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正空灵 劲健端庄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家贺东祥
  贺东祥,隐翰斋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会员、温州市书协理事、浙江省青年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作品展”(获铜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展”(获提名奖)、“丝绸之路”全国书法作品展(获最高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四届正书展、第五届新人展、首届行书展、全国首届手卷展、全国第四届扇面展、全国首届楷书展等。作品还在中央电视台全国书画展及其它省级书协举办的全国书展中多次获奖。2011年西泠印社出版《温州书法百家百集·贺东祥卷》,2015年出版《心香墨韵·玉海生成——瑞安书法美术精品集·贺东祥卷》。
  当代书法在展览的推动下,呈现出十分多元的审美持征,也使广大书法家在展厅文化的陶染中,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不仅提升了创作热情,更加积极地促进和提高了当代书法的创作水平——勿庸讳言,展览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书法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她同时也成就了当代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书法家。
  贺东祥,一个二十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当代各级各类书法大展中的书法家。他从湖南的一个偏僻小县走来,在浙江瑞安这座既有一定文化底蕴又处在全国县域经济前沿的城市,始终初心不改,艺道双进,一以贯之而临池不辍,以至于他的参展获奖成绩如此丰硕,令人艳羡。
  探求贺东祥书法研习和创作的成功经验,感喟于他用功勤苦之余,其中充盈的理想追求和智慧思辨显而易见。
  时下各类展事层出不穷,书法大展的举办尤其频繁。从贺东祥的参展获奖成绩来看,他在其中已经坚持了十几年,这期间,他的创作水平一直处在入展获奖之列,说明他的临池功夫是有效的,他的创作始终紧跟着大展的审美理念在不断提高。展览的竞争是如此激烈,稍息之间即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而这种优势的持续保持,需要的不仅仅是朝夕临池的勤奋,更要有对书法的颖悟和创作中功性俱见的累积与睿智,因此,贺东祥内心深处的淡定执着与从容不迫,着实令人敬佩。
  贺东祥早些年主要从事小楷的创作,他的楷书初从唐楷入,先后对颜清臣《勤礼碑》,褚登善《雁塔圣教序》《倪宽赞》《大字阴符经》等楷书,从其结体用笔的悉心体悟,到字间笔划相互关联的理解,再到字组行间的协调关系,可谓做足了功课。笔者曾见其早年所临欧阳率更《九成宫醴泉铭》,结字准确,点画精到,丝丝入扣,形神毕肖,足见其在唐人楷法中所用之心力。
  这之后的贺东祥,又先后在二王钟繇诸魏晋小楷中沉潜多年。尤其对《宣示表》《荐季直表》《墓田丙舍帖》《黄庭经》《乐毅论》《洛神赋十三行》等经典用功最多。这些小楷或优游潇洒,或姿态婀娜,或清丽婉转,或爽朗畅达;或质朴沉静,或敦厚古雅,魏晋风流的滋养,使贺东祥笔下的小楷在唐人法度的谨严之中,找到了可以放达顾盼而不先精准规整的创作路径。这之后他的小楷创作一下子变得通脱起来,作品的形式也更加丰富、疏密、界格,对于这些外在的章法元素他已经完全可以从心所欲而不受其羁绊了。至于之后他临习赵子昂、文衡山小楷,在《汲黯传》中品味峻利典雅之风度;在《莲社图记》中摄取振迅天真、温纯精绝之气息的时候,贺东祥的小楷创作已经实现了在唐人法度之后的上溯下追,此时他的小楷已经由渐变到达了蜕变,其所形成的雅致而高古、清丽而不失厚重的风格,完全昭示了其书艺品格。
  以贺东祥对书法的一心不二,还有其楷书研习已臻新境等情形观照,似乎他介入对魏碑墓志的临习当是必然的。从2006年开始他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真临写了《张玄墓志》《元倪墓志》《元彦墓志》《孟敬训墓志》《元稹墓志》《李壁墓志》等,从这些魏楷中他不断地汲取,以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的楷法。在创作临池的交错中抽丝剥茧,思虑淘洗,逐渐将墓志书法的端整劲拔、稳重庄严、古荡雄阔等风姿渐次融汇,丰富了自己小楷的内涵。他的楷书继在第二届扇面展中获奖后,又于“丝绸之路”全国书法展中获最高奖,第五届兰亭奖获得佳作奖,这种权威大展的肯定,是对他最大的嘉许。
  与此同时,贺东祥的行草书及隶书创作也在不断精进。他的行书初从米元章入,继而遍临二王墨迹。诸如《孔侍中帖》《丧乱帖》《快雪时晴帖》《得示帖》《平安何如奉橘帖》《远宦帖》《中秋帖》《初月帖》《鸭头丸帖》等等。草书于孙虔礼《书谱》用功最深,化合刚断,析剔流落。隶书则悉心《张迁碑》《礼器碑》《曹全碑》,姿态秀出而朴茂浑成。这样的寝馈临池,不仅谙熟了字法,也锤炼了其笔下的线条,烘托起了他作品的整体品质。
  如果说当初临习《蜀素帖》《苕溪诗帖》《黄州寒食诗帖》等宋人法书之时,尚未形成其行书创作的精神风貌的话,经过十多年楷书与行草书的交替研习,这时候贺东祥的行草书创作已经可见胸次蕴藉,笔底升腾了。其晋韵风流,奔放洒脱之状,携墨彩而飞扬,亦可足申雅怀。尤其可贺之处在于,他在以楷书为主攻的创作收获了展事佳绩的同时,其行草书的投稿也传来捷报,已经多次入展中国书协的大展。这样的怡悦用他自己的话说“可以更进一步促进楷书与行草书创作的提高,因为这种被认可的感觉真的很好”。
  贺东祥是一个谨严谦恭的人,他的生活浸润在笔情墨趣和对五彩斑斓世界的周遭品味之中。在书法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余,只要有闲暇逢契机,他便会去寻觅名胜遗迹,探访文博典藏,悦目养心,此之谓也。这种恬淡的惬意,越是轻慢,愈见洞达。
