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放射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胃肠造影检查5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96例,对照组290人。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造影中不良反应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胃肠造影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干预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放射科,可提高病人对影像学检查的满意度,更有利于各项检查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1]。
【关键词】放射科 优质服务 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放射科共对586例病人进行胃肠造影检查,按住院前后顺序将2013年12月—2014年5月296例病人作为干预组,将2014年6月—2014年11月29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男180例,女116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43.8±6.5),对照组290例,男185例,女105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45.6±6.8),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检查项目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护理措施
2.1對照组:对照组290例病人均进行胃肠造影前注意事项、告知、询问有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维持造影检查顺序,备好急救车等常规护理措施。
2.2干预组:敢于组296例患者,每一位病人从等级到分发报告,所有护理工作均由一名责任护士来负责,只要符合胃肠造影检查条件,病人随叫随做,不需要预约,如果病人不是空腹,向病人解释并交待餐后4h可以检查,当天能完成检查的病人,不延迟到第二天,急诊、危重病人优先安排检查,及时出具检查报告
2.2.1检查前护理
2.2.1.1环境护理:整洁舒适的环境可使病人身心放松,并积极配合检查,优质护理实施后,干预组296例病人安排在候诊大厅,大厅内环境良好,造影检查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室内温度适宜,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检查床的头套、床单每个病人都给予更换,抢救车放在检查室内,候诊大厅悬挂检查须知及检查过程,让病人对检查有初步了解,并有电视供病人观赏。
2.2.1.2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对放射科胃肠在应检查了解不多,进行造影前难免会出现紧张、不安心理,而病人的紧张会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病人容易出现手足出汗,心跳加速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影响检查结果,因此护理人员事先向病人详细解释检查的过程,在与病人沟通交流时,护理人员注意自己的衣着和语言行为,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使护患沟通更为顺利,尤其语言沟通是确保优质护理落实到位的关键,同时造影检查需有一定程度的身体暴露,应事先向病人说明。
2.2.1.3检查中护理:造影检查时帮助病人暴露身体部位,并安抚病人情绪,年老体弱者可搀扶病人上下床,提高病人检查配合度,造影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过敏史症状,一旦发生立即停职检查并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了解病人心理感受,适时进行解释,安慰等心里疏导,并指导病人放松及配合。
2.2.1.4检查后协助病人清洁局部皮肤,穿好衣服,扶病人下床,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带病人去候诊大厅休息片刻等待检查结果,护士去为病人取检查结果,送与病人手中,指导病人去找就诊医生。
3.满意度调查:
对干预组296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96份,回收296份,结果满意度98.76%;对对照组290人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90份,回收290份,结果满意度84.56%,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
4.结论:
自我科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护理人员从机械的工作流程中解脱出来,尊敬病人,使病人从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实现了质的飞跃,事实证明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梅 优质护理在放射造影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24 7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放射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胃肠造影检查5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96例,对照组290人。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造影中不良反应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胃肠造影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干预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放射科,可提高病人对影像学检查的满意度,更有利于各项检查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1]。
【关键词】放射科 优质服务 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放射科共对586例病人进行胃肠造影检查,按住院前后顺序将2013年12月—2014年5月296例病人作为干预组,将2014年6月—2014年11月29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男180例,女116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43.8±6.5),对照组290例,男185例,女105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45.6±6.8),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检查项目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护理措施
2.1對照组:对照组290例病人均进行胃肠造影前注意事项、告知、询问有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维持造影检查顺序,备好急救车等常规护理措施。
2.2干预组:敢于组296例患者,每一位病人从等级到分发报告,所有护理工作均由一名责任护士来负责,只要符合胃肠造影检查条件,病人随叫随做,不需要预约,如果病人不是空腹,向病人解释并交待餐后4h可以检查,当天能完成检查的病人,不延迟到第二天,急诊、危重病人优先安排检查,及时出具检查报告
2.2.1检查前护理
2.2.1.1环境护理:整洁舒适的环境可使病人身心放松,并积极配合检查,优质护理实施后,干预组296例病人安排在候诊大厅,大厅内环境良好,造影检查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室内温度适宜,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检查床的头套、床单每个病人都给予更换,抢救车放在检查室内,候诊大厅悬挂检查须知及检查过程,让病人对检查有初步了解,并有电视供病人观赏。
2.2.1.2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对放射科胃肠在应检查了解不多,进行造影前难免会出现紧张、不安心理,而病人的紧张会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病人容易出现手足出汗,心跳加速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影响检查结果,因此护理人员事先向病人详细解释检查的过程,在与病人沟通交流时,护理人员注意自己的衣着和语言行为,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使护患沟通更为顺利,尤其语言沟通是确保优质护理落实到位的关键,同时造影检查需有一定程度的身体暴露,应事先向病人说明。
2.2.1.3检查中护理:造影检查时帮助病人暴露身体部位,并安抚病人情绪,年老体弱者可搀扶病人上下床,提高病人检查配合度,造影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过敏史症状,一旦发生立即停职检查并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了解病人心理感受,适时进行解释,安慰等心里疏导,并指导病人放松及配合。
2.2.1.4检查后协助病人清洁局部皮肤,穿好衣服,扶病人下床,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带病人去候诊大厅休息片刻等待检查结果,护士去为病人取检查结果,送与病人手中,指导病人去找就诊医生。
3.满意度调查:
对干预组296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96份,回收296份,结果满意度98.76%;对对照组290人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90份,回收290份,结果满意度84.56%,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
4.结论:
自我科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护理人员从机械的工作流程中解脱出来,尊敬病人,使病人从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实现了质的飞跃,事实证明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梅 优质护理在放射造影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2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