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欲发 心力茫然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墓碣文》一文当作为理解鲁迅思想精神核心之门径。此文以“我”与墓主人的精神对谈,将“抉心自食”与“欲知本味”、“自啮”与“殒颠”、“成尘”与“微笑”等种种相对之意象剖析出来,可看作是作者内心与处境的矛盾写照,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或更可以理解其本义。
  关键词:鲁迅《墓碣文》 矛盾 思想精神
  《野草》收鲁迅自1924年至1926年所作散文诗24篇(含《题辞》),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乌合丛书》之一。《墓碣文》是鲁迅先生《野草》集中的一篇作品,作于1925年6月17日,亦即《失掉的好地狱》的第二天,最初刊于1925年6月22日的《语丝》周刊第32期。此文写了“我”于梦境中在墓前的经历,被认为是所有鲁迅作品中最难懂的一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灵魂的自剖,而未见得绝望
  鲁迅常作与“死”有关之文章,从题目看,即有《死》《死火》《死后》等诸篇(其中《死》一篇刊于1936年9月20日《中流》半月刊第一卷第二期,内有遗嘱式文字)。这一篇《墓碣文》也与坟墓、与死亡有关,是作者在与“自我”灵魂对谈。
  作者写作此文时,正值1925年5月30日“五卅”事件发生之际。在《独醒者与他的灯》一书中,作者张洁宇写道,这一时期“他(鲁迅)明显处于一种相对纷乱和不快的心境之中,不仅是思想情绪上身陷漩涡,同时在写作上也是多方应战”。
  此文写到了一个“阴暗惊悚的梦境”,我面对荒野孤坟而立,坟前有墓碣一座。
  从“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这形象描画可见,荒废已久的坟墓意象,简要地表露出鲁迅对死后样态的想象。而文初的生者与死者对面而立的态势,“正是鲁迅意识中的生命存在的姿态”,是“许多研究者所一再强调的‘反抗绝望’的精神内核”。
  《墓碣文》中的“坟”这一意象,近似于文集《坟》中这一整体性的意象。鲁迅将逝去的生命视作坠入坟墓的一部分,有着“一面埋藏,一面也是留恋”的态度。
  墓碣之文是残简断章般,虽不甚连贯,却造成了破碎干裂之势,这正是鲁迅所追求之效果——之所以断断续续,乃是由于鲁迅不能也不愿轻易畅所欲言,他的真实的灵魂不允许他这么做;同时,也隐现出鲁迅心底所谓的“毒气与鬼气”,既不自欺欺人,又意愿驱除虚伪。在这一层面上说,鲁迅是孤独的。
  墓碣正面之文为: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
  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
  ……离开!……
  许杰在《<野草>诠释》中指出:“作者自己的解剖和描写也有充分的力量使我们相信在他身上发生过这种心境,同时他自己的态度又是明白的否定:‘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通过这样的诠释可见,墓碣文上的文字与其说是为墓主人所言,不如说是另一个“我”的存在,而这墓碣文所概括的,也就是“我”的灵魂中最真实的想法和状态。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意指共时性存在着的冷热并存的矛盾状态,既非李何林先生所言的他者與“我”的对比,亦不仅是孙玉石先生所言的从“呐喊”到“彷徨”的历时性过程。这种矛盾的“死火”之感,是鲁迅内心左右上下冲突而不得解的现时状态。
  “于天上看见深渊”与前一句相似,对比天上与深渊,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与现实、对矛盾着的事实的无奈与绝望。鲁迅感到虚无,而这正是他的常态。
  最末一句“于无所希望中得救”中的“得救”一词,与文末“微笑”相似,“像是透过虚无的眼光,对于绝望和痛苦的一种嘲弄和参透”,只因“鲁迅虽然时时绝望,但却从不厌世,更未曾寄希望于某种不切实际的‘超脱’或超然”。这既体现了鲁迅的“高度的虚无与绝望,同时又在其间非常惊人地生出了一种克服和反抗的力量”。
  从墓碣正面文字看来,墓中人正是鲁迅的另一个自我,而文字所表达的正是“鲁迅对于自己已经逝去的一部分生命的反省和审视,他将自己置于生死的极端状态之中,在终极的意义上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而这不仅是现实之我、今日之我与精神之我、昨日之我的对话,也是困境中“能表达的我与未能展露的我”“能剖析到的我与未能深入理解的我”之间的对话。
  “不以啮人,自啮其身”一句,正显示了鲁迅内心矛盾纠葛,无力冲突困境,只得自残以求本味,“自噬以噬人”的极端无奈又极端用尽气力的状态。
  最后“离开”二字,则显出一种决绝的态度:离开困境,离开自我制造的思维泥淖,离开纠葛于对现实的关注,然而终至无力改变的状态,去过一种新样的生活。
  灵与肉,何者能获得拯救?
