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观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作,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美形象真切可触:前期词作中少女天真烂漫、纯真可爱,少妇对爱情的向往及刻骨的相思;后期词作中塑造的知识女性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流露出对人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她不同时期的作品,似乎是一卷传神的中国古代妇女形象的白描。她词中所塑造的女性,具有鲜明的个性意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李词的突出特点是语调平实,意蕴深刻久远,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为词苑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后代做出了榜样,在词的创作实践上独树一帜。
关键词:李清照;易安體;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李清照(公元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在她的创作生涯中,李清照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去感知人生和抒写感情,她词中所塑造的女性,具有鲜明的个性意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她的词作,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称为“易安体”。她的词作,不仅在古典时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而且至今仍有不少名篇,被人们传诵把玩,以为绝唱。这无疑取决于李词突出的艺术成就。本文就对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做个简要的分析。
1 塑造清新素雅,寂愁哀婉的女性形象
李清照的词,无论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包涵着她真挚的感情。在李清照为数不多的存留下来的词作中,几乎每一首词作,都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个性独具,而又与作家本人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一致相融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她的词抒情者则既抒词中之情,又抒自家之情;既在词外,又在词内。
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醉花阴》,是她婚后所作。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它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先从天气写起,“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瑞脑销金兽”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啊!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紧接着“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不仅写天气转凉,更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在心头!
词的下片回过头来写重阳这天赏菊饮酒的一幕。词人在屋里闷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三杯两盏淡酒”,并未能宽解自己的愁怀,反而在她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上片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靖康之难被迫南渡和丈夫病故家破人亡,成为李词前后期的分界。一连串变故和打击,以及生活的困顿,使后期李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由前期的清纯少女和清丽少妇,变成了一个饱经忧患、愁寂哀婉的中老年嫠妇。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词中的杰出作品。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漂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请”,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冷清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全文借酒浇愁,在风送雁声的时刻,反而勾来了自己一阵阵的伤心,寄寓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只说自己思绪纷忙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的尽。妙在又不说愁字之外的心情。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全词概括且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她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境界逼真,情绪迫切,写尽了她凄惶的天涯沦落之悲,充分体现了她后期的那种忧愤深沉的词格。
2 选取真情实景,再现生活画面
与擅长进行宏大叙事和习惯于在词中运用历史典故的苏轼、辛弃疾等大词家相比,易安词的第二个显著特色,就在于常常选取日常的闺阁事物、庭院景色、生活场景,并以情入景,以情统景,来塑造形象,抒发感情。
《一剪梅》所描述的场景,因作者的心情而显得灰暗无光,一种愁绪贯穿其中。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景,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籍,不仅刻画出四周的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的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感情色彩。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神迷的意境。“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这首词的结尾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
不仅如此,李清照在词作中,还善于随感情心绪的变化发展的需要,捕捉描绘连贯的、而非零散的,流动发展的、而非静止拼杂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片断。在李词中,总有一个与外在的抒情者——词人相一致的内在的抒情女主人公,在看在听、在乐在愁,活动其间,并贯串始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完整的记录描述了一群少女尽情饮酒玩乐,天晚归来时手忙脚乱、喧闹争胜的动人情景和过程。“常记”两句起得仿佛平了些,然而却又自然、和谐,似乎面对着一位知己娓娓叙述,让人觉得作者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填词,而不过是日常的叙事,可正是在似乎无意填词中,作者早已把读者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的连回去的路径都辩识不出来了。可“沉醉”二字却透露了作者的欢娱,“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从艺术造景看,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的美景,早已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一连两个“争渡” ,自然不含竞赛的意思,它自然是词格的需要,可也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到正确路径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的快捷,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作者主要叙述了这次欣赏活动的几个片段,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让读者去分享她对自然美的感受。如果我们把许多其他词家的词作中所描绘的场景,比作几张拼接在一起的幻灯片,那么,李清照笔下的场景,则是一段反映日常生活起居往来的电影,既不乏蒙太奇的手段,又具有连贯流动的段落特点,两相比较,两者带给读者的视听效果、艺术感受,无疑高下立判,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3 语调平实自然,意蕴深刻久远
