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摘】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很多文学作品,主要有诗歌、词赋、戏曲、小说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精彩、充盈着精华与瑰宝。其内容反映了王朝更替,百姓痛苦的生活,统治者骄奢淫欲、醉生梦死的生活,还反映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申悲壮情怀,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劳动人民不堪压迫,同时也抒发百姓赤胆忠心、精忠报国思想。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教材,对这类诗文进行合理的引用和讲解,那么对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诗文,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和兴趣。
【关键词】历史教材 文学作品 古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辉煌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和历史有关的文学作品种类很多,有诗歌、词赋、戏曲、小说等,内容丰富精彩、充盈着精华与瑰宝。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下)从隋唐时期讲述到满清的崛起,共计一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由高峰到衰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璨灿夺目,特别是唐诗和宋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很多文学作品结合时代特征,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相联系,写尽了封建王朝的兴盛和衰亡,也写尽了人生的意趣和苦难。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下)中选引了相当数量的诗文。这些诗文对课文的讲述有较好的铺陈和总结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教材,对这类诗文进行合理的引用和讲解,那么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刻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这类诗文概括起来,其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王朝更替,百姓痛苦生活
反映王朝更替,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文。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中引用了元人张养浩散曲《山坡羊》中的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破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实质。其中“兴”、“亡”并举,包容古今;“百姓苦”叠用,突出了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一唱三叹、字字千钧、融汇了千百年来巨大的历史内涵。
二、统治者骄奢淫欲,醉生梦死的生活
反映封建统治者骄奢淫欲,醉生梦死生活的诗文。这类诗文首推唐人杜牧的《过华清宫》。在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引用了这首诗最脍炙人口的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写了唐玄宗因杨贵妃爱吃鲜荔枝,不惜劳命伤财,令人日夜兼程、千里传送,简简单单几个动作,含蓄而有力地揭示了开创了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历史。这首诗学生在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通过对它的讲述,既表现了历史,又对文学知识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使二者相得益彰。
三、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申悲壮情怀
反映封建社会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申的悲壮情怀的诗文。
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唐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伧然而泣下”。诗人登台远眺、独立沧茫、仰天长啸、慷慨悲歌。抒发了理想破灭的悲哀和负剑空叹的郁闷,有力地突出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孤单寂寞,也曲折地表达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事实。
四、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劳动人民不堪压迫
反映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劳动人民不堪压迫的社会现实的诗文。如白居易为官时因上书言志,为当政者所恶,被贬到江州、杭州、苏州等地。长年流浪在野,使他对明间疾苦深刻的了解。因此他的诗伤民病痛、针砭时弊、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在教材中引用了白居易的《新乐府·红线毯》,“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体夺人衣做地衣”。这首诗通过揭露地方官逼迫人民织造地毯进贡皇帝的史实,利用鲜明的对比,再现了中唐时期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白诗类似的作品还有表现力更强的《卖炭翁》。
五、描写山河破碎,渴慕统一安定
描写山河破碎,渴慕统一安定的诗文。如南宋诗人陆游临终时口吟《示儿》一诗(见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祭无忘告乃翁”。宋金对抗之年,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不图北进,对主战派排挤打击。这首诗倾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诗人对生前未能看到恢复中原表示了无穷的悲哀,同时对统一祖国大业表现了坚定的决心,短短四句,写尽了诗人执着的爱国之情。
六、抒发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诗文
抒发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诗文。这类作品在课文中引用得比较多。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中引用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表现了作者不计个人荣辱,而忧国忧民的高尚怀抱,为千古所敬仰。
又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中引载的文天祥的诗句。时值宋末,元军大兵压境,大夏将倾,诗人不顾个人安危而独撑危局,与国家、民族命运相浮沉。这句诗表达了他的殉国之志,抱国之情,爱国之心。体现了他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的胸襟。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六类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富有深意的诗文,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元人马致远的《秋思》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这些文学作品既能通过本身的思想内涵配合教材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和兴趣,又能对语文课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稍加发挥和运用,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和语文两门课程的紧密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求日益提升的今天,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挖掘教材能量,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特点,使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哪首诗?[OL].互联网-百度知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哪首诗?
