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始到金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drm225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家黄思魁
  黄思魁,1976年10月生于福建德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书协理事、德化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11—2012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期间受王镛、胡抗美、何应辉、石开、沃兴华、杨涛、曾翔、陈忠康、陈海良等名家指教。书法作品获奖(入展)“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首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七届新人新作展、首届中华“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等展览。
  认识黄思魁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他是第七届的书法创作研究生。他人很干净,外表也很文静,说话轻声细语,不紧不慢的样子,一眼便知他是个地道的南方人。这让看惯了北方人高大形象、听惯了粗重声音的我对黄思魁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于是对他就有些关注。或许是心有灵犀,他对我也很亲近,时常拿出他的临习或创作作品来让我点评,我记得他问我最多的是如何才能入国展。不知不觉中,一年的时光过去了,我没有告诉他如何才能入展,而他之于书法经过一年陶冶历练,回到了他的家乡。这其间,他会时常给我打个电话问候,而我也只是鼓励他。
  又一次接到他的电话,他说入了国展,有些兴奋,我也替他高兴。再后来接到他的电话,他说,我一年多的时间入了十几次国展,而且还拿了大奖。这让我对这黄思魁其人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当今书坛蓬蓬勃勃,展览此起彼伏,入几次国展或许也不是个难事,但是,在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入展而且能够获奖,这也就不是偶然的了,非一般功力者所能达到的一种高度了。
  黄思魁于书法是有一种豁出去的拼命精神,在中国书法院的一年中,到教室里最多的是他,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或者节假日,教室里都有他的身影。而且你在他身边站了好长时间,他还没有发现你的存在,而专心地在临帖。行走在校园里,或是去教室的路上,他手里总也拿着临的或创作的作品,以便遇到老师时随时请教。我的家是他来得最多的,他每次来都会带一大捆的字来,而且每幅字都以一种创作模式,各种式样的、绝不是随随便便信手写的,这看得出他的认真细致,不是马虎其事,让我有很多感触。面对着这样一个学员,我只能说,慢慢来,不要着急,时机一到,会有一个飞跃的。
  在中国书法院的课堂上,汇集全国一流的名家授课,他们艺术理念、创作思想、精湛技法以及人格魅力都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个学员,而对黄思魁的触动无疑是更加深刻的。我能够看得出他的书法在变化着,在进步着。
  黄思魁的书法以魏碑为主。在我看来,外表细腻的内心必然狂野,黄思魁做人做事,细心温和,中规在矩,而他对艺术却有着一种狂放的激情。他临习了大量的墓志造像和好大王等碑帖,从古人中汲取所需的养料。于此同时,他还临习了篆隶行草,以丰富自己的笔法。而他在临习这些碑帖时,不是亦步亦趋地去描摹刻画,而是用笔大胆,用墨放逸,有一种势来不可遏势去不可止的气势。这种临摹方法,使他不同于一般写碑的人有一种拘束感,线条僵硬,结体呆板,而通篇无活力。而黄思魁的魏碑作品,端庄而不呆板,流动而不浮滑,线质如筋骨雄壮,结体若盘石之安,行间存一股清新文雅之气,总体有一种质朴大美之感。这种艺术境界的营造和获得,仅凭一碑一帖、刻苦钻研是很难达到,需要多种艺术养料的相互陶淬才能获得。而有这样的大美境界也不是仅仅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门类来研习就能做到,而是把艺术理念、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的高度融合才能得到。所以,有人把书法一道,仅理解为刻苦努力其实是不全面的。她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因为她承载着的不仅是传播文化,而且是她的载道功能,从这种意义上讲,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就要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人文关怀,这一点,黄思魁正在做着,而且已初见成效。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行文至此,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在他的同级学员中,还有一个叫王德魁的同学,我每次见到黄思魁,便顺口叫出“德魁”,为此,黄思魁特意和我说,我叫思魁,不叫德魁。我也感到很不好意思。可能是我想让他早日高得魁首,这样天天思魁而不得魁如何能行?现在思魁已经得魁,这个魁得之不易,其中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对于思魁我还是有很多期许的,我知道这才是他迈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但是以思魁的性格和才学来论,不以得魁为目的,而以思魁为目标,心中还有下一个可以攀登的高峰,用扎实的功底和刻苦的努力,用睿智的思想和丰富的学识,去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去夺取艺术领域更多的魁!
  我期待着!
