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引,要求学生、教师、家长和同学共同参与评定过程的动态的、多元和情境化的评定方法,喊长记录袋”走近了我们的视野,为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口语交际 评价 成长记录袋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23-01
中学语文教学虽然早就强调听、说、读、写,但是由于考试重在读、写,因而以听说为主体的口语交际教学也就形同虚设,口语交际教学的考评更是无从谈起,这也导致语文教学重读写训练,轻听说训练,许多学生拙于言辞、不善交际,口语交际能力偏差。针对这种状况,2001年的新课标郑重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建立和谐社会,人际交往至关重要。中学语文教学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把口语交际能力纳入考评范围之内,并加以强调突出。
一、“为了改进”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更应是直接作为教学指导的工具。利用评价引导学生学习交际,帮助学生理解交际的内容,揭示和剖析交际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获益,学会交际,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自信和前进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在交际过程中的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教学评价同时可以对语文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有着指导作用。
因此,学习评价应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学习者进步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创设的学习环境。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情况的变化来设计教学,改进和精练教学策略,使学习者通过建构性学习朝着专家方向获得持续进步。正如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费尔比姆强调“评价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二、建构主义与“成长记录袋”
为了获得真正有效的知识,建构主义倡导:“为理解而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建构性学习对评定的要求是,关注学习过程,并通过评定激发自律式学习。所谓质性评定包含两层意思采用质的方法开展评定活动,以及指向学生学习特性的质的评估。质性评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以及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评定内容侧重对知识的深层理解,问题比较开放,甚至难以找到标准答案。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创设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而学生成长记录袋恰恰反映出这样的特色。首先,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分系统和评定内容需师生共同讨论与设计,在此过程中,一个开放自然的学习情境就不知不觉地营造了起来。其次,它强调了自评的作用,这也是自律式学习的基本要求。
三、“成长记录袋”的功能与特征
与传统测验方法相比,学生成长记录袋能实现以下功能:(1)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2)有助于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彰显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独特能力,提升自尊,获得成功感受;(3)更好地发现并诊断问题,为反馈提供扎实的基础:(4)加强师生沟通,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一个好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应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多元方式评定作品。成长记录袋里要收集有关学习过程和进展情况的多方面信息,这些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发掘,目的是找到每个个体的长处与优点,激发其信心。对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应来自多种评价源,如同学、教师及家长,而且要调动学生的自评积极性。评价标准以个体纵向评价为主,而且多采用质性方法进行评定。
(2)强调纵贯的学习历程。学生成长记录袋特别关注对过程的评定,要求收集能反映学习过程及情意状况的多种成品,如学生原初口语交际状态记录(包括普通话情况)、参加口语活动的各种材料、目常口语交际的他人证明材料等。
(3)鼓励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成长记录袋需包含学生自我反思的证据,反思不仅是一种内在推动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心理学上看,让学生参与评定过程,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
(4)师生共同参与,家长等相关人±也能利用成长记录袋与学生沟通。成长记录袋内容是由师生共同商定的,教师在评定过程中起着观察者和支持、辅导者角色。教师评语、家长意见、同学读后感,再加上个人对评语的反省形成一个互动网络,使评定成为一种社会建构过程。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在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的推动下,做事的积极性很高。
四、“成長记录袋”的反思
真正意义的成长记录袋评价各方都是其建设者与评价者,都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以书面或面谈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评价和建议,教师是其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设计成长记录袋评价是系统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就像构建客观性测验一样,不能随意、主观、笼统地评价。所以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家长介绍构建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知识、步骤与力法,诸如成长记录袋的类型,如何根据评价目的、内容选择样本,怎样收集整理信息、反思自己的行为;要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家长面谈,起到沟通、反馈、提供帮助的作用,诸如协商评价标准、澄清一些问题、提供一些评价量规。这样教师才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家长才真正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才不是一句空话,做出的价值判断才可能是真实有效的。
从成长记录袋中看到的学生在彼时空口语交际活动的具体情境,更缺少以电子为载体的原初样本,信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完整性,容易影响某些内容的评价,也使各方的交流缺少一些支持性证据。即使教师与学生、家长在同一时空,采取同步的方式,使观察、记录、评价与学生口语交际的行为发生相一致,但有些信息需要借助原初样本进行斟酌探讨和延迟评价。因此成长记录袋评价应与其他评价方式合并使用,才令人信服。