[2]程郁缀.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之二唐诗宋词[OL].互联网-免费文档下载.[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OL].互联网-爱问知识人.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表现的是什么的诗句[OL].互联网-百度知道.
【关键词】历史教材 文学作品 古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辉煌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和历史有关的文学作品种类很多,有诗歌、词赋、戏曲、小说等,内容丰富精彩、充盈着精华与瑰宝。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下)从隋唐时期讲述到满清的崛起,共计一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由高峰到衰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璨灿夺目,特别是唐诗和宋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很多文学作品结合时代特征,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相联系,写尽了封建王朝的兴盛和衰亡,也写尽了人生的意趣和苦难。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下)中选引了相当数量的诗文。这些诗文对课文的讲述有较好的铺陈和总结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教材,对这类诗文进行合理的引用和讲解,那么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刻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这类诗文概括起来,其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王朝更替,百姓痛苦生活
反映王朝更替,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文。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中引用了元人张养浩散曲《山坡羊》中的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破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实质。其中“兴”、“亡”并举,包容古今;“百姓苦”叠用,突出了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一唱三叹、字字千钧、融汇了千百年来巨大的历史内涵。
二、统治者骄奢淫欲,醉生梦死的生活
反映封建统治者骄奢淫欲,醉生梦死生活的诗文。这类诗文首推唐人杜牧的《过华清宫》。在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引用了这首诗最脍炙人口的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写了唐玄宗因杨贵妃爱吃鲜荔枝,不惜劳命伤财,令人日夜兼程、千里传送,简简单单几个动作,含蓄而有力地揭示了开创了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历史。这首诗学生在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通过对它的讲述,既表现了历史,又对文学知识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使二者相得益彰。
三、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申悲壮情怀
反映封建社会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申的悲壮情怀的诗文。
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唐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伧然而泣下”。诗人登台远眺、独立沧茫、仰天长啸、慷慨悲歌。抒发了理想破灭的悲哀和负剑空叹的郁闷,有力地突出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孤单寂寞,也曲折地表达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事实。
四、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劳动人民不堪压迫
反映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劳动人民不堪压迫的社会现实的诗文。如白居易为官时因上书言志,为当政者所恶,被贬到江州、杭州、苏州等地。长年流浪在野,使他对明间疾苦深刻的了解。因此他的诗伤民病痛、针砭时弊、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在教材中引用了白居易的《新乐府·红线毯》,“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体夺人衣做地衣”。这首诗通过揭露地方官逼迫人民织造地毯进贡皇帝的史实,利用鲜明的对比,再现了中唐时期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白诗类似的作品还有表现力更强的《卖炭翁》。
五、描写山河破碎,渴慕统一安定
描写山河破碎,渴慕统一安定的诗文。如南宋诗人陆游临终时口吟《示儿》一诗(见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祭无忘告乃翁”。宋金对抗之年,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不图北进,对主战派排挤打击。这首诗倾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诗人对生前未能看到恢复中原表示了无穷的悲哀,同时对统一祖国大业表现了坚定的决心,短短四句,写尽了诗人执着的爱国之情。
六、抒发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诗文
抒发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诗文。这类作品在课文中引用得比较多。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中引用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表现了作者不计个人荣辱,而忧国忧民的高尚怀抱,为千古所敬仰。
又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中引载的文天祥的诗句。时值宋末,元军大兵压境,大夏将倾,诗人不顾个人安危而独撑危局,与国家、民族命运相浮沉。这句诗表达了他的殉国之志,抱国之情,爱国之心。体现了他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的胸襟。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六类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富有深意的诗文,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元人马致远的《秋思》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这些文学作品既能通过本身的思想内涵配合教材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和兴趣,又能对语文课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稍加发挥和运用,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和语文两门课程的紧密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求日益提升的今天,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挖掘教材能量,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特点,使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哪首诗?[OL].互联网-百度知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哪首诗?
[2]程郁缀.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之二唐诗宋词[OL].互联网-免费文档下载.[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OL].互联网-爱问知识人.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表现的是什么的诗句[OL].互联网-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