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参考用书”何罪之有?新课程强调,新时期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生硬的教育者、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是学生赏析、理解、思考的点拨者。教师除了教参几句话,没有自己独有的见解和心得,所谓的课堂对话也仅是一种苍白的形式。因此,教师若真要做好自己的角色,首先要做文本阅读切实的先行者,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知识贮备唯有纵横相连,讲述方可旁征博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广博精深的知识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精锐武器,更是自己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能源与底气。我们的知识贮存越丰厚,上课便越轻松。很多时候,我们不敢让学生质疑,因为我们的空白与学生的相差无几,所以教参不应是我们的课前阅读的唯一书籍,相关人物、相关知识,应追求横线与纵线交错,从比较中得到体会,从思索中寻求发现。
备《春洒》一课时,觉得这篇课文极富生活情趣,继而对作者琦君产生了兴趣,便寻了她很多文章来看,便也发现了“亲情”“寻根”,无一例外地渗透在她很多回忆性文章里,可为什么沉重的回忆在她的笔下始终怨而无悔,哀而不伤呢?翻看了她的自传后,继而便对这位温婉、敦厚、仁爱的台湾女作家产生了敬意。其次,翻看有关她的评论性文章,那些精辟的语言重又带给我新的思索。在课堂上,我便把白先勇的话稍稍删减作为学生学习课文的切入口:
翻看琦君的文章,宛如翻阅一本旧相簿,那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承载着许多的回忆,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江南。(——白先勇 )
优美的文字引领学生进入了浓浓的怀旧氛围,有学生感受到“这是段有趣的回忆”,有学生感受到“这是段温情的回忆”……这些都是对文章情感最直接的触摸,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又贴切。上到后面,为了加深学生对琦君心灵世界更深入的理解,我引入她的其他怀旧作品《寂寞的家狗》和《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管》选段,在隽永的文字背后,琦君的内涵逐渐变得丰满,课堂的内涵变得丰富。
二、感悟唯有源于真心,深情方可触动心灵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我则认为,这一切必须以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感悟、理解为前提,应以体验带动体验,应以感悟触发感悟,惟有这样,文本、师生间的交流才是平等、畅通的。
记得上胡适的《我的母亲》一课时,与学生一起评论胡适母亲对儿子的“严”与“爱”,我坦诚告诉学生:“当我读到‘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有些无法理解,因为在我儿时,比较乖巧,很少受母亲的责罚,不知胡适母亲的过度严厉会不会触伤那颗幼嫩的心灵?” 这时一个前排的男生马上举手说:“老师,基本不会,因为我爸就是这么对我的,虽然当时挺疼,但我理解他那颗望子成龙的心。” 另一男生说:“老师,当我爸狠狠地责罚、打骂我时,我心里有点恨他。”一女生道:“当时心有不甘是正常的,但由于父母是爱自己的,所以转眼便会不恨了,就像作者的母亲,作者是她一生唯一的精神寄托,其实有多严,就是有多爱。”我们的交流在很坦诚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我感觉我、学生、胡适、文本、紧紧地依偎在一块。
教学需要教师的真情和真心,它比所有的技巧直接有效,都说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不必用高深的理论去解释这人文性,只要你主动地满怀真诚走进作品,便可寻到通向学生心灵的捷径。
三、解读唯有张扬个性,课堂方可挥洒灵性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云南的歌会》,以前听这课,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从民情、民俗角度去解读,而这位教师却另辟蹊径,从生命的角度去感悟。课堂上,深入浅出,学生感受到了云南人和那肆意张扬的生命力,也感受到了教师那深厚的底蕴、张扬的书生意气。此时,教师的个人魅力与文本的张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每个人以美的震撼,心中只有一个感觉:语文课,真好。
要创建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师必须“教”而有“参”,而不是“全盘照搬”,教参应成为教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扶手”,而不是古板说教原地转圈的“拐杖”。所以,教师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大脑,要亲自去咀嚼文章,亲身去体味情感。当自己的大脑有了文章的“第一印象”“第二印象”,教师的教学实践才会与学生的学习同步,教师才会领悟到学生阅读文章时的乐趣,感受到学生阅读文章的困惑,才会欣赏学生的独特理解与创新,也才会真正搭建起平等的对话平台。这样,语文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令人期待的。