其他文献
不独中国,前现代的各种文化,包括明治以前的日本、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对女性都是压抑的。但压抑不代表不存在,在活动空间有限的闺阁之上、夫君之侧,女性同样有她的情感和记忆,在极其幸运和偶然的情况下,她们创造的文化被保留了下来。中国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传说中,有非常多对“才女”的记述,比如唐代的鱼玄机、宋代的李清照、元代的管道升,多数情况下,对她们的传奇的描写只是古代文人的自我想象和自我
期刊
潘明,自号修川居士,浙江海宁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师法宋人,兼师自然,以花卉怡情,以禽鸟灵动,故力攻花鸟廿载。兼工带写,直追宋人。用笔求精,用墨求妙,设色明艳,气息古雅。深谙以古法制矿物颜料,自用于绘事。亦通鉴墨,蓄明清佳墨百笏。现居上海,自由画家。  今世网络交通绝盛,友朋中有网上熟稔数载而未尝晤面者,有网上相知相惜数载始克谋面而一见如故者。悉因意气相投而成莫逆焉。与修川居士潘明兄其后者也
期刊
戴震是清代学术中的一座高峰,是乾嘉考据学派成就最高的学者,梁启超称他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精于音韵、文字、历算、地理,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有所批判,深远地影响了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后来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思想家论及清代学术时,无一不从戴震入手。  戴震不及而立之年便写出《六书论》《考工记图注》《尔雅文字考》等学术开山之作,及至他三十三岁带自己的作品进京时,京师文坛领
期刊
书法家贺东祥  贺东祥,隐翰斋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会员、温州市书协理事、浙江省青年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作品展”(获铜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展”(获提名奖)、“丝绸之路”全国书法作品展(获最高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四届正书展、第五届新人展、首届行书展、全国首届手卷展、全国第四届扇面展、全国首届楷书展等。作品还在中央电
期刊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因其复辟帝制,一直以来颇受争议。后世对于袁世凯的评论不尽其数,有人称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是中国近代史的少有的改革家之一,抛开是非善恶,从公正角度上来讲,袁世凯不失为一代“治世能臣,乱世枭雄”。  此件作品乃丁振铎撰稿、袁世凯手书为宋庆八十大寿祝寿的贺文。宋庆是晚清武将,其所编练的毅军在晚清历史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如剿灭捻军、左宗棠西征、甲午中日
期刊
钱玲萍,女,安徽安庆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讲师、未君工作室助教,中国现代国画研究院工笔重彩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作品十余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大展并获奖。  每当窗外的树叶稀稀拉拉落下的时候,每当一阵阵劲风从窗外掠过的时候,我们时常会不经意想起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细数着那些层层叠叠的黛瓦粉墙、
期刊
李再湘,1963年出生,湖南师范大学1984届数学本科毕业,教育管理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欧阳询书法研究会秘书长、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现任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硕士导师。主编数学教材和著作150余部,个人独著《哲学的思维与智慧的策略》《高中数学竞赛热点专题》
期刊
阮元款揅经堂端砚  此砚长37厘米,宽21.5厘米,高16.7厘米。砚体硕大,砚身保留石材原貌,周有黄皮包裹,仅开出砚堂、墨池,简朴大气。砚下侧有铭云:“粤溪之石,泐于往古。苔华绣岑,松皮溜雨。磨为巨砚,以镇书府。书以铭之,雷塘葊主。”查《揅经室四集》卷二,有《粤溪茶坑天然大砚铭》,正与此铭同,只一字有别,此砚之“苔华绣岑”,《揅经室四集》中作“苔斑绣岑”(因成书在后,校订编印时,或个别字眼有改动
期刊
时间:2016年7月17日  地点:长沙双来书屋  杨老师的画特别讲究形式感,形式里偷偷地又充满中国文化、中国诗词中才有的那样一种意境  王:今天看了杨老师的画,用湖南话讲就是过瘾。首先有味,然后过瘾。看杨老师的东西和看别人的东西有很大不同,看中国很多画家书法家的东西最大的不同是一种艺术在中间的意蕴。老觉得淡淡的隐隐的一种情怀和艺术在其中,然后还有一点啊,这种情怀和艺术能通过一种形式感的东西很恰如
期刊
刘菲菲,1993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建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就读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画研究方向博士。现为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双硕士导师、广东省高校陶瓷艺委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四月天》等。  “山公”,是石湾陶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石湾“山公”自清末民初出现至今已走过两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