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我们的教材大部分文章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不仅适宜增加学生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也便于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练习。对于在习作上才刚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依托合适的文本进行段落的仿写、结构的临摹,对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是有益的。
关键词:段落组织;以读导写;思维发展
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拘于形式,不限制的内容”的三年级,学生心灵的舒展度和自由度是非常高的,习作的难点不在写什么,而在如何写。不知如何写,根源在哪里?恰恰在于没读懂。没读懂并非是学生不明白文章内容和潜藏的情感,而是对于文章脉络即作者行文思路的迷蒙和漠视。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乱走的。”叶老的话,说明了理清作者思路在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理清作者思路,对强化学生作文的思路意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极有帮助。第二学段阅读教学中,以段落为载体,带领孩子读懂这一段落的结构组织、表达方式并有效地指导孩子按照这样的路径进行仿写是有效途径。
一、读懂段落结构组织
段落结构组织,是作者思维路径的体现。一个语段,是不同功能的句子的组合,从而共同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我们经常看到,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结构不明、句间衔接不紧、写作对象东拉西扯等种种问题。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入段落其间,来来回回,观察、思考、说明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核心意思缀句成段,训练基本的构段能力,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读懂段落表达组织
结构组织搭建起了文段的骨架,那么表达方式则是依靠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恰当运用来进行内在丰实的填充。无论是情节的叙述、环境的描写还是有序的说明,亦或是借景抒情都对学生如何仿着结构组织走下去提供重要的思维支持和表达支持。
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既清晰触摸到段落结构组织脉络,又明晰段落表达方式是学生仿写能得其筋骨,赋其新生的重要保障。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组家乡的景物《荷花》为例,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用词精当,读出荷花美,感受荷花美当然是教学重点,但作为孩子们学习写景的临摹范本,如果从“组织”的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思路在构段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如下面这个段落: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荷花》节选
选段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我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第一课时的读写联结点。我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去亲近文本的语言,通过观赏插图、网络提纲、连续追问的方式,去触摸作者的行文思路,句式组合,感受到叶老的这幅碧玉白荷的优美图画是按照“荷塘全貌——荷叶——荷花”的顺序展开的,其中写荷花的三句话又依次按照“微展开——全展开——花骨朵”的顺序展开,这就是全段的结构组织;比喻、拟人以及“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的综合使用,让人感知到景物描写的细腻和情态,一句就是一种姿态,一句一种描写方法。
欣赏至此,学生不由赞叹这幅荷花“工笔画”,用笔简约而层次分明。激情燃起,我顺势鼓励孩子大胆地试一试。我出示了课前准备的花朵的图片,一幅是油菜花,一幅是山茶花。我提示孩子们挑选一幅,按照全貌——叶——花的顺序观察,尤其仔细观察花朵的不同姿态,仿照着第二段的构段方法试着写一写眼中的花。教室里安静下来了,一双双水灵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图画......片刻之后,书写的沙沙声接二连三地起来了......
