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挖掘。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乐道、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不无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某些学生光有课外阅读兴趣,只有兴趣缺少目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内容,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人与自然》一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是获取大量信息行之有效的手段。
  4、摘录批注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松懈。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可采用举办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获得提高。
   (作者单位 :415500湖南省澧县澧澹中学向阳学校)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大多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是: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
期刊
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教育目的对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口语教学就是其中的要求之一,而口语交际教学只有和阅读、写作等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怎样来实现口语交际教学与语文其他教学环节的融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阅读教学园地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肥沃土壤    1、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聆听教师的讲解、朗读或者同学朗读之后,按要求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走近作者,了解格言,知晓爱与美是作品的主旋律。  2、能力目标:会写格言,正确朗读格言和分析格言所蕴涵的哲理。  3、感情目标:学习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自然与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格言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期刊
语文课改的教育理念,诠释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它的核心是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它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指导学生习得,更要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养成。本文试就语文课改的教师理念及与之相关的孔子教育思想,从教师的学生观、角色观的角度,来阐释和探讨语文课程标准,以利教师不断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素质。    一、学生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
期刊
诗歌以表情达意为主,幽微地感情常常蕴含在诗人选择的意象和创设的意境之中。因此,依照“意象——意境——诗情”这一思维流程鉴赏诗歌,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捕捉意象,把握内涵    我们读一首诗,也许你不能一下子捕捉到诗人的情感,也许你不能一下子进入诗人创设的情景,但你至少能根据词句的理解读懂诗人选择了什么意象。所谓意象,就是融化了诗人情思的形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
期刊
“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质素”,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教师们充分的认可,教师们在这个方面已经具有理念上的相当丰富的认识。但目前小学开展的课外阅读往往处在“任由学生处于朴素状态作自发的尝试”的阶段,如何正确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笔者在此也作了一个尝试,与各位同仁共同进步。    一、在大量阅读的全过程中,坚持两个“注重”的指导原则    1、注重阅读主体的自主性  “真正有效的阅读
期刊
留守学生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他们的成长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予以解决:    一、注重对留守学生心理呵护    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浩浩荡荡的民工,农村要富裕,生活水平要提高,又确实需要他们贡献才情和智慧。这就必然苦了孩子们,他们或被托付给亲友,或者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就必然使他们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完整,有可能是不健全的。他们得到的爱也
期刊
尊重学生首先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的尊重,是庄严真诚的一种情感体现。教师和学生这样的一对矛盾体推动着教学过程的进程。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懂得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与学生取得同理效应,让学生觉得你在感情上与他们相融,观点上与他们一致,民主,公平,平等,亲切,这就是尊重的基础。在学生感到你尊重他们的时候,班主任工作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去尊重学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尊重学生
期刊
本文是小学第十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通过鲁本秘密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故事,表现了鲁本对母亲的关爱,赤子之情令人感动。文章是按照心愿的萌生——秘密攒钱——心愿的实现这样的顺序来叙写的。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体会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从鲁本的故事中受到关爱父母长辈,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和熏陶;二是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本课可运用四部阅读教学法,读中求悟,以读促悟进行设计。具体操作步骤是:初
期刊
在一次校外听课中,我看到这位讲课老师为了缓和学生们的紧张情绪,先和学生聊了三分钟,话题是:在生活中如何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谈到了唱歌的方式,由此引出诗歌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产物,然后放了一曲《送别》,同学们自然地沉浸在了“芳草碧连天”的送别的凄迷气氛中。这样,既缓解了同学们的紧张情绪,又自然地引出了《雨霖铃》。  学习这首诗,第一步,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第一遍注意语调、语速节奏的把握;第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