  墓碣的背面有言: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
  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
  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
  此中,“抉心自食”乃是鲁迅在对自己内心质地的探索中发出的最为严酷的惨烈之举。而“创痛酷烈”后的“徐徐食之”更显其对自己内心精神结构的探索力度之深及执着无畏。无论“本味何能知”还是“本味又何由知”,作者已借由这一墓主人的行为举止,加深了对自己心灵血肉的剖析与探索。
  然而这一探索并没有答案,因为“我”答不出这答案,只能“离开”。
  作为这一残酷至惨烈的探索者的塑造者,鲁迅内心何尝不是艰苦难耐?他在当时的环境中,犹如一发鸣镝,欲射杀庸众,欲“屠戮精神的痼疾”,然而箭在弦上,铮铮作响却无可发出的状态,一直困扰着他。这状态,全部体现在了此文中。
  鲁迅的思想精神核心——冲突与反抗绝望
  文本最末有言:
  我就要离开。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这其中,“成尘”未必见得就是死尸的再次死亡,或也指向死尸作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现者,在其做出探索之后的决绝之态。一旦成尘,也接近于对自我生命的某种完成。
  “我不敢反顾”中的“不敢”,更多是来源于内心的怯懦,来源于无力反顾。作者行文至此,心境和思考已达致复杂的顶端,唯有“疾走”才能稍得解脱,觅得一定的休憩,这从“生怕看见他的追随”也可感到,“他”不仅是一个求索的孤魂、一个求索的死尸,也是世间万千难解难题的症结所在。这症结形形色色营造着世间如炼狱一般的恐怖氛围,以作者一己之力,恐难抵挡,不若“疾走”也罢。
  汪晖在《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中提出《野草》关于生存的思考起源于一种根本性的情绪:深刻的焦虑与不安——一种找不到立足点而漂浮于空中的惶惑心态。汪晖不仅揭示了《野草》在阐述“走向死亡的生命”中的力度之大,也点明了鲁迅在面对个体与世界这胶着又各自独立的关系中所承担的荒诞性,因而用了深刻的反语和反讽。
  鲁迅是反抗绝望的,他能自持坚定的向往,虽然这向往看似无力;他能固守执着的奔驰,虽然这奔驰在荒原上的心灵已千疮百孔,犹未跌掉。
  结语
  “因怀疑而失落,而绝望,因怀疑而寻找,而反抗,这两种怀疑倾向共存于鲁迅意识深处。”借由《墓碣文》不仅可一窥鲁迅自身创痛酷烈的内心遭际,也能由此理解他为何时时显露温情——正是在看到绝望之后,才有放下希望的决绝,正是这决绝的勇力,让造物主上帝也感到颤抖——看!这是一个真正的人。
其他文献
作为新中国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像丁玲、陈学昭、韦君宜、白朗、草明等一批经历了知识分子改造洗礼的女作家的转型,以及茹志鹃、菡子、刘真等在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草根女作家登上历史舞台,1949年之后的女性文学尤其是女性小说,呈现出了与现代女性文学不一样的新貌,反映了历史巨变时代妇女的特殊生存经验、社会实践及其生活世界的变迁;同时,也从女性视角观察并记录了社会主义时期各种重要的历史事件、文化嬗
期刊
摘要:与孙绍振等学者认为《春》刻画的是江南的春不同,本文通过考察其相关文章,发现朱自清写于北京的《春》,是他20世纪20年代的《歌声》与诗歌《小草》、1930年《看花》等文章的继承与综合,虽然自有其“江南的”美感,自有对江南的记忆与想象,但也离不开他对北京春天的观察与感受,乃至某种偏爱。  关键词:江南的春;北京的春;朱自清《春》;新探  写于1933年的《春》,作为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不仅
期刊