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易安词浅近自然,明白如话,家常易懂。从现存的词作来看,几乎找不到多少难僻字和生涩古奥的典故,而又意蕴深刻。她把一些家常语熔炼在她的词中,不着痕迹。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
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遠,犹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让读者只见其外表的朴素,而见不到朴素下锤炼的工夫。她的《念奴娇》一词中,应运而生的日常口语就很多。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这首词中,如“种种恼人天气”、“不许愁人不起”、“更看今日晴未”等,浅畅自然。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夫妇间志同道合,伉俪情深。明诚出仕在外,词人独处深闺,每当春秋暇日,一种离情别绪便油然而生。这首词便是写春日离情的。起首二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幽深的感觉。庭院深深,寂寥无人,已令人伤感;兼以细风斜雨,则景象之萧条,心境之凄苦,尤足感怆。一句“重门须闭”,写词人要把门儿关上,实际上她是想关闭心灵的窗户,省却无端的烦恼。这里以景抒情,可看见作者悲戚愁怨的心情。“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这两句既宕开,又联系。由斜风细雨,想到宠柳娇花,正像《如梦令》中在雨疏风骤之后想到海棠一样,这里既倾注了对美好事物的关心,也透露出惆怅自怜的感慨。在遣词造句上,显示了词人独创的才能。“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由天气、花柳,渐次写到人物。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然而诗成酒醒之后,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别是闲滋味”。一个“闲”字,将伤春念远情怀,暗暗逗出,耐人寻味。由于胸中藏有“万千心事”,故词人怕听雨声,欲将重门紧闭,对三春花柳不能赏玩,故产生恼怨之情,饮酒浇愁,赋诗遣兴……然而“万千心事”,关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无方,最后还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这样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了。
下阙从眼前风雨拓开一层,写“几日春寒”,然仍承“万千心事”意脉。连日阴霾,春寒料峭,词人楼头深坐,帘垂四面。“帘垂四面”,是上阕“重门须闭”的进一步发展,既关上重门,又垂下帘幕,则小楼之幽暗可知;楼中人情怀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玉阑干慵倚”,刻画词人无聊意绪,而隐隐离情亦在其中。
“不许愁人不起”,多少无可奈何的情绪,都包含在这六字之中。从语言上看,此句“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可谓“词意并工,闺情绝调”(《金粟词话》)。谱入音律,字字工稳,音韵谐婉,令人玩味不尽。从“清露晨流”到篇终,词境为之一变。在此以前,词清调苦,婉曲深挚;在此以后,清空疏朗,低徊蕴藉。此词结句还有一个妙处:日既高,烟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词人还要“更看今日晴未”,说明春寒日久,阴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还放心不下;暗中与前面所写的风雨春寒相呼应,词心之细,脉络之清,令人叹服。而以问句作结,则尤饶有余不尽的意味,读后颇感情波荡漾,沁人心脾。
词不同于诗,词本身是用来歌唱的。这就要求词的语言大众化,口语化,既便于唱,又便于听。易安词的语言尤其注重了词的这一本色要求,这构成了易安词在艺术上的又一重要特色。
总之,李清照的词,无论在艺术成就上还是女性自我的人格形象的塑造上,都达到了古代女性写作的一个新的高度,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杰出作家的重要地位。易安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精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清新、豪放深沉,而又意境高远。此外,她也精通音律,所以她的词声调和谐,音韵流传,形成独树一帜的“易安体”,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4—85.
2张晓敏.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318—320.
3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43—344.
4陈祖美.李清照平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17.
作者简介:
曹金梅(1968-),女,甘肃人,本科学历,中级教师,从事广播电视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李清照;易安體;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李清照(公元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在她的创作生涯中,李清照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去感知人生和抒写感情,她词中所塑造的女性,具有鲜明的个性意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她的词作,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称为“易安体”。她的词作,不仅在古典时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而且至今仍有不少名篇,被人们传诵把玩,以为绝唱。这无疑取决于李词突出的艺术成就。本文就对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做个简要的分析。
1 塑造清新素雅,寂愁哀婉的女性形象
李清照的词,无论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包涵着她真挚的感情。在李清照为数不多的存留下来的词作中,几乎每一首词作,都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个性独具,而又与作家本人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一致相融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她的词抒情者则既抒词中之情,又抒自家之情;既在词外,又在词内。
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醉花阴》,是她婚后所作。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它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先从天气写起,“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瑞脑销金兽”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啊!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紧接着“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不仅写天气转凉,更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在心头!
