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岁月,伟大的女性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6265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祖姑母“自梳”闯南洋的这个题材是爸爸最先想到的。刚听到“自梳女”这三个字时,我不禁纳闷,这听起来怎么那么别扭呢?该不会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恶俗吧?我带着疑问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这才知道,原来“自梳女”是妇女反抗封建礼教的产物。“自梳”现象始于明代中后期,清末民初在珠三角地区较为普遍。直到20世纪30年代,“自梳”现象才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渐趋式微。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帮助母亲养活四个年幼的弟弟,曾祖姑母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大环境下,不得不牺牲自己,远走南洋谋生。为生活所迫而“自梳”,而独立谋生,这大概是曾祖姑母那个时代珠三角地区妇女“自梳”的基本诱因吧。
  面对苦难的日子,自梳女这个特殊群体呈现给我们的是她们的积极,是她们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决心,更多的是她们为家族无怨无悔奉献的伟大。
  在爷爷奶奶的讲述中,我愈发清楚地认识到,曾祖姑母的“自梳”和漂洋过海,全然是为了家人。无论在南洋做什么工作,养猪也好,做保姆也好,她都会设法把钱寄回来,自己却节衣缩食。不只曾祖姑母是这样,大多数的自梳女海外谋生都是为了家人,很少考虑自己。据资料记载,有个到新加坡当保姆的自梳女,在雇主家打了三十多年工,有新加坡国籍,但一心只念番禺的亲人,努力赚钱、存钱,先是寄钱给父母,父母去世后就寄钱给兄弟侄儿。娘家人婚丧嫁娶、添丁建房,她都不忘寄钱回来。她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甚至最后中风去世了,她都不忘将省下来的三万新币留给侄子。这些全心全意为家顾家的自梳女怎能让人不佩服呢?
  当然,老天是公平的,自梳女付出的不会白费,她们不仅赢得了娘家亲人们的尊重,而且大多数人的晚年都过得比较安稳。顺德冰玉堂里住的燕姑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燕姑太回国后,每天早上六七时准点起床,晚上看电视到九点多就上床睡觉。除非下雨,她都会坚持到市场买菜。有空的时候,她便街巷里散步,一边享受着温和的风亲吻肌肤的感觉,一边甩甩手锻炼身体。在每天的某几个固定时刻,她点燃香烛,敬拜神明。这样简简单单的生活,燕姑太过得轻松自在。有些自梳女回国以后仍然保持着在南洋的生活习惯,吃咖喱和面包,喝咖啡,没事做做麻辣酱和蛋挞、酥饼等西式点心,日子过得平静安稳。那些没有回国的自梳女日子过得也不错,有的受到英国人喜爱,后来就随雇主到英国去直至终老。
  这是一群伟大的女性,在那个苦难的岁月里,她们曾经照亮一代人的生命。即使“自梳”现象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但自梳女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
其他文献
古人言“读经宜冬,读史宜夏”,读经需要专心,冬天寒冷,人都比较宅,自然也比较专心。读史容易入迷,夏天天光久,村儒秀才们也正好省下了灯油钱。不过对现代人来说,冬天挑灯读史,也是乐事一件。  末世景象总是不堪说。中国历代王朝末世,明末算最令人痛惜的,真是几十年乱象,万里烽烟瘴。西晋与宋虽然孱弱,但总还能力守半壁河山。八旗铁骑,一入山海关,没费什么力气就坐稳江山。李自成的大顺军何以只是行色匆匆地打了回酱
期刊
对于我们来说,民国是已经消逝的过去。短短六十年,关于民国我们就有很不一样的记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民国充满仇恨怀有愤怒,称民国为“旧社会”,称我们所处的时代为“新中国”。直到有一天,原本生活在大陆,后又从美国转至台湾地区的陈丹青,再到大陆告诉我们一个“民国范儿”,那种温馨,那种气度,那种风范,真的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从此,民国的记忆在我们心里就有了很不一样的建构——哪一个才是真实的?  历史
期刊
1967年10月21日,我身在美国华盛顿,发现自己被裹入一股宏大的人流,原因在当时简单明了。秋初回暖的阳光慷慨地洒在街道上,大批情绪激昂的群众为了越南的和平而游走街头。成千上万年轻人——不论性别、不论肤色,从四面八方聚拢,向五角大楼示威,要知道这可是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军事要塞。就在这一天,美国的年轻人们向他们的国家展示了最英俊的面孔。我疯狂地按动快门,傍晚时分胶卷已经用得精光。最后一张是最棒的。凝