一、知识贮备唯有纵横相连,讲述方可旁征博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广博精深的知识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精锐武器,更是自己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能源与底气。我们的知识贮存越丰厚,上课便越轻松。很多时候,我们不敢让学生质疑,因为我们的空白与学生的相差无几,所以教参不应是我们的课前阅读的唯一书籍,相关人物、相关知识,应追求横线与纵线交错,从比较中得到体会,从思索中寻求发现。
备《春洒》一课时,觉得这篇课文极富生活情趣,继而对作者琦君产生了兴趣,便寻了她很多文章来看,便也发现了“亲情”“寻根”,无一例外地渗透在她很多回忆性文章里,可为什么沉重的回忆在她的笔下始终怨而无悔,哀而不伤呢?翻看了她的自传后,继而便对这位温婉、敦厚、仁爱的台湾女作家产生了敬意。其次,翻看有关她的评论性文章,那些精辟的语言重又带给我新的思索。在课堂上,我便把白先勇的话稍稍删减作为学生学习课文的切入口:
翻看琦君的文章,宛如翻阅一本旧相簿,那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承载着许多的回忆,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江南。(——白先勇 )
优美的文字引领学生进入了浓浓的怀旧氛围,有学生感受到“这是段有趣的回忆”,有学生感受到“这是段温情的回忆”……这些都是对文章情感最直接的触摸,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又贴切。上到后面,为了加深学生对琦君心灵世界更深入的理解,我引入她的其他怀旧作品《寂寞的家狗》和《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管》选段,在隽永的文字背后,琦君的内涵逐渐变得丰满,课堂的内涵变得丰富。
二、感悟唯有源于真心,深情方可触动心灵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我则认为,这一切必须以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感悟、理解为前提,应以体验带动体验,应以感悟触发感悟,惟有这样,文本、师生间的交流才是平等、畅通的。
记得上胡适的《我的母亲》一课时,与学生一起评论胡适母亲对儿子的“严”与“爱”,我坦诚告诉学生:“当我读到‘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有些无法理解,因为在我儿时,比较乖巧,很少受母亲的责罚,不知胡适母亲的过度严厉会不会触伤那颗幼嫩的心灵?” 这时一个前排的男生马上举手说:“老师,基本不会,因为我爸就是这么对我的,虽然当时挺疼,但我理解他那颗望子成龙的心。” 另一男生说:“老师,当我爸狠狠地责罚、打骂我时,我心里有点恨他。”一女生道:“当时心有不甘是正常的,但由于父母是爱自己的,所以转眼便会不恨了,就像作者的母亲,作者是她一生唯一的精神寄托,其实有多严,就是有多爱。”我们的交流在很坦诚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我感觉我、学生、胡适、文本、紧紧地依偎在一块。
教学需要教师的真情和真心,它比所有的技巧直接有效,都说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不必用高深的理论去解释这人文性,只要你主动地满怀真诚走进作品,便可寻到通向学生心灵的捷径。
三、解读唯有张扬个性,课堂方可挥洒灵性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云南的歌会》,以前听这课,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从民情、民俗角度去解读,而这位教师却另辟蹊径,从生命的角度去感悟。课堂上,深入浅出,学生感受到了云南人和那肆意张扬的生命力,也感受到了教师那深厚的底蕴、张扬的书生意气。此时,教师的个人魅力与文本的张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每个人以美的震撼,心中只有一个感觉:语文课,真好。
要创建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师必须“教”而有“参”,而不是“全盘照搬”,教参应成为教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扶手”,而不是古板说教原地转圈的“拐杖”。所以,教师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大脑,要亲自去咀嚼文章,亲身去体味情感。当自己的大脑有了文章的“第一印象”“第二印象”,教师的教学实践才会与学生的学习同步,教师才会领悟到学生阅读文章时的乐趣,感受到学生阅读文章的困惑,才会欣赏学生的独特理解与创新,也才会真正搭建起平等的对话平台。这样,语文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