  前段时间的一次小聚,他诉说自己书法创作的过程,既有欣幸,亦遗憾尚未能臻于理想之状态。所以嗣而砥励,希翼新进。这样不断设置更高坐标,既有对书法的虔敬,也是他对自身艺术追求的苛责。相信有他如此的深刻与真诚,其书法创作一再可期。
其他文献
刘学柱,江西万安人,号万安居士,别署万福,斋号思晋堂,毕业于井冈山大学艺术系和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幼承家学,自幼酷爱书法,后师历代名家碑帖,自研至今。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第四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冼夫人奖”全国书法艺术
期刊
在中国书法家论坛关注万福道兄作品久矣。此次作品展较前些年的作品展而言,万福兄有了更多对书法的自我领悟和个性语言,足见其用功之深、善悟之至。  观其书作,感慨有三:  其一,勤学善悟。我对书作的第一感觉就是书出有宗。书法创作讲究“言有宗,事有君”,楷书更是如此。楷书之难,难在书家临写的法度和坚持。很多同道无法做到废纸三千,总想的是另辟蹊径。万福兄的书法能有今天的面貌,对传统的临摹是下足了功夫,临池不
期刊
苏然,中国当代杰出的女性玉雕大师,其玉雕作品个性分明,与我平时所看到的海派玉雕作品相比又是另外一番风味,让人回味悠长。如法相庄严、手印吉祥的佛教造型系列,时尚精致、造型优雅的近现代题材系列,激发爱国热情的锦绣山河系列,有寓教于玉、以玉言德的国学运用系列,中正典雅、恢弘大气的宫廷风格系列,化腐朽为神奇的浆石巧雕系列。美奂绝伦,令人赏心悦目,可谓是精工巧琢王者范,端庄大气成一家。  苏然的作品里是满满
期刊
宋元鹏,美术硕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山东枣庄学院、曲阜师大、中央美院。现任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书画考级鲁南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及教材25部。书画作品获中国美协、书协、文化部等主办的展览60余次奖项。百余幅作品被国务院侨联、中国历史博物馆、福建省美协、山东省文明办、英国皇室等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主持少林寺大型壁画工程、香港鲁班国际投
期刊
砚作正圆形,砚面大于砚底,砚体自上而下收缩内敛。砚缘宽阔,砚堂雕琢饱满,略微凸起,砚岗过渡自然流畅,砚背深凹。砚石质为龙尾山鱼子石,青黄色底板上密布黑色鱼子纹,色调古雅,质地细润。整砚制作规整,磨砻精细。砚池中有墨锈斑驳,锃亮如漆,涤之不去,平添几分古意。  早些年,我在婺源龙尾山砚山村“玉铭砚斋”吴玉民、吴金花伉俪的协助下,曾于砚山村附近的茶树园下的宋代砚作坊废料堆积层里,采集到部分在制作过程中
期刊
朱文涛,号雪轩,以号行,浙江绍兴人,哈埠早期篆刻家。有《雪轩印存》两册。  有关朱文涛生平资料不多,今所见者,有满洲遗老荣厚作《雪轩印存》序跋及缘起,并半园老人张朝墉题诗一首,虽然如此,但已可略知朱文涛之一生行迹也。  朱文涛早年尝游幕吉林,晚岁转徙滨江,其印法邓完白,取秦汉神韵,治金石文字之学以为内蓄,奏刀生趣盎然,或朴拙浑厚,或流丽妍秀,腾跃方寸石上,不让西泠诸家,可与赵叔孺、吴昌硕为抗手,荣
期刊
李海永,1975年生,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易水书画院理事、3.15书画院特聘画家。美术作品在《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或专版介绍,个人简历和作品编入《图说当代中国美术》。作品数次参加中国美协、中国画学会、全国政协、文化部、河北省美协、山西省美协、陕西省美协、江苏省美协、江西省美协、河南省美协、甘肃省美协、福建省美协
期刊
不独中国,前现代的各种文化,包括明治以前的日本、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对女性都是压抑的。但压抑不代表不存在,在活动空间有限的闺阁之上、夫君之侧,女性同样有她的情感和记忆,在极其幸运和偶然的情况下,她们创造的文化被保留了下来。中国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传说中,有非常多对“才女”的记述,比如唐代的鱼玄机、宋代的李清照、元代的管道升,多数情况下,对她们的传奇的描写只是古代文人的自我想象和自我
期刊
潘明,自号修川居士,浙江海宁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师法宋人,兼师自然,以花卉怡情,以禽鸟灵动,故力攻花鸟廿载。兼工带写,直追宋人。用笔求精,用墨求妙,设色明艳,气息古雅。深谙以古法制矿物颜料,自用于绘事。亦通鉴墨,蓄明清佳墨百笏。现居上海,自由画家。  今世网络交通绝盛,友朋中有网上熟稔数载而未尝晤面者,有网上相知相惜数载始克谋面而一见如故者。悉因意气相投而成莫逆焉。与修川居士潘明兄其后者也
期刊
戴震是清代学术中的一座高峰,是乾嘉考据学派成就最高的学者,梁启超称他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精于音韵、文字、历算、地理,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有所批判,深远地影响了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后来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思想家论及清代学术时,无一不从戴震入手。  戴震不及而立之年便写出《六书论》《考工记图注》《尔雅文字考》等学术开山之作,及至他三十三岁带自己的作品进京时,京师文坛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