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游戏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并与其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收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与幼儿共同创建游戏空间、进行游戏互动,鼓励幼儿产生自主性的游戏行为,这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交往、合作、语言、想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游戏是发展儿童多种才能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效手段。”无论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还是区域游戏材料的制作、游戏的具体玩法等,都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要将健康、科学、创新的特色理念渗透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推动自主游戏的发展与进步。
一、师幼共创自主游戏环境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即儿童的认知结构是在操作中形成的。因此,教师要重视自主游戏环境的建设,利用活动空间合理设计游戏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有吸引力、能满足幼儿需要的活动环境。这种环境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充满创造性地开展游戏,让幼儿能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一)游戏空间的规划
教师可充分利用和合理规划教室空间,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教师可依据班级环境的特点,把光线明亮且相对安静的地方设为语言区,把场地开阔的地方设成建构区,把靠近卫生间的地方设置为科学区,把公共走廊设置为扮演区。
(二)主题板块的创设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到安全、舒适。如元旦时,教师可在美工区投放红色、黄色等颜色的彩纸,让幼儿开展“做灯笼”“剪窗花”等活动,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
(三)游戏材料的支持
新颖有趣的材料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教师依据主题活动,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更新游戏材料,让幼儿对游戏保持好奇心与探索欲。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上,教师应选择实用性材料,让幼儿能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认知进行自主操作和创造性活动,提升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例如,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增设一个百宝箱,当幼儿缺少某个材料或物品时,可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从百宝箱中自主取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自制替代物,使用后再放回原位。这样能为幼儿进行个性化的游戏活动提供开放性的资源。
二、自主游戏助力幼儿能力发展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对游戏内容、游戏伙伴以及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自主游戏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由度,让幼儿在游戏中自觉与同伴交流、互动,分享游戏的快乐,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从幼儿的感观、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出发,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实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同伴之间的良好互动。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游戏的乐趣,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具体而言,自主游戏对于幼儿能力的提升有以下四方面。
(一)自主游戏能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游戏中,幼儿需要了解游戏的规则、角色,匹配游戏的材料、物品等。在游戏的过程中,面对一些临时出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自主处理。例如,游戏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游戏材料没有了,这时幼儿要怎么处理,可以用其他的什么东西替代呢?这种类似的情况能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幼儿把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画下来,及时记录自己的游戏过程。
(二)自主游戏能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同伴交流、合作。例如,在户外游戏活动的体验区,有长竹梯、长条平衡木、轮胎等重型材料,孩子们会结合自己的游戏经验,自主思考怎么拿取活动材料更合适,是否需要与小伙伴一起合作拿取。对于不同的游戏活动材料还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竹梯、平衡木要怎么搬。在搬运竹梯和平衡木的过程中,幼儿之间相互协作,增强了合作意识。
(三)自主游戏能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游戏中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在游戏的选择与决定环节。自主游戏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开始前的准备环节,需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需要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二是在游戏过程中。例如,在“医院”角色扮演游戏中,作为“小医生”“小护士”“小患者”的幼儿都需要进行必要的对话。比如“医生,我肚子不舒服”“你好,请问你哪里不舒服”“请你到这边来排队取药”“祝你早日康复,再见”等。幼儿不仅要进行语言的交流,还要考虑语言使用的特定语境以及文明礼貌用语,等等。
(四)自主游戏能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
游戏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涵受到幼儿的喜爱。借助于游戏,教师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幼儿能自主地吸收与理解知识。在游戏式的教学情境中,能加深幼儿对一些日常知识的认知,提升其思维水平,让幼儿的潜能得到挖掘,保证了幼儿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幼儿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专业教师提升游戏质量
(一)细致观察与及时记录
教师要有目的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当幼儿遇到问题时,适当地指导幼儿进行游戏。通过观察幼儿游戏活动情况,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幼儿多方面的信息,如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情感,了解幼儿对游戏的需求和兴趣点,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偏差、特别需求、突出表现、精彩瞬间等。
(二)深入解读与有效介入
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以专业的视角解读幼儿游戏背后的真实需求,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更好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对游戏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是否需要增加游戏时间、材料或者为幼儿提供帮助等。教师通过提升幼儿游戏的质量,能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收获快乐,收獲知识。
(三)有效支持与专业评价
教师在深入解读幼儿游戏背后的真实需求后,在尊重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基础上,要给予适当指导。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的语言表达、合作交往、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发展,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现。教师应支持并鼓励幼儿积极进行自主评价,让幼儿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完善自己。
游戏作为发展幼儿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幼儿的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语言表达以及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