词的下片回过头来写重阳这天赏菊饮酒的一幕。词人在屋里闷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三杯两盏淡酒”,并未能宽解自己的愁怀,反而在她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上片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靖康之难被迫南渡和丈夫病故家破人亡,成为李词前后期的分界。一连串变故和打击,以及生活的困顿,使后期李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由前期的清纯少女和清丽少妇,变成了一个饱经忧患、愁寂哀婉的中老年嫠妇。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词中的杰出作品。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漂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请”,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冷清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全文借酒浇愁,在风送雁声的时刻,反而勾来了自己一阵阵的伤心,寄寓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只说自己思绪纷忙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的尽。妙在又不说愁字之外的心情。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全词概括且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她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境界逼真,情绪迫切,写尽了她凄惶的天涯沦落之悲,充分体现了她后期的那种忧愤深沉的词格。
2 选取真情实景,再现生活画面
与擅长进行宏大叙事和习惯于在词中运用历史典故的苏轼、辛弃疾等大词家相比,易安词的第二个显著特色,就在于常常选取日常的闺阁事物、庭院景色、生活场景,并以情入景,以情统景,来塑造形象,抒发感情。
《一剪梅》所描述的场景,因作者的心情而显得灰暗无光,一种愁绪贯穿其中。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景,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籍,不仅刻画出四周的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的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感情色彩。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神迷的意境。“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这首词的结尾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
不仅如此,李清照在词作中,还善于随感情心绪的变化发展的需要,捕捉描绘连贯的、而非零散的,流动发展的、而非静止拼杂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片断。在李词中,总有一个与外在的抒情者——词人相一致的内在的抒情女主人公,在看在听、在乐在愁,活动其间,并贯串始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完整的记录描述了一群少女尽情饮酒玩乐,天晚归来时手忙脚乱、喧闹争胜的动人情景和过程。“常记”两句起得仿佛平了些,然而却又自然、和谐,似乎面对着一位知己娓娓叙述,让人觉得作者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填词,而不过是日常的叙事,可正是在似乎无意填词中,作者早已把读者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的连回去的路径都辩识不出来了。可“沉醉”二字却透露了作者的欢娱,“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从艺术造景看,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的美景,早已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一连两个“争渡” ,自然不含竞赛的意思,它自然是词格的需要,可也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到正确路径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的快捷,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作者主要叙述了这次欣赏活动的几个片段,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让读者去分享她对自然美的感受。如果我们把许多其他词家的词作中所描绘的场景,比作几张拼接在一起的幻灯片,那么,李清照笔下的场景,则是一段反映日常生活起居往来的电影,既不乏蒙太奇的手段,又具有连贯流动的段落特点,两相比较,两者带给读者的视听效果、艺术感受,无疑高下立判,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3 语调平实自然,意蕴深刻久远
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易安词浅近自然,明白如话,家常易懂。从现存的词作来看,几乎找不到多少难僻字和生涩古奥的典故,而又意蕴深刻。她把一些家常语熔炼在她的词中,不着痕迹。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
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遠,犹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让读者只见其外表的朴素,而见不到朴素下锤炼的工夫。她的《念奴娇》一词中,应运而生的日常口语就很多。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这首词中,如“种种恼人天气”、“不许愁人不起”、“更看今日晴未”等,浅畅自然。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夫妇间志同道合,伉俪情深。明诚出仕在外,词人独处深闺,每当春秋暇日,一种离情别绪便油然而生。这首词便是写春日离情的。起首二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幽深的感觉。庭院深深,寂寥无人,已令人伤感;兼以细风斜雨,则景象之萧条,心境之凄苦,尤足感怆。一句“重门须闭”,写词人要把门儿关上,实际上她是想关闭心灵的窗户,省却无端的烦恼。这里以景抒情,可看见作者悲戚愁怨的心情。“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这两句既宕开,又联系。由斜风细雨,想到宠柳娇花,正像《如梦令》中在雨疏风骤之后想到海棠一样,这里既倾注了对美好事物的关心,也透露出惆怅自怜的感慨。在遣词造句上,显示了词人独创的才能。“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由天气、花柳,渐次写到人物。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然而诗成酒醒之后,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别是闲滋味”。一个“闲”字,将伤春念远情怀,暗暗逗出,耐人寻味。由于胸中藏有“万千心事”,故词人怕听雨声,欲将重门紧闭,对三春花柳不能赏玩,故产生恼怨之情,饮酒浇愁,赋诗遣兴……然而“万千心事”,关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无方,最后还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这样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了。
下阙从眼前风雨拓开一层,写“几日春寒”,然仍承“万千心事”意脉。连日阴霾,春寒料峭,词人楼头深坐,帘垂四面。“帘垂四面”,是上阕“重门须闭”的进一步发展,既关上重门,又垂下帘幕,则小楼之幽暗可知;楼中人情怀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玉阑干慵倚”,刻画词人无聊意绪,而隐隐离情亦在其中。
“不许愁人不起”,多少无可奈何的情绪,都包含在这六字之中。从语言上看,此句“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可谓“词意并工,闺情绝调”(《金粟词话》)。谱入音律,字字工稳,音韵谐婉,令人玩味不尽。从“清露晨流”到篇终,词境为之一变。在此以前,词清调苦,婉曲深挚;在此以后,清空疏朗,低徊蕴藉。此词结句还有一个妙处:日既高,烟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词人还要“更看今日晴未”,说明春寒日久,阴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还放心不下;暗中与前面所写的风雨春寒相呼应,词心之细,脉络之清,令人叹服。而以问句作结,则尤饶有余不尽的意味,读后颇感情波荡漾,沁人心脾。
词不同于诗,词本身是用来歌唱的。这就要求词的语言大众化,口语化,既便于唱,又便于听。易安词的语言尤其注重了词的这一本色要求,这构成了易安词在艺术上的又一重要特色。
总之,李清照的词,无论在艺术成就上还是女性自我的人格形象的塑造上,都达到了古代女性写作的一个新的高度,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杰出作家的重要地位。易安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精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清新、豪放深沉,而又意境高远。此外,她也精通音律,所以她的词声调和谐,音韵流传,形成独树一帜的“易安体”,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4—85.
2张晓敏.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318—320.
3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43—344.
4陈祖美.李清照平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17.
作者简介:
曹金梅(1968-),女,甘肃人,本科学历,中级教师,从事广播电视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