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学科通识课通过开设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课程,给新生普及科研方法,开展科学素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由于课程自身特点、课时限制和授课对象专业背景差异等因素,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探索性改革,以期让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群体都能受益,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服务。通过雨课堂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意向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兰州大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编号:20171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通识课通过开设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课程,给新生普及科研方法,开展科学素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由于课程自身特点、课时限制和授课对象专业背景差异等因素,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探索性改革,以期让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群体都能受益,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服务。通过雨课堂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意向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绩效。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为更好地满足我校学生政治思想的高要求,结合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系统安全工程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文章探讨了系统安全工程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系统安全工程课程开展思政的有利因素,梳理总结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系统安全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着力点。 关键词:系统安全工程;课程思政;探索
摘 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文化都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章通过明晰大学文化的内涵,厘清大学文化的特性,揭示出大学文化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探析了大学文化的指引导向、激励凝聚、价值认同、情操陶冶等四项功能,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弘扬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注重文化传承、丰富育人形式等角度出发,对大学文化育人的实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摘 要:金融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金融专门人才。当前,我国金融学科具有门类齐全的特点。但是金融学科面临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新金融现实挑战。这使得传统金融学科面临实践性不强、复合交叉性较弱等情形,新金融深度影响金融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因此,高校应该在新金融现实背景下对金融学科建设进行重新定位,在金融学科国际化、实践性、学科交叉等方面进行深化调整。 关键词:新金融;金融科技;學科交叉;实践性 中图分类
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安徽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例,构建"三四三"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不同类型的学科技能竞赛为载体,借助数字测图、测绘程序设计、导线与水准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等创新实践平台,重点优化设计数字地形测量学实践教学、测绘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和GIS应用与开发实践教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基于学科竞赛的测绘工
摘 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以及培养创新能力中需要运用到的重要能力,有必要在外语教学活动中融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结合实例,拟就英语写作课堂中,从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教材以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同伴反馈等方面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上做一些初步的探讨。教师可以在写作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客观评价、借助同伴反馈等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教材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学习的有机融合,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信息化素养的教师是构建有成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执行者和关键因素。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技术整合理论和教师知识框架,TPACK理论认为,教师知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关键因素。文章认为TPACK框架可以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理论指引,协助外语教师适应技术整合带来的教学变革,引领教师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和角色
摘 要: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应用型高校课程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讲授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偏重理论,与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理念脱节。而将行为主义心理理论与咨询技术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则与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基于行为主义心理理论构建产出导向的思政课理论教育教学模式,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咨询理论构建行动学习为主的思政课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将行为主义心理理论与咨询技术应用在高校思
摘 要: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由谁来培养人”的基本思路深入改革实践。经过近10年的探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练以思政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了思创深度融合机制,将思政教育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坚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围绕“学生、师资、课程、基地”四个核心要素,创建了双创通识教育、专创融合教育、科创实践教育的分层分类双创育人模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变革的趋势,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自建成以来便致力于打造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开展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俱乐部制教育教学改革,即依托于二级学院
摘 要:一流课程建设,既是高等教育时代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检测标尺。要建成一流课程,就必须优化重构课程要素,其生成逻辑表现为单一课程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化,碎片化知识向综合性知识转化,学、做、研的离散型课程结构向循环嵌入型结构转化。一流课程建设是后现代生态主义思想在课程领域的逻辑发展。在这一视角下,课程群建设、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塑造和学、做、研的一体化建设是一流课程建设的优化路径。