摘要:张惠雯早期作品如《水晶孩童》《徭役场》以寓言式笔法探讨了艺术的命运及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张扬而富于批判性;她笔下的乡土小说表现了极端情境下的伦理困境,爱、怜悯和对弱者的理想主义同情,流溢着深沉的悲悯和近乎纯真的道德感。这样的创作倾向在《两次相遇》《群盲》等中开始发生转变,其小说逐渐变得沉郁、冷冽,并在《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在南方》两部小说集里完成了转型。张惠雯的写作越来越贴近自己的生活
期刊
摘要:元好问早年曾接触过理学思想,但并未产生兴趣。金哀宗正大五年至六年,元好问因丁忧罢内乡令而闲居白鹿原长寿村,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期间曾一度发愿致力于研习理学,这在《新斋赋》中有明确的表示。然而,由于其自我定位为诗人,思想上关心民生、重视事功,加上对理学家道统说的排他性和某些理学信徒的言行有所不满,随着复出任职,便很快又将理学弃置一旁。元好问在白鹿原浅尝辄止的理学探索,仅成为其平生思想历程的一段
期刊
大约八九年前,我到“名作”不久,时任主编续小强先生反复向我们编辑推荐一本书——扬之水所著《〈读书〉十年》。当时读来并没特别感覺,书中所叙无非《读书》日常,无非作者扬之水先生的“《读书》十年起居注”,于是暗自思忖:《读书》文章比这些《读书》背后的故事更有价值,以致每次草草翻阅,终究不能领会续主编反复推荐的深意。如今,从2010年到2020年,我在“名作”工作也刚好十年。十年,就个人而言,足可以让人再
期刊
安顿,作家,《北京》周刊执行副主编,“书香北京”阅读推广人。著有《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系列和《一百个中国人的梦》系列共十一部,小说《欲望碎片》《焚心之恋》等,历史文化随笔《西施有恨》,散文集《动词安顿》《天堂雨》等,儿童文学作品《转身遇见猫》。小说《青蚨》为最新作品。  以青蚨母子永不分离喻家庭伦理  王红旗:据我了解,《青蚨》是反映北京“7·21大暴雨”的“听命”之作。但是,你并
期刊
如果把教育之道概括为“师道”,那么这一讲所谈的交友之道,就可简称为“友道”。“师道”和“友道”,同属“学缘”,皆以道义合,二道本同而末异,殊途而同归。至于“友道”的妙处,差不多是对一个人能否“行其所学”的最好检验,故交友即为学,为学如交友也。这就与我们开篇所讲的“为学之道”结合在一起了。  何谓“朋友”  说起“朋友”,我们或许会想起《论语》开篇的那句话: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期刊
摘要:方勇教授的《方山子文集》皇皇千余万言,颇能见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功的有机结合。自《庄子学史》《庄子纂要》问世后,方先生于庄学研究方面已是名家,然其并不止步于此。其后,《子藏》项目的实施对于诸子学的贡献良多;“新子学”理念的提出,则在学界掀起一场文化讨论的热潮。  关键词:《方山子文集》 “新子学” 独断之学 考索之功  半个月前,当我看到刚刚出版的《方山子文集》皇皇31册精装巨著时,欣喜赞佩之情
期刊
《史记·屈原列传》中写到楚怀王被秦昭王诱骗到武关后扣留下来以求割地,终死于秦。然后说:  長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洪兴祖《楚辞补注》在《哀郢》“至今九年而不复”句下注云:  (怀王)三十年,秦昭王欲与怀王会,屈平曰:“不如无行。”怀王卒行。当顷襄王之三年,怀王卒于秦。顷襄听谗,复放屈
期刊
摘要:《应帝王》谈君主治理国家的有关问题,属于外王之道。全文由七段文字构成,在结构上采用先提问、再否定、后解说的模式。文章首尾连贯,脉络分明,一气流转,妙笔生花。  关键词:《应帝王》 艺术手法  《应帝王》谈君主治理国家应该采用的方法。庄子提出的治国之方是无为而治,帝王应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郭象注曰:“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庄子》内篇当中,前六篇讨论个体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