,在这儿,说一说小组活动。为了一定的目的,老师们会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但是很多时候因为时间关系或者其它因素,在学生还没有完成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就终止了学生的活动,从而没有达到活动目的,我们说,这样的小组活动是无效的。还有就是在进行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这样的小组活动也是低效的,对没有参与的学生来说是无效的。
总之,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不要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活动,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
让老师们教得轻松,学生们也学得轻松,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追求和目标,首先从自身做起,从教学环节的点点滴滴做起,追求“有效”两字,相信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关于有效教学,本人认为其核心的问题是教学效果的问题,也就是教学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是低效的,还是高效的,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时间中或之后,学生是否获得具体的进步或者说某方面的发展。它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者教得认真不认真。
一、有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学是有效还是无效,是高效还是低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需要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可信任的人;对学生有爱心、有期望的人,对教学有热情的人。
根据我们的教学经历或小时的学习经历都知道,学生有时不是因为对该科知识热爱而喜欢学这一科,而是因为他喜欢你这个老师,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所教的这一科,特别是我们所任教的数学这样的科目,在有些学生看来是比较枯燥的,比较困难的,所以要让学生喜欢你,就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要成为这样的人,需要教师有爱心、对学生有期望。你爱学生,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也会喜欢你;你对学生充满期望,学生会在这种期望的推动下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学活动只有在学生的参与下才能产生,才可谈及有效还是无效。还有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热情的问题,或者说教学需要教师要有激情。我个人认为,没有激情的课堂,其教学效果可能是无效的,或者说是低效的。因为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多种感官与神经的参与,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只有在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最活跃、最亢奋的状态下,我们的教学效果才是最好的。所以要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效果有效,甚至高效,激情是不可缺少的。
二、有效教学对教学实施的要求
教师,由其职业的独特性告诉我们,光有爱心、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教师在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以及教学基本功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这些方面融合在一起,具体就体现在教学各环节的实施中。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要设计出一节课应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做,是必须预设好的,对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无作用的就要舍去,不要为设计而设计。现就课堂提问和学生活动两方面谈一谈。
(一)课堂提问
问题,几乎贯穿整个课堂,问题推到教学,所以,老师们提的问题是有效还是无效,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是有效还是无效。个人认为,如下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1、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基础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远远高于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问题,让学生无从入手,使课堂陷入僵局,这样太过拔高的问题对于教学的推动不光没有推动作用,反而成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障碍,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2、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而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样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3、不仅能让学生说出答案,而且能说出得出答案的过程,这样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既关注结果,又强调过程的提問是有效提问。
反之,有一些提问就是无效的。
1、简单地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在平时的听课中,会听到一些老师整个一节课会提很多“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或许是因为口头禅,或许就是有意识的行为,不管那种情况,我们说,这样的提问不能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思考,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2、暗示性太强的提问是无效提问。
暗示性太强的提问,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习惯性地提出,或者因为有老师来观课的时候,唯恐学生回答不上来而提出。这样的提问,因为暗示性太强,学生不用思考便会脱口而出。教师完全在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发展没有丝毫的帮助,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3、错误的提问是无效的。
有人会感到纳闷,还会有错误的提问,确实就有。有老师问:“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什么等?”,学生答:“全等。”老师问:“这样的两条线就什么行?”学生答:“平行。”当然,这样的提问反映了一位数学教师的数学语言规范程度的问题,但我们说,这样的提问是错误的,是无效的。
总之,有效提问能推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活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体现,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就有很多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等等,在这儿,说一说小组活动。为了一定的目的,老师们会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但是很多时候因为时间关系或者其它因素,在学生还没有完成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就终止了学生的活动,从而没有达到活动目的,我们说,这样的小组活动是无效的。还有就是在进行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这样的小组活动也是低效的,对没有参与的学生来说是无效的。
总之,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不要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活动,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
让老师们教得轻松,学生们也学得轻松,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追求和目标,首先从自身做起,从教学环节的点点滴滴做起,追求“有效”两字,相信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