关键词:口语交际 评价 成长记录袋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23-01
中学语文教学虽然早就强调听、说、读、写,但是由于考试重在读、写,因而以听说为主体的口语交际教学也就形同虚设,口语交际教学的考评更是无从谈起,这也导致语文教学重读写训练,轻听说训练,许多学生拙于言辞、不善交际,口语交际能力偏差。针对这种状况,2001年的新课标郑重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建立和谐社会,人际交往至关重要。中学语文教学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把口语交际能力纳入考评范围之内,并加以强调突出。
一、“为了改进”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更应是直接作为教学指导的工具。利用评价引导学生学习交际,帮助学生理解交际的内容,揭示和剖析交际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获益,学会交际,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自信和前进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在交际过程中的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教学评价同时可以对语文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有着指导作用。
因此,学习评价应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学习者进步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创设的学习环境。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情况的变化来设计教学,改进和精练教学策略,使学习者通过建构性学习朝着专家方向获得持续进步。正如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费尔比姆强调“评价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二、建构主义与“成长记录袋”
为了获得真正有效的知识,建构主义倡导:“为理解而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建构性学习对评定的要求是,关注学习过程,并通过评定激发自律式学习。所谓质性评定包含两层意思采用质的方法开展评定活动,以及指向学生学习特性的质的评估。质性评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以及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评定内容侧重对知识的深层理解,问题比较开放,甚至难以找到标准答案。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创设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而学生成长记录袋恰恰反映出这样的特色。首先,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分系统和评定内容需师生共同讨论与设计,在此过程中,一个开放自然的学习情境就不知不觉地营造了起来。其次,它强调了自评的作用,这也是自律式学习的基本要求。
三、“成长记录袋”的功能与特征
与传统测验方法相比,学生成长记录袋能实现以下功能:(1)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2)有助于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彰显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独特能力,提升自尊,获得成功感受;(3)更好地发现并诊断问题,为反馈提供扎实的基础:(4)加强师生沟通,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一个好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应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多元方式评定作品。成长记录袋里要收集有关学习过程和进展情况的多方面信息,这些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发掘,目的是找到每个个体的长处与优点,激发其信心。对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应来自多种评价源,如同学、教师及家长,而且要调动学生的自评积极性。评价标准以个体纵向评价为主,而且多采用质性方法进行评定。
(2)强调纵贯的学习历程。学生成长记录袋特别关注对过程的评定,要求收集能反映学习过程及情意状况的多种成品,如学生原初口语交际状态记录(包括普通话情况)、参加口语活动的各种材料、目常口语交际的他人证明材料等。
(3)鼓励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成长记录袋需包含学生自我反思的证据,反思不仅是一种内在推动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心理学上看,让学生参与评定过程,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
(4)师生共同参与,家长等相关人±也能利用成长记录袋与学生沟通。成长记录袋内容是由师生共同商定的,教师在评定过程中起着观察者和支持、辅导者角色。教师评语、家长意见、同学读后感,再加上个人对评语的反省形成一个互动网络,使评定成为一种社会建构过程。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在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的推动下,做事的积极性很高。
四、“成長记录袋”的反思
真正意义的成长记录袋评价各方都是其建设者与评价者,都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以书面或面谈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评价和建议,教师是其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设计成长记录袋评价是系统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就像构建客观性测验一样,不能随意、主观、笼统地评价。所以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家长介绍构建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知识、步骤与力法,诸如成长记录袋的类型,如何根据评价目的、内容选择样本,怎样收集整理信息、反思自己的行为;要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家长面谈,起到沟通、反馈、提供帮助的作用,诸如协商评价标准、澄清一些问题、提供一些评价量规。这样教师才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家长才真正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才不是一句空话,做出的价值判断才可能是真实有效的。
从成长记录袋中看到的学生在彼时空口语交际活动的具体情境,更缺少以电子为载体的原初样本,信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完整性,容易影响某些内容的评价,也使各方的交流缺少一些支持性证据。即使教师与学生、家长在同一时空,采取同步的方式,使观察、记录、评价与学生口语交际的行为发生相一致,但有些信息需要借助原初样本进行斟酌探讨和延迟评价。因此成长记录袋评价应与其他评价方式合并使用,才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