几分钟的时间,孩子们笔下的花都有了各自的面貌:
学生仿写片段(一)
雪白的山茶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叶子你挤我碰,像一只只碧绿的小船。山茶花在小船边钻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好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告诉我们春的音信。有的花瓣全展开了,像极了白巧克力味的蛋挞。有的还是花苞,真想钻进去看一看里面藏着怎样的秘密。
学生仿写片段(二)
一大片油菜花跃入眼帘,密密层层,繁茂美丽,微风中泛起道道金波,明亮的金色是那样跳跃、欢快!叶子油绿油绿的,簇簇金黄便从片片绿中伸展出来。有的花已经全展开了,黄色的花瓣呈十字形环抱在花蕊周围,似一个个正开口大笑的娃娃。有的才刚刚打开,像一个个睡眼朦胧的小姑娘。有的还是绿色的花骨朵,像极了小灯笼,挂上枝头。
这两段学生的描写,从“叶”到“花”,从“一片”到“一朵”,从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节节相承,层次井然,思路畅达。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就这样循着段落的结构组织,表达方式,绽放出了新的活力。
滋养学生语言迁移和运用能力的沃土便是课上依托叶圣陶老先生的范本,读出来的语言精华,形式密码。可见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关注文本表达的条理性、整体性、结构性,可以推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长。
关键词:段落组织;以读导写;思维发展
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拘于形式,不限制的内容”的三年级,学生心灵的舒展度和自由度是非常高的,习作的难点不在写什么,而在如何写。不知如何写,根源在哪里?恰恰在于没读懂。没读懂并非是学生不明白文章内容和潜藏的情感,而是对于文章脉络即作者行文思路的迷蒙和漠视。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乱走的。”叶老的话,说明了理清作者思路在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理清作者思路,对强化学生作文的思路意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极有帮助。第二学段阅读教学中,以段落为载体,带领孩子读懂这一段落的结构组织、表达方式并有效地指导孩子按照这样的路径进行仿写是有效途径。
一、读懂段落结构组织
段落结构组织,是作者思维路径的体现。一个语段,是不同功能的句子的组合,从而共同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我们经常看到,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结构不明、句间衔接不紧、写作对象东拉西扯等种种问题。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入段落其间,来来回回,观察、思考、说明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核心意思缀句成段,训练基本的构段能力,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读懂段落表达组织
结构组织搭建起了文段的骨架,那么表达方式则是依靠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恰当运用来进行内在丰实的填充。无论是情节的叙述、环境的描写还是有序的说明,亦或是借景抒情都对学生如何仿着结构组织走下去提供重要的思维支持和表达支持。
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既清晰触摸到段落结构组织脉络,又明晰段落表达方式是学生仿写能得其筋骨,赋其新生的重要保障。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组家乡的景物《荷花》为例,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用词精当,读出荷花美,感受荷花美当然是教学重点,但作为孩子们学习写景的临摹范本,如果从“组织”的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思路在构段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如下面这个段落: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荷花》节选
选段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我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第一课时的读写联结点。我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去亲近文本的语言,通过观赏插图、网络提纲、连续追问的方式,去触摸作者的行文思路,句式组合,感受到叶老的这幅碧玉白荷的优美图画是按照“荷塘全貌——荷叶——荷花”的顺序展开的,其中写荷花的三句话又依次按照“微展开——全展开——花骨朵”的顺序展开,这就是全段的结构组织;比喻、拟人以及“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的综合使用,让人感知到景物描写的细腻和情态,一句就是一种姿态,一句一种描写方法。
欣赏至此,学生不由赞叹这幅荷花“工笔画”,用笔简约而层次分明。激情燃起,我顺势鼓励孩子大胆地试一试。我出示了课前准备的花朵的图片,一幅是油菜花,一幅是山茶花。我提示孩子们挑选一幅,按照全貌——叶——花的顺序观察,尤其仔细观察花朵的不同姿态,仿照着第二段的构段方法试着写一写眼中的花。教室里安静下来了,一双双水灵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图画......片刻之后,书写的沙沙声接二连三地起来了......
几分钟的时间,孩子们笔下的花都有了各自的面貌:
学生仿写片段(一)
雪白的山茶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叶子你挤我碰,像一只只碧绿的小船。山茶花在小船边钻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好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告诉我们春的音信。有的花瓣全展开了,像极了白巧克力味的蛋挞。有的还是花苞,真想钻进去看一看里面藏着怎样的秘密。
学生仿写片段(二)
一大片油菜花跃入眼帘,密密层层,繁茂美丽,微风中泛起道道金波,明亮的金色是那样跳跃、欢快!叶子油绿油绿的,簇簇金黄便从片片绿中伸展出来。有的花已经全展开了,黄色的花瓣呈十字形环抱在花蕊周围,似一个个正开口大笑的娃娃。有的才刚刚打开,像一个个睡眼朦胧的小姑娘。有的还是绿色的花骨朵,像极了小灯笼,挂上枝头。
这两段学生的描写,从“叶”到“花”,从“一片”到“一朵”,从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节节相承,层次井然,思路畅达。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就这样循着段落的结构组织,表达方式,绽放出了新的活力。
滋养学生语言迁移和运用能力的沃土便是课上依托叶圣陶老先生的范本,读出来的语言精华,形式密码。可见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关注文本表达的条理性、整体性、结构性,可以推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