期刊
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杂陈的时代。  鼎革之际的北京,发生着目不暇接的变化。民国元年(1912)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周年,北京召开共和纪念大会。这一天,“大清门”(天安门正南方,已于1959年拆除,原址在毛主席纪念堂一带)牌匾改成了“中华门”牌匾。门前扎彩牌楼一座,前面恭悬隆裕太后的共和明诏,后面写“五族同庆”,中间安放黄亭子一座,内亦悬系明诏。前门楼子外,正中用松枝扎彩牌楼一座
期刊
2011年9月17日,美国民众发起了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活动,对他们而言,这个日子显得颇具讽刺意义。将近一个世纪前的1920年9月17日,《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的大标题:“华尔街惊天爆炸,三十多人死亡,三百多人受伤;摩根大厦遭袭;发现炸弹碎片。”  1920年9月16日,一辆载有数百磅炸药和炸弹的马车行驶到华尔街23号的石墙大厦,这里是摩根公司的总部,也是美国的金融中心,几秒钟后巨大的爆炸声震动了
期刊
壹百年前,青州市北城社区这里曾是清朝八旗驻防城。如今的北城社区,除了主干道驼山路上的一座老宅院外,已很难找到当年满城的踪迹。这座当地唯一残存下来的满洲兵驻防城的官宅,如同一位苍老而衰微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在新建小区“旗城家园”的面前,院前矗立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仿佛老人的一根拐杖,抵挡着开发商最后的推土机。  这是满族老人颜士会的老宅,目前只剩三间,砖木结构,四梁八柱。内厅两门上雕有龙和
期刊
1940年4月1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五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在致开幕词时,蒋介石对来自社会各界、各个党派的与会人员说道:“我可以说今天我们抗战军事力量,比前半年更见充实,一切技术与组织更有进步,敌阀已经上了绝路,已经预备进入坟墓……”  通篇的致辞,蒋介石的神态都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坚毅,然而,谁都明白,真实的现实远非那么乐观。  战场上的接连失败,不仅令国土大片沦陷,也消解着整个军队的斗志;经济上,大后
期刊
法国摄影师Eric Lafforgue往返朝鲜四次,用照片为世人呈现了神秘的朝鲜。其中很多非常日常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了解朝鲜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的邻邦,一个仍然保守和固执的国度。  多年以来,由于政治体系和信仰的原因,朝鲜对于世界来说一直是个神秘的未知世界。战后60年,世界一直在飞速的发展,而对外封闭的朝鲜当属一个异类。这个神秘的国度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它相对的封
期刊
为生计无奈“自梳”  民国七年,在一间深褐色的小瓦房里诞生了这个家的第二个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她圆碌碌的双眼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开始了她命运多舛的人生。这个女婴便是我的曾祖姑母。  “那时候很穷,只有过年才有香喷喷的米饭吃,平时只能喝稀粥,日子过得很艰苦。我父亲和姑姑三岁就会做饭了,姑姑四岁那年患了水痘,一次煎鸡蛋的时候,眼皮上的水痘被锅里飞溅的油水溅到,那时候的医疗水平不好,家里也没什
期刊
解套中国  李鸿章身后的外交官们  110年前,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去世。  就在这一天,俄国公使仍然赶到他的病床前,逼他在中俄交收条约上画押。  恰在两个月前的9月7日,李鸿章强支病体,代表同样病入膏肓的清政府,与英、俄、德、法等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这次签约,耗尽了李鸿章最后的气力,签完字后,他再一次大口吐血,病体难支。两月之后,在无限的悲凉中,李鸿章于北京贤良寺内撒